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楊嗣昌來了

院子的外面塞滿小巷,但院子裡卻是靜悄悄的幾乎鴉雀無聲,三四十人,也把小院子擠的很滿,但只是偶爾幾個人小聲的交談幾句,不過是一些不痛不癢的今日天氣不錯,你老兄身體還健朗的廢話。

等毛文龍和張繼先出現在門口的時候,那些人就一起扭過頭看向毛文龍,然後張繼先就向諸位拱手:“諸位,這就是今日您想要拜望的毛帥毛文龍將軍。”

在院子裡的所有人,都沒有真正見過毛文龍,但一聽他就是,大家立刻上前見禮。不過毛文龍看到,這些見禮的人,雖然都穿着家常布衣,但進退之間卻也分出先後,這就證明,他們中還是有着等級尊卑的。

一個胖胖的傢伙站在第一位,張繼先就側着身子替毛文龍引薦:“大明定國公世子。”

“在下徐賢耀拜見毛帥,久仰大名今日得見,幸會幸會。”

毛文龍大吃一驚,真沒想到,在自己這個破院子裡,竟然站着一個國公世子,趕緊回禮謙讓賠罪慢待。

“這位是定遠候嫡子。”

“這位是寧遠侯長孫。”

“這位是趙太妃外孫。”

“這位是都御史楊鶴大人長子楊嗣昌。”

“這位是——”

對於別的人,毛文龍不過是一眼帶過,謙恭的回禮如儀,但唯獨對這個楊嗣昌卻刮目相看。

先不說這個人以後是非成就,單單是他爹就在大明大大的有名。

大明朝後期出了兩個大嘴巴,第一大嘴巴袁崇煥。他的第一次出場,因爲大嘴巴言給我足夠糧谷,我一人便足以守住關寧,而一躍升爲兵備僉事,督關外軍,撥給帑金二十萬,並讓其招兵買馬。

而他第二次大嘴巴就是“撩慰聖心”逗你玩的五年復遼,結果一躍而升督師畿遼,最終被做了羊肉片。真的是成也大嘴巴,敗也大嘴巴。

而大明第二大嘴巴,就是這個楊嗣昌的老爹楊鶴。也正因爲楊鶴大嘴巴,所以他當了三邊總督。從這一點上看,大明,大嘴巴吹牛皮,升官還是非常快的。

其實楊鶴作爲山陝督師,是一個不合格的人選,其能坐到這個位置,事情還是出在楊鶴也是一個大嘴巴。

楊鶴是一個進步比較慢的人,他是萬曆三十二年的進士,和他一起中進士的大有人在,一個個的都混得風生水起,但他在朝廷裡混三十多年,才當上僉都御史,混成這樣,全拜託他那張臭嘴。皇帝喜歡魏忠賢,他罵魏忠賢,皇帝討厭熊廷弼,他爲熊廷弼辯護。天啓依賴孫承宗,他就專門和孫承宗對着幹,而他的嘴巴還就開了光,一說一個準,於是就說的更加起勁,想什麼說什麼,幾起幾落,最後就依舊是個小官。

崇禎元年,他被重新委任爲御史,當時民變四起,大家都在商議對策。

有一次,幾個人聚到一起聊天,聊的就是這個,楊鶴就在其中。

楊鶴是都察院的,這事跟他本來沒有一毛錢的關係,他之所以摻和進來,還是兩個字——嘴欠,還愛標新立異。

反正是吹牛,不用動真格的,就瞎聊唄,閒着也是閒着,這個說要打,那麼說要殺,如此熱鬧,楊鶴終於忍不住了,他說,不能打,也不能殺。

然後他提出了自己的理論——元氣說。

在他看來,造反的人,說到底,也還是老百姓,如果殺人太多,就是損傷元氣,不能亂殺,於是按照這個可以開山立派的宗旨展開來,引經據典侃侃而談,最後大家的閒聊,變成了這個老兄的一言堂。

一番話,就把大家徹底說懵了,對於他的觀點,大家有着相同的評價——胡說八道。

不殺人,怎麼平亂?

