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4章 四面合圍

自打劉興賢帶着信陽軍一到大安口,馬不停蹄的就對大安口展開了強攻。但即便他用了所有的辦法,大安口依舊巋然不動。按照道理,劉興賢有五萬大軍,佔據大安口的敵人不過五千,但是要命就要命,在這長城險要的地形地勢上了。燕山山脈,是出了名的山高坡陡,地形險峻的,簡直讓人只能仰望。而大安口,就建立在兩座險峻的大山中間,不管是內外,都有一條漫長的坡路延伸到關口,就這一條長長的坡路,每一次只能展開五六人寬的攻擊正面,你即便是有10萬大軍,也根本拿這一段關口,沒有任何辦法。

如果當初守關的九邊將士不是棄關逃跑,皇太極根本就打不進來,所以說,多麼雄偉險要的雄關,人不行,就等於形同虛設。

看到毛承祿過來,足智多謀的劉興賢也痛苦的無可奈何,“現在看來,即便我填上多少人命,我也拿這個雄關沒有辦法。”

毛承祿就看着那雄關就納悶兒:“既然地形地勢如此險要,歷朝歷代都是怎麼攻破的呢?”

劉興賢就長嘆一聲:“長城的關隘幾乎都設立在這種險要的地方,要想攻破他們,幾乎全是靠矇混過關實現的。畢竟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的,還有一個辦法,就是越過不是關隘的地方突然出現了敵後。萬里長城,不可能全是這樣崇山峻嶺的險要地勢不是。

毛承祿就莫名其妙的詢問:“既然這樣,那你爲什麼不也從別的地方躍出長城呢?”然後看到劉興賢看白癡一樣看着自己,毛承祿就撓着腦袋,嘿嘿傻笑:“就當我什麼也沒說。”

長城內外都是自己的地方,你越過去又能如何?敵人就這一坨,敵人就在這裡,即便你從無數個長城口過去,你也是白去。

結果劉興賢用看白癡的眼神看了一陣毛承祿之後,卻蒙的醒悟過來:“對呀,自己爲什麼一定要在這一面和敵人死戰呢,從其他的關口,繞過去一支軍隊,從大安口的背面,向別人發起進攻,如此一來兩面夾擊,勢必分散敵人的防守兵力,也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我是一個豬腦子,我怎麼就沒有想到這個辦法,同時從兩面城牆上對攻,這就是四面合圍,多謝二將軍的指點。”

毛承祿就再次得意的哈哈大笑:“我說我聰明吧,我剛剛說的辦法絕對好吧,軍中小諸葛,看來我還是比你強。”然後神色鄭重的道:“我這一次來,並不是給你出主意看熱鬧的,我就是想看一看你奪下關口沒有?咱們的大戰略是將皇太極徹底的困在長城之內,如果你依舊奪不下關口,皇太極會從這裡撤出長城,所以我不得不留下一部分兵力,阻擋住那一條漏網之魚。現在看來你已經有了應對之法,我也就沒有必要分兵,但是,我請求你,10日之內,如果你不能夠拿下這個關口,請你告訴我,我就不得不帶着一部分兵力,在你的後面阻擊敵人。”

然後滿懷感慨的看着遙遠的遼東:“我們這些人,離家太久了,已經等不及了,我希望通過這一場戰役,能讓我提早回到故國家園去,結束這該死的戰爭。”

劉興賢也遙望遼東方向,深有同感:“我們共同努力吧,爲了能更早回家。”

孫承宗真正坐鎮在了自己官爵名字上的城中——薊州鎮,現在,他已經召集了原先邊軍隊,嚴令他們死守各個長城關口,絕對不能讓皇太極再逃了,然後在獲得了曹廣校門徒運來的糧草軍械之後,號炮一響,帶着關寧大軍,第一個向皇上被圍的大營靠近。

戰爭這個東西其實就是這樣,當地一個人,可能就是爲了一口氣,就發動了戰爭,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屢見不鮮,什麼鬍子戰爭,馬槽戰爭,口水戰爭。

是發動戰爭的人,不過是憑藉着一口意氣用事,當他事後冷靜下來的時候,是個人,就都將爲這種莫名其妙的藉口而發動的血腥戰爭,打亂了自己平安富足的生活而後悔,但在這個時候,後悔還有用處嗎?你還能收住手嗎?

