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章 皇帝的抱怨

放下剛剛升起的野望歡喜,毛文龍冷靜下來,自己要是在這大明真的做成國丈兼東江鎮總兵官,那自己就是在往死路上飛奔,得虧媳婦提醒,才最終能保住自己後面的性命。

酒菜上來了,但興趣卻沒了,語嫣就安心的陪着丈夫繼續看天啓的書信。

“信王長大了,所以,我準備讓他出宮別住,我就這麼一個兄弟,我是要好好的待他的,他想當八賢王,我當然高興,但大明的疆域過於廣闊,南方也好,北方也罷,總是不安生,我仔細的想了下,信王頗有才幹,而且還多次代替我出外辦差得到了歷練,因此我尋思着,準備將信陽做爲他的封地,讓他坐鎮那裡,掌控當地局面,不知道毛帥認爲可行嗎?”

這又是一個重磅炸彈,這個炸彈的威力是別人絕對感受不到的。

信王沒有如歷史上那樣天啓無論如何也不放手,讓他一直呆在京師,而是現在想要他出藩信陽了。

而信陽是什麼地方,地處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東連安徽,南接湖北,爲三省通衢,連接大明南方錢糧財賦和北方京畿樞紐,是江淮河漢之間的戰略要地。

明朝現在共有87個藩王,郡王九百二十四,駙馬公主更是不知道多少,每個親王郡王都有自己的食邑封地,這些封地幾乎佔據了大明所有大大小小的城市,甚至一個城市有兩三個王爺或者郡王,但這裡,唯獨信陽沒有一個藩王或者郡王受封,只有過一個小公主呆過,她死後,就再沒有對外封賞,其原因,就是這個地方太重要了。

然而就是這個歷代皇帝都不敢分封出去的地方,這一次,卻被天啓決定封給信王。而且聽那意思,也不是如其他藩王那樣,施行圈養,而是給與他鎮守之權,代替天子鎮守此處要衝。

變了,歷史真的變了,變的天啓不會再厭倦皇位想死了,大明將有太子了,崇禎可能也不會再出現了。自己這個大活人,上躥下跳,終於改變了大明的走向,一股巨大的成就感,讓毛文龍喝酒的興趣再次上來了。

毛文龍通過仔細的觀察,最終得到一個心得,那就是在這個大明兄弟兩個人之間選擇一個做帝王,天啓還是比崇禎要更好一些。

現在看來,自己對天啓皇帝的影響已經明顯顯現,現在天啓能將這個皇帝好好的做下去了。

但不過現在毛文龍也替天啓擔心,那就是將一個桀驁不馴的弟弟,放到這三省通衢之地,同時又放權給他,將來會出現什麼樣的惡果呢?

天啓的厚道,在對他弟弟的表現上,尤其表現的突出,在一個厚道的哥哥,能不能有一個厚道的兄弟,天知道。

而一旦這個大明出現第2個靖難之變,將是一個致命的打擊。並不是因爲誰對誰錯,而是因爲時候不對,大明經不起折騰,這纔是本質。

先放下這有的沒的,毛龍就繼續往下看,結果越看越是驚心,因爲下面的內容,剛開始對自己的這場巨大的功勞,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這也在情理之中,尤其是他對於毛文龍現有挖掘了努爾哈赤龍脈之作,在薩爾滸一戰勝利之後,卻是對遼西孫師傅充滿了不滿。認爲自己登基以來,爲了整頓遼西對建奴的事情,前後花了一千八百萬(明實錄記載)簡直就是打了水漂,如果這筆錢若是花在東江鎮,遼東早就恢復了。

這樣的心態讓毛文龍大驚失色,剛剛上來的喝酒興致就再次消失了。

遼西的重要性,是絕對不能被忽略的,孫師傅的重要性,也是絕對不能被忽略的,自己的作用,也是絕對不能被誇大的,從天啓皇帝對孫師傅的抱怨上來看,他有明顯的傾向,要削弱遼西的作用,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自己的身上,如果真的這麼辦了,沒有了遼西對建奴的壓迫,自己現在或者以後恢復遼東,其實就是一個夢想,因爲無論如何,戰場的主導方向,這個是根本不可能改變的,一旦本末倒置,那恢復遼東就真的一點希望都沒有了。

