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一一章 詩中藏有百萬兵

夔門失守。

張獻忠長驅直入,一路攻陷萬縣、梁山、忠州。

三十多萬大軍,排成寬四十里的橫陣,夾江齊頭並進,左岸是步兵,右岸是騎兵,中間的江中幾百艘大船逆流而上。

大西王張獻忠端坐在中間最大的一艘戰船上,船頭一竿黃色大旗,上寫“只殺貪官,不犯順民”八個大字,迎風招展,嘩嘩作響。

大軍逼近涪(fu)州,守將趙榮貴嚇得屁滾尿流,不戰而逃,涪州城眼看唾手可得,但城頭上一員小將二十出頭,玉面錦袍,白馬長槍,威風凜凜,滿臉殺氣,竟把張獻忠看呆了。

小將曾英不是四川人,他祖籍福建,隨同父親做官來到這裡,不幸的是父親病亡,曾英就留在了四川。

這次張獻忠率部入川,因曾英的父親與陳巡撫有交情,於是曾英主動請纓,願率一千精兵前去抵擋張獻忠。

巡撫陳士奇見他不過是個二十三、四歲的白面書生,很是瞧不起,就擺擺手笑着讓他退下。

如今張獻忠攻城略地,連打勝仗,鬧得陳巡撫焦頭爛額,因此曾英又一次請戰。

陳巡撫抱着試試看的心情,破格任命曾英爲參將,交給他五百軍卒,讓他協助副將趙榮貴防守涪州。不料趙副將是個膽小鬼,被聲勢浩大的農民軍給嚇跑了。

站立城頭的小將曾英初生牛犢,臨危不懼,冷冷的看着農民軍的前鋒越來越近,突然高喊一聲:“開火!”

他屬下五百士兵和平日結交的一些蜀中豪傑點炮的點炮,射箭的射箭,農民軍措手不及,竟被打死一千多人,慌忙後撤。

曾英日夜登城,衣不解帶,憑藉堅城炮箭和火罐滾木,多次打退張獻忠部隊的進攻,小小的涪州城,在他的嚴密組織下,竟堅持了半個多月。

張獻忠的軍隊越聚越多,涪州城內傷亡也越來越嚴重,曾英決定退守五里外的望州關,不料張獻忠手下大將艾能奇(張獻忠義子)緊追不捨,一箭正中曾英脊背。

受傷的曾英不堪再戰,收拾殘兵一路南奔。

敗報接連不斷送到陳巡撫手中,但身在重慶的陳士奇並不驚慌。

現在的陳士奇,其實已不是巡撫,最近有人彈劾他“不務正業,軍政廢弛”,朝廷已經任命北川參政龍文光代替他巡撫四川,只是龍文光大人還沒有到任。

在擔任巡撫前,陳士奇是一位教育官員——四川督學,但他對管理學校不感興趣,每天喜好談兵論劍,希望在軍事方面有所成就;後來被舉薦當了主持軍政的封疆大吏——四川巡撫,他卻又對研究戰爭失去了興趣,每天熱衷於吟詩聯句,準備躋身文學界成爲一名大作家。

現在倒好,公職沒有了,真正成了一位“坐家”,有人勸他:“公已離職,快離開這是非之地吧!”

陳士奇倒忠於職守,一點不像後世有些官員一聽說要換屆,提前半年就不願幹活了。他斬釘截鐵的說:“賊寇是在我任職期間打過來的,我拍拍腚走了,怎對得起皇上?我定要與四川共存亡!”

對於夔門、涪州這些城池的失陷,他早有預料,因此並不惶恐。因爲他知道只要派重兵守住一個關鍵所在,重慶重鎮就萬無一失。

這個關鍵所在叫做銅鑼峽。

銅鑼峽位於重慶下游四十里處,是進攻重慶城的必經之路。此峽谷左右連山,長亙十里,中通長江一線,一夫當關,千軍莫開,只要把守住銅鑼峽,一條戰船也別想駛近重慶。

陳士奇將重慶全部精兵都部署在這裡。

果然,張獻忠的船隻再多,在狹窄的銅鑼峽面前,也是乾着急沒辦法。船隊組織了幾次猛烈的進攻,都敗退回去,多艘戰船被砸毀了,擊沉了,且堵塞住了繼續前進的道路。

大西軍衝關的勁頭越來越小,後來,衆多的大西軍士兵都眼巴巴的瞅着這條水流湍急的大峽谷,不再採取行動。

陳士奇簡直樂壞了,他憤憤不平的對手下將吏說:

“誰說‘文人不知兵’?現在就讓你們見識一下什麼是儒將。我愛好文學怎麼了?詩文中或許還隱藏着百萬雄兵呢!”

