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令人髮指

董大炮一步登天,成了真正的軍官,當時感動的不知道該怎麼好,毛文龍就拉住他:“聽你的名字就是一個老炮手,來來來,給我演示一下。”

董大炮一聽說操炮,立刻丟掉了拘謹謙卑,恢復了神采飛揚,原本半百萎縮的身體,也似乎年輕了許多,帶着毛文龍走到了一門紅衣大炮跟前,對着他滔滔不絕的講解起來,一邊講解,然後問毛文龍:“大帥想要打多遠?”

“這個東西能打多遠?”毛文龍就反問道。

董大炮就拍了拍眼前的這門紅衣大炮:“這門炮有2000斤,最遠的距離可以達20里路。”然後一指邊上不遠的另一門:“那一門叫將軍炮,重500斤,最遠的距離可以打十里路,而那一門更小,也就300斤,能打五里路。”

然後搖指着遠處的一門細長的火炮:“那叫佛朗機炮,它是由子母兩炮組成,射速快,但距離近,能打三里路遠。”

隨着這個董大炮的指點,看的毛文龍是一臉黑線,一臉瀑布汗。就這200門火炮,最大2000斤的紅夷大炮,到最小不足百斤的虎尊,最笨拙古老的直筒炮,到先進子母的佛朗機炮,林林總總,簡直就是這個年代的大炮展覽館。

明中期以前中國的火器技術與西方同時期火器的發展相比並不理想,中期以後火器製造已落後於西方。該時期中國火炮的缺陷太多,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重視火炮各部尺寸的組合搭配。所制火炮炮身與口徑之比不符合“模數”理論,性能低劣。

明初火炮生產量相當可觀,鑄造工藝也很高超,火炮基本上形成了細長、短粗兩種類型,但從史料記載和出土實物的銘文可知,明初甚至直到清代火炮大多是以重量作爲衡量其性能優劣的依據,這遠遠沒有以炮身與口徑比例搭配爲主要性能參數科學合理。儘管傳統中醫學有“等身寸”概念,晉代裴秀把“分率”作爲製圖的六法之首,以及建築設計方面宋代實行過“材分”制,但在中國古代火器製作中沒有產生類似的“模數”概念。鑄造炮簡直就是隨心所欲,根本就沒有統一的規格標準。

在明朝人鑄造大炮的時候,更是腦洞大開,比如說邊上那一溜佛朗機炮,從明朝嘉靖二年,葡人率戰船侵入廣東新會西草灣,明軍生擒42人,並繳獲其“佛郎機火炮”之後。發現這東西是個好東西,無論是在火力、射程、命中率和結構諸方面,均超過了明朝的神機槍炮。明廷於是積極吸收、推廣和改進此項技術,仿製成了大樣、小樣、中樣、馬上、流星炮、連珠、萬勝、日出、無敵大將軍、銅發貢、百子等佛郎機火炮,名目多到令人髮指,即便是最熟練的炮手,都能叫你暈頭轉向。

這絕對不行,等自己未來將孫元化找到,在具備了鋼鐵,就將這笨重沒用的東西全部摒棄,直接鑄造射速快散熱好的佛朗機子母炮,統一大炮口徑和樣子,這樣才能批量的訓練出優良的炮兵,加強火器的建設。

不過那都是後話,現在必須解決眼前的問題。

董大炮就詢問:“大帥,你要我將這門炮打多遠?”

毛文龍就收起來暫時還不現實的夢想,伸着脖子朝城外看,大約在八里路上的距離,有一棵低矮的松樹,毛文龍就一指那裡:“就打那棵松樹吧。”

董大炮就眯起一隻眼睛,然後將大拇指伸起來,左右的比量一下,然後左右眼睛分別張合,嘴裡嘀嘀咕咕,然後彙報道:“那棵樹離這裡八里半路,我現在就給大帥示範。”

首先用蘸了水的墩布,將炮膛清理,然後拿起一個木勺,在木桶裡舀了一勺子火藥卻不是倒進了炮口,而是先捏了一點放到嘴裡品嚐,咂吧咂吧嘴,那真的是津津有味。

這個舉動,當時讓毛文龍目瞪口呆,他實在是不明白這個傢伙要到底幹什麼?

