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 推心置腹

軍工廠雖然進行了大裁員,但整個工廠體系依舊乾的熱火朝天熱鬧非凡。

“這裡是咱們東江鎮核心的核心,本來這個依舊不歸你管,但我已經將你當成了自己人,所以才帶你來的。”

“那你當初我上船的時候你還那麼對我。”

毛文龍就孩子一般的笑了:“作弄作弄人,我還是非常喜歡的,尤其對你這種年紀輕輕就一臉嚴肅的傢伙,我就準備嚇死你的。”

然後就一臉無奈的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咱們大明帝國之所以走到今天,究其原因就是黨派之爭造成的結果,而黨派之爭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派系之爭。我能夠將東江鎮發展到今天,就是我嚴格的要求,咱們東江鎮不能再出派系,爲此我不得不做了我最不情願做的許多事情,這讓我心痛無比。”

兩個菜的事件一直在毛文龍的心中堵着,揮之不去,就如同鋼針長在了心中,再也難以拔出。

“你也知道你被朝廷派來的目的,軍政分家。這樣的辦法在平時還是沒有壞處,而且非常正確,但在咱們這裡卻不一樣了。咱們這裡必須軍政不能分家,也就是按照現實的情況,我們必須實行全民軍事化。如果民政和軍政分家,軍事上我就沒有兵源,地方政府上將不會得到保護,所以這一切都不可能在我這裡實現。我們現在必須完全實行軍事化管理,不管是軍隊還是民政,我管它叫非常時期的軍管。

我早就瞭解你這個人,是一個剛正不阿一心爲國的人,是一個爲國不惜捐軀的人,是一個真正的人,純粹的人,沒有低級趣味的人,幾乎就是一個完人。但我怕就怕你這樣的完人。你們的腦子裡只有一個道理,就是一切都是爲了這個國家,這一點我絕對不反對。但這一點卻出現了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你們認爲對的,就絕對不可以變通。

你想過沒有?奸臣誤國,這當然讓人可恨。但從歷史上看,忠臣誤國還少嗎?其實更多,就比如北宋,就因爲太多的忠臣壞了慶曆新政,讓大宋失去了在經濟上之外的強國強兵,圍大宋的滅亡埋下了禍根。歷史需要變革,只有變革才能改變現狀,但是抱定原先的理念,行爲國爲民之心,卻害了這個國家的更加可惡,在這一點上我不得不防。”

然後看了一眼那森嚴的大門,再次對只聽不說的盧象升道:“我站在這裡,我再一次說,我佩服你的忠君愛國。但在這裡,必須一定執行我成功的道路,不要跟我搞派系,不要堅持你的所謂愛國而掣肘我,因爲我的本心也是愛國,我比你更愛這個苦難深重的國家民族。但是我堅持的是,不是循規蹈矩,而是銳意改革。當然,改革就會與原先的思想理念相沖突,也就說說會和你的理念爆發衝突,這絕對不能避免。我所作所爲,會讓你感覺到離經叛道,不能被你接受,從而你會在許多地方來掣肘我,讓我功虧一簣前功盡棄。因此上,我和你站在這裡,就將是一個分水嶺,我承認你是一個忠臣,但是忠臣要是壞了我的事,爲了我帶着這幫難民出來的將士們恢復故土,那麼你一定是我敵人。

從現在一刻起,我再次向你詢問,你和我和我那些遼東出來的,苦大仇深的將士們一心一意,爲了恢復遼東這個大戰略,不惜離經叛道,還是堅守你的聖人教誨,按照原先的思路,對我這種離經叛道進行無情的批判雨打擊。現在,前面的這道大門,就是你的決定。

不跨進去,我會想辦法讓你回到中原朝廷,繼續推行你的理念;但一旦你踏進去,你就再也沒有後悔的機會。我當初在天津港上船的時候和你說的話,絕對不是玩笑,我再一次鄭重的告訴你——在這裡,一切都是爲了恢復遼東,爲我的那個養父母和100多口親人報仇雪恨,爲跟隨我前仆後繼幾十萬戰死的百姓和將士報仇雪恨。爲此,我絕對不會允許在我這裡有異樣的聲音,絕對不會允許在這裡有異樣的派系。我曾跟你說的,要麼你成爲我的左膀右臂,我們共同完成這個偉業,要麼即便你是真的忠臣,你也會光榮的戰死。現在,路就擺在這裡,這道大門你進還是不進?”