還有一點就是,師傅在整個薊遼督師的任上,真的是戰功卓著,雖然看着現在遼西沒有戰事,每一次發生危險的時候,第1個想的就是讓自己出擊,爲他解決危機,這讓人感覺到孫師傅是可有可無的,也正是因爲如此,才讓人們有一種誤判,那就是孫師傅,根本就是一個碌碌無爲的人。

但事情是真的這樣嗎?絕對不是的,孫承宗坐鎮遼東的四年,與天津巡撫徐光啓、登萊巡撫袁可立遙相呼應,“關門息警,中朝宴然,不復以邊事爲慮矣。”也就是說,正是這三位,才讓大家安心的在京城吃喝,不再爲邊事擔心了。

在這樣相對安定的大背景下,按照戰功來衡量,似乎孫承宗有些碌碌無爲。然當時的實際兵部左侍郎,真正的代替尚書孫師傅主持兵部的王永光,對孫承宗積極防禦的一番作爲作過很中肯的評價:“兵家有云,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兩年下來,孫閣老和袁軍門一直沒有發動大戰役的機會,而發動戰略總反攻把後金趕出去的機會又不成熟。但反過來說,孫閣老在無形中爲朝廷省下了許多軍費,確保了山海關安然無恙,使明朝有了更多的機會養精蓄銳,充分顯示了天朝的不戰之威。

也正是有孫師傅在遼西苦心經營,在氣勢上壓迫的努爾哈赤喘不過氣來,纔有了自己東江鎮的赫赫之功,而一旦將孫師傅撤銷,或者是對遼西的支持減弱,那麼整個恢復遼東的願望就將徹底破滅,而要想恢復遼東,除了孫師傅之外,除非讓自己當薊遼督師。

當這個念頭一冒出來的時候,簡直嚇了毛文龍自己一跳,這是一個什麼套路?自己的野心是不是越來越大了?這個危險的想法要不得,因爲東江鎮不能沒有自己。即便孫師傅被撤銷,未來將有高第上臺,高第就是一個蠢貨,結果袁崇煥將順利的提前登場,那自己的禍事就降臨了。

雖然現在袁崇煥並沒有表現出和自己咄咄逼人的敵意,但毛文龍深深的知道,袁崇煥對權力的慾望,已經深埋在他的心裡,和自己是絕對格格不入的,只要他一上臺,自己和袁崇煥的衝突必將爆發,那麼在這個關鍵的時候,自己和袁崇煥之間的矛盾爆發,將對整個大明的打擊是致命的。

而現在能壓制住袁崇煥的,也只有孫師傅。

當然,按照歷史上來說,孫師傅在天啓四年,還是沒有被罷官的,罷官是因爲柳河大敗之後的事情,但現在歷史已經被自己改的面目全非,誰知道這一次又會出現什麼狀況?

不行,自己必須瞭解一下朝堂上到底出了什麼事情,然後自己以朋友的身份,給天啓這個小皇帝寫一封信。

在天啓小皇帝剛剛興起對皇權的興趣時候,絕對不可以有任何的打擊,在十八九歲的年紀,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打擊,都會再次毀了一個人的。

