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

第18章 和朱元璋住一個屋檐下

關於洪武四大案,上輩子陳景恪詳細的瞭解過。

他個人認爲,除了空印案是老朱太敏感之外,另外三起案子都沒啥大毛病。

藍玉案雖然牽連有點廣,但他本人行事囂張跋扈,做的事情也犯忌諱,被殺也不算冤枉。

胡惟庸案就更沒問題了。

他有沒有造反不重要,打擊異己壯大淮西派,試圖架空皇帝,換成任何一個皇帝都是必死的。

至於郭桓案,陳景恪認爲是四大案裡最不應該有爭議的。

六部自侍郎以下全部涉案,涉及十二個布政司,侵吞官糧幾千萬石。

徵收的苛捐雜稅加起來更是天文數字,被逼着賣兒賣女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

這樣的貪官污吏殺多少都不爲過。

至於那些被株連的地方大戶,很多人爲他們喊冤。

說他們是被逼着替貪官填補虧空,也是受害者,爲何要將他們也一起打擊了。

但陳景恪認爲,他們之中或許有被冤枉的,但大多數都是罪有應得。

很簡單的道理,洪武朝是鼓勵百姓告御狀的,到皇宮門口一跪就能直接見到皇帝。

真被威脅了,大可以進京告御狀。

別說沒有那個能力,普通百姓沒能力,士紳大戶也沒能力嗎?

而且有幾個大戶是靠努力富起來的?

二十一世紀,靠勤勞致富尚且都是笑話,更何況是古代那種社會。

還有就是,那些官吏敢無條件逼迫那麼多大戶,幫他們出錢糧嗎?

他們就不怕有人進京告御狀?

大概率也是錢權交易,你幫我填虧空,我當你的保護傘。

這也能解釋,爲什麼十二個布政司的‘受害’富戶,沒有一個進京告御狀的。

不是不敢,也不是沒能力,而是這本身就是一場錢權交易。

而且站在皇帝的角度,打擊地方豪強本身就是政治需要,剛好這些人又給了機會。

所以陳景恪認爲,郭桓案是洪武四大案裡,最不應該有爭議的一個案子。

當然,每個人的看法都不同,沒有爭吵的必要。

關於郭桓案,很多人被案件名字誤導,認爲這是一個叫郭桓的官吏組織的犯罪集團。

其實不是的。

之所以叫郭桓案,是因爲這個案子是以他爲突破口被發現的,所以就用他的名字來命名了。

實際上這個團伙早就存在了。

前世郭桓案是洪武十八年,也就是三年後才被發現。

洪武十七年以前,郭桓一直在地方任職,洪武十七年才升任戶部侍郎。

他不可能在一年內,將整個六部都拖下水,還將自己的貪腐集團擴展到十二個布政司。

шшш. T Tκan. co 而且業務還如此的廣泛,侵吞官糧,找地方富戶填補虧空,還徵收各種苛捐雜稅。

他要是有這能力,早就將朱元璋弄死自己當皇帝了。

這個貪腐集團必然早就已經存在了,他在地方任職的時候就已經加入。

後來升任戶部侍郎,才成爲核心成員。

而禮部尚書趙瑁和刑部尚書王惠迪等人,常年在中樞任職,也只有他們纔有這個能力組建這樣的集團。

甚至不排除這個集團更早就存在了,他們也只是繼承而已。

陳景恪正是基於這個推測,纔敢提前三年就狀告趙瑁貪腐。

一手掀開這樣的大案,他心裡還是很害怕的。

太容易被報復了。

還好,朱元璋將他給撇了出來,這件案子變成了趙瑁自己扛不住酷刑,主動招認的。

就此事而言,陳景恪還是很感激他的。 治療馬秀英的心態也有了變化,之前是出於對歷史人物的好奇,以及爲了救自家老子。

現在多了幾分真心實意。

讓老朱晚年不那麼孤單,也少殺幾個人。

當然,也是爲了他自己。

畢竟馬秀英的病需要長期治療,而他是最擅長治療這種病的人。

只要馬秀英不死,只要他自己不作死,就沒人能動的了他。

利用三天假期,陳景恪將行李全部打包。

其實也沒什麼東西,被褥之類的不用帶。他和朱雄英住一塊的,啥東西都是現成的。

就算沒有,也可以問朱雄英要。

真正要帶的也就幾件換洗衣物,更多的是各種書籍和手稿,足足裝了一大箱子。

這兩天他也抽出了所有時間,陪伴陳遠和馮氏。

他是穿越母胎,對陳遠夫婦感情很深,且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分別。

下一次見面還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

明朝休沐制度是歷朝歷代最嚴苛的,朱元璋規定一年只有三天假。

雖然後來迫於壓力改成每年一個月,但也基本都集中在年末那一段時間。

平時一個月也不一定有休息時間。

雖然他不是正式官吏,但想出宮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陳遠還好,馮氏是最難過的。

就這一個孩子,簡直就是她的心尖尖肉,所以動不動就抹眼淚。

這兩天也是一直守在陳景恪身邊,好幾次他半夜醒來,都發現馮氏坐在自己的牀邊。

弄得陳景恪也非常傷感。

時間不會因爲她的不捨就停止流逝,眨眼就到了陳景恪入宮的日子。

杜同禮找了一輛小車,親自幫他運送。

陳景恪知道對方想結交自己,而他也想讓對方多照顧一下自己父母,所以也沒有拒絕。

只要杜同禮不做天怒人怨的事情,他不介意幫忙。

陳遠夫婦一直將他送到皇宮門口,依然久久不願離開。

陳景恪並沒有沉溺於親情,毅然推起小車踏入了皇城大門。

也踏上了那條崎嶇卻輝煌的道路。

——

想帶着這麼多物品進入皇宮,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經過了好幾輪的檢查都沒能進去。

