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八章 有大將之才

武德四年(西元一四一三年)二月,朱高煦喜得一子一女。淑妃生皇子,取名瞻坦;賢妃生公主,名壽嫃。

不久之後,張輔也押俘到京了。

本來從南邊來的人馬,若走正陽門、能最快到達皇城。但朝廷給張輔安排了沿鳳台門、聚寶門、洪武門大道的路線,因聚寶門那邊是京師的商業區,乃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一路上正好能向庶民展現朝廷的武功。

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各派了一名文官、一個勳貴前往迎接,並有京營派出的步騎接應,爲張輔佈置了盛大的排場。

各城門專門爲獻俘的人馬鳴鼓,“咚咚……”的大鼓擂響,聲威響徹京師南城。張輔身披重甲、騎着戰馬一路走來,沿路的官民無論官職大小,一律避道,向他作揖行禮。沿途無數圍觀的百姓,都在起鬨歡呼,形同過節。

張輔的身後是一長隊囚車,黎利以下的叛軍頭目,都在隊伍裡沿街示衆。囚犯在長達數千裡的路途上,並不是現在這樣的姿勢、否則恐怕已經被折-磨而死。他們快進城時才被弄成了這樣,腦袋從囚車上方的孔露出來,只能站在車裡、身體動憚不得。

兩旁喧囂的人羣裡,許多人對經過的囚犯破口大罵、嚷嚷着各種污言穢語,還有人扔爛菜葉、稀泥、各種發臭的雞蛋等物。

至於安南叛軍從來沒影響過京師百姓、且是素不相識的人,這些事情並不重要。畢竟裝在囚車裡的人,一定是壞人。而世人又總有各種各樣的不滿,此時光明正大地朝叛軍俘虜發-泄憤慨,完全不用承擔任何律法與道德的責任。

朱高煦登基之後短短四年多,如今已是第三次舉行獻俘大典。典禮對於他穩固皇位、提升權威非常有用,雖然進行戰爭的目的並不在於此。文官們不主張窮-兵黷武,但對於獻俘倒十分支持,人們總是有些矛盾的地方。

對於黎利等一衆人,朱高煦無意、用對錯去定論他們,只是確定他們是敵人和對手。所以獻俘之後,便將其全部斬首。

慶功宴上,張輔等人得到了許多賞賜,有錦袍、玉帶、馬鞍、寶鞘,還有鑄幣廠新鑄的銀錢等物。接着皇帝又下旨,派人去安南國嘉獎豐城侯李彬,並賞賜財物;升任活捉黎利的馬敢、爲北江衛指揮使,賞馬敢及部下新錢一百萬文。

第二天上午,御門聽政之後,張輔便受到召見,到柔儀殿覲見。

昨日的禮樂、人們嘈雜的祝賀言辭已經消停,柔儀殿內外很寧靜。張輔也冷靜下來了,在喧鬧之餘,他開始思索這件大事中的細節。

剷除黎利,必定能得聖上歡心。然而這件事有一個不太完美的地方,便是用了安南國王陳正元爲誘餌;陳正元對朝廷非常重要,張輔用他設伏,顯然手段不怎麼好看。

張輔在門口叩首時,便看見兵部尚書齊泰也在裡面。等張輔進殿再次叩首,齊泰急忙站了起來,避得遠遠的,生怕張輔連他一起跪了。

朱高煦招手道:“免了免了,都過來坐下說話。”

張輔道:“臣謝聖上賜坐。”

他從地上爬起來時,見朱高煦面前的紙張有點皺,似乎是黎利等一干人等的供詞。

張輔便開口道:“聖上明鑑,那賊首黎利在安南國威望不小,且十分狡詐,臣守了兩年,竟無機會。待臣得到阮景異的消息後,唯恐黎利察覺,便在出兵前一直保密、未能告知安南王室,好使安南國王如期南行。”

