第八百五十章 糊塗賬

齊泰從柔儀殿出來,便與外藩使臣等作揖道別,準備去南邊武英殿的內閣。

這時他看見了同僚錢巽、正在遠處觀望着。錢巽好像有甚麼事,但有沒有徑直到柔儀殿門口來,或有些猶豫。於是齊泰便猶自走了過去,見到錢巽,兩人便打拱作揖。

錢巽是個三十多歲的文官,中等身材,相貌普通、是那種很容易不被注意的人。他能做到現在的位置,完全是因爲漢王府長史出身。

寒暄了兩句,愁眉苦臉的錢巽嘆了一口氣,宛若不那麼愉快的話題開場白。錢巽倒也不囉嗦,開門見山地說道:“還是缺錢。下官想過求見聖上,但尋思着此事還有辦法,一時便有些躊躇。辦法便是請齊部堂出面斡旋,實在叨擾了。”

“找夏部堂?”齊泰也很乾脆,直接說到主旨。

齊泰這個兵部尚書、兼內閣大臣,並不只管分內之事,他還要負責溝通各衙門之間的關係。

主要是因爲漢王府故吏以及那些新衙門的官員,與朝廷元老官員之間常常存在分歧。而齊泰的身份特殊,既是建文朝舊臣、又是“伐罪”功臣,在兩邊都說得上話,所以大夥兒往往願意找他。

果然錢巽點頭道:“主要是戶部,不過如果工部那邊能幫忙、齊部堂在兵部也想想辦法,事情便更好辦了。”

“我要去內閣,咱們邊走邊說。”齊泰道。

錢巽道:“聖上曾下旨,由皇宮內庫和戶部每年撥錢、價值舊錢二十萬貫;起初是足夠的,南署還能撥錢獎賞官吏工匠。但從去年開始,錢就不夠了,乃因鐵廠奉旨、製作了一批供應安南國的火銃和甲冑。”

齊泰有點意外:“那批東西,安南國要用蠶繭和米糧交換,換回來的貨物應該由戶部接收。戶部沒有給你們調撥錢糧?”

錢巽轉過頭,瞪眼道:“沒有。戶部與工部、兵部的人,都認爲南署鐵廠不需要本錢。戶部還給南署發了公文,說了一通道理,錢糧卻一釐也沒有。”

他接着詳細地說道:“製作火銃甲冑,關鍵需要鐵料、煉炭(焦煤)、工匠人力。鐵料、煉炭,由戶部劃了直隸各府縣供應,由縣官徭役民壯從各地官窯分批運送。

而工匠與軍匠,則分別由工部、兵部提供,兩個衙門劃撥了一些住坐匠、輪班匠、軍匠,到南署鐵廠服役。這些匠戶是子承父業,不得脫籍,不要工錢,還得向工部和兵部交糧稅。官府只在匠戶出工的時候、供給糧食和鹽;而這些糧鹽,工部兵部也如數承擔了。所以諸同僚認爲,南署鐵廠也不再需要工錢。”

齊泰時不時點頭應聲,聽着錢巽敘述。

錢巽話鋒一轉,又道:“可是,事情絕不是紙面上那麼回事!鐵料、煉炭常常不能如期供應,數量也總是缺少,延誤實在是尋常之事;即便原料運到了南署鐵廠,東西也良莠不齊……其實是幾乎都很差。守禦司南署總不能重新開廠,將那些鐵料、煉炭回爐罷?

而那些調來的匠戶、軍匠,很多人完全不會任何手藝,有的人根本不擅長此業,僅因他們的祖父、父親是匠戶,他們就成了工匠。還有因爲各種理由沒來的,有的逃亡了,有的住坐匠花了銀錢、交給工部兵部的分司免役;但是各縣分司的人收了錢,卻沒有給南署僱人。”

錢巽嘆了一口氣道:“聖上多次叮囑臣,要製作又好又便宜的軍械。臣深受皇恩,豈能欺上瞞下、矇混過關?

