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合乎情理

時值深冬臘月,此段紅河水流仍急。河道上的道路寬敞,兩岸卻是高山峻嶺。黃中乃常年帶兵之武將,見此等地形,難免緊張。

不過大夥兒陸續通過雞嶺關(老街)後,漸漸安心了不少。雞嶺關乃安南國北面最重要的關隘之一,能過此關,自然叫人覺得事情順利。

軍中文官呂鬆臉上擠出了一絲笑容,對黃中說道:“胡氏便是怨恨陳天平,卻不敢對大明將士輕舉妄動,何況咱們拿着聖旨。”

黃中以爲然,聽罷點了點頭:“使君言之有理。”

那胡氏篡|位之後,先遣使到京師,想矇混過關、得到大明朝廷的冊封。可見他們還是不敢得罪大明朝。

黃中奉旨護送陳天平,只有四千人馬,也不是爲了來挑釁,安南國沒必要和他幾千人發生甚麼衝突。況且到目前爲止,雙方都相安無事,並未發生任何爭執。

呂鬆神情自若道:“前者李御史到安南,言胡氏父子執禮甚恭,黃將軍第一回來安南?不過,您也不必太過擔憂了。”

這時前軍已到了紅河河道大路上的另一處關隘,芹站。

黃中一邊觀察着城樓上的安南守軍,一邊往洞開的大門裡走。因爲呂鬆的一番話很有道理,此時黃中也放心了。

“砰砰砰砰……”突然空氣中響起了一陣密集如鞭炮一樣的聲音。

黃中大急,忙勒住坐騎,循聲看發生了甚麼情況。只見關隘兩邊的山坡上白煙陣陣,彷彿忽然起了一陣大霧。黃中當然明白那是甚麼,火器的硝煙!

頓時有不少士卒中了銃丸,慘叫倒地。頃刻之後,山坡上便殺聲四起,不知有多少伏兵衝了出來!

“後退!”黃中馬上大聲喊了一聲。

好些明軍將士已經通過了關隘,此時紛紛調頭向城門後退,道路一時擁擠不堪,亂作一團。兩邊都是伏兵,衝將下來後短兵相接,人們還沒怎麼回過神,四處便“叮叮哐哐”地拼殺起來。

黃中率衆邊戰邊退,他的人馬在大路上,之前是長蛇狀;忽然毫無準備地遭到偷|襲伏擊,簡直潰不成軍,大敗。明軍向北涌出百步,才勉強以步卒形成防線,弓弩手幾番發射、射住了陣腳。

安南軍沒趁勝衝上來,黃中趁機急忙大喊,叫諸將整頓兵馬,列陣防備。此時兩邊的山坡上,漫山遍野都是人和旗幟,黃中急得額上全是汗。

“呂使君!”黃中伸頸大喊,“叫呂使君過來,問問是怎麼回事。”

“呂使君在城樓上!”亂軍中不知誰迴應了一聲。

黃中擡頭一看,見陳天平和呂鬆都在上面,被一羣戴着竹笠的人抓着……剛纔形勢非常混亂,安南軍伏兵衝了下來;陳天平和呂鬆被抓,定然就是在那個時候!

聽說安南官吏不少會說漢話,黃中拍馬上前,正想詢問。

不料這時見上限刀光一閃,陳天平的腦袋突然就被大刀劈了下來!毫無徵兆,毫無道理。人頭徑直從城樓上滾落到驛道上,發出“咚”地一聲響。

一句話噎在黃中喉嚨口,又被他嚥了下去。明軍將士無不擡頭觀望,人羣裡的嘈雜漸漸安靜下來,無數人都對剛纔的一幕震驚了。

就在這時,一個安南人用漢話喊道:“跪下求饒!”