陳大人的自豪感並沒有維持多久。

九月二十七日,探馬氣喘吁吁跑進來急報:“大人,大事不好,佛圖關失手守了。”

如同一個炸雷,陳士奇好懸沒暈過去,他傻了,難道是神兵天降?佛圖關在重慶城西北面,怎會失手?

原來張獻忠早已勘察好地形,知道銅鑼峽插翅難過,他留下水師繼續虛張聲勢,牽制明軍,自己卻登岸率領陸軍尋找一條山間小徑急行軍一百五十里,悄沒聲息的繞過重慶城,佔領了長江上游的江津縣(今重慶市江津區),然後由江津乘船順流東下,奪取了重慶城北的佛圖關。

在逼近重慶城後,張獻忠決定先禮後兵,派出使者進城勸降。陳士奇問:“張獻忠進入四川,意欲何爲?”

使者回答說:“暫取巴蜀做根本,然後興師平定天下。歸誠則草木不動,抗拒則老弱不留。”

陳士奇大叫一聲:“好大的口氣!推出去斬了。”

這一下可惹惱了大西王張獻忠,他當即下令:“攻城!”

重慶位於長江和嘉陵江的交匯處,山壁立而水環繞,惟有佛圖關一面有路相通。現在大西軍已經佔領了佛圖關,重慶城簡直無險可守;