所以下官想了辦法,把各縣供應的原料、全都低價賣給了民營私礦,反正也用不上;然後出錢購買好的鐵料和煉炭。再花錢僱傭商幫,運送到京師。

而那些不中用的匠戶,下官讓他們出錢抵消徭役;但匠戶不歸守禦司管,咱們治不了匠戶,他們回鄉之後,大多便抵賴不交錢了。除此之外,還有逃跑的、缺額的匠戶,人手根本不夠。下官便只能撥錢從各地僱傭工匠,並把工部兵部供應的糧鹽、作爲工錢的一部分。

如此一來,戶部與皇宮內庫每年調撥的二十萬貫舊錢,便不能維持了;去年增做大量軍器,南署的錢糧不斷虧空,現在還欠着私礦和工匠的款項。要是咱們拖欠不還,今後還哪裡去買料子、僱人?南署權力有限,也管不了那些商幫和匠人。”

錢巽一臉苦惱,搖頭道:“原先下官只做過漢王府長史,確實沒想到,朝廷裡的關節如此複雜。”

齊泰忽然附和道:“六部下面,那些用度供應鏈條、以及工匠軍匠治理,一直就是一筆糊塗賬,沒人理得清。此事不怪錢使君。

譬如直隸太平府某縣、負責給錢使君供應煉炭,但這個縣同時可能還要給十個地方供應各種用度;所以縣官能把煉炭給你運來就不錯了,還怎麼要求期限和好壞?”

錢巽聽罷終於露出了些許欣慰,他急忙點頭道:“齊部堂所言極是,實在太難了。且牽一髮動全身,這些事與戶部、兵部、工部,還有地方官都有關,真的沒辦法。

下官苦思之後,覺得只有兩個結果。一是讓戶部撥錢;二是南署鐵廠無法保證軍器質量、工期,甚至數量也無法如數交付。

後者結果,有負聖上重託;因此下官思來想去,還是要戶部給錢才行。而因那些工匠的問題,工部兵部也有份,也應該多少出一些錢罷?”

齊泰搖頭沉聲道:“錢使君不要指靠工部和兵部;盤剝工匠那些錢、京師的中-央衙門沒收到多少,地方上的分司早就用於各項開銷了。咱們這些衙門,往細處琢磨,都是在勉強維持着,實在沒法子了、只能設法從職權下的地方百姓身上收刮。

眼下還是能維持的,不過臣子自己想辦甚麼大事,那必定不行;除非聖上出面要辦,各衙纔會想辦法、加重苛捐雜稅。

永樂年間,太宗皇帝準備遷都北平。今上登基,卻又停止此項大事,蓋因擔憂北平近左的山東等地百姓、可能被逼-反;‘靖難之役’時,山東等地便深受戰亂之害,須得休養生息,官府不能盤剝太甚,更不能只怪貪官污吏。”(原時空山東民反、當地官軍不能平,朱棣斬了都指揮使以下全省官吏,死者不計其數,朝野震懾。)

錢巽道:“如此該怎麼辦?”

齊泰沉吟良久,轉頭看着錢巽,說道:“此事須得先解燃眉之急,再想長遠之法。而長遠之法,牽扯很廣;要謀劃出詳細的法子,然後得到聖上的支持,方能嘗試。”

錢巽立刻說道:“下官就是有燃眉之急!夏部堂願意出這個錢嗎?或者皇宮內庫能出嗎,聖上不是正在裁撤宮女,宮裡應有餘錢。”

齊泰搖頭道:“我去找夏元吉和宋禮,一起談談。”

“宋提舉?”錢巽重複了一聲。

齊泰道:“目前市面上的錢幣不夠,故央行增鑄的銀錢銅錢,這幾年是直接用於朝廷開支的。增鑄多少,是宋禮在管;而驗收錢幣成品的‘行用庫’,則是戶部在管。

錢使君的虧空,要是讓戶部全部承擔、夏部堂那裡不好說通。所以我去與宋禮商量,將南署的一部分虧空,分攤到央行鑄幣上,那麼夏部堂就好通融了。此法只是權宜之計,但可以暫解錢使君眼前之急。”