朱高煦擡起頭看着他,說道:“朕深知戰陣之上常有風險,掌兵者當機立斷,應知後果責任。既然新城侯作出了這樣的決定,便一定有你的道理,也必定權衡過此中輕重。而今結果大獲全勝,新城侯的決定便是明智之舉。”

張輔聽罷暗自鬆了一口氣,抱拳道:“聖上英明。”他接着恍然又道,“臣恭賀聖上,喜得三皇子、長公主。”

朱高煦笑道:“新城侯在京師府邸多住一陣子,你也要努力了。”

齊泰聽罷,也陪笑了起來。

朱高煦看了張輔一眼,接着說道:“新城侯有將才,繼續累功,張家應得的爵位、應該沒甚麼問題。你不顧着家裡,將來的國公爵位誰給你繼承?”

張輔忽然聽到這席話,喜悅之色不禁露在了臉上,忙道:“臣願爲聖上前驅。”

他說完纔回過神來,只覺得皇帝實在很有心思,沒說甚麼時候封國公,只說“應該沒問題”,弄了根胡蘿蔔吊在棍子上。沒辦法,誰叫張輔表現得有將才、皇帝還想用呢?

不過張輔這個做過“平漢大將軍”的人,能有現在的前程,他也挺滿意了。一時間,他只覺得殿外的春光十分明媚,如同現今的前途。

朱高煦的聲音道:“按照阮薦等人的口供,陳正元南下的消息、卻是從占城國使節口中得知?”

張輔立刻答道:“確實如此。臣在安南都督府,見過阮景異,也確認過此事。據阮景異奏報,黎利還曾派人去過順化,見了占城國的大臣。”

齊泰道:“占城國與安南國宿有積怨。我朝支持安南國王室,以至占城國此中作梗,亦在情理之中。”

朱高煦冷道:“朕早就說過了,大明徵安南胡氏之時,占城出兵夾擊、不過是於己有利,想趁火打劫。如今一旦影響占城國的利益,他們便不願意讓大明宗主國仲裁了,而是馬上就與咱們的敵人結盟!原先的朝貢藩屬關係之脆弱,不過如此。”

齊泰附和道:“聖上所言極是,許多外藩小國朝見進貢,不外乎增添我朝威儀,那些國家與朝鮮國並不相同。聖旨在外藩通行,唯有朝鮮、安南兩國而已。”

張輔道:“臣觀之,南方番邦兵將,陣戰皆弱。安南軍得到了我朝的軍械和戰術,此次攻打占城國勝算很大,必可嚴懲占城國背信棄義之罪,教其君臣敬畏聖上天威。”

……果然不出張輔所料,沒過幾天,京師便得到了安南軍攻佔順化地區的消息。

消息從海路來,一支數艘海船組成的船隊、抵達了龍江港。船上有守禦司北署駐安南國的文官張順,還有占城國使節羅潘(音)。

張順是武德年間、己丑科三甲進士,也是個新入仕途沒幾年的人。武德初年,朱高煦進京後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清-算,以至於稍微有點權-力的職位空缺很少;恩科點的八十多個進士,如果不想做地方官,大多隻能在一些清水衙門做小官。

而一部分人,則被安排到了守禦司等新設衙門做官,張順便是其中之一。他們起初對新衙門的官職不甚滿意,但很快劉鳴的平步青雲、便鼓舞了大夥兒;新進士們乾點實事,似乎比熬資歷晉升要更有機會。

占城國前來的人不是國王、而是使臣,因此皇帝便不用接見,只需禮部官員和五軍都督府接待。五軍都督府的權力削弱之後,勳貴們其中一項公務便是接待外藩使臣。

於是朱高煦在柔儀殿,先召見了張順。

沒想到張順覲見之後,卻立刻開始痛述安南軍的罪狀。言稱安南軍進入順化地區之後,沿途燒殺劫掠無惡不作,路上的屍首多是平民百姓,幾乎所有能找到的婦人都受到了將士的侮-辱。安南國王軍,形同匪盜。