這是一個不爲絕大多數人接受的理論,不要緊,有一個人接受就行,而這個人對百姓的認識是,我愛你們,只要你們能給我完稅,即便是你們做了再錯的事情,即便你們刨了我的祖墳,我也原諒你們,愛你們。

那這個人是誰呢?便是我們未來的皇上崇禎。

不久之後,崇禎知道了這個理論,十分高興,召見了楊鶴。

好事一件接着一件,很快,吏部主動提出,鑑於楊鶴同志的理論很有使用價值,正好前任三邊總督武之望死了,正式提名楊鶴同志升任該職務。

楊鶴不想去,原因很簡單,本來就是吹吹牛的,壓根不會打仗,去了幹啥?被人打?

但是牛都吹了,外加吏部支持,東林站滿朝堂卻只想在這裡不着風不着雨,誰也不想去山陝吃苦擔風險,柿子撿軟的捏,於是,東林就支持他去陝北督師。

文臣督師,這是大明的國策,就好像袁崇煥一樣,都是大嘴巴,正好督師。於是皇帝也支持,如此重任在肩,咬咬牙就去了。

可是楊同志不知道,吏部之所以支持他,是因爲討厭他。東林支持他是因爲太礙事,皇帝支持他是因爲他省事。

和楊鶴不同,吏部的同志們都是見過世面的,知道平亂是要砍人的,砍人是要死人的,死人是要流血的,楊鶴這套把戲,也只能忽悠人,爲達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的效果,讓後來的無數白癡書呆子明白,亂講話要倒黴,才着力推薦他去。

死在那邊最好,就算不死,也能脫層皮,相比而言,崇禎的用心是比較善良的,他之所以喜歡楊鶴,是因爲楊鶴提出了很好的理論——省錢的理論。

不花錢,不殺人,不用軍餉,不用調兵,就能平息叛亂,太省了。

就算是忽悠人失敗了,最多把楊鶴拉回來砍了,以平息衆怒,很省成本,如此生意,不做白不做。

就這樣,一腦袋漿糊的楊鶴去陝西上任,至少在當時,他的自我感覺還是很好。

楊鶴的確混蛋,他是三邊總督,爲完成他當初大嘴巴說的招撫杆子的諾言,將不多的軍餉全部投入到招撫杆子的事業裡,結果杆子有糧招安,糧盡復判,陝西大地徹底糜爛,結果也造成邊軍無錢糧餉銀,各地邊軍不斷譁變。他當然的後果更可悲,和袁崇煥一樣,都爲自己的大嘴巴付出了生命。