錢巽聽罷簡直感激涕零,不斷作揖鞠躬,道了好幾次謝。

齊泰急忙扶住他的胳膊,說道:“咱們都是爲了國事公務,錢使君無須如此。”

錢巽嘆道:“齊部堂真乃聖上之良臣。”

齊泰搖頭道:“我所爲之事,只解一事,不能解長遠。至今仍愧對聖上救命再造、知遇之恩。錢使君如此錯贊,豈不是成心叫我羞愧!”

錢巽低聲道:“‘那幫人’對所謂新黨萬般提防,卻坐視弊政而不顧;若同僚都像齊部堂一般賢能,諸事怎會如此?齊部堂何愧之有?”

齊泰轉頭看了一眼,沉聲道:“錢使君切不可失言,情狀並非如此簡單;造成如今之局面,緣由非常複雜。要是諸寮真的不堪,聖上豈能重用?”

錢巽皺眉不語。

齊泰勸道:“恐怕老臣們也在罵你們,只是彼此看事情的方法不同罷了。若相互只有誤解攻訐,朝政或每況愈下、還不如從前。”

錢巽聽罷拜道:“齊部堂寬以待人,下官拜服。”

齊泰不動聲色道:“不然錢使君怎會來找我?還是因爲我在同僚們面前、能談得攏啊。”他頓了頓,又安慰道,“錢使君不要急,你那個虧空並不大,不止有一個法子補上。”

