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窮困潦倒的戶部

原先的戶部是有錢的,自從實行了稅務改革之後,這幾年大明的資本主義從萌芽走向了開花結果,工商業繁茂發展,稅源是豐足的,原先窮困潦倒的戶部,日子過得是相當滋潤。

但之所以混到再一次捉襟見肘,分文沒有,還是東林上臺之後鬧的。

東林上臺,當然要推行他們原先的治國策略,而這種治國策略的第一步,就是全力推行他們所代表的士紳豪族利益的商業稅收。

這有一個非常響亮的名號“藏富於民,不與民爭利。”還是原先的那一套,不像商人們徵稅。

原先的時候,這樣的口號會得到所有的商人們的推崇和支持,原因是在那個時候所有的大商人,都是大家族和士紳的掌握,其他自然發展出來的商家,都不在這受惠之內。

但是自從毛文龍進行了以皇商爲突破口的商業改革,快速的發展了民間商業,讓整個大明天下,商業結構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商人和工廠主的成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但是那個年代,是不收商業稅,但路橋關卡,各種苛捐雜稅,比後來由毛文龍主導的稅務改革之後的商業稅還多。

所以沒有士紳豪族背景的這些商人們,就轉而支持毛文龍的稅收政策,寧可交稅,也不納捐。

這一次東林黨人上臺,再次推行免收所有商人的稅收,貌似應該所有商人都應該受惠。結果不是,受惠的還是那些有背景的商人,而那些沒有背景的,現在已經佔據大明8成以上的商人,卻得不到這種優惠。而各個地方爲了維持原先上繳財政的任務,就只能再次設立關卡,收取捐稅,所以讓這些商人們負擔反倒更重了。

這樣一來,東林推行的政策竟然遭受到了他們沒有想到的阻力,全天下的商人,八成以上表示了堅決的反對。

這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因爲隨着大明經濟的發展,作坊主和商人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羣體,他們的影響和觸角已經延伸到了這個社會的方方面面,讓東林沒有辦法抗衡。

這並不算完,對於這個政策實行最大的阻力,更來自於各個地方的政府。

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名正言順的收稅,輕鬆簡單,大家都快快樂樂。廢除對商人收稅,那就讓三成留給地方的收入流失了。而收取苛捐雜稅,自然而然的被各個階層牴觸,地方上也就沒有了名正言順的收入,地方官們當然不願意。

地官員們也堅決抵制這種做法,究其原因還是利益所致,原先地方和中央是三七分賬,這個地方就有了源源不斷能夠被自己支配的活水,有許許多多事情就不必再伸手向上面要錢就能辦到。伸手要錢看人臉色,那不是一個好日子。

再加上朝廷已經將原先由官員自掏腰包的僱傭人員,也列入了國家給的俸祿裡,讓那些個人真正過上了體面的日子,這一筆費用也是從這些稅源裡出的。

結果廢除收稅,這一筆名正言順的收入也就沒了,獲利的是那些豪門大族,掐斷的卻是地方的收入。想辦的事情又沒錢辦不成了,政績就完蛋了;原先由國家支出的開銷再次變成自己的了。沒有辦法,就只能恢復原先的苛捐雜稅。

日子就又回到了原先的狀態,那些真正的巨賈工廠,哪個沒有深厚的背景?苛捐雜稅都攤不到他們的頭上,而能夠收上苛捐雜稅的,又能收上來多少?簡直是杯水車薪。爲了這點兒活命的小錢兒,卻還要得罪天下許多許多人,當然是得不償失。

所以,真正的稅源沒了,也就沒有錢上繳財政,而辛辛苦苦收發來的苛捐雜稅,那根本就不是向上面上繳的。

於是不過是剛剛執政一年半,戶部就已經沒有收入了。所以繼續向原先那樣,向土地攤派。你倒是想得美,經過將近10年的運作,天下的土地已經大部分成了承包的土地,戶部剛提出來增加土地的承包費用,結果百姓們就紛紛不再承包,讓剛剛好起來的大明出現了大面積的土地拋荒,這一下連原先的那一點承包費都收不上來了。

