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國泰民安

近午的皇宮很寧靜,不過一點也不冷清,坤寧宮附近到處都是當值的宮人。

皇后張氏坐在坤寧宮裡的一張梳妝檯前,輕輕轉動着脖子,左右打量着銅鏡裡的臉。她覺得,數日之間自己便消瘦了一些。

憂懼充斥着她的心。她很懊悔,做錯的事、說錯的話,卻永遠也無法重來。

聖上已經在猜忌她了嗎,會怎麼對付她?扶持英國公家的人、重用張輔,再想辦法廢掉她這個皇后?!

想到這裡,張氏感到非常憤怒!

她是聖上的結髮妻,這麼多年來一心一意從旁幫助,爲他生兒育女。多年的恩情親情,爲何會變成這樣?半生的相伴,難道還比不上一個剛認識幾個月的小娘?

就在這時,身後傳來一個宦官小心翼翼地聲音:“稟皇后娘娘,皇爺來坤寧宮了。”

張氏有點意外,忙對着銅鏡整理了一下衣衫和頭飾,站了起來。她很快又意識到,聖上爲何經常在中午這段時間來坤寧宮……因爲這樣一來,聖上就不用爲是否留宿坤寧宮而煩惱了。

她想起一個宮女悄悄密告的一件事,那是聖上在張貴妃宮裡說過的話。

聖上對張貴妃談起,他在坤寧宮就寢的感受:譬如到了吃飯的時辰,肚子不餓、且吃的是毫無滋味的食物,俺仍把飯吃了,因爲已到吃飯的時辰、該吃飯了哩。

張氏心道:男子都是喜新厭舊沒良心的!

張氏走出寢宮,見朱高熾已經進來了。她款款行禮罷,親熱地走近他,扶着朱高熾柔聲道:“今日聖上回來得要早一些呢。”

朱高熾道:“朝裡的事那麼多,俺做得再多,也是忙不過來,還得讓大臣們去辦。俺在前邊多呆一會兒、少呆一會兒沒啥不同。”

他一屁|股重重地在上方又大又軟的椅子上坐下來,舒服地呼出一口氣道:“對了,上回翰林院的高賢寧上書,勸俺早立太子。今日又有大臣提及,俺覺得這事兒也該辦了。”

張氏聽罷吃了一驚,白皙的臉上,單眼皮小眼睛的目光閃爍、變幻不定。朱高熾看着她繼續說道:“俺這親兒子是嫡長子,遲早是皇太子,拖着不如早立。”

張氏心裡又是高興,又是擔憂,尋思這話不是個陷阱罷?她開口謹慎地說道:“如今前方戰事要緊,聖上不必急於一時。瞻基今年才十歲,年紀尚小,聖上可待以後再說。”

“這也是俺憂心之事,瞻基、瞻塏都還年幼,幫不上俺的忙。”朱高熾嘆了一口氣道,“眼下這亂局,最真心實意的還是自家人哩。”

這句話有一種態度,聖上心懷善意,正在示好。

他忽然說起這件事,張氏的腦海裡便飛快地解讀着他的意思:欲立瞻基爲皇太子,應該是皇帝的一種妥協;皇帝提到瞻基年幼,又是一種提醒,好像在提醒張氏,年小的兒子朱瞻基、需要他的庇護。

所以皇室內部的爭鬥,最明智的做法是和解,至少暫時得和解。如此對所有人都有利。

朱高熾的聲音又道:“原先在燕王府時,高煦與俺們是一家人。到而今卻只有俺與皇后,瞻基、瞻塏纔是一家人了,想來有些傷感。”

張氏聽罷,馬上和皇帝一起傷感,她抹起淚來,哽咽道:“妾身出身,非大富大貴之家,現在貴爲皇后,已別無所求。願天下太平,家和安康。妾身一介婦人本該相夫教子,只盼聖上早日平定叛亂,使大明國泰民安。”

朱高熾胖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他點頭道:“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皇后能這麼想,俺甚爲欣慰。”

張氏立刻報以溫柔的迴應,她側身過去,握住朱高熾的手:“以前我們家遇到了那麼多次難關,都挺過來了。這次高煦叛亂,心懷怨憤對付我們;聖上亦不必太過憂心,叛亂必定能平息,沒有甚麼過不去的坎!”

