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4章 山陝大抓捕

推陳佈新,挽救大漢民族,這是以毛文龍爲首的所有孤臣黨的心願。

結果幾乎所有的人,都用異樣的眼光看着這個突然提出推毛文龍上位的人,楊嗣昌當時大怒:“你給我閉嘴,你知道你這麼做是什麼結果嗎?是真正的謀逆,是將真正忠君愛國,實幹興邦的毛帥和我們推到了萬劫不復的地步。”所有的文臣武將,都紛紛點頭,斥責這個冒出這句話的傢伙。

這就是現在的大明,這就是現在所有的人的人心。

在這個時代,無論是杆子造反,還是流寇舉義,沒有一個人提出登基做皇帝的口號,最大的也就稱一個王。

究其原因,大明的朱家天下300年,正統的地位已經深入民心,雖然所有人都在反抗壓迫,但是所有人反抗的都不是老朱家,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皇帝。他們反抗的都是那些貪官酷吏,反抗這個腐朽的世道。

即便是最終席捲天下的李自成,百萬大軍圍困北京的時候,還是向崇禎皇帝上書,請求崇禎皇帝封自己爲西北王,然後自己甘心情願的帶着百萬農民軍去關外打擊滿清。而就在進北京,崇禎皇帝吊死梅山的情況下,李志成依舊掌握着朱明王朝的太子,拒絕自己登基。就在太和殿前,被手下所迫,不得不承諾大家,用自己的弓箭射那個那個牌匾,如果正中牌匾中心,我就登基稱帝,然後一箭射出,卻射偏了。

以身經百戰的李志成的箭術,無論如何也是不可能射不中那巨大牌匾中心的,之所以如此,還是他不敢或者是不想成爲皇帝。

之所以後來又草草的登基,一個是一片石大戰,李志成的農民軍大敗,他已經知道這個天下即將被滿清所佔據,第二一個是這場大戰徹底的打擊了農民軍的士氣,他需要找一個機會,振奮軍心民心。

而各地農民軍稱王稱帝,是從滿清搬入北京城之後,纔有的事情。而反清復明的口號,貫穿着整個清朝的統治300年,從這種種跡象看出,大明朝廷正統的概念,是多麼的深入人心。

這個時候,大明朝廷更沒有進入崇禎皇帝的那種風雨飄搖之中,尤其是經過毛文龍的幫助指點,天啓不再厭倦皇位,而是兢兢業業經營着這個破爛的帝國,他的威望如日中天,更沒有造反的可能。

想要造反成功,不是一兩個人,不是一個黨派,不是一支軍隊所能實現的,他必須有廣泛的社會基礎,最廣大的百姓支持。沒有這樣的支持,不過就是一羣烏合之衆,跳樑小醜罷了。

楊嗣昌陰冷着臉訓誡着這個官員:“這樣的話以後不許任何人再提,現在立刻派出人,保護在西安的親王和郡王們,一旦有人趁亂衝擊王府,殺無赦。”

衆人轟然應諾,紛紛行動。

山陝的衛所其實早已經爛了,但是自從楊嗣昌上任之後,爲了穩定地方,施行了北宋廂軍的辦法,將流民中的漢子儘可能的招募到軍隊裡來。然後利用手中掌握的錢糧養活他們,對他們進行約束,然後對他們展開訓練,用他們去剿滅那些不服朝廷的流寇杆子,真的是一舉兩得。

但是這個制度,按照毛文龍的規定,只不過是一個過渡,這些漢子的服役期只有5年。5年就已經足夠了,不但讓他們獲得了一部分錢糧活下去,而且還可以將他們繼續組織起來,進行修水利,開荒田,鑄道路,也可謂是一舉多得。

現在就用上了他們。

整個山陝的各地將士,在得到總督楊嗣昌命令和分發下來的名單,對於分派給他們的任務,沒有一個問爲什麼,在大家的心中,正所謂,吃誰的替誰賣命。在他們的眼中,不說楊嗣昌是這山陝最大的官,就一個活命之恩,讓大家和大家身後的老小能得溫飽,就足可以讓大家爲這個總督賣命,自己不是朝廷的兵,而是楊嗣昌總督的兵。總督大人讓幹什麼,大家就赴湯蹈火的遵行幹什麼,這不是職責所在,是恩情,不是在執行任務,這是在報恩。