張順痛心地說道:“那個掛名了大明官職的阮景異,帶兵至順化城下,公然在軍中宣揚,只要攻入城中,十日內將士可以爲所欲爲!或言,占城軍曾在升龍等地大肆屠戮,此番安南人是以牙還牙;然則臣聞順化城有很多百姓、並非占人,而是安南人。臣好心勸阻阮景異,他竟說安南軍沒有軍餉,唯有如此方能激勵將士……”

朱高煦完全不覺得有甚麼問題,但還是認真地聽完了。他忽然問道:“你是哪個省的人?”

張順頓了頓,作揖道:“臣籍貫廣東布政使司。”

“難怪了。”朱高煦不動聲色道。

大明朝的兩次內戰,幾乎都沒能波及廣東。而朱高煦在南方作戰時,因爲想方設法給將士發了軍餉,並能約束將士,便未對庶民百姓幹過多少壞事。所以張順這種讀書人,對戰爭的野蠻性、似乎缺乏見識,畢竟書上很少會描述開疆闢土的詳細過程。

這時年輕的張順一臉困惑。

朱高煦便道:“你見到咱們官軍在安南國的軍紀不錯,便以爲官方軍隊都是如此?張御史可能有些誤解,大多國家的軍隊並非如此。我朝京營官軍、此時的軍紀戰力和待遇,絕非別國可以比擬,因此將領才能輕易約束將士。”

張順作揖拜道:“臣愚鈍了。”

朱高煦好言道:“朕對戰爭一向比較謹慎。”