朱高熾沉吟道:“還是皇后識大體。”

“可不用誇妾身,妾身是聖上的結髮妻、最親近之人,哪有不爲聖上着想的道理?聖上定要明白我的心,若誰都可能背叛您,妾身卻絕不會。”張氏輕言細語地說道。

朱高熾點頭道:“俺知道。待大臣再言及此事,俺便與諸臣商議,着手冊立瞻基爲皇太子。”

……當天下午,徐輝祖終於在乾清宮東暖閣,得到了皇帝的召見。自西南戰敗以來,這是徐輝祖第一次在此地見到皇帝。

徐輝祖走進隔扇,徑直跪伏叩拜道:“臣有罪,請聖上降罪。”

朱高熾問道:“魏國公何罪之有?”

徐輝祖道:“江陰侯吳高怠誤戰機,乃臣之錯。”

朱高熾看了他一眼,嘆道:“魏國公只是舉薦,給他將印的人卻是俺。俺不怪大舅了,平身罷。”

徐輝祖謝恩,從地磚上爬起來,頓時腦袋彷彿要戳到屋頂了一般,長身而立的徐輝祖非常魁梧!

他皺眉道:“貴州城淪陷之後,叛王以爲江陰侯心急,意欲伏擊;江陰侯卻識破其計,避免了大敗。江陰侯吳高用兵一向穩妥,臣舉薦他援救貴州,用錯了地方……”

“俺也明白了此戰之關鍵,便是吳高軍怠誤戰機。”朱高熾道,“起初俺是怨顧成有異心,不過,若吳高進軍到貴州城、貴州城未失,何至於有後邊的事?因此貴州城失陷之罪,錯不在顧勇,而在郭銘。”

徐輝祖沉聲道:“請聖上萬勿偏信。鎮遠侯軍糧被焚,不一定是他有意爲之,卻被有心人說得有板有眼,誤導聖聽。”

朱高熾不言。

他沉默了一會兒,纔開口道:“聽說高煦親自在貴州戰場。如果當時不是吳高,而換一個將領,恐怕也不一定是高煦的對手。俺知大舅不喜高煦,高煦也恨大舅,但俺們不能不承認,高煦非常善戰!”

“狡詐。”徐輝祖依舊固執地說道,“吳高是被高煦矇騙了!否則,善戰者也不能在十萬援軍之下,奪取貴州重鎮。”

朱高熾不願與徐輝祖爭論此事,他也不用非得讓別人承認二弟厲害,剛纔不過是隨口說出自己的心裡話罷了。朱高熾問道:“下一次該如何對付高煦,大舅可有思慮了?”

徐輝祖道:“臣以爲,暫且不用尋思如何進攻西南,高煦會主動進攻!”

朱高熾稍微挪了一下位置,“大舅斷定?高煦會攻打何處?”

徐輝祖沉聲道:“湖廣。”

朱高熾立刻轉過身,擡頭看牆上的圖。他這輩子沒去過太多地方,眼睛盯着圖上,只能盡力想象着大明江山各地的模樣。

過了許久,朱高熾頭也不回地說道:“官軍在湖廣屯有重兵,高煦爲何不趁勝攻佔廣西?”

徐輝祖的聲音道:“當今世道,本該是太平盛世,並非末代亂世天下爭雄之時。故高煦不用貪圖地盤多寡、採用逐步蠶食之策,他要的是大明江山!叛軍若走廣西再進軍京師,道路太遠,戰事必得拖延日久。以臣多年對高煦的瞭解,他極可能會想在湖廣搏一把,欲以一次大會戰定鼎形勢。”

朱高熾的臉色蒼白,神情凝重。沉默了一會兒,他把目光從地圖上挪開了,轉過身來看着徐輝祖:“若教大舅再次言中,大明王師在湖廣有幾成勝算?”