董大炮看見毛文龍迷惑的眼神,立刻解釋道:“工部裡每一班做的火藥,純度相差懸殊,雖然相同的裝藥量,但因爲不是一個班次的,往往射擊的距離就不同,所以必須先品嚐一下火藥的純度。”

這時候,身邊一個猥瑣的漢子伸出腦袋,對着毛文龍諂媚的笑到:“我們董大哥的嘴,那就是試金石,什麼樣的火藥在他嘴裡只要一嘗,立刻就能辨別好壞,就能估算出能打多遠。”

毛文龍就一拍腦袋,這個沒有標準化的令人髮指的年代,簡直讓人無語,如果要想訓練好炮兵,難道還讓他們個個口能試藥?看來未來自己的火藥一定要進行標準化。

嘗試完了火藥,董大炮心中有數,於是拿起木勺子來,挖了一勺,用手掌將勺子抹平,掂量了掂量,將火藥倒入炮口,然後如此三番,挖了五勺子進去,最終又想了想,嘴裡繼續叨叨咕咕,就挖了半勺倒了進去。一邊操作,還一邊向毛文龍解釋:“裝藥量這個東西全憑經驗,裝多了容易炸膛或者是直接打飛,裝少了,卻又威力不足,打不到那裡,要想裝的正好,沒有個三五年的經驗是根本不成的。”

於是那個猥瑣的漢子就再次伸出腦袋,向着毛文龍炫耀:“我們董大哥的手就是公平秤,只要上了他的手,火藥的分量就可以定下來了。”

這樣連番動作,已經不能讓毛文龍拍腦袋了,而是直接痛苦的閉上了眼睛,這簡直就是難爲人,怪不得現在大明的火器威力不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沒有定裝藥,全憑士兵的經驗,在工部低劣的製造技術情況下,那些火器兵只能儘量用最少的裝藥,來保證火器不炸膛,來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根本就發揮不了火器的應有作用。

對於大明朝的火器,毛文龍絕對是給予了最低劣的評價,明朝工部做出來的火器,簡直就是自殺神器,那真做到了殺敵五百,自損一千,因此在大明的軍隊裡,士兵們寧可用扎槍大刀去和敵人拼命,卻絕對不願意用火器來與敵人對戰,因爲讓我拿着扎槍大刀與敵人拼命,最少運氣好的情況下,還能殺死敵人拉個墊背的,而若火器來與敵人對戰,那結果就是直接自殺,死的冤枉的再也不能冤枉。而毛文龍也知道歷史的趨勢,那就是火器將取代刀槍這個冷兵器,而走向殘酷的戰場,但那個前提是火器的製造質量絕對要有突飛猛進的發展,而毛文龍一直沮喪的就是在這裡,自己的確不是一個理工科人才,其實連個合格的大學生都不是,讓自己去造槍造炮,開廠練鋼,那簡直就是趕旱鴨子上架,你完全可以出去看看,母豬是不是已經在樹上了。

這樣看來,大明的火器兵的確是天下最勇敢的人,因爲只有這大無畏的勇敢自殺精神,纔敢於擺弄這不靠譜到已經讓人髮指的傢伙。

現在想起當初在鎮江的堵門之戰中,自己的義子毛承鸞操作那些榆木噴,當時沒將自己全部人馬一次炸死,真是老天眷顧自己,現在想起來,毛文龍已經開始後背發涼,連聲感謝漫天諸佛了。

於是毛文龍已經默默的決定,只要自己的財政得到改善,那麼第一個投資的,便是孫元化的火器作坊,讓他給自己生產出來真正合格的火器裝備自己的軍隊,那時候纔是自己的軍隊脫胎換骨走向熱兵器的時候,希望這個時候不會太遠。

正在毛文龍瞎想的時候,董大炮已經將火藥夯實,然後蹲在地上,在大炮邊上一片彈丸裡挑揀着。

毛文龍再一看那地上的彈丸,差一點直接暈過去,堆在這門大炮邊上的彈丸,有石頭的,有鐵的,有大的有小的,林林總總,讓人看着簡直眼花繚亂,這要是在戰鬥中,緊張的撿起一個塞進去,要麼就被卡住,要麼就小,沒有密閉性,直接就放了空炮。

