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8章 血的總結

信男君傑將東江鎮的軍隊和大明的軍隊相提並論,他將東江鎮的火銃與大明工部的等而定之,然而現實讓他們明白了,明軍的火銃可比他們的鐵炮射程遠多了。

由於有了優質的鋼,所以在減輕了燧發槍的重量的同時,槍管卻被加長,身管比加大,這樣精度更高射程也就加長。現在毛文龍的燧發槍的射擊距離已經是普通的火銃的一倍半了。這是毛文龍的優勢,是毛文龍掌握一部分超科技的結果,別人是學不去的。

結果日本鬼子的三列橫隊就成了活把子,鉛子紛飛中,一個個中槍倒地。

看到出乎了自己意料之外的狀況,但信男君傑沒有下令撤退,既然是試探,就必須試探個明白,這樣才能知己知彼,付出點代價,只要摸清東江鎮軍隊的實際根底,是值得的。

於是,面對死亡,在沒有得到上司撤退的命令之前,日本鬼子也沒有停住他們的腳步,他們繼續向着明軍的大陣推進。

一排排槍之後,就是第二排,然後又是一排。

因爲有了定裝火藥,因爲是燧發槍,裝填和射擊速度都大大的加快了,原本三段射擊變成了兩段,就這兩段就完全可以造出綿密的射擊局面,一排又一排的鉛子呼嘯飛來,打倒了一個又一個日本足輕,這就是著名的排隊槍斃法。

但身邊的同伴不斷的倒地,並沒有影響日本足輕的腳步,他們依舊穩健的前進。這時候,日本武士道的巨大精神麻痹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直到到了鐵炮的射擊距離,所剩不多的足輕站住,然後從肩膀上拿下裝填好的鐵炮,開始點燃引信,開始瞄準射擊。

第一排射擊之後,第二排上前射擊,然後是第三排,就這樣等於在射擊中,前進了六步。

雖然人手已經摺損了接近一半,但平時嚴格訓練和戰爭的經驗,讓日本的鐵炮發揮了他們最大的作用,隨着一排排鉛子的射出,復遼軍軍隊裡的人牆也開始有將士倒地犧牲。

但倒地一個,立刻有預備的填補上,然後又有其他冷兵器的士兵,撿起地上戰友的火槍,摘下他腰間的火藥袋和鉛子袋,站到了後面,成爲新的火槍手。

日本的隊形繼續推進,這時候,剛剛上手的繳獲的鬼子鐵炮,也開始射擊,明軍的火力突然綿密起來,幾乎在這一小段上,形成了一堵鉛子的火牆,一輪射擊下去,等硝煙散去之後,面前已經幾乎沒有敵人了。

毛文龍卻驚訝的看到,一個後背插着一面小旗的傢伙,在所有士兵倒下之後,他卻沒有扭頭就跑,而是依舊舉着一把指揮刀,邁着沉穩的腳步,向自己的軍陣推進。

毛文龍在無限佩服他的勇氣的時候,拿起了自己的燧發槍,瞄準,扣動扳機,齒輪轉動,兩塊燧石摩擦出火星,然後點燃引信火藥,槍膛裡發出一聲清脆的火藥爆炸聲,一顆鉛子呼嘯而出,毛文龍放下火槍,欣賞自己的槍法,但卻尷尬的發現那個傢伙繼續穩步的推進着,這時候又一聲槍響,那個傢伙總算是停住了腳步,然後慢慢的撲倒在地。

於是,明軍的大陣裡立刻爆發了一陣高呼:“大帥神槍——”

至於爲什麼先打出去的彈丸卻在後面打中了敵人,誰還管這個,馬屁,就得這麼嘚瑟的,明目張膽的拍才成嗎。

在這個軍陣裡,唯一敢鄙視毛文龍的,就是他的大舅子王強,王強放下自己嫋嫋冒煙的燧發槍,哼裡一聲,他也選擇了閉嘴,因爲,只要他敢反駁,就會有無數爲維護大帥尊嚴的人出來,暴打他這個舅子。