最後還是報到了朱元璋那裡,拿到特批才被放行。

一路到了幹清宮,在這裡見到了朱雄英。

朱元璋特意將幹清宮的一處偏殿劃出來,作爲朱雄英的住所。

幹清宮後面就是坤寧宮,住在這裡方便他和馬秀英照顧朱雄英。

後宮的範圍是東西十二宮加坤寧宮,幹清宮是朱元璋的住所,也是平日處理公務的地方。

是允許男人進入的。

但即便如此,讓朱雄英住在這裡,也足見朱元璋對他的喜愛和重視。

但對於陳景恪來說,壓力就太大了。

和老朱住在一個屋檐下,他真的有點想哭。

(本章完)

175.第174章 送子伴讀第469章 帷幕第273章 大課堂第451章 勳章192.第191章 不結婚就想生孩子?153.第152章 你就這麼想喊我姑父?第358章 你們心裡沒有本太子啊第60章 老狐狸第479章 佛教東傳帶來的第440章 我都想弄死他第60章 老狐狸第33章 學問哪來的?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請假一天第378章 朱樉太卑鄙啦第2章 大明嫡長孫第429章 無題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第348章 屠殺繼續第341章 挖坑殺人230.第229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第76章 因時而變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第375章 花錢是一門學問第410章 造體系164.第163章 功勳九轉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第71章 自古以來第268章 無題第24章 奇藥請假一天第261章 亂認祖宗第73章 皇恩浩蕩第48章 給老朱上課迫在眉睫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第428章 歸來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209.第208章 無題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262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第441章 他配嗎第326章 有錢任性第405章 操控輿論第75章 竹書紀年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第434章 學傻了禪位大典第11章 鴕鳥朱標第242章 新羅婢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第490章 無題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393章 新大陸第342章 無題第250章 南洋攻略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235.第234章 誰最會講葷段子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第399章 血債血償第373章 大戰將起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492章 治心治事第237章 無題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請假一天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476章 兵發西州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第448章 太子的強硬第342章 無題第33章 學問哪來的?第66章 傲嬌的父子倆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第405章 操控輿論第402章 朱楨不如一頭豬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第45章 葬禮?秀場!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第421章 無題第274章 團隊力量第374章 問問我的艦炮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第274章 團隊力量第408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379章 他一定沒聽說過慕容垂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第48章 給老朱上課迫在眉睫第340章 方孝孺也配寫史?第485章 將相之才第297章 建文?嘉文?第300章 閃電戰
175.第174章 送子伴讀第469章 帷幕第273章 大課堂第451章 勳章192.第191章 不結婚就想生孩子?153.第152章 你就這麼想喊我姑父?第358章 你們心裡沒有本太子啊第60章 老狐狸第479章 佛教東傳帶來的第440章 我都想弄死他第60章 老狐狸第33章 學問哪來的?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122.第122章 百姓眼中非良法請假一天第378章 朱樉太卑鄙啦第2章 大明嫡長孫第429章 無題第62章 制度上的無奈第348章 屠殺繼續第341章 挖坑殺人230.第229章 老朱的用人之道第272章 朱雄英的妙計第76章 因時而變第78章 混亂的計官體系第375章 花錢是一門學問第410章 造體系164.第163章 功勳九轉212.第211章 用木牛流馬耕地第71章 自古以來第268章 無題第24章 奇藥請假一天第261章 亂認祖宗第73章 皇恩浩蕩第48章 給老朱上課迫在眉睫95.第95章 將老朱家治的明明白白236.第235章 大明的未來全在你手裡了第428章 歸來161.第160章 皇權不下縣?209.第208章 無題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262章 給你封個猴兒吧134.第134章 天命加身168.第167章 吾死,汝等自爲之。第441章 他配嗎第326章 有錢任性第405章 操控輿論第75章 竹書紀年139.第138章 踹的衣服都崩開線了第434章 學傻了禪位大典第11章 鴕鳥朱標第242章 新羅婢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第295章 思想武裝第279章 海盜代表自由?第490章 無題第247章 比武將還激進的文官集團第393章 新大陸第342章 無題第250章 南洋攻略93.第93章 妖僧姚廣孝235.第234章 誰最會講葷段子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第399章 血債血償第373章 大戰將起118.第118章 君臣之道第492章 治心治事第237章 無題第5章 皇后危在旦夕請假一天第335章 永恆的變第476章 兵發西州174.第173章 藍玉寶刀未老啊第448章 太子的強硬第342章 無題第33章 學問哪來的?第66章 傲嬌的父子倆171.第170章 如何動搖儒家地位第338章 設立新衙門第405章 操控輿論第402章 朱楨不如一頭豬217.第216章 生產力改變生活第45章 葬禮?秀場!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198.第197章 儒家不可廢第421章 無題第274章 團隊力量第374章 問問我的艦炮135.第135章 太孫天命在身第274章 團隊力量第408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379章 他一定沒聽說過慕容垂第56章 別拍咱的馬屁第48章 給老朱上課迫在眉睫第340章 方孝孺也配寫史?第485章 將相之才第297章 建文?嘉文?第300章 閃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