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說服戚軍

再進三屯營,氣氛已經和原先的平和不同,百姓們紛紛喜氣洋洋的奔走着,到不是因爲打了一場勝仗。這些百姓相信他們的子弟兵會打勝仗的,這個根本就不出意外。

歡喜的是,整個鎮子擡回來四百多匹被打死的戰馬,那可是好嚼果,大家每人分了三斤馬肉,或者是五斤下水。這要和上蔬菜乾果,那絕對是人間美味。

走在馬肉飄香的街道上,毛文龍有種從回林畔的感覺,那是一種讓自己想起來就痛心疾首的痛苦。

逃跑一樣來到了三屯營的公祠,這裡是戚家軍的軍部,一溜十二間橫寬,三間內進的大堂,密密麻麻擺滿了戚家軍陣亡的有名字沒名字的將士。

一個身穿大明武將鎧甲的老者,莊重的站在院子裡,指揮着一羣子弟,正將這次戰死的三個兄弟裝殮,氣氛凝重卻不悲傷,有的只有悲壯。

紙錢紛飛中沒有哭聲,即便是站在棺木邊上的親屬也是一種壯烈的表情。

儀式非常簡短,沒有正常出殯的那種繁文縟節,從這一點上也看出來,他們依舊保持着大明軍隊的那種戰場上的作風。

封了棺木之後,十個人一個,將戰死的兄弟擡走,直接入老墳,然後這個老將軍,就親自在三個木牌上,寫下戰死子弟的名字,然後恭恭敬敬的送入了祠堂,排列在一排又一排,密密麻麻的靈牌之後。

“這不會是最後一批,但我們依舊悲壯前行。”上完了香,禱告之後,老將軍陪着毛文龍的身邊,看着毛文龍恭恭敬敬的上前上香施禮之後波瀾不驚的道。

“大明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狀況已經顯現,雖然這個大明朝廷有這樣那樣的錯誤,但無論如何,也是我們漢人的江山,怎麼能讓腥羶沾染?所以我這次過來,請老將軍帶着您的子弟們再上戰場,不是爲了哪一家哪一姓的朝廷戰鬥,而是爲了驅逐韃虜,保我中華漢人根脈。”毛文龍開宗名義的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本心,告訴這位戚軍老將軍,自己請他們出山的初衷。

老將軍就沉吟着,也沒有說什麼,然後揹着手,帶着毛文龍走出了公祠,回了自己的家。

戚軍是戚繼光的侄兒,既然是戚家軍,當然是子承父業,攏着這些天南海北的戚家軍子弟後輩們,在這裡艱難的活下去。

戚軍的家很大,但不奢華,明堂也是公堂,陳列擺設倒更像一個聚義廳。

其實也對,在這裡,根本就是以軍隊的編制來管理,同時也爲不被朝廷見容,也等於是高度自治,所以,這裡當然就是這個戚家軍餘部的中樞。

兩個人分賓主坐下,戚軍沉聲道:“你是一條漢子,你的所作所爲,我早已經知道,我很敬重你,這和我們當初戚家軍的理念是相同的,都只管外戰,絕不內戰。但現在官府逼迫,我們不得不起來反抗,但我們真的沒有造反。”

毛文龍點頭表示理解:“對外殺敵的英雄,卻被朝堂上的奸佞小人所忌度算計,其事可悲,其情可閔。”說完這話之後,毛文龍向左右看了看。

戚軍明白,輕輕的揮了揮手,屋子裡的其他人就魚貫而出,然後還將門帶上,雙方的親兵就在門外警戒。

“倒不是我相信不着老將軍們的子弟,實在是因爲我要說的事情太過重大,如果事先透露出去風聲,所有算計就都將付之東流,而且我還會被朝堂上的那幫混蛋們直接罵死,所以還請老將軍見諒。”

戚軍就點點頭:“大帥所計劃的一定是天大的大事,能夠跟我這鄉野草民說一說,榮幸之至,但也願意洗耳恭聽。”

毛文龍就坦言將自己即將出兵,滅了朵彥一部的計劃和最終的目的說了出來,然後鄭重道:“戚家軍也曾經和朵彥部打過,幾次戰爭戰績輝煌,所以我想請老將軍出山,幫助我實現我的目標。”