倆人說完了話,齊泰便與錢巽道別,繼續往武英殿前殿去了。

央行提舉宋禮、戶部尚書夏元吉,都是內閣大臣,其中宋禮是新進內閣的人。齊泰這時候去武英殿,說不定那兩個都還在一個地方,齊泰正好不用到處奔走。

第七百七十一章 戲裡戲外第一百一十一章 沒有忘記第七百三十二章 人亡政息第七百七十九章 不羈的美人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頭霧水第七百三十六章 失我諒山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恩浩蕩第七百零七章 掩耳盜鈴第八百三十五章 令人尊敬第八章 試探與猜忌第六百零九章 馬公第二百八十七章 朝朝暮暮第八百三十章 圓月當空第四十三章 十面埋伏第七百二十七章 海風再起第五百零五章 分寸第七百零三章 愧疚第五百八十章 江山間的白霧第六百零六章 心狠第二百七十章 大明城第七百四十一章 王師海上來第二百五十一章 先機第六百八十八章 荒涼第八百一十六章 新政東海第二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八十章 德州的消息第四百五十六章 三皇子第八百九十四章 西域珍寶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戰天府之國(3)第七百四十四章 柳下惠第一百五十八章 忠烈第一百三十四章 靈璧的炮聲(3)第五百零一章 兩全法第五百二十三章 亂象漸生第三百零二章 得道者多助第二百六十章 有事相求第七百零八章 困惑與浮躁第七百四十二章 平定王與船寇第六百六十七章 德感上天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連貫的景象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戰天府之國(3)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是不捨得第八百五十四章 陋寺大道第五百五十六章 尋常的幾天第七百七十二章 美人駿馬第一百三十九章 遙遠的鐘聲第三百三十三章 萬民表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戰天府之國(11)第五百八十七章 知道錯了第八百二十三章 秋月第二百八十章 合軍第四百三十五章 智者千慮第八百三十三章 任性第四百五十七章 平漢大將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鐘山風雨第七百五十二章 兩人的秘密第三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八十五章 下雪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舉國抗敵(7)第二百零七章 義兄第四百九十八章 執念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林第四百四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二百九十八章 很上道第六百一十四章 沒排上用場第一百五十二章 熊掌第二百九十二章 難得糊塗第七百四十七章 事有鉅細第七百零九章 另闢蹊徑第二百三十二章 沒有區別第三百四十四章 和和睦睦第六百零三章 世界地圖第五百八十六章 真相大白人間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四百五十三章 觸景生情第八百五十章 糊塗賬第三百一十八章 國後第八百五十八章 忠孝信義第二百七十七章 幾分真假第七百一十七章 殘忍的快意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下局面第七百八十六章 必要第三百六十三章 做錯了甚第六百七十九章 講道理第四百六十八章 哪裡走第二百四十六章 有大事將發第五百九十章 全都像真的第八百一十五章 博多的櫻(6)第三十六章 皮厚得很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利的不安第四百三十六章 滄海桑田第一百八十七章 巧妙的手法第三百六十六章 易驚的白兔第五百三十九章 輪迴第八百九十五章 簡單的人第三十三章 忠誠最重要第六百八十三章 都別想好過第四百七十章 洛容之戰(2)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暗下的光明第三百七十七章 討罪伐逆
第七百七十一章 戲裡戲外第一百一十一章 沒有忘記第七百三十二章 人亡政息第七百七十九章 不羈的美人第八百八十二章 一頭霧水第七百三十六章 失我諒山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恩浩蕩第七百零七章 掩耳盜鈴第八百三十五章 令人尊敬第八章 試探與猜忌第六百零九章 馬公第二百八十七章 朝朝暮暮第八百三十章 圓月當空第四十三章 十面埋伏第七百二十七章 海風再起第五百零五章 分寸第七百零三章 愧疚第五百八十章 江山間的白霧第六百零六章 心狠第二百七十章 大明城第七百四十一章 王師海上來第二百五十一章 先機第六百八十八章 荒涼第八百一十六章 新政東海第二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八十章 德州的消息第四百五十六章 三皇子第八百九十四章 西域珍寶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戰天府之國(3)第七百四十四章 柳下惠第一百五十八章 忠烈第一百三十四章 靈璧的炮聲(3)第五百零一章 兩全法第五百二十三章 亂象漸生第三百零二章 得道者多助第二百六十章 有事相求第七百零八章 困惑與浮躁第七百四十二章 平定王與船寇第六百六十七章 德感上天第七百二十八章 不連貫的景象第三百八十八章 決戰天府之國(3)第三百七十八章 真是不捨得第八百五十四章 陋寺大道第五百五十六章 尋常的幾天第七百七十二章 美人駿馬第一百三十九章 遙遠的鐘聲第三百三十三章 萬民表第三百九十六章 決戰天府之國(11)第五百八十七章 知道錯了第八百二十三章 秋月第二百八十章 合軍第四百三十五章 智者千慮第八百三十三章 任性第四百五十七章 平漢大將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鐘山風雨第七百五十二章 兩人的秘密第三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八十五章 下雪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舉國抗敵(7)第二百零七章 義兄第四百九十八章 執念第二百七十九章 山林第四百四十八章 飲鴆止渴第二百九十八章 很上道第六百一十四章 沒排上用場第一百五十二章 熊掌第二百九十二章 難得糊塗第七百四十七章 事有鉅細第七百零九章 另闢蹊徑第二百三十二章 沒有區別第三百四十四章 和和睦睦第六百零三章 世界地圖第五百八十六章 真相大白人間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個錯誤第四百五十三章 觸景生情第八百五十章 糊塗賬第三百一十八章 國後第八百五十八章 忠孝信義第二百七十七章 幾分真假第七百一十七章 殘忍的快意第二百九十六章 定下局面第七百八十六章 必要第三百六十三章 做錯了甚第六百七十九章 講道理第四百六十八章 哪裡走第二百四十六章 有大事將發第五百九十章 全都像真的第八百一十五章 博多的櫻(6)第三十六章 皮厚得很第五百三十八章 勝利的不安第四百三十六章 滄海桑田第一百八十七章 巧妙的手法第三百六十六章 易驚的白兔第五百三十九章 輪迴第八百九十五章 簡單的人第三十三章 忠誠最重要第六百八十三章 都別想好過第四百七十章 洛容之戰(2)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暗下的光明第三百七十七章 討罪伐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