楊嗣昌這些年日夜奔忙,執行着國家的未雨綢繆計劃,但從整個計劃的大局上看,他雖然沒有得到毛文龍指示,但也隱隱約約的看出來毛文龍是在佈局後路。大家都是聰明人,都是肚子裡明白的。其實,在當初自己加入孤臣黨之後,楊嗣昌就在暗夜裡仔細的掂量過得失。一心爲國,這是根本基礎。但更知道,一旦加入黨派,就要面對黨爭,黨爭的結局是慘烈的,尤其面現在的黨爭已經沒有裡大宋黨爭的優雅紳士,而是赤果果的你死我活。所以他也在爲自己尋找着後路,這樣一來,在推行救災的基礎下,也在利用自己掌握的權利,也是實際需要,用實幹的孤臣黨替代那些總是腐朽壞事的東林,替代總是搗蛋的閹黨,到現在,在山陝幾乎沒有多少其他黨派成員了,大部分都是實幹肯幹的孤臣黨了。

至於最囂張的東廠和錦衣衛,天高皇帝遠的,早就被楊嗣昌將他們剝奪了一切他們賴以囂張的權利了。

現在的山陝兵權政務都完全掌握在了楊嗣昌的手中,剩下其他兩黨和錦衣衛根本就所剩無幾了。

隨着楊嗣昌的一聲令下,一隊隊的士兵從各地開始聚集。然後如水銀泄地一般衝向了各個地方的太監鎮守,東廠和錦衣衛駐地,將這些地方包圍起來,直接衝進去,抓捕那些錦衣衛和太監。

其實錦衣衛和各地的太監們早已經得到了魏忠賢的指示,讓他們看緊孤臣黨的官員的動向。但也知道這些地方官員手握重權,也不敢輕舉妄動。

結果楊嗣昌突然發難,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再想反抗已經來不及了。只是轉眼之間,山陝的錦衣衛和東廠太監就被抓捕一空,有敢反抗的,那些士兵就毫不猶豫的砍翻他們。

隨着對錦衣衛和太監們的抓捕,一對對的士兵,直接撐起了各個衙門,按照名單上開始抓捕那些閹黨和東林黨人的官員,在這樣的抓捕過程中,這些士兵只獲得了嘴皮上的抵抗。不過是一夜之間,整個山陝就成了東林黨的大本營。

就在這風聲鶴唳的時候,楊嗣昌給八賢王寫了一份公文,請求八賢王再調十萬石糧食入山陝,其目的就是要試探一下坐鎮信陽的八賢王的態度。京城的消息已經徹底的被隔斷了,但八賢王一定會知道點什麼,用這種試探,也能明白皇帝或者說是八賢王對孤臣黨,對毛文龍的態度。