結果楊鶴他有一個兒子,就是現在站在自己面前的楊嗣昌。

第1331章 調兵遣將第477章 往死裡整第1120章 火燒平壤第1212章 朝堂應對第262章 舉薦孫承宗第344章 奪城第230章 爬城攻擊第1387章 背叛的朝鮮第297章 略作調整第1023章 敵佔區第1284章 奸細的作用第1377章 新丁的養成方式第020章 大敗漢軍第1441章 12道金牌第1379章 逼營列陣第167章 重返遼東第1242章 鬥倒袁崇煥第279章 努力推銷第096章 大敵壓境第587章 訣別第133章 摸清底細第608章 合作走私第522章 利國害敵的利器第087章 前路茫茫第1203章 殘忍的戰法第896章 善後會議第165章 出兵的理由第1384章 戰爭 政治第1226章 君臣坦言第129章 該殺的熊廷弼第053章 招募失敗第1220章 解決廠衛第1068章 安置後方第193章 一日成城第285章 銀錢動人第224章 堵門之戰6第1144章 滅亡的瘋狂前兆第1445章 可怕的底蘊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1375章 鏖戰鳳凰城第1202章 大炮想向第161章 一個目標第1000章 李旦的心思第1275章 窮困潦倒的戶部第874章 努爾哈赤的書信第1223章 制度的改變第389章 捷報頻傳第488章 孤臣的悲哀(第二更)第1108章 延平海戰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672章 對天啓和崇禎的思考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1008章 中日海戰-屠殺倭寇第1189章 相互的承諾第1143章 突然的暴怒第119章 情勢反轉了第144章 來至朝鮮的戰報第428章 針鋒相對第1705章 執政改革第1339章 伏筆第074章 後金處斷第1144章 不許胡思亂想第1367章 齊飛的野望第455章 父子相認第401章 完善編制第988章 混亂的戰鬥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139章 請派監軍第1388章 引狼入室第1227章 草原兄弟第392章 無功該殺第735章 鼓動收稅第696章 內附部族第064章 暗夜急行第012章 真的豪傑第1286張 寧錦開戰第241章 繳獲分配第1187章 選將之法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1425章 前功盡棄第738章 百姓之心第1364章 放棄宣州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第1308章 出擊第031章 改變規矩第1199章 袁崇煥的野望第1091章 橫掃千軍如卷席第312章 佔據黃古堡第175章 理念的碰撞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031章 改制親兵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901章 又是禍起蕭牆第581章 兩雄相撞第045章 派系問題第123章 再回象關第726章 不作不死第728章 治國的辦法第132章 議政裕安來人
第1331章 調兵遣將第477章 往死裡整第1120章 火燒平壤第1212章 朝堂應對第262章 舉薦孫承宗第344章 奪城第230章 爬城攻擊第1387章 背叛的朝鮮第297章 略作調整第1023章 敵佔區第1284章 奸細的作用第1377章 新丁的養成方式第020章 大敗漢軍第1441章 12道金牌第1379章 逼營列陣第167章 重返遼東第1242章 鬥倒袁崇煥第279章 努力推銷第096章 大敵壓境第587章 訣別第133章 摸清底細第608章 合作走私第522章 利國害敵的利器第087章 前路茫茫第1203章 殘忍的戰法第896章 善後會議第165章 出兵的理由第1384章 戰爭 政治第1226章 君臣坦言第129章 該殺的熊廷弼第053章 招募失敗第1220章 解決廠衛第1068章 安置後方第193章 一日成城第285章 銀錢動人第224章 堵門之戰6第1144章 滅亡的瘋狂前兆第1445章 可怕的底蘊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第540章 寅吃卯糧第1375章 鏖戰鳳凰城第1202章 大炮想向第161章 一個目標第1000章 李旦的心思第1275章 窮困潦倒的戶部第874章 努爾哈赤的書信第1223章 制度的改變第389章 捷報頻傳第488章 孤臣的悲哀(第二更)第1108章 延平海戰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672章 對天啓和崇禎的思考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1008章 中日海戰-屠殺倭寇第1189章 相互的承諾第1143章 突然的暴怒第119章 情勢反轉了第144章 來至朝鮮的戰報第428章 針鋒相對第1705章 執政改革第1339章 伏筆第074章 後金處斷第1144章 不許胡思亂想第1367章 齊飛的野望第455章 父子相認第401章 完善編制第988章 混亂的戰鬥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139章 請派監軍第1388章 引狼入室第1227章 草原兄弟第392章 無功該殺第735章 鼓動收稅第696章 內附部族第064章 暗夜急行第012章 真的豪傑第1286張 寧錦開戰第241章 繳獲分配第1187章 選將之法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1425章 前功盡棄第738章 百姓之心第1364章 放棄宣州第1167章 皇帝和諸侯的區別第1308章 出擊第031章 改變規矩第1199章 袁崇煥的野望第1091章 橫掃千軍如卷席第312章 佔據黃古堡第175章 理念的碰撞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031章 改制親兵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901章 又是禍起蕭牆第581章 兩雄相撞第045章 派系問題第123章 再回象關第726章 不作不死第728章 治國的辦法第132章 議政裕安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