呂鬆掙扎着直起脖子道:“本官乃大明……”

“嚓!”呂鬆的話還沒說完,血|淋淋的大刀劈了下去,他的人頭也從城頭滾落下來,摔得“咚”地一聲,沾上了不少泥土。

不多一會兒,另一個穿着紅色圓領袍服的明朝官員,身上綁着繩子,被掀到了城樓上。呂鬆認出,那人正是大理寺卿薛巖!薛巖乃正三品官員,三司法職位最高的文臣之一,在李琦之前就受派到了安南國清化。

連續兩顆人頭落地,呂鬆已不敢想象接下來的事。薛巖正扭着脖子說着話,隱隱說他是漢王的親戚之類的話。

但薛巖還是被推到了城頭上,滴血的大砍刀在他後面高高舉起。

一句生澀的漢話聲音問道:“投降不投降?”

薛巖面對數千明軍將士,站在城樓上閉上了眼睛,一聲也不吭。

不料旁邊有安南人“嘰裡哇啦”說了一句,大刀就放下來了。幾個人把薛巖像個麻袋一樣拖拽過去。

“哈哈哈……”城樓上發出一聲嘲弄的大笑,接着城樓上、兩邊的山坡上到處都大笑起來,笑聲簡直震耳欲聾,彷彿正在開一個盛大的節日聚會。

笑聲在山間此起彼伏,又有火銃的聲音夾雜其間。一排接一排明軍俘虜被推到城牆上,有的跳下了城樓摔個半死,有的被火銃抵着臉斃|掉。

只有山谷大路上的幾千明軍將士沒笑,大夥兒眼看着自家的官員、軍士被侮辱|虐|殺,誰還笑得出來?

多達三四千人的人羣裡,甚至連一句說話聲都沒有,他們被夾在山谷中間嚴陣以待,沒人吭聲。許多人臉上只有憤|怒。

旁邊的弓弦拉開發出“喀喀喀……”的顫音,黃中卻伸手往下做了個手勢,他深吸了一口氣,神情複雜地望了兩眼城樓上的人,說道,“傳令,後軍作前軍,慢慢撤退!”

……雲南府城,朱高煦最先得知了在安南國芹站發生的事。這已是十天之後,年關已過了。

昆明城還籠罩在過年的氣氛中,到處都張燈結綵,空氣中飄散着忽遠忽近的鞭炮聲。

朱高煦的反應,也是目瞪口呆,他坐在那把紅木椅子上,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他一時間有種不真實感,但摸着手裡黃中的書信,頗有質感的宣紙十分真實,上面的文字也描述得相當之詳細……不得不叫人相信,這確實是十天前發生過的事!

並非此事嚴重、他被震驚了,畢竟朱高煦到明朝以來,經歷過的大風大浪也不少;而是他無法理解安南國胡氏,再次開始質疑自己的思維。

千算萬算,朱高煦真是連想也沒想過,安南國會這麼幹!

身邊還站着兩個長史、兩個護衛大將、一個宦官,幾個人都瞧着朱高煦一愣一愣的表情,一副好奇的模樣。

朱高煦見狀,便把手掌拍在宣紙上,往前一推,“都看看罷。”

文武官員數人傳閱罷,都感到很震驚意外。朱高煦這才放心了不少,至少不是他一個人這麼個感受。

李默道:“這消息報到朝裡,恐怕不能善罷了。朝廷會如何處置此事?”

朱高煦漸漸平靜下來,說道:“還能如何處置?各自準備兵器,戰場上相見了。”

李默又沉吟道:“胡氏父子此番作爲,有何緣故?”

朱高煦道:“可能覺得活着太累罷,還是去地府見列祖列宗舒坦!”

幾個人聽罷面面相覷,有人想笑又覺得不合時宜,憋住沒笑出來。

朱高煦倒不是想開玩笑,他此時只能這麼推論胡氏的動機,才勉強能把眼前的事說得通,這樣才合乎情理。

“等朝裡知道了消息再說。”朱高煦揮了揮手。

幾個文武紛紛抱拳作揖,告退而出。

朱高煦良久沒動彈,思緒依舊很亂……雖然上次思行法的所作所爲,就給他上了一課。但安南國不算個小國,他仍然不願意相信,能執掌國|家大政的人,會如此兒戲?