而這次戰爭開始,東南,西南開始連省自保,就連那少的可憐的一點名正言順的收入,幾方也拒絕上繳了,都扣在自己手中觀望。

所以現在的戶部又恢復到了原先的那種窮困潦倒的狀態。這樣那些官員們,就自然而然的再一次將目光盯上了皇家的小金庫。

但是地主家都沒有餘糧了。

天啓和魏忠賢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巨大家底,再交給王承恩這個根本不懂理財的手中之後,短短不到兩年時間,就已經捉襟見肘了。

我現在毛文龍的清君側戰爭已經發動了,對內戰爭是一個巨大的消耗,真的是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不管是國庫還是內帑,那金子銀子就和流水一樣的往外淌,想堵也堵不住,那真是隻見放水,不見來水,這財政還能有好嗎?

不過唯一讓崇禎認爲天下依舊的地方,那就是天津城,稅收不但沒有減少,反倒比往年增長了三倍。

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那就是接管天津的這些人恢復了原先的規矩,強徵暴斂。

當然這整個天下的狀況,崇禎坐在深宮之中,根本就不知道,沒有人告訴他。

今天他大方的準備讓戶部撥款,打造水師,溫體仁早就有了充分的藉口。

“按照原先的慣例,爲了繼續抵抗這天災,江南運輸過來的稅銀是要有一部分撥到西北去的,但是萬歲也知道,按照欽天監的預測,天災的確越來越嚴重。”然後就直接舉例說明:“就比如說今年的延安和榆林,三年滴雨未下,早已經顆粒無收,按照咱們當初的治國方針,必須要撥付一批銀子過去。”

這個理由是相當正確,因爲他們兄弟兩個從5年前,就全力以赴的進行這場與老天鬥爭的行動。現在天災不用人說,自己坐在皇城之內都可以感覺到了,今年一個春天,北京城都滴雨未下,夏天更是炎熱的要命。御花園水池子的水,都需要從別處運過來填補,自然而然就知道了,天下其他地方的乾旱程度。

“而在西北數省,百姓們並不感念皇恩,紛紛舉兵造反,官府就要派兵鎮壓,每一天所需要的軍費支出,就是車載斗量,不能有一點點的苛刻延誤。”

這個理由也相當正確,天災自然就有人鋌而走險,暴亂髮生也是必然,派兵鎮壓也是應該,否則事情越演越烈,必將後患無窮。

當然西北是不會得到一文錢的,這都是爲戶部窮苦找的正當藉口。

“所以,還請皇上多出內帑救急。”