第693章 兄弟交心第103章 生命價值第950章 造反不造反?第1112章 敵人在哪裡第1225章 天啓遺照第811章 監軍太監第380章 朝堂考量第1256章 曹文詔之能第036章 無限野望第411章 巡撫的大方第135章 百姓的年第636章 射鵰者的威力第169章 漢城爭奪戰第314章 堂堂之陣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135章 百姓的年第1290章 逃離虎口第1280章 商人們的反抗第291章 失敗再來第782章 口舌之爭第448章 逼迫表態第1258章 重重危機第1166章 轟轟烈烈戰火燃第1221章 確認的半仙第248章 民生故事第1030章 東林的結局第951章 爲造反未雨綢繆第246章 不加賦稅第1305章 錦州之戰第536章第1081章 朝鮮對答第063章 進入陣地第945章 碰上賴賬的了第980章 李晚的苦惱第082章 拼命的吃第1238章 打倒宿敵第260章 宴請廠衛第025章 瞬息萬變第968章 大神來到第068章 驕傲之心第1360章 夫人主政第1246章 挖他牆角第976章 培養尚可喜第1253章 壞消息不斷第1318章 大淩河 吳三桂第282章 初露頭角朱由檢第577章 爲誰而戰不重要第300章 小船密謀第265章 被人暴打第786章 大朝會第1427章 大封功臣第068章 驕傲之心第448章 逼迫表態第666章 正義的軍火販子第633章 戰爭 各自的理論第382章 黔驢技窮第365章 南關張盤第1054章 天下形勢第182章 搶佔城牆第1220章 解決廠衛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866章 困死正紅旗第282章 各種藉口第206章 不做嶽武穆第1376章 接收新兵的方法第1153章 對付騎兵的戰法第303章 搶灘登陸第1093章 安撫降將第486章 金殿暴打第1430章 蒸蒸日上的滿清第1152章 岌岌可危第411章 巡撫的大方第1198章 藩鎮的養成第315章 正面突擊第092章 誰願赴死第1154章 分贓南北美第1295章 接收鳳凰城第1140章 裝腔作勢第373章 默契配合第1275章 窮困潦倒的戶部第1327章 決死一戰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1012章 錢啊,我想你啊第1119章 直插軟肋第171章 我們要當兵第151章 逼民逃亡第150章 遼東百姓第712章 牽扯出漕幫第1324章 千里奔波第658章 未雨綢繆第1215章 故做糊塗第1315章,四戰鎮江第650章 毛文龍的萬年許諾第861章 強悍的正紅旗第303章 搶灘登陸第617章 父子之辯第1121章 烈火焚城第705章 回京路上第023章 陣斬奴酋
第693章 兄弟交心第103章 生命價值第950章 造反不造反?第1112章 敵人在哪裡第1225章 天啓遺照第811章 監軍太監第380章 朝堂考量第1256章 曹文詔之能第036章 無限野望第411章 巡撫的大方第135章 百姓的年第636章 射鵰者的威力第169章 漢城爭奪戰第314章 堂堂之陣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135章 百姓的年第1290章 逃離虎口第1280章 商人們的反抗第291章 失敗再來第782章 口舌之爭第448章 逼迫表態第1258章 重重危機第1166章 轟轟烈烈戰火燃第1221章 確認的半仙第248章 民生故事第1030章 東林的結局第951章 爲造反未雨綢繆第246章 不加賦稅第1305章 錦州之戰第536章第1081章 朝鮮對答第063章 進入陣地第945章 碰上賴賬的了第980章 李晚的苦惱第082章 拼命的吃第1238章 打倒宿敵第260章 宴請廠衛第025章 瞬息萬變第968章 大神來到第068章 驕傲之心第1360章 夫人主政第1246章 挖他牆角第976章 培養尚可喜第1253章 壞消息不斷第1318章 大淩河 吳三桂第282章 初露頭角朱由檢第577章 爲誰而戰不重要第300章 小船密謀第265章 被人暴打第786章 大朝會第1427章 大封功臣第068章 驕傲之心第448章 逼迫表態第666章 正義的軍火販子第633章 戰爭 各自的理論第382章 黔驢技窮第365章 南關張盤第1054章 天下形勢第182章 搶佔城牆第1220章 解決廠衛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866章 困死正紅旗第282章 各種藉口第206章 不做嶽武穆第1376章 接收新兵的方法第1153章 對付騎兵的戰法第303章 搶灘登陸第1093章 安撫降將第486章 金殿暴打第1430章 蒸蒸日上的滿清第1152章 岌岌可危第411章 巡撫的大方第1198章 藩鎮的養成第315章 正面突擊第092章 誰願赴死第1154章 分贓南北美第1295章 接收鳳凰城第1140章 裝腔作勢第373章 默契配合第1275章 窮困潦倒的戶部第1327章 決死一戰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1012章 錢啊,我想你啊第1119章 直插軟肋第171章 我們要當兵第151章 逼民逃亡第150章 遼東百姓第712章 牽扯出漕幫第1324章 千里奔波第658章 未雨綢繆第1215章 故做糊塗第1315章,四戰鎮江第650章 毛文龍的萬年許諾第861章 強悍的正紅旗第303章 搶灘登陸第617章 父子之辯第1121章 烈火焚城第705章 回京路上第023章 陣斬奴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