如果後悔有用能收住手,希特勒早就收手不再打蘇聯了,而當他在蘇德戰爭的後期,想要和蘇聯共和的時候,不管是希特勒還是斯大林,誰也沒有了退步,只能打下去,直到其中的一個人徹底的倒下。

當然這些話說的有點遠,就眼前的狀況也是如此。

努爾哈赤發動了這場戰爭,延綿了十幾年,當他兒子皇太極,想要結束這場戰爭的時候,大明朝廷卻不同意了。

也真是的,你想打就打,想不打就不打,那麼這個世界有你說了算了,還與別人有什麼事情嗎?

現在的狀況就是這樣。

皇太極想通過這次突襲京畿,和大明的皇帝來一個城下之盟,體面的結束這場戰爭。他現在的心思已經不是獲得最大的利益的野心了,只要讓他能夠成爲一地的諸侯王,讓他好好的養精蓄銳一陣,也就心滿意足了。

但是可惜的很,千古名人說的那句話最有道理:“你可以將一個事情發起,但是這個事情的結束,卻並不由你決定了。”

“面對大明皇帝的營壘,我們久攻不下,而且死生累累,然而大明的勤王之師,卻在四周好整以暇的整頓,正在如泰山壓頂一般,像我們慢慢的聚攏,情況有點不妙。”

其實用泰山壓頂和情況不妙,來說現在的局面是恰當的。但這樣的語氣和形容詞,卻不應該出現在一個君王的口中,這對整個將士的士氣,將是一個嚴重的打擊。

但是面對這樣的局面,皇太極還能用什麼詞語來形容呢?

“再次派一個信使,去和大明的皇帝談一談,我願意放棄原先以山海關爲界,改爲以遼河爲界,承認毛文龍佔據的地區,依舊爲大明的領地,再次進行談判。”

這樣的條件,已經比原先那種氣勢洶洶,成爲兄弟之國,以山海關爲界退讓了好幾步。

按照皇太極自己的心思解釋,那叫做大丈夫能屈能伸,但不過在座的所有人都知道,那不過是冠冕堂皇的遮羞布,維護一下自己體面罷了。

之所以在這個時候皇太極做出這樣巨大的讓步,原因並不是因爲大明勤王軍隊四面合圍,也並不是因爲毛承祿的騎兵,開始在四面騷擾牽制,八賢王的大軍步步緊逼,更不是因爲劉興賢隔絕了自己的退路。