四千足輕,換來的是明軍不足兩千的陣亡,這個交換比,信男君傑認爲——值得。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他試探出了明軍的實力,並且立刻就看出了東江鎮復遼軍的優點和缺點,並且總結歸納之後,有了一戰的決心。

明軍的燧發槍,嗯,他不知道這個名字,但他知道了,明軍的火銃並不像大家傳說中的那樣不堪,不但他們的火銃沒有出現炸膛的自殺現象,而且射擊速度快,距離遠,準頭佳,着是這個世界他看到和了解的最好的火銃,看來,大明的黑科技不少啊。

但從這次試探中,信男君傑看到,明軍沒有火炮。這個不必多做解釋,因爲明軍本來就是偷襲的,遠距離跑來跑去,在這朝鮮多山的地區,要想將那笨重的大炮拖出來,簡直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當然,,在信男君傑的思維裡,大炮還存在笨重的理念中。所以,他在這次平壤的突襲戰中,雖然繳獲了許多門朝鮮人的大炮,但他也沒有帶過來,原因還是那點,太過笨重,只要被稱爲炮的,少則五六百斤,大的幾千斤,那玩意只適合守城不適合野戰,除非雙方事先約架,才能提前幾日將這些笨重的東西運到戰場上來,後是電視電影裡一弄就上上百門大炮在兩軍陣前對轟的場面,基本算是扯淡。

但是也沒有發現明軍最常裝備的輕便的虎尊炮。但這並不能說明敵人沒有,而是那種小型的火炮,射程簡直堪憂,根本就沒有現在自己裝備的鐵炮射程遠。那東西更不靈活,在剛剛的時候擺出來,就會成爲自己將士的靶子。

當然留一手,也是正常軍隊的規矩,誰都可以看出自己是在試探性進攻,就是爲了要找出敵人的弱點,留一手給自己來一個突然襲擊,這也是順理成章的。

還有就是復遼軍的戰鬥意志,的確是可圈可點,和李旦以及自己獲取的情報上看,的確與大明其他的軍隊不同。因爲在自己4000大軍壓迫之下,他們的大陣竟然沒有晃動,這一點卻需要注意了。

但他們的缺點也展現出來,那就是他們裝備的那種奇怪的火槍,數目並不多,根據經驗判斷,不過三千杆,剩下的聽聲音就知道,是繳獲於自己軍隊的鐵炮。但是明顯的表現出,剛剛上手,操作不熟練,結果效果就相當的差。他已經明顯的看到,自己的4000將士,陣亡的,大部分都是在那新奇的火槍之上,而陣亡在自己的鐵炮下的,確實非常少。

這就是作爲一軍統帥的作用,他必須善於總結,善於在微小的細節中,發現敵我雙方之間的差距。

在這個年代,鬥將,萬人敵,都已經過去了。

這個年代纔是真正的智慧者,手無縛雞之力,卻有一顆聰明的大腦袋的人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時候。