戚軍就長嘆一聲:“並不是我不想幫你,但是戚家軍——”

毛文龍直接打斷了他的話:“老將軍,戚家軍受不白之冤,總是要洗雪的,如果總是揹負着這樣的罪名,上對不起戚家軍忠心報國的先烈,下面也沒辦法和未來的後輩子孫交代,總不能讓子孫們永遠揹着一個叛逆的污名,活在這個世界上吧。”

看看痛苦的戚軍,毛文龍就道:“水滸傳中108好漢逼上梁山,大家都爲宋江最終接受招安而氣憤,人人指責爲什麼不造反,但其實我卻爲宋江叫屈喊好。”

水滸傳成書在元末明初,早已經在大明膾炙人口耳熟能詳,毛文龍拿出來說事,卻也恰到好處。

戚軍就扭頭,難得的有了興趣聽毛文龍說。

毛文龍就道:“之所以宋江不造反,其實他根本就造不了反。”

“願聞其詳。”

毛文龍看到戚軍感興趣,當然知道只要自己說對了,那麼戚家軍就能跟着自己走了。

“當時大宋富庶穩定,雖然對外不行,但對內還是很有手段和能力的,這和我們現在的大明幾乎一樣,雖然外敵環視處處受壓,但內地的幾次大規模的造反,不過是轉眼就被彈壓下去,不是嗎?”

戚軍就點點頭,繼續聽。

“而所謂的108將,您看看都是什麼人?雖然各行各業都有,似乎可以立刻組建成一個朝堂班子,但那些都其實是庸才,即便是軍師吳用,也不過是投機取巧,和歷史上真正的軍師簡直不可同日而語,所以,那幫人根本就不能治理國家,當時宋江要是憑藉這個造反,從而引起朝廷重視,分分鐘就被滅了。”

戚軍深以爲然。

“既然造反不成,那麼做個強盜山大王可以吧,但也不成。”

“爲什麼?”

“後繼無人。”這纔是宋江最擔心的根本。“一旦這些兄弟老了,那麼結局一定是可悲的,所以,宋江接受招安,其實是在給兄弟們留着後路歸宿,是不得不爲啊。”

戚軍就長嘆一聲。

“這和現在老將軍的狀況一樣,造反不成,那就要給未來的子孫一個歸宿。”

戚軍就再次長嘆:“毛帥分析的對啊,但我一直沒有辦法和朝廷接洽,周邊官吏恨不得我現在就死,哪裡還能幫我說話?不瞞毛帥說,我現在和官軍如此互不侵犯,正是不想和朝廷真的鬧僵,好爲子孫們留着後路啊。”

毛文龍就直言:“其實,這次我來,就是爲此,以在下愚見,老將軍應該再次出山,幫助我滅了朵彥,爲國立功之後,再次堂堂正正的讓戚家軍走上大明舞臺。”

“你能幫助我洗清罪名嗎?你能讓朝廷再次認可我嗎?”

毛文龍就堅定的道:“能,我擔保。”

“你憑什麼擔保?”

“憑遼東不能沒有我,憑皇上不能沒有我。”