面對這些大明的勤王軍,皇太極還有信心,只要派出五千勇士,必將一擊而潰。現在他最擔心的也是最恐懼的,那就是探報裡說,毛文龍帶着他的第5個兒子,氣勢洶洶的殺過來了。

現在皇太極對自己的行動,後悔了。

第1052章 敵後第1323章 鳳城張盤第1136章 朝鮮也要***第1200章 繼續周旋第1094章 相互靠攏第688章 家國事第1209章 大變突生第1092章 下定州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689章 朝局變了第1445章 可怕的底蘊第612章 邊軍的騷動第1176章 殺個和尚第533章 開海?門都沒有第085章 安撫內部第543章 幹票大的第1314章 悍將盧象升第1300章 遼西局勢第1116章 決戰勝利第057章 鎮江留守第351章 援軍第1028章 逼死國王第536章第1131章 日本來人第109章 朝鮮拒入第059章 突聞噩耗第393章 突然的恩典第885章 準備清洗第670章 接受內附第726章 不作不死第382章 黔驢技窮第1311章 親身誘敵第443章 行賄信王第1260章 改造盧象升第806章 朝爭落幕第480章 挖坑把自己埋了第805章 順利通過第122章 大功不能要第506章 廢掉遼餉(爆更啊)第1376章 接收新兵的方法第143章 朝堂爭論第823章 三下鎮江第598章 要滅人一族第086章 擴編隊伍第922章 小國寡民的悲哀第815章 制定計劃第784章 全方位收買第1384章 戰爭 政治第956章 天下輿圖第1369章 撿便宜的出現了第1258章 重重危機第819章 敵使獻計第1282章 天下商會第072章 朝堂紛爭第639章 恐怖的營嘯第1161章 朱由檢的成績第1437章 燒錢計劃第246章 不加賦稅第832章 混淆視聽第168章 面對鎮江的決斷第063章 進入陣地第1252章 局勢很嚴重第1260章 崇禎元年第471章 戰朝堂第110章 絕境反擊第433章 兩軍對陣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1190章 武裝遊行第858章 艱難的抉擇第1224章 順帶裁撤多餘第1241章 有你無我第529章 形勢大好第486章 金殿暴打第868章 再度出擊第1056章 教育八賢王第866章 困死正紅旗第497章 朝局的分析第275章 天啓的苦惱第1092章 下定州第006章 我的隊伍第842章 復州內應第312章 佔據黃古堡第1196章 清君側第1398章 一心尋死的皇帝第011章 心態問題第1380章 火燒敵營第690章 老成謀國葉向高第439章 意義深遠第414章 自請點檢第453章 冷水與火炬第1100章 毛可喜到了第1237章 皇太極之死第049章 被逼一戰第699章 皇帝的糾結第1693章 軍隊的靈魂第1186章 不詳之感第1158章 大裁軍第953章 皇宮的歡樂第1002章 中日海戰 開始第458章 自請入牢
第1052章 敵後第1323章 鳳城張盤第1136章 朝鮮也要***第1200章 繼續周旋第1094章 相互靠攏第688章 家國事第1209章 大變突生第1092章 下定州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689章 朝局變了第1445章 可怕的底蘊第612章 邊軍的騷動第1176章 殺個和尚第533章 開海?門都沒有第085章 安撫內部第543章 幹票大的第1314章 悍將盧象升第1300章 遼西局勢第1116章 決戰勝利第057章 鎮江留守第351章 援軍第1028章 逼死國王第536章第1131章 日本來人第109章 朝鮮拒入第059章 突聞噩耗第393章 突然的恩典第885章 準備清洗第670章 接受內附第726章 不作不死第382章 黔驢技窮第1311章 親身誘敵第443章 行賄信王第1260章 改造盧象升第806章 朝爭落幕第480章 挖坑把自己埋了第805章 順利通過第122章 大功不能要第506章 廢掉遼餉(爆更啊)第1376章 接收新兵的方法第143章 朝堂爭論第823章 三下鎮江第598章 要滅人一族第086章 擴編隊伍第922章 小國寡民的悲哀第815章 制定計劃第784章 全方位收買第1384章 戰爭 政治第956章 天下輿圖第1369章 撿便宜的出現了第1258章 重重危機第819章 敵使獻計第1282章 天下商會第072章 朝堂紛爭第639章 恐怖的營嘯第1161章 朱由檢的成績第1437章 燒錢計劃第246章 不加賦稅第832章 混淆視聽第168章 面對鎮江的決斷第063章 進入陣地第1252章 局勢很嚴重第1260章 崇禎元年第471章 戰朝堂第110章 絕境反擊第433章 兩軍對陣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1190章 武裝遊行第858章 艱難的抉擇第1224章 順帶裁撤多餘第1241章 有你無我第529章 形勢大好第486章 金殿暴打第868章 再度出擊第1056章 教育八賢王第866章 困死正紅旗第497章 朝局的分析第275章 天啓的苦惱第1092章 下定州第006章 我的隊伍第842章 復州內應第312章 佔據黃古堡第1196章 清君側第1398章 一心尋死的皇帝第011章 心態問題第1380章 火燒敵營第690章 老成謀國葉向高第439章 意義深遠第414章 自請點檢第453章 冷水與火炬第1100章 毛可喜到了第1237章 皇太極之死第049章 被逼一戰第699章 皇帝的糾結第1693章 軍隊的靈魂第1186章 不詳之感第1158章 大裁軍第953章 皇宮的歡樂第1002章 中日海戰 開始第458章 自請入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