剛纔張順說話的時候,侍立在旁邊的大臣和勳貴們、果然都毫無反應。張順轉過看了一眼,悄悄嘆了一口氣。

第六百章 有那般重要第三百零六章 孔雀東南飛第四百八十章 天公不作美第四百六十六章 江陰侯的驚喜第一百九十四章 馬皇后的秘密第一百六十九章 兒女之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活口第六百三十八章 真假輕重第七百九十三章 粕屋的小屋第七百七十八章 竹暗水明第八百一十二章 博多的櫻(3)第六百五十九章 無法否認第五百零七章 皇恩浩蕩第一百一十九章 睢水第二百二十九章 臉厚第八百一十章 博多的櫻(1)第五百一十五章 屋子裡放炮第四百六十七章 南風第五百七十九章 一整天時間第七百三十九章 最長一日第四百三十八章 幽靜明亮的午後第三百九十七章 決戰天府之國(12)第二百零八章 神奇的耳環第四百三十五章 智者千慮第九十三章 稍安勿躁第七百九十三章 粕屋的小屋第九十四章 佈置第一百三十六章 侯府第八百五十一章 城牆上的磚第一百七十九章 雨中重逢第六百七十五章 人心不古第六百零八章 想歪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作戲第一百三十九章 遙遠的鐘聲第七百一十六章 平靜的戰場第二百八十五章 瞻壑第三百二十章 虎嗅綢絹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風第一百三十九章 遙遠的鐘聲第十二章 連夜報仇出氣第四百九十二章 又聞解解元第三百一十九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權神授第一百九十九章 四季如春第六百四十七章 須得當真第六百二十章 天下縞素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安無事第六百四十章 不用太較真第二百五十三章 活口第四百零二章 偶然第三百三十二章 風雨紅花第八百零三章 雪之花瓣第八百一十五章 博多的櫻(6)第四百五十五章 從不猶豫第三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四百八十章 天公不作美第五百二十二章 暫論功過第四百六十二章 甜美的毒酒第三百六十九章 榜樣第二百九十八章 很上道第六百八十三章 都別想好過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霧無風第二十七章 可悲第四百八十七章 絕境第四百八十四章 夜空下的角逐第五百零六章 嘲諷智慧第三百五十六章 變了人間第七百零二章 野心與欲妄第一百零四章 邂逅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猩猩第四百三十四章 仁慈第八百一十二章 博多的櫻(3)第二百三十二章 沒有區別第三百零四章 所慮者遠第四百四十三章 國泰民安第五百五十二章 第一場雪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間際遇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部王大人第七百零七章 掩耳盜鈴第四百一十章 知進知退第七百六十六章 蹤跡難尋第四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杜鵑似血第三百三十七章 入宮第六百五十七章 哪些人相信第八百五十七章 山花綻放第八百五十九章 此土過客第三百一十九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五十三章 水鳥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分晝夜第五百一十五章 屋子裡放炮第一百九十九章 四季如春第一百四十二章 櫻珞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部王大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合乎情理第九十五章 幽香第四百一十一章 燙手山芋第十三章 夜奔第七百四十四章 柳下惠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易
第六百章 有那般重要第三百零六章 孔雀東南飛第四百八十章 天公不作美第四百六十六章 江陰侯的驚喜第一百九十四章 馬皇后的秘密第一百六十九章 兒女之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活口第六百三十八章 真假輕重第七百九十三章 粕屋的小屋第七百七十八章 竹暗水明第八百一十二章 博多的櫻(3)第六百五十九章 無法否認第五百零七章 皇恩浩蕩第一百一十九章 睢水第二百二十九章 臉厚第八百一十章 博多的櫻(1)第五百一十五章 屋子裡放炮第四百六十七章 南風第五百七十九章 一整天時間第七百三十九章 最長一日第四百三十八章 幽靜明亮的午後第三百九十七章 決戰天府之國(12)第二百零八章 神奇的耳環第四百三十五章 智者千慮第九十三章 稍安勿躁第七百九十三章 粕屋的小屋第九十四章 佈置第一百三十六章 侯府第八百五十一章 城牆上的磚第一百七十九章 雨中重逢第六百七十五章 人心不古第六百零八章 想歪了第六百五十二章 作戲第一百三十九章 遙遠的鐘聲第七百一十六章 平靜的戰場第二百八十五章 瞻壑第三百二十章 虎嗅綢絹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風第一百三十九章 遙遠的鐘聲第十二章 連夜報仇出氣第四百九十二章 又聞解解元第三百一十九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權神授第一百九十九章 四季如春第六百四十七章 須得當真第六百二十章 天下縞素第一百四十九章 平安無事第六百四十章 不用太較真第二百五十三章 活口第四百零二章 偶然第三百三十二章 風雨紅花第八百零三章 雪之花瓣第八百一十五章 博多的櫻(6)第四百五十五章 從不猶豫第三百二十一章 試探第四百八十章 天公不作美第五百二十二章 暫論功過第四百六十二章 甜美的毒酒第三百六十九章 榜樣第二百九十八章 很上道第六百八十三章 都別想好過第三百七十六章 小霧無風第二十七章 可悲第四百八十七章 絕境第四百八十四章 夜空下的角逐第五百零六章 嘲諷智慧第三百五十六章 變了人間第七百零二章 野心與欲妄第一百零四章 邂逅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猩猩第四百三十四章 仁慈第八百一十二章 博多的櫻(3)第二百三十二章 沒有區別第三百零四章 所慮者遠第四百四十三章 國泰民安第五百五十二章 第一場雪第三百六十四章 人間際遇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部王大人第七百零七章 掩耳盜鈴第四百一十章 知進知退第七百六十六章 蹤跡難尋第四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二百一十二章 杜鵑似血第三百三十七章 入宮第六百五十七章 哪些人相信第八百五十七章 山花綻放第八百五十九章 此土過客第三百一十九章 相逢何必曾相識第五十三章 水鳥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分晝夜第五百一十五章 屋子裡放炮第一百九十九章 四季如春第一百四十二章 櫻珞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部王大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合乎情理第九十五章 幽香第四百一十一章 燙手山芋第十三章 夜奔第七百四十四章 柳下惠第四百一十六章 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