這纔是關鍵,一切錢說話。

第1031章 混亂的戰局第150章 遼東百姓第100章 發起攻擊第032章 最大收穫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1155章 真的關寧鐵騎第1113章 拖垮敵人第185章 再下鎮江第606章 暗訪林丹汗第419章 復遼借款第489章 君臣問對(繼續爆更)第351章 援軍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1188章 心結打開第1274章 行不通的戰略第1158章 無奈的決定第1025章 困難的日本人第543章 幹票大的第850章 突圍方向第983章 鄭芝龍的出現第1138章 全面鋪開第671章 又滅一族第1141章 女權的形成道路第1263章 論用人之道第473章 逐一反駁第1255章 一團亂的朝局第109章 朝鮮拒入第347章 繳獲第056章 長途奔襲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339章 救援第057章 鎮江留守第805章 順利通過第1146章 君臨天下第212章 爲大明想出的妙計第387章 軍迷皇帝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第1275章 大戰略第101章 奴隸大軍第996章 破釜沉舟第261章 主殺熊廷弼第278章 暴跳如雷第1441章 12道金牌第295章 皮島 活了第284章 密謀不成了第286章 倒晉策1第1007章 中日海戰-報復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1246章 崇禎篡位第781章 單刀赴會第315章 正面突擊第1251章 滅清還是伐明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234章 無人受命第587章 訣別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422章 炸藥和銀元第1266章 軍火採購第1355章 騎虎難下第107章 騎虎難下的阿敏第1261章 推心置腹第332章 旅順守備第059章 突聞噩耗第1050章 新的戰爭模式開啓第1270章 能臣的感悟第080章 變性阿敏第539章 合作的道理第982章 天下有義士第1319章 大淩河 嶽託第205章 耐心教導第884章 軍心所向第015章 漢軍出動第586章 向北,進攻第1412章 貿易與和平第062章 奔跑奔跑第806章 朝爭落幕第597章 天啓來書第656章 家書值萬金第398章 接待降將第1416章 窮困潦倒第160章 困難重重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1259章 再次政變第1157章 局面嚴峻第1235章 雙方都堅持不住了第592章 愣頭青馬維忠第183章 事起突然第1338章 初勝第183章 事起突然第367章 令人髮指第1384章 戰爭 政治第1159章 統治草原的辦法第287章 我要資敵第1107章 搶奪兵權第320章 扈爾汗的評估第908章 聖旨到第1269章 條件第1423章 建奴的慈悲第1262章 西行漫遊記
第1031章 混亂的戰局第150章 遼東百姓第100章 發起攻擊第032章 最大收穫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1155章 真的關寧鐵騎第1113章 拖垮敵人第185章 再下鎮江第606章 暗訪林丹汗第419章 復遼借款第489章 君臣問對(繼續爆更)第351章 援軍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1188章 心結打開第1274章 行不通的戰略第1158章 無奈的決定第1025章 困難的日本人第543章 幹票大的第850章 突圍方向第983章 鄭芝龍的出現第1138章 全面鋪開第671章 又滅一族第1141章 女權的形成道路第1263章 論用人之道第473章 逐一反駁第1255章 一團亂的朝局第109章 朝鮮拒入第347章 繳獲第056章 長途奔襲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339章 救援第057章 鎮江留守第805章 順利通過第1146章 君臨天下第212章 爲大明想出的妙計第387章 軍迷皇帝第478章 滅債主滿門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第1275章 大戰略第101章 奴隸大軍第996章 破釜沉舟第261章 主殺熊廷弼第278章 暴跳如雷第1441章 12道金牌第295章 皮島 活了第284章 密謀不成了第286章 倒晉策1第1007章 中日海戰-報復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1246章 崇禎篡位第781章 單刀赴會第315章 正面突擊第1251章 滅清還是伐明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234章 無人受命第587章 訣別第215章 積極備戰第422章 炸藥和銀元第1266章 軍火採購第1355章 騎虎難下第107章 騎虎難下的阿敏第1261章 推心置腹第332章 旅順守備第059章 突聞噩耗第1050章 新的戰爭模式開啓第1270章 能臣的感悟第080章 變性阿敏第539章 合作的道理第982章 天下有義士第1319章 大淩河 嶽託第205章 耐心教導第884章 軍心所向第015章 漢軍出動第586章 向北,進攻第1412章 貿易與和平第062章 奔跑奔跑第806章 朝爭落幕第597章 天啓來書第656章 家書值萬金第398章 接待降將第1416章 窮困潦倒第160章 困難重重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1259章 再次政變第1157章 局面嚴峻第1235章 雙方都堅持不住了第592章 愣頭青馬維忠第183章 事起突然第1338章 初勝第183章 事起突然第367章 令人髮指第1384章 戰爭 政治第1159章 統治草原的辦法第287章 我要資敵第1107章 搶奪兵權第320章 扈爾汗的評估第908章 聖旨到第1269章 條件第1423章 建奴的慈悲第1262章 西行漫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