或許,世人想事兒的角度、看重甚麼東西的價值,還是與朱高煦有很大差異的。

他又重讀了一遍黃中的書信,裡面描述的一個細節,引起了朱高煦的興趣……

安南軍伏兵在離大路五十步以外,忽然火銃齊發,明軍將士傷亡者甚衆?

朱高煦接觸過明軍的各種火器,其中的各式火銃、十步之外能打中人基本要靠運氣,而且距離稍遠,打披甲的軍士很難破甲。

這五十步之外的射程,還能殺傷“甚衆”,叫朱高煦感到有點蹊蹺。

不過此時有的官員喜歡虛報數目,就連朱高煦自己也不例外,上次他去打思氏,把護衛軍衛所軍全部算上、湊到一起還不到一萬人,卻號稱五萬大軍……所以黃中可能在信中把距離誇張了五倍也不一定;而且黃中被伏擊大敗,誇大一下安南軍的火器,也有想推卸罪責的動機。

朱高煦這麼推測之後,還是覺得哪裡不對。如果敵軍伏兵在十步的地方,那麼多人快貼着臉埋伏了,再馬虎大意的人,又怎能完全沒有察覺?

他想了想,便提起筆寫了兩行字,招呼黃狗道:“把信漆封好,送到守禦所。叫侯海派兩個人去,將信送給黃中。”

黃狗彎腰尖聲道:“奴婢遵命。”

那黃中走紅河河道返回,還是要經雲南。只消叫黃中到昆明城來,當面問問,事情必得真相大白。

朱高煦以前的學歷不高,很多見識都很零散。比如他知道棱堡這種東西,是因爲玩過策略遊戲瞭解過。但火|槍具體有些甚麼種類,他卻沒接觸過,反正只知道有火|藥|槍這種東西。現在瞭解到更多,都是在大明朝軍中見識到的。

