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章 朝堂紛爭

朝堂上,爲對毛文龍救援不救援,慢慢的又變成了經撫之爭上去了,給事中王萬隆站出來駁斥沈光柞:“毛文龍雖然先有大功,但功不能震動全局,不過是偷襲得手的僥倖罷了,而現在他的一敗,卻讓天下震動,將前線軍心士氣打擊殆盡,如此不殺,怎麼讓人知道丟城失地的罪狀?你不要因爲毛文龍是你的外甥,就要罔顧朝廷大局,如此就有失做爲朝臣的節操了。”

兵部路明顯就出來辯駁:“丟失城池當然大罪,但請注意,這鎮江孤懸遼東外地,可是怎麼被我們得到的呢,是毛文龍突襲得回來的,然前功還沒獎賞,卻因外地丟失處罰有功,這是不是朝廷有些不厚道?”

沈光柞就點頭贊同:“就是嗎,前面的大功,因爲大家吱吱喳喳瞎說,結果到現在還沒有獎賞,結果這失去了一個本來就不是自己的城池,卻要行罪,這天下怎麼有這樣的道理?如此不但讓百姓將士感覺朝廷對有功將士不公,而且還會讓將士們誤解,一個奪取卻不能建功,而失去卻又立刻獲罪的地方,那以後誰還會去奪取攻佔?如此遼東如何能收復?”

這事情按照這麼說,的確有道理,大家拼死得城,但誰又能保證在強敵環視下不丟失?如此有功不賞,有罪卻不問青紅皁白的處罰,那以後誰還想着進取?

“王化貞巡撫安排毛文龍入遼東,本就是兵行險招,目的就是牽扯後金建奴的兵力,擾亂其軍心民心,這個目的已經達到了,所以,毛文龍即便丟了鎮江飛地,其實也是無過有功,這樣英雄若是任由其被建奴所害,不但於大戰略不符合,也讓天下將士寒心,還是請皇上下旨發兵救援吧。”路明顯大聲疾呼。

“皇上不可。”禮部侍郎趙玉川站出來大聲反對:“皇上,毛文龍跑到遼東敵後,這本來就是王化貞想要轉移朝廷視線,推脫戰事不利的辦法,這時候毛文龍戰敗,卻讓朝廷再派援軍救援,怎麼救援?他王化貞不出一兵一卒,而讓天津山東出兵。而天津山東,卻是防衛建奴偷襲我京畿的關鍵,一旦動了,萬一建奴出兵偷渡兩地,那就會動搖我們根本,再說了,即便是救援毛文龍,那也不過是疲勞遠征,真的是得不償失啊。”

楊漣站出來,對着天啓大聲疾呼:“王化貞徐圖之法,本是老成謀國之策,而熊廷弼三方進取,卻是急功冒進,今見王化貞派出牽制後金偏師稍有小挫便要殺不救,乃是坐看復遼大業頹廢,此私心也,當罷黜熊廷弼,殺之以正視聽。”

黃爌立刻站出來怒吼:“楊漣,小人也,王化貞徐圖,不過是耗費國家錢糧,卻無一事成,如此遼東何時能復?而熊經略三方進取,當是積極進攻之法。”

當時路明顯慷慨激昂的道:“熊廷弼,三方之法,但我卻看到他靡費百萬錢糧,卻不見一兵一卒出遼東,卻是爲何?反觀王化貞,穩固廣寧,派奇兵以收鎮江,牽制了建奴,如此誰勝誰劣難道不是一目瞭然嗎?”

王萬隆立刻站出來反對:“正是這樣,才讓後金震怒,貽害鎮江一城百姓,可憐鎮江百姓,死的豈不冤枉。”說罷,竟然爲鎮江百姓嚎啕大哭,比死了他孃老子還要悽慘,然後義正詞嚴的大聲疾呼:“一城百姓,上萬死難,這都是毛文龍貪功急進所至,臣請爲鎮江百姓冤魂,殺毛文龍以謝罪。”

這個說法,簡直讓大部分人驚呆的是瞠目結舌,這樣的事情,還可以這麼說?還可以這麼解釋?