說完這番掏心肺腑的話之後,毛文龍揹着手走開了,留下盧象升一個人在這裡獨立的思考。

盧象升孤單的站在這裡,低着頭,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也是抉擇。

毛文龍就在不遠的地方,看着陷入沉思中的盧象升。

盧象升是從孃胎裡就是被聖人教化的人,然後一步步科舉取士,一直被聖人所引導,才走到了今天。後世歷史裡,他之所以能夠一心爲國,不惜戰死,其根本的原因還是在這一條教化上。

但東江鎮的確與衆不同,四面皆是敵人,古板的教條主義,是會害死東江鎮的。在這裡,只有憑藉自己,對任何人都沒有一點點的依靠可能。而一旦生出依靠之心,如果有了這種心思,東江鎮就離着被消滅不遠了。

在這危如累卵的每時每刻,自己的政策和手法必須靈活,只有這樣才能生存下去。

爲了生存下去,爲了完成自己和手下將士們的目標,自己和手下的兄弟們做的,在外人看來是離經叛道的事情太多了,這是不被朝廷和世人所理解個詬病抨擊的,但其實這麼做是正確的。

但是爲了避免在朝廷裡壓下來的過大壓力,自己不得不接受盧象升這個真正正直的巡撫。

但怕就怕他不像別人那樣,被自己收買。盧象升是不會被收買的,結果就是對自己的危害更大。

盧象升心潮起伏,各種思緒紛至沓來,讓他感覺無比的壓抑,於是,不由自主的擡起頭,深深的吸了口氣。

從海上吹過來的秋風,帶着大海的腥鹹,經過那一片鹽田,又加重了幾分鹹味。

那一片鹽田,每年所生產的食鹽何止百萬石,但這些食鹽,確定沒有經過海洋,進入到大明的中原地區,將百姓的食鹽價格降下來,造福於大明的百姓。而是通過朝鮮之手,走私到了女真的地區,然後再經過女真人,轉運到了蒙東地區。讓已經背叛了的蒙古人和女真人,有了食鹽可以讓他們的牲口馬匹不掉膘,不死亡;戰馬牛羊的繁盛,讓他們有了充足的口糧,有了戰爭所需要的皮革,有了武器所需要的牛馬的筋絡。讓蒙古人和女真人,吃到了足夠的食鹽,有了堅強的筋骨,有了充沛的力氣,然後對大明王朝進行侵略進攻。

但是,也正是因爲這一片巨大的鹽田,每年給東江鎮帶來兩百多萬銀子的收入。也正是這一筆收入,讓東江鎮的毛文龍,可以武裝起來五六萬雄兵強將;可以給他們裝備上最先進的燧發槍,最先進的大炮;讓那些將士們拿着最豐厚的餉銀,吃着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伙食,接受這個世界上最嚴謹的訓練,然後一批批的開向戰場,平定朝鮮,滅亡日本,將日本變成大明的海外扶桑行省,爲大明帝國開疆拓土,徹底的解決大明百年的海患。

而這隻虎狼之師,從建立之初到現在,不屈不撓的向北方,向那個強悍的強盜集團建奴女真,發動一波又一波的進攻,牽制了強盜對中原的侵略,抑制住了大明對建奴戰爭繼續糜爛下去的趨勢,他們功不可沒。而未來,真正能夠收服遼東的重任,也必將落在他們的肩膀之上。