董大炮挑揀了一個,在手裡掂量了一下之後塞到了炮口裡,然後開始海上一羣兄弟,調整大炮的角度,好一頓擺弄之後,拿起了火摺子,點燃了火門。

董大炮一拉起呆頭鵝一般的大帥直接開跑。

第224章 堵門之戰6第337章 焚城第012章 真的豪傑第1076章 宣州之戰第383章 戰事結束第1234章 幹我屁事第831章 遮蔽戰場第090章 暗夜長談第1222章 壕溝鎖城第975章 大動干戈第479章 阮大鉞的殺傷力第615章 臨陣換帥第066章 一場完勝第1406章 新老交接第918章 校閱三軍第954章 確立君臣名份第350章 復活第284章 袁崇煥的拜訪第1198章 藩鎮的養成第1056章 教育八賢王第467章 準備充足第614章 屠殺草原第281章 招商引資第1185章 盪滌心靈的是人心第456章 當街被截第836章 兵臨赫圖阿拉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1220章 分兵行動第1299章 時機不到第946章 毛帥吃癟第143章 朝堂爭論第284章 袁崇煥的拜訪第1237章 扳倒袁崇煥第262章 舉薦孫承宗第1206章 機關算盡空歡喜第679章 分贓的三六九等第1228章 解決多餘的太監第556章 遼西危機第681章 陰了好兄弟第386章 調職入京第1231章 兄弟玩笑第589章 信王 還是個孩子第1439章 環環相扣第160章 困難重重第848章 釣魚大法第741章 朝局詭變的原因第664章 軍火買賣第985章 刺殺主將第1244章 不詳之感第1371章 南方大捷第499章 孤臣黨成第1232章 引申朝局第1274章 羣策羣力第502章 黨團壯大(繼續爆更)第561章 閱兵安排第204章 忠誠誰第1244章 不詳之感第824章 麻煩大了第630章 徹底亂了的朝局第1014章 議論廢立第1044章 行雲流水的大勝第205章 耐心教導第308章 接受兵權第202章 陳忠的心思第410章 下馬威第992章 戰爭動員第131章 對待朝鮮第029章 真實援軍第844章 張盤的霹靂手段第581章 兩雄相撞第647章 瞬間逆轉第153章 找毛帥去第1238章 君臣嫌隙生第1009章 敘論戰功第686章 收買太監第696章 內附部族第714章 籌謀計策第210章 對廣寧戰役的影響第1236章 皇太極投降第886章 攻守同盟第566章 論關寧的作用第1435章 災害轉嫁資本輸出第1366章 形勢逆轉第385章 兄弟對答第1703章 衆叛親離第1187章 選將之法第666章 正義的軍火販子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025章 瞬息萬變第093章 搶佔象關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548章 小集團第1237章 皇太極之死第1158章 大裁軍第1700章 大明海軍第527章 崔成秀的建議第1187章 京城冷暖第1146章 君臨天下第1023章 敵佔區第251章 房地產生意
第224章 堵門之戰6第337章 焚城第012章 真的豪傑第1076章 宣州之戰第383章 戰事結束第1234章 幹我屁事第831章 遮蔽戰場第090章 暗夜長談第1222章 壕溝鎖城第975章 大動干戈第479章 阮大鉞的殺傷力第615章 臨陣換帥第066章 一場完勝第1406章 新老交接第918章 校閱三軍第954章 確立君臣名份第350章 復活第284章 袁崇煥的拜訪第1198章 藩鎮的養成第1056章 教育八賢王第467章 準備充足第614章 屠殺草原第281章 招商引資第1185章 盪滌心靈的是人心第456章 當街被截第836章 兵臨赫圖阿拉第142章 無奈的早朝第1220章 分兵行動第1299章 時機不到第946章 毛帥吃癟第143章 朝堂爭論第284章 袁崇煥的拜訪第1237章 扳倒袁崇煥第262章 舉薦孫承宗第1206章 機關算盡空歡喜第679章 分贓的三六九等第1228章 解決多餘的太監第556章 遼西危機第681章 陰了好兄弟第386章 調職入京第1231章 兄弟玩笑第589章 信王 還是個孩子第1439章 環環相扣第160章 困難重重第848章 釣魚大法第741章 朝局詭變的原因第664章 軍火買賣第985章 刺殺主將第1244章 不詳之感第1371章 南方大捷第499章 孤臣黨成第1232章 引申朝局第1274章 羣策羣力第502章 黨團壯大(繼續爆更)第561章 閱兵安排第204章 忠誠誰第1244章 不詳之感第824章 麻煩大了第630章 徹底亂了的朝局第1014章 議論廢立第1044章 行雲流水的大勝第205章 耐心教導第308章 接受兵權第202章 陳忠的心思第410章 下馬威第992章 戰爭動員第131章 對待朝鮮第029章 真實援軍第844章 張盤的霹靂手段第581章 兩雄相撞第647章 瞬間逆轉第153章 找毛帥去第1238章 君臣嫌隙生第1009章 敘論戰功第686章 收買太監第696章 內附部族第714章 籌謀計策第210章 對廣寧戰役的影響第1236章 皇太極投降第886章 攻守同盟第566章 論關寧的作用第1435章 災害轉嫁資本輸出第1366章 形勢逆轉第385章 兄弟對答第1703章 衆叛親離第1187章 選將之法第666章 正義的軍火販子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025章 瞬息萬變第093章 搶佔象關第323章 大陣崩潰第548章 小集團第1237章 皇太極之死第1158章 大裁軍第1700章 大明海軍第527章 崔成秀的建議第1187章 京城冷暖第1146章 君臨天下第1023章 敵佔區第251章 房地產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