再加上重兵都部署在銅鑼峽兩岸,城內只有可憐的一萬名老弱殘兵。

在優勢的大西軍強攻下,重慶的防務很快土崩瓦解。駐守銅鑼峽的士兵害怕遭受前後夾擊,頓時亂作一團,作鳥獸散。

九月三十日,張獻忠的大兵開進了重慶城,有冤伸冤、有仇報仇的時刻到了。

前巡撫陳士奇首先被帶上來,他大罵張獻忠不按常規出牌,狡詐成性,該遭報應。張獻忠冷笑一聲,下令把這個書呆子凌遲處死。

同時被殺的,還有瑞王朱常浩、重慶知府王行儉、巴縣知縣王錫等官員。

第七八零章 慘烈第八零九章 失算第二八三章 能放人嗎?第六九六章 烈火焚燒第五六四章 見鬼了第三三六章 勇敢的羽林衛第四九六章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第975章 爆發第二七七章 與明國言和第六一三章 各自爲戰第四十七章 小霸王第四二九章 嘮嗑的費用?第一三六章 傳教(單章四千字)第四二九章 嘮嗑的費用?第四六二章 可能有麻煩了第八七六章 代差太大第三三零章 背鍋俠曹化淳第六零一章 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第二四四章 摔杯爲號第三五三章 南下第九六八章 厚顏無恥第二二二章 怎麼會這樣?第二一一章 痛心疾首第九一四章 忠孝兩難第八五七章 馳援第六六九章 天策軍很奸詐第十七章 送輛黃色的給皇上第四六二章 可能有麻煩了第三七二章 科舉只是個人愛好第八二零章 滲透第十七章 送輛黃色的給皇上第三三五章 我是廈大的?第六二八章 亂我後路第八九二章 請你去面議軍略第三六八章 漕運改海第九一七章 恐怖統治第三二五章 束手無策第二五五章 全軍壓上第七八九章 潰敗第八零六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三十九章 裝逼利器第九零六章 化路爲田第四六九章 支援熱蘭遮城?第六十三章 真情流露第二二三章 抓住他第四二四章 存款付息第二十七章 好漢饒命第六零三章 清軍的“關寧防線”第五一五章 新的保安團第六四九章 老夫不服第四八三章 文物第二七三章 我有苦衷第三十四章 小腳偵緝隊第五四三章 起點城印象第七二三章 多爾袞的出路第九八零章 巨震第五五三章 看着像個暴發戶第五九一章 特首第二六六章 你前途堪憂第五二九章 這是在養大爺呢第一二零章 盧象升(求推薦票求收藏)第四二九章 嘮嗑的費用?第二四四章 摔杯爲號第一四六章 卡拉OK第八百章 輸光了的賭徒第七一九章 有心殺敵無力迴天第五八八章 最大的財主第三五七章 女兵第三十九章 裝逼利器第八八七章 犧牲品第二六九章 刑訊錦衣衛第八九六章 張獻忠棄武昌第一七二章 出海第九六九章 喪家之犬第一二二章 送槍(求推薦票求收藏)第三十九章 裝逼利器第三十章 郭老漢第六九四章 第三師出擊第八零一章 想跑可沒那麼容易第六五三章 再反第四二二章 蒞臨南京第九七九章 朕後來怎麼樣了?第九六三章 強盜邏輯第四八四章 第一次中英衝突第五七八章 總動員第一三八章 擴軍(求票票)第一六六章 電報第一四五章 贖人(求票票)第八八零章 八一的由來第九二六章 釣魚城第六九九章 玩命招呼第六九四章 第三師出擊第四二三章 秦淮河第四零三章 螞蟻進攻大象第九七二章 王莽是你的榜樣第一六六章 電報第七三四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二七六章 讓我哥做皇帝第五五五章 殺戮太重有傷人和第五四一章 崇禎“出獄”
第七八零章 慘烈第八零九章 失算第二八三章 能放人嗎?第六九六章 烈火焚燒第五六四章 見鬼了第三三六章 勇敢的羽林衛第四九六章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第975章 爆發第二七七章 與明國言和第六一三章 各自爲戰第四十七章 小霸王第四二九章 嘮嗑的費用?第一三六章 傳教(單章四千字)第四二九章 嘮嗑的費用?第四六二章 可能有麻煩了第八七六章 代差太大第三三零章 背鍋俠曹化淳第六零一章 威武之師,文明之師第二四四章 摔杯爲號第三五三章 南下第九六八章 厚顏無恥第二二二章 怎麼會這樣?第二一一章 痛心疾首第九一四章 忠孝兩難第八五七章 馳援第六六九章 天策軍很奸詐第十七章 送輛黃色的給皇上第四六二章 可能有麻煩了第三七二章 科舉只是個人愛好第八二零章 滲透第十七章 送輛黃色的給皇上第三三五章 我是廈大的?第六二八章 亂我後路第八九二章 請你去面議軍略第三六八章 漕運改海第九一七章 恐怖統治第三二五章 束手無策第二五五章 全軍壓上第七八九章 潰敗第八零六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三十九章 裝逼利器第九零六章 化路爲田第四六九章 支援熱蘭遮城?第六十三章 真情流露第二二三章 抓住他第四二四章 存款付息第二十七章 好漢饒命第六零三章 清軍的“關寧防線”第五一五章 新的保安團第六四九章 老夫不服第四八三章 文物第二七三章 我有苦衷第三十四章 小腳偵緝隊第五四三章 起點城印象第七二三章 多爾袞的出路第九八零章 巨震第五五三章 看着像個暴發戶第五九一章 特首第二六六章 你前途堪憂第五二九章 這是在養大爺呢第一二零章 盧象升(求推薦票求收藏)第四二九章 嘮嗑的費用?第二四四章 摔杯爲號第一四六章 卡拉OK第八百章 輸光了的賭徒第七一九章 有心殺敵無力迴天第五八八章 最大的財主第三五七章 女兵第三十九章 裝逼利器第八八七章 犧牲品第二六九章 刑訊錦衣衛第八九六章 張獻忠棄武昌第一七二章 出海第九六九章 喪家之犬第一二二章 送槍(求推薦票求收藏)第三十九章 裝逼利器第三十章 郭老漢第六九四章 第三師出擊第八零一章 想跑可沒那麼容易第六五三章 再反第四二二章 蒞臨南京第九七九章 朕後來怎麼樣了?第九六三章 強盜邏輯第四八四章 第一次中英衝突第五七八章 總動員第一三八章 擴軍(求票票)第一六六章 電報第一四五章 贖人(求票票)第八八零章 八一的由來第九二六章 釣魚城第六九九章 玩命招呼第六九四章 第三師出擊第四二三章 秦淮河第四零三章 螞蟻進攻大象第九七二章 王莽是你的榜樣第一六六章 電報第七三四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二七六章 讓我哥做皇帝第五五五章 殺戮太重有傷人和第五四一章 崇禎“出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