第074章 後金處斷第470章 大朝會第1122章 光復平壤第1256章 曹文詔之能第286章 海港開埠第1270章 能臣的感悟第565章 羣賢齊集第571章 突進大明的皇太極第169章 漢城爭奪戰第1408章 重新調整第019章 林畔之戰第801章 咆哮金殿第1096章 信男君傑的嗅覺第296章 扎槍馬刀第058章 安費揚古第892章 李永芳的決斷第1195章 朱由檢的處境第978章 武裝到牙齒的艦隊第1226章 父子的決斷第374章 最佳拍檔第1229章 破城而入第572章 野心的養成第1200章 許傑的決斷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687章 長袖善舞張繼先第839章 警報頻傳第489章 君臣問對(繼續爆更)第1296章 窮途末路的感慨第097章 一炮之威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1225章 輕鬆的朝堂第502章 黨團壯大(繼續爆更)第819章 敵使獻計第580章 皇太極的領悟第190章 民不可使知之第038章 進退兩難第442章 皇宮救駕第1035章 慘烈屠城第1433章 銀子多了是禍害(關於金融的一點淺見)第1290章 逃離虎口第258章 齷鹺的文官第1159章 統治草原的辦法第577章 爲誰而戰不重要第848章 釣魚大法第1035章 慘烈屠城第1242章第324章 互相靠攏第1093章 安撫降將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156章 東林第算計第300章 小船密謀第1441章 12道金牌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368章 改進辦法第1151章 禍害外引第872章 兩雄相會第1057章 傳授賺錢之法第797章 總是跑題第1214章 絕不出去第245章 解決之道第783章 震懾與道理第1358章 親自殺敵第1158章 大裁軍第678章 綁架朝廷第1048章 血的總結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528章 皇帝的評論第1413章 經濟與戰爭課第384章 兄弟情深第693章 兄弟交心第063章 進入陣地第393章 突然的恩典第1180章 打上門了第572章 野心的養成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306章 監軍戰死第1207章 天啓皇太極一起坑第1409章 大設總督第1350章 鐵山仍在戰鬥第1376章 接收新兵的方法第1040章 出兵朝鮮第1416章 窮困潦倒第207章 朝鮮的消息第793章 毛文龍的指導思想第1036章 賭上一把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1119章 直插軟肋第372章 近鄉情怯第912章 皇帝的抱怨第175章 理念的碰撞第1125章 海盜也是愛國的第1272章 坐困愁城的崇禎第389章 捷報頻傳第1281章 山東投降第556章 遼西危機第1373章 出兵的理由第022章 結陣死戰第885章 準備清洗第282章 各種藉口第1240章 堅決脫離
第074章 後金處斷第470章 大朝會第1122章 光復平壤第1256章 曹文詔之能第286章 海港開埠第1270章 能臣的感悟第565章 羣賢齊集第571章 突進大明的皇太極第169章 漢城爭奪戰第1408章 重新調整第019章 林畔之戰第801章 咆哮金殿第1096章 信男君傑的嗅覺第296章 扎槍馬刀第058章 安費揚古第892章 李永芳的決斷第1195章 朱由檢的處境第978章 武裝到牙齒的艦隊第1226章 父子的決斷第374章 最佳拍檔第1229章 破城而入第572章 野心的養成第1200章 許傑的決斷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687章 長袖善舞張繼先第839章 警報頻傳第489章 君臣問對(繼續爆更)第1296章 窮途末路的感慨第097章 一炮之威第840章 二老坐鎮第1225章 輕鬆的朝堂第502章 黨團壯大(繼續爆更)第819章 敵使獻計第580章 皇太極的領悟第190章 民不可使知之第038章 進退兩難第442章 皇宮救駕第1035章 慘烈屠城第1433章 銀子多了是禍害(關於金融的一點淺見)第1290章 逃離虎口第258章 齷鹺的文官第1159章 統治草原的辦法第577章 爲誰而戰不重要第848章 釣魚大法第1035章 慘烈屠城第1242章第324章 互相靠攏第1093章 安撫降將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156章 東林第算計第300章 小船密謀第1441章 12道金牌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368章 改進辦法第1151章 禍害外引第872章 兩雄相會第1057章 傳授賺錢之法第797章 總是跑題第1214章 絕不出去第245章 解決之道第783章 震懾與道理第1358章 親自殺敵第1158章 大裁軍第678章 綁架朝廷第1048章 血的總結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528章 皇帝的評論第1413章 經濟與戰爭課第384章 兄弟情深第693章 兄弟交心第063章 進入陣地第393章 突然的恩典第1180章 打上門了第572章 野心的養成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306章 監軍戰死第1207章 天啓皇太極一起坑第1409章 大設總督第1350章 鐵山仍在戰鬥第1376章 接收新兵的方法第1040章 出兵朝鮮第1416章 窮困潦倒第207章 朝鮮的消息第793章 毛文龍的指導思想第1036章 賭上一把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1119章 直插軟肋第372章 近鄉情怯第912章 皇帝的抱怨第175章 理念的碰撞第1125章 海盜也是愛國的第1272章 坐困愁城的崇禎第389章 捷報頻傳第1281章 山東投降第556章 遼西危機第1373章 出兵的理由第022章 結陣死戰第885章 準備清洗第282章 各種藉口第1240章 堅決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