第1058章 免死詔書第1302章 漢奸不好當啊第1385章 大反攻第988章 混亂的戰鬥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第023章 陣斬奴酋第882章 密謀兵變第635章 人間地獄第024章 全無退路第425章 將相不和第1060章 朝鮮太上皇第1135章 東江鎮要***第092章 誰願赴死第880章 滿堂抱怨第061章 增援阿敏第317章 長山大捷第1154章 慘重的損失第1224章 四面合圍第570章 天大的禍事了第1129章 向天下宣戰第212章 爲大明想出的妙計第397章 利益交換第975章 大動干戈第1292章 目標鳳城第933章 敵我對比第789章 一個屁的開局第1319章 大淩河 嶽託第941章 我是來求你殺了我的第1274章 羣策羣力第1318章 大淩河 吳三桂第891章 勾結死敵第1446章 又是一場亂局第018章 堂堂一戰第901章 又是禍起蕭牆第251章 房地產生意第586章 向北,進攻第1234章 泄露天機第030章 獵戶來投第1227章 草原兄弟第856章 完勝第1242章第1362章 要兵要權第332章 旅順守備第1129章 向天下宣戰第424章 一趟渾水第1199章 撫卹分發的誓言第535章 黨徒的作用第212章 爲大明想出的妙計第1196章 總結一下第1340章 多擇第279章 御弟朱由檢第558章 讓位之心第650章 毛文龍的萬年許諾第551章 偶見孫元化第1140章 裝腔作勢第1044章 行雲流水的大勝第200章 毛承祿的辦法第476章 繼續戰鬥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548章 小集團第568章 終成眷屬第739章 大事不好第1212章 朝堂應對第1420章 打開封鎖第907章 天啓的決斷第217章 互相利用第888章 除惡務盡第1252章 局勢很嚴重第279章 御弟朱由檢第372章 近鄉情怯第503章 三巨頭的想法(爆更)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424章 一趟渾水第1127章 移交平壤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279章 努力推銷第436章 輕鬆平滅第1704章 皇位繼承的改變第1180章 增強了的皇太極第1232章 一劍的重要第174章 驅奴爲兵第280章 帝師督師第1032章 戰神張盤第1342章 消失的人馬第072章 朝堂紛爭第999章 李旦顏思齊第1318章 大淩河 吳三桂第991章 毛文龍的臭名聲第1140章 裝腔作勢第338章 邀戰第336章 發難第697章 徵召騎兵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277章 天啓的好心情第1223章 氣勢 是忽悠出來的第1150章 曹文詔之死第047章 各抒己見第894章 兵變第1203章 皮島有內奸第738章 百姓之心
第1058章 免死詔書第1302章 漢奸不好當啊第1385章 大反攻第988章 混亂的戰鬥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第023章 陣斬奴酋第882章 密謀兵變第635章 人間地獄第024章 全無退路第425章 將相不和第1060章 朝鮮太上皇第1135章 東江鎮要***第092章 誰願赴死第880章 滿堂抱怨第061章 增援阿敏第317章 長山大捷第1154章 慘重的損失第1224章 四面合圍第570章 天大的禍事了第1129章 向天下宣戰第212章 爲大明想出的妙計第397章 利益交換第975章 大動干戈第1292章 目標鳳城第933章 敵我對比第789章 一個屁的開局第1319章 大淩河 嶽託第941章 我是來求你殺了我的第1274章 羣策羣力第1318章 大淩河 吳三桂第891章 勾結死敵第1446章 又是一場亂局第018章 堂堂一戰第901章 又是禍起蕭牆第251章 房地產生意第586章 向北,進攻第1234章 泄露天機第030章 獵戶來投第1227章 草原兄弟第856章 完勝第1242章第1362章 要兵要權第332章 旅順守備第1129章 向天下宣戰第424章 一趟渾水第1199章 撫卹分發的誓言第535章 黨徒的作用第212章 爲大明想出的妙計第1196章 總結一下第1340章 多擇第279章 御弟朱由檢第558章 讓位之心第650章 毛文龍的萬年許諾第551章 偶見孫元化第1140章 裝腔作勢第1044章 行雲流水的大勝第200章 毛承祿的辦法第476章 繼續戰鬥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548章 小集團第568章 終成眷屬第739章 大事不好第1212章 朝堂應對第1420章 打開封鎖第907章 天啓的決斷第217章 互相利用第888章 除惡務盡第1252章 局勢很嚴重第279章 御弟朱由檢第372章 近鄉情怯第503章 三巨頭的想法(爆更)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424章 一趟渾水第1127章 移交平壤第042章 小民之殤第279章 努力推銷第436章 輕鬆平滅第1704章 皇位繼承的改變第1180章 增強了的皇太極第1232章 一劍的重要第174章 驅奴爲兵第280章 帝師督師第1032章 戰神張盤第1342章 消失的人馬第072章 朝堂紛爭第999章 李旦顏思齊第1318章 大淩河 吳三桂第991章 毛文龍的臭名聲第1140章 裝腔作勢第338章 邀戰第336章 發難第697章 徵召騎兵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277章 天啓的好心情第1223章 氣勢 是忽悠出來的第1150章 曹文詔之死第047章 各抒己見第894章 兵變第1203章 皮島有內奸第738章 百姓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