同樣是這塊鹽田,卻貢獻着完全相反的力量,到底哪一個更重要?盧象升徹底的陷入了迷茫之中。

第1327章 決死一戰第1257章 城下之盟第410章 下馬威第777章 萬象更新第1303章 錦州之戰第405章 總結教訓第1110章 解圍第821章 王師出擊第058章 安費揚古第010章 毛帥作用第1195章 行雲流水般的戰鬥第378章 皇太極的皇權神權第520章 嚴苛的規矩第386章 調職入京第143章 朝堂爭論第1222章 廷推首輔第227章 大搬運第571章 突進大明的皇太極第952章 虛無的真誠第1032章 戰神張盤第507章 發賣皇商(爆更)第989章 一場慘勝的代價第231章 冰堡破了第944章 恢宏的火器戰爭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143章 朝堂爭論第1196章 清君側第809章 要命的金蒙關係第034章 馬肉人才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1422章 滿清的希望第500章 黨派本質第876章 不想死的代善第1349章 鐵山之屠第1437章 燒錢計劃第1231章 複雜的心思第671章 又滅一族第1265章 海外軍團回援第682章 將士百戰歸第498章 袒露心扉(爆更中)第1263章 樹倒猢猻散第505章 平臺召對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605章 勝利閱兵第1244章 不詳之感第269章 亂棍打出第984章 衆叛親離第646章 決死反擊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1185章 盪滌心靈的是人心第226章 齷鹺的交易第1135章 東江鎮要***第1324章 千里奔波第580章 皇太極的領悟第337章 焚城第358章 海灘拉鋸第213章 聰明的悲劇第1688章 圍攻天啓第1086章 叛國者與愛國者的界定第1205章 陷害皇帝第151章 逼民逃亡第731章 錢多無用論第1243章 巡視張家口第960章 應對小冰河期第863章 戰局突變第170章 招募百姓第113章 象關城破第069章 趕緊跑路第283章 倒晉聯盟第559章 殺奴令出第1403章 改變風氣第343章 反攻第1221章 驅民爲盾第892章 李永芳的決斷第054章 激勵鼓動第1005章 中日海戰-暴行第1223章 制度的改變第243章 佈防第213章 聰明的悲劇第1230章 賢王進京第943章 幹嘛教別人聰明第505章 平臺召對第1278章 李永芳的日子第539章 合作的道理第505章 平臺召對第630章 徹底亂了的朝局第158章 跑起來第328章 漢軍營第039章 尋找藉口第944章 恢宏的火器戰爭第1061章 盡責的總督第452章 費了遼餉第820章 調兵遣將第399章 軍功分配第1127章 移交平壤第855章 新薩爾滸之戰第939章 言行不一第998章 海面之上炮聲隆第1206章 機關算盡空歡喜第1013章 再建戚家軍
第1327章 決死一戰第1257章 城下之盟第410章 下馬威第777章 萬象更新第1303章 錦州之戰第405章 總結教訓第1110章 解圍第821章 王師出擊第058章 安費揚古第010章 毛帥作用第1195章 行雲流水般的戰鬥第378章 皇太極的皇權神權第520章 嚴苛的規矩第386章 調職入京第143章 朝堂爭論第1222章 廷推首輔第227章 大搬運第571章 突進大明的皇太極第952章 虛無的真誠第1032章 戰神張盤第507章 發賣皇商(爆更)第989章 一場慘勝的代價第231章 冰堡破了第944章 恢宏的火器戰爭第1431章 朝鮮新附軍第143章 朝堂爭論第1196章 清君側第809章 要命的金蒙關係第034章 馬肉人才第458章 自請入牢第1422章 滿清的希望第500章 黨派本質第876章 不想死的代善第1349章 鐵山之屠第1437章 燒錢計劃第1231章 複雜的心思第671章 又滅一族第1265章 海外軍團回援第682章 將士百戰歸第498章 袒露心扉(爆更中)第1263章 樹倒猢猻散第505章 平臺召對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605章 勝利閱兵第1244章 不詳之感第269章 亂棍打出第984章 衆叛親離第646章 決死反擊第1244章 火器的威力第1185章 盪滌心靈的是人心第226章 齷鹺的交易第1135章 東江鎮要***第1324章 千里奔波第580章 皇太極的領悟第337章 焚城第358章 海灘拉鋸第213章 聰明的悲劇第1688章 圍攻天啓第1086章 叛國者與愛國者的界定第1205章 陷害皇帝第151章 逼民逃亡第731章 錢多無用論第1243章 巡視張家口第960章 應對小冰河期第863章 戰局突變第170章 招募百姓第113章 象關城破第069章 趕緊跑路第283章 倒晉聯盟第559章 殺奴令出第1403章 改變風氣第343章 反攻第1221章 驅民爲盾第892章 李永芳的決斷第054章 激勵鼓動第1005章 中日海戰-暴行第1223章 制度的改變第243章 佈防第213章 聰明的悲劇第1230章 賢王進京第943章 幹嘛教別人聰明第505章 平臺召對第1278章 李永芳的日子第539章 合作的道理第505章 平臺召對第630章 徹底亂了的朝局第158章 跑起來第328章 漢軍營第039章 尋找藉口第944章 恢宏的火器戰爭第1061章 盡責的總督第452章 費了遼餉第820章 調兵遣將第399章 軍功分配第1127章 移交平壤第855章 新薩爾滸之戰第939章 言行不一第998章 海面之上炮聲隆第1206章 機關算盡空歡喜第1013章 再建戚家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