第七十四章 典簿章炎第八百六十六章 海風氣息第二百七十二章 暴風驟雨第六百八十六章 誘餌第三百四十二章 效果很好的香第三十三章 忠誠最重要第八百七十四章 神力之眼第一百三十五章 義兄第八百三十五章 令人尊敬第五百九十九章 隱憂第四百七十七章 一隻核桃第三百五十六章 變了人間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角門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利用第四百五十一章 準備好第六十八章 很重第七百一十四章 潤物細無聲第二百七十七章 幾分真假第七百零四章 讒言第五百零三章 後來者第八百一十三章 博多的櫻(4)第七百零八章 困惑與浮躁第六百一十五章 哪裡見過第十三章 夜奔第三百章 蕩其國第六百零二章 賢惠翁主第八百七十六章 如夢如幻第八百三十九章 叛首難除第三百九十二章 決戰天府之國(7)第五百三十章 誰主沉浮(3)第二百八十章 合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很上道第二十一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六百五十八章 寂寞的長夜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史爲鑑第四百二十三章 空口承諾第四十二章 唯快不破第三百二十二章 喜愛之物第六百五十四章 王的憂愁第三百五十六章 變了人間第七百五十一章 天不仁第三百六十六章 易驚的白兔第六百三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五百五十二章 第一場雪第三百三十七章 入宮第一百九十四章 馬皇后的秘密第四百八十二章 炮聲再鳴第八百五十一章 城牆上的磚第七百六十六章 蹤跡難尋第四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二十八章 心意還是心機第四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零五章 悔婚第七百五十一章 天不仁第六百二十五章 又有救了第四百四十章 官軍未敗第六百一十四章 沒排上用場第八百一十八章 禮法第七十三章 無恥小人第五十五章 誰是傻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變了人間第二百五十一章 先機第七十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七百七十七章 還是年輕第九十章 悲傷中的謀算第二百五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五百五十七章 第二場雪第三百七十二章 茶翻第三百一十八章 國後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第四百一十一章 燙手山芋第三百四十章 甕中之鱉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肖逆子第八百二十章 夏日蟬噪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古裝時代第八十六章 罪惡的新生第五百三十三章 誰主沉浮(6)第六百七十八章 楊普誤俺第七百三十章 正義天助第六百二十八章 爲情所困第七百五十五章 奇葩的私情第八百一十四章 博多的櫻(5)第八百五十二章 春風似剪刀第六百一十八章 慈父第二百七十章 大明城第七百六十二章 火種第三百零二章 得道者多助第七百九十七章 破罐子破摔第三百六十一章 從前有個小娘第八百三十九章 叛首難除第一百四十二章 櫻珞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自願忽悠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事爲重第一百四十章 皇帝下落第六百九十五章 寒冬春意第二百二十七章 惱羞的隱忍第七百三十一章 好戰必亡第三百二十四章 項莊舞劍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安無事第六百七十章 不容半點差池
第七十四章 典簿章炎第八百六十六章 海風氣息第二百七十二章 暴風驟雨第六百八十六章 誘餌第三百四十二章 效果很好的香第三十三章 忠誠最重要第八百七十四章 神力之眼第一百三十五章 義兄第八百三十五章 令人尊敬第五百九十九章 隱憂第四百七十七章 一隻核桃第三百五十六章 變了人間第七百九十二章 東角門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利用第四百五十一章 準備好第六十八章 很重第七百一十四章 潤物細無聲第二百七十七章 幾分真假第七百零四章 讒言第五百零三章 後來者第八百一十三章 博多的櫻(4)第七百零八章 困惑與浮躁第六百一十五章 哪裡見過第十三章 夜奔第三百章 蕩其國第六百零二章 賢惠翁主第八百七十六章 如夢如幻第八百三十九章 叛首難除第三百九十二章 決戰天府之國(7)第五百三十章 誰主沉浮(3)第二百八十章 合軍第二百九十八章 很上道第二十一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六百五十八章 寂寞的長夜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史爲鑑第四百二十三章 空口承諾第四十二章 唯快不破第三百二十二章 喜愛之物第六百五十四章 王的憂愁第三百五十六章 變了人間第七百五十一章 天不仁第三百六十六章 易驚的白兔第六百三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五百五十二章 第一場雪第三百三十七章 入宮第一百九十四章 馬皇后的秘密第四百八十二章 炮聲再鳴第八百五十一章 城牆上的磚第七百六十六章 蹤跡難尋第四百八十六章 追擊第二十八章 心意還是心機第四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二百零五章 悔婚第七百五十一章 天不仁第六百二十五章 又有救了第四百四十章 官軍未敗第六百一十四章 沒排上用場第八百一十八章 禮法第七十三章 無恥小人第五十五章 誰是傻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變了人間第二百五十一章 先機第七十七章 兵者詭道也第七百七十七章 還是年輕第九十章 悲傷中的謀算第二百五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五百五十七章 第二場雪第三百七十二章 茶翻第三百一十八章 國後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第四百一十一章 燙手山芋第三百四十章 甕中之鱉第五百四十二章 不肖逆子第八百二十章 夏日蟬噪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古裝時代第八十六章 罪惡的新生第五百三十三章 誰主沉浮(6)第六百七十八章 楊普誤俺第七百三十章 正義天助第六百二十八章 爲情所困第七百五十五章 奇葩的私情第八百一十四章 博多的櫻(5)第八百五十二章 春風似剪刀第六百一十八章 慈父第二百七十章 大明城第七百六十二章 火種第三百零二章 得道者多助第七百九十七章 破罐子破摔第三百六十一章 從前有個小娘第八百三十九章 叛首難除第一百四十二章 櫻珞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自願忽悠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事爲重第一百四十章 皇帝下落第六百九十五章 寒冬春意第二百二十七章 惱羞的隱忍第七百三十一章 好戰必亡第三百二十四章 項莊舞劍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安無事第六百七十章 不容半點差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