“朝廷只要用對了人,至少九成勝算!”徐輝祖毫不猶豫地答道。

朱高熾的腦袋往上一揚,瞳孔微微收縮:“既然如此,高煦爲何要求戰?”

徐輝祖道:“高煦就是那樣的人。叛軍入湖廣,處境極其險惡;但若得逞,得益也非常大。很符合高煦的一貫作爲。”

徐輝祖停頓了一下,抱拳道:“西南戰事,朝廷失利,但主力精銳毫髮無損。此役叛軍只能算是自保,避免了滅頂之災!卻無甚戰果。高煦一日不能滅朝廷京營、親衛精兵,一日便難以擺脫屢遭圍|剿的被動局面!叛軍進入湖廣,尋機對付朝廷精銳,這纔是高煦扭轉處境的唯一機會。”

一邊聽着,朱高熾一邊覺得徐輝祖說得非常有道理!朱高熾沒法騎馬親自上陣,卻生在燕王府,身邊盡是武將,他多少也是懂一些打仗的。

二弟高煦確實經常冒險、膽大妄爲,此前西南之役,高煦也是在險中求勝。經徐輝祖這麼一說,朱高熾也越來越覺得,高煦可能還會冒大險!

他低聲道:“京營不少將士,乃當年之靖難軍,高煦在靖難軍將士心中頗有聲望。”

徐輝祖冷冷道:“聖上,京營將士家眷全在直隸。‘靖難之役’時,高煦最多率領兵馬一萬多人,跟着他打過仗、真正有交情的將士是少數。高煦在軍中有聲望,可弟兄們會爲了一點聲望、便拋家棄業不顧身家性命麼?何況眼下朝廷贏面極大,世人都是實在的。”

朱高熾聽罷鬆了一口氣,眼神一凜,“他敢來,俺還不敢迎他麼?”

徐輝祖拜道:“聖上英明神武!”