“鎮江一城百姓死難,不是毛文龍之罪,都是熊廷弼不救援,所以,罪在熊廷弼,不在毛文龍,請殺熊廷弼以慰鎮江冤魂之靈,”

“王化貞乃是罪魁禍首,沒有他,這麼有鎮江幾萬百姓死難,都是他都罪過,殺王化貞纔是正本。”

“殺熊廷弼——”

“殺王化貞——”

“停——”一聲斷喝,在建極殿裡響起。

但這時候還有誰聽這個聲音,你讓我停我就停啊,現在大家正腦洞打開,找了對方的痛腳,大家總算又有了將對方那個禍國殃民的傢伙至於死地的機會,誰還會停,所以,大家根本就不理會那個喊停的,大家繼續爭吵,最終認爲,大家都是文人,這樣爭爭吵吵下去,有失文人體面,那就能動手還是不吵吵爲好,咱們悶頭打過就是。

於是,一個文官掄起了手中的牙笏,拍向了反對者。

你有牙笏我沒有嗎?廢話當然不必,大家都有,那就迎戰吧。

於是建極殿當時就成了武鬥場,諸位大臣打的是那樣的酣暢淋漓。

躲過一個飛來的帽子,天啓連連的敲打着桌子:“停,停,都給我停下。”

正在打鬥正酣的葉向高突然想起了,還有一個皇帝呢,於是,推開一個自己一夥,但正暈頭轉向向自己開火的傢伙,大聲吼道:“停,聽皇帝說。”

在大明,其實內閣首輔的威望比皇帝要高,諸位朝臣都以頂撞皇帝爲榮耀,要不也不出現一個大臣上書,將皇帝的祖宗八代不帶髒字的罵了一個遍,皇帝卻痛苦的下了定語:“這傢伙就是要讓我打他的屁股,然後回去向同僚和天下顯唄他的剛正不阿,我卻堅決不隨了他心願。”然後就嚥下這口氣,甩袖子走人了。

在這個內閣大於皇權的年代,頂撞皇帝,拒絕皇帝的聖旨,那就是一夜成名的捷徑,只要你這麼做了,你一下朝,立刻就有無數士子文人將你包圍,一起讚頌你的剛正不阿,你的名聲在士林裡一夜家喻戶曉。

至於你爲什麼頂撞皇帝,爲什麼違抗了皇帝的中旨,那是沒有人問的,還是那句,東林的原則就是,爲了反對而反對,管他狗屎是香是臭。其實,這也是大明恩榮養士幾百年的結果,對文化是一種進步,但對社會和執政卻是一種倒退和悲哀。