第167章 重返遼東第731章 錢多無用論第924章 踏上朝鮮第1198章 充滿政治的戰爭第1447章 殲滅兩旗第1170章 巡視張家口第1234章 泄露天機第164章 分析局勢第016章 人頭軍功第1248章 天下皆背叛 我不背叛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412章 合法化第1220章 解決廠衛第1156章 再整雄兵第673章 馬維忠的建議第101章 奴隸大軍第525章 三巨頭的態度第282章 各種藉口第1081章 朝鮮對答第1231章 兄弟玩笑第720章 皇上內閣的心思第283章 熊廷弼的後果第837章 挖人祖墳的道理第1158章 大裁軍第1146章 君臨天下第1219章 大軍雲集第343章 反攻第235章 互相推諉第908章 聖旨到第428章 針鋒相對第083章 東山礦徒第864章 炮火隔斷第476章 繼續戰鬥第479章 阮大鉞的殺傷力第990章 德川幕府第318章 收攬兵權第1198章 充滿政治的戰爭第057章 鎮江留守第161章 一個目標第589章 信王 還是個孩子第1218章 兩皇陣前會第211章 後金羣臣的擔心第1246章 崇禎篡位第1236章 皇太極投降第1190章 暗中佈置第498章 袒露心扉(爆更中)第237章 封賞第1182章 需要再設個總督第995章 整軍備戰3第315章 正面突擊第475章 逼退一個是一個第463章 沒落的勳貴第137章 百姓之心第1423章 建奴的慈悲第1293章 坐困愁城第875章 互相交換第995章 整軍備戰3第362章 虎頭蛇尾第1279章第1386章 輝煌落幕第135章 百姓的年第1042章 知己知彼第1687章 崇禎之死第931章 戰場訓將第1180章 打上門了第095章 積極備戰第126章 新年伊始第619章 逼迫出戰第1377章 新丁的養成方式第414章 自請點檢第297章 略作調整第396章 溫馨的感覺第534章 逐條反駁第1203章 皮島有內奸第613章 蜂擁而出第988章 混亂的戰鬥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579章 一路殺官第1098章 被包圍了第1211章 不可收拾第1378章 張盤的邏輯手段第209章 根基形勝第993章 整軍備戰1第796章 對戰朝堂第788章 風向大變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1409章 大設總督第1381章 鎮江大捷第474章 反咬回去第1447章 殲滅兩旗第704章 評論三黨第689章 朝局變了第736章 改革稅制第344章 奪城第034章 馬肉人才第107章 騎虎難下的阿敏第1256章 內外交困第617章 父子之辯第321章 不可思議第1306章 錦州之戰2
第167章 重返遼東第731章 錢多無用論第924章 踏上朝鮮第1198章 充滿政治的戰爭第1447章 殲滅兩旗第1170章 巡視張家口第1234章 泄露天機第164章 分析局勢第016章 人頭軍功第1248章 天下皆背叛 我不背叛第631章 自相殘殺第412章 合法化第1220章 解決廠衛第1156章 再整雄兵第673章 馬維忠的建議第101章 奴隸大軍第525章 三巨頭的態度第282章 各種藉口第1081章 朝鮮對答第1231章 兄弟玩笑第720章 皇上內閣的心思第283章 熊廷弼的後果第837章 挖人祖墳的道理第1158章 大裁軍第1146章 君臨天下第1219章 大軍雲集第343章 反攻第235章 互相推諉第908章 聖旨到第428章 針鋒相對第083章 東山礦徒第864章 炮火隔斷第476章 繼續戰鬥第479章 阮大鉞的殺傷力第990章 德川幕府第318章 收攬兵權第1198章 充滿政治的戰爭第057章 鎮江留守第161章 一個目標第589章 信王 還是個孩子第1218章 兩皇陣前會第211章 後金羣臣的擔心第1246章 崇禎篡位第1236章 皇太極投降第1190章 暗中佈置第498章 袒露心扉(爆更中)第237章 封賞第1182章 需要再設個總督第995章 整軍備戰3第315章 正面突擊第475章 逼退一個是一個第463章 沒落的勳貴第137章 百姓之心第1423章 建奴的慈悲第1293章 坐困愁城第875章 互相交換第995章 整軍備戰3第362章 虎頭蛇尾第1279章第1386章 輝煌落幕第135章 百姓的年第1042章 知己知彼第1687章 崇禎之死第931章 戰場訓將第1180章 打上門了第095章 積極備戰第126章 新年伊始第619章 逼迫出戰第1377章 新丁的養成方式第414章 自請點檢第297章 略作調整第396章 溫馨的感覺第534章 逐條反駁第1203章 皮島有內奸第613章 蜂擁而出第988章 混亂的戰鬥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579章 一路殺官第1098章 被包圍了第1211章 不可收拾第1378章 張盤的邏輯手段第209章 根基形勝第993章 整軍備戰1第796章 對戰朝堂第788章 風向大變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1409章 大設總督第1381章 鎮江大捷第474章 反咬回去第1447章 殲滅兩旗第704章 評論三黨第689章 朝局變了第736章 改革稅制第344章 奪城第034章 馬肉人才第107章 騎虎難下的阿敏第1256章 內外交困第617章 父子之辯第321章 不可思議第1306章 錦州之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