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我修養第二百六十章 有事相求第三百三十一章 羨慕第七百四十六章 萬里金陵帝國夢第二十三章 身體髮膚第五百七十三章 柳池之畔第四百四十一章 謊言第三百五十八章 高熾很穩第八百七十二章 逆水行舟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恩浩蕩第八百一十六章 新政東海第七百三十八章 馬後炮第六百七十七章 初衷第七百四十二章 平定王與船寇第四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從前有個小娘第二百四十九章 陣仗太大第七百八十一章 野心第八百六十四章 流光美麗第八百四十六章 安得猛士第二百六十章 有事相求第三百九十章 決戰天府之國(5)第七百四十一章 王師海上來第七百五十六章 可以循環的圓第五十六章 寧靜的大寧第五百零二章 傳下去第七百八十九章 朝鮮船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再相逢第五百七十六章 還能搶救第四百零四章 宮闈諸嬌第五百六十六章 來不及第八百零三章 雪之花瓣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能指使之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很上道第五百五十五章 拔信無情第八百八十九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二百零八章 神奇的耳環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事爲重第六百九十二章 退兵之議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部王大人第八百八十七章 東北風第八百二十章 夏日蟬噪第五百零六章 嘲諷智慧第六百五十三章 定心丸第七百三十四章 風雲無常第二百七十五章 錢糧第八百九十一章 事不如願第六百九十七章 豐泉之地第八百六十八章 無法反對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仇舊恨第七百五十九章 塗脂抹粉第二百一十章 一屋不掃第七百九十五章 新仇舊賬第八百六十七章 軍心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木屋第二百六十三章 翡翠第八百二十三章 秋月第四百九十七章 密奏第七百六十九章 廊蕪幽回第七十一章 猛獅第五百八十七章 知道錯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楊普誤俺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賴自己第五百七十五章 時日無多第二百四十七章 曾經第七百五十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七百七十五章 短歌第六百一十五章 哪裡見過第五百六十七章 無關好壞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都督的回憶第四百五十三章 觸景生情第六百一十章 搶來搶去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木屋第七百二十五章 如沐春風第六百七十七章 初衷第四百九十五章 家書第四百六十章 陌生的小娘第四百八十章 天公不作美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家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權神授第一百五十章 活獅第七十五章 伯牙與子期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有利可圖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恩浩蕩第七百三十五章 尋常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一時高低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知所爲第八百八十三章 鉅艦大炮的詩意第七百三十一章 好戰必亡第九十四章 佈置第一百二十七章 嵐(4)第二百一十二章 杜鵑似血第三百四十六章 利用第五百九十八章 最美的婦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抹鮮豔的點綴第四百八十九章 山清水秀第七百六十一章 小池塘第五百六十九章 欲發而先忍第五百二十章 決斷
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我修養第二百六十章 有事相求第三百三十一章 羨慕第七百四十六章 萬里金陵帝國夢第二十三章 身體髮膚第五百七十三章 柳池之畔第四百四十一章 謊言第三百五十八章 高熾很穩第八百七十二章 逆水行舟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恩浩蕩第八百一十六章 新政東海第七百三十八章 馬後炮第六百七十七章 初衷第七百四十二章 平定王與船寇第四百二十七章 圍城第三百六十一章 從前有個小娘第二百四十九章 陣仗太大第七百八十一章 野心第八百六十四章 流光美麗第八百四十六章 安得猛士第二百六十章 有事相求第三百九十章 決戰天府之國(5)第七百四十一章 王師海上來第七百五十六章 可以循環的圓第五十六章 寧靜的大寧第五百零二章 傳下去第七百八十九章 朝鮮船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再相逢第五百七十六章 還能搶救第四百零四章 宮闈諸嬌第五百六十六章 來不及第八百零三章 雪之花瓣第四百三十九章 孟子曰第六百四十一章 不能指使之人第二百九十八章 很上道第五百五十五章 拔信無情第八百八十九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二百零八章 神奇的耳環第六百七十六章 大事爲重第六百九十二章 退兵之議第八百三十六章 禮部王大人第八百八十七章 東北風第八百二十章 夏日蟬噪第五百零六章 嘲諷智慧第六百五十三章 定心丸第七百三十四章 風雲無常第二百七十五章 錢糧第八百九十一章 事不如願第六百九十七章 豐泉之地第八百六十八章 無法反對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仇舊恨第七百五十九章 塗脂抹粉第二百一十章 一屋不掃第七百九十五章 新仇舊賬第八百六十七章 軍心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木屋第二百六十三章 翡翠第八百二十三章 秋月第四百九十七章 密奏第七百六十九章 廊蕪幽回第七十一章 猛獅第五百八十七章 知道錯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楊普誤俺第八百七十五章 信賴自己第五百七十五章 時日無多第二百四十七章 曾經第七百五十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七百七十五章 短歌第六百一十五章 哪裡見過第五百六十七章 無關好壞第四百二十四章 劉都督的回憶第四百五十三章 觸景生情第六百一十章 搶來搶去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木屋第七百二十五章 如沐春風第六百七十七章 初衷第四百九十五章 家書第四百六十章 陌生的小娘第四百八十章 天公不作美第四百五十九章 一家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君權神授第一百五十章 活獅第七十五章 伯牙與子期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有利可圖第一百五十三章 皇恩浩蕩第七百三十五章 尋常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一時高低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知所爲第八百八十三章 鉅艦大炮的詩意第七百三十一章 好戰必亡第九十四章 佈置第一百二十七章 嵐(4)第二百一十二章 杜鵑似血第三百四十六章 利用第五百九十八章 最美的婦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抹鮮豔的點綴第四百八十九章 山清水秀第七百六十一章 小池塘第五百六十九章 欲發而先忍第五百二十章 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