所以,在天啓大喊大叫的時候,人們是沒有怎麼上心的,但首輔一聲斷喝,卻起到了絕對的作用,於是,大家中場休息,聽裁判怎麼說。

第430章 衛所點兵第1139章 漢江沿岸第132章 議政裕安來人第949章 塌天大禍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352章 皇太極到來第1433章 銀子多了是禍害(關於金融的一點淺見)第1194章 殺回去第1369章 撿便宜的出現了第681章 陰了好兄弟第018章 堂堂一戰第213章 聰明的悲劇第038章 進退兩難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第448章 逼迫表態第947章 袁崇煥的小人之舉第878章 毛文龍的決斷第229章 強弩之末第580章 皇太極的領悟第371章 霹靂手段第1301章 艱難的局勢第194章 搬遷的目的目標第1306章 錦州之戰2第985章 刺殺主將第1407章 新的戰略第832章 混淆視聽第434章 突襲浮橋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1104章 無情的屠殺第282章 各種藉口第133章 摸清底細第214章 鎮江再易手第138章 擴展人脈第1333章 徵召第711章 出乎意料第1163章 從回草原第407章 胡攪蠻纏第960章 應對小冰河期第308章 接受兵權第1226章 君臣坦言第1005章 中日海戰-暴行第824章 麻煩大了第837章 挖人祖墳的道理第1291章 暴動第733章 貸款陷阱第274章 紛紛上書第168章 面對鎮江的決斷第999章 李旦顏思齊第617章 父子之辯第1234章 泄露天機第111章 張盤搶關第1695章 朱常洵的才華第1087章 集體升遷第1225章 輕鬆的朝堂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1342章 消失的人馬第1253章 壞消息不斷第1346章 鐵山朝鮮官第1307章 密謀第510章 利益第一(爆更求支持啊)第275章 天啓的苦惱第846章 網住一條大魚第1327章 決死一戰第1209章 大變突生第428章 針鋒相對第1046章 緊急佈置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1320章 錦州前線第1438章 各自的自信第1236章 皇太極投降第1195章 朱由檢的處境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424章 一趟渾水第414章 自請點檢第1243章 巡視張家口第643章 屠殺與救贖第862章 戰爭的評價第730章 拉攏魏忠賢第1436章 擴軍備戰第1274章 羣策羣力第817章 好感頓生第722章 分贓大會第1038章 視死如歸第1070章 受封國公第965章 聚斂人口第1001章 日本出兵了第987章 世仇的爆發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1236章 矛頭所指第850章 突圍方向第1142章 出賣老兄弟第1074章 攻佔金川第881章 深沉的李光春第1198章 藩鎮的養成第1130章 霹靂手段第423章 瀟灑上京第1335章 發動第182章 搶佔城牆第335章 暴動第717章 百官接風
第430章 衛所點兵第1139章 漢江沿岸第132章 議政裕安來人第949章 塌天大禍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352章 皇太極到來第1433章 銀子多了是禍害(關於金融的一點淺見)第1194章 殺回去第1369章 撿便宜的出現了第681章 陰了好兄弟第018章 堂堂一戰第213章 聰明的悲劇第038章 進退兩難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第448章 逼迫表態第947章 袁崇煥的小人之舉第878章 毛文龍的決斷第229章 強弩之末第580章 皇太極的領悟第371章 霹靂手段第1301章 艱難的局勢第194章 搬遷的目的目標第1306章 錦州之戰2第985章 刺殺主將第1407章 新的戰略第832章 混淆視聽第434章 突襲浮橋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1104章 無情的屠殺第282章 各種藉口第133章 摸清底細第214章 鎮江再易手第138章 擴展人脈第1333章 徵召第711章 出乎意料第1163章 從回草原第407章 胡攪蠻纏第960章 應對小冰河期第308章 接受兵權第1226章 君臣坦言第1005章 中日海戰-暴行第824章 麻煩大了第837章 挖人祖墳的道理第1291章 暴動第733章 貸款陷阱第274章 紛紛上書第168章 面對鎮江的決斷第999章 李旦顏思齊第617章 父子之辯第1234章 泄露天機第111章 張盤搶關第1695章 朱常洵的才華第1087章 集體升遷第1225章 輕鬆的朝堂第257章 區別對待第1342章 消失的人馬第1253章 壞消息不斷第1346章 鐵山朝鮮官第1307章 密謀第510章 利益第一(爆更求支持啊)第275章 天啓的苦惱第846章 網住一條大魚第1327章 決死一戰第1209章 大變突生第428章 針鋒相對第1046章 緊急佈置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1320章 錦州前線第1438章 各自的自信第1236章 皇太極投降第1195章 朱由檢的處境第494章 憤怒的青年第424章 一趟渾水第414章 自請點檢第1243章 巡視張家口第643章 屠殺與救贖第862章 戰爭的評價第730章 拉攏魏忠賢第1436章 擴軍備戰第1274章 羣策羣力第817章 好感頓生第722章 分贓大會第1038章 視死如歸第1070章 受封國公第965章 聚斂人口第1001章 日本出兵了第987章 世仇的爆發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1236章 矛頭所指第850章 突圍方向第1142章 出賣老兄弟第1074章 攻佔金川第881章 深沉的李光春第1198章 藩鎮的養成第1130章 霹靂手段第423章 瀟灑上京第1335章 發動第182章 搶佔城牆第335章 暴動第717章 百官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