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對戰朝堂

新的一天開始了,諸位大臣彙集在午門外等待上朝的時間更加提前了,這不是誰的要求,這是難得的主動。大家都帶着一夜無眠想出來的辦法想法早早的聚集在一起,互相探討研究得失,那叫一個熱烈。

隨着午門大開,各黨派,帶着自己今天新的目的,開始了難得的天啓連續的大朝會。戰鬥,不,其實是互相撕咬繼續開始。

面對剛剛開始,閹黨和東林的撕咬,毛文龍真的沒辦法了,黨爭已經成爲一種惡劣的習慣,存在於明末後期的朝堂。

不管是剛剛上位的皇帝,還是進入內閣閣老,決策層首要做的事情,不是怎麼養處理政務,沒有人再能夠顧及到這個帝國的興衰,也沒有能力和精力去顧及這個,因爲黨爭,其實最終的結局是爲了自保,皇帝要保住皇權,閣老要保住位子,大臣要站隊希望升遷,所有的人必須投入所有的精力,進行着這種無休無止的精力耗費上。

原先毛文龍一直以爲,大明滅亡滅亡在兩點,一個是財政,一個是內憂外患。

財政的崩潰,造成了大明沒有錢糧來養活軍隊;自然災害的小冰河期,造成內地流民不得不爲一口吃的而揭竿而起;外部的建奴,也就是後來的滿清,步步緊逼,讓關寧不能夠出擊,只能消耗大明無數的錢糧來做烏龜殼以求自保。

但是現在看來,真正打倒這個大明的,不是財政的崩潰,不是內憂外患,而是根本上的朝堂這些應該治理國家的大佬,不去治理這個國家,而是爲了意氣之爭,或者是最終不得不進入惡劣循環的自保的鬥爭,這是一種絕對的悲哀,就比如說現在毛文龍,就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這樣無休無止的扯皮,卻無可奈何。

一黨獨大,已經在毛文龍的心裡成爲了必然,只有用一個黨派去治理這個國家,才能走出這個怪圈。當然,這絕對不是誤國害民的東林黨,必須是自己的孤臣黨。

皇帝難得勤勉,大朝連續召開,經過第1天的磨合之後,三個黨派各自有了自己的想法,東林黨依舊掌握着話語權,首先火力全開。大家已經撕開了原先的循序漸進等等的理由,直接奔向了主題,不管是閹黨和東林黨,都直接拋棄了孤臣黨,兩方開始對掐。

還不等天啓皇帝說什麼,歷來首先要站出來的東林黨,直接無視了孤臣黨,將火力全部對準了閹黨。

這是必須的,因爲閹黨是皇帝的代言人,只要打倒了閹黨,就等於打掉了皇帝的爪牙,這是在大殿上所有人的共識。只要閹黨傾覆了,皇帝就成了一個沒有牙齒的老虎,衆正盈朝的局面就將再次出現,皇權將再次被剝奪,小年輕的皇帝將再次被架空,讓他不得不最終成爲一個優秀的木匠。

這就是現在東林黨想達到的目標。

楊漣站出來,直接彈劾魏忠賢二十四大罪。

“高皇帝定令,內官不許干預外事,只供掖廷灑掃,違者法無赦。聖明在御,乃有肆無忌憚,濁亂朝常,如東廠太監魏忠賢者。敢列其罪狀,爲陛下言之。魏閹本市井無賴,中年淨身,夤入內地,初猶謬爲小忠、小信以幸恩,繼乃敢爲大奸、大惡以亂政。祖制,以擬旨專責閣臣。自忠賢擅權,多出傳奉,或徑自內批,壞祖宗二百餘年之政體,大罪一。”

說話是文縐縐的,但通俗的解釋很明白,楊漣這一條的意思無非就是太監干政就是罪惡,代表皇帝搶了文官的權力就該死。

對於這一點的彈劾,阮大月站出來駁斥道:“揚大人的學識真的欠考慮呀。”

楊漣當然不同意這樣的評斷,當時大吼:“奸佞,難道你還有什麼話說?你本來是聖人門徒,卻背叛了聖人的禮教,成了奸佞的走狗,成了禍國殃民者的幫兇,你的君子節操在哪裡?你的士子風骨在哪裡?你還有臉站出來說話嗎?”

用士子根基做打擊,當場就讓阮大鉞羞愧難當,掩面退下,因爲人不管怎麼樣,還有最終底線的,楊漣直接抓住了阮大鉞的根底痛腳,讓他無言反駁。

在這個年代,不管是大奸大惡之人,還是宵小之徒,都不敢放棄自己的根本所在,因爲那是一切上進的基礎,丟失了,就等於徹底的將自己的前途作廢。

看到這樣的結局,毛文龍真的是無奈搖頭,因爲既然已經決定鬥爭,就應該不惜一切代價,目的是爲了取得最終的勝利。結果你們依舊在瞻前顧後,愛惜羽毛,這本來就是束手束腳,若論道德高地,誰還能夠比得過東林黨人?

看到閹黨一羣一個個面面相覷,爲了顧惜自己的羽毛,撕扯不下這個臉,早就已經在昨天晚上的會議上,孤臣黨決定的方略,毛龍就毫不猶豫的站出來。

毛文龍站出來,滿堂皆是吸氣聲,這裡大部分都是東林人,這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尤其是一個人怕另一個人的時候,不是在言語氣勢上,而是在潛意識裡。就比如說現在,東林恐懼毛文龍不是毛文龍的能言善辯,而是在心理上就產生了恐懼感,延伸到氣勢上,也就弱了一頭。

天啓倒是高興無比,因爲毛文龍每戰必勝的狀況,讓一向維護培養閹黨的皇帝,看到了希望。

“毛愛卿對楊大人的說法,有什麼不同意見嗎?”

毛文龍就躬身道:“不同意見臣不敢苟同,不過有些事情倒是想說一說,楊大人這一條的意思無非就是太監干政就是罪惡,搶了文官的權力就該死。但其實草擬聖旨的權利,當初並不是太監主動攫取的,楊大人說是祖制,好吧,那我就說祖制,當時司禮監這個機構的設立,也是皇帝授權的。洪武爺的時候就沒有內閣這個機構。成祖把內閣當秘書班子,讓他們幫忙草擬聖旨,沒說過有排他性授權。所謂“只能由內閣來幹”,是文官權力壯大以後自己宣稱的。這樣算來,魏忠賢無罪。”

這樣入情入理的分析,立刻得到了閹黨和孤臣黨們的點頭同意,道理非常明顯,根本不必辯駁。

但是毛龍卻不依不饒,繼續侃侃而談:“之所以需要太監們幫助看閱奏摺,也是被逼無奈,大家知道,每日進入皇上書案的奏摺越來越多,但是,放到皇上書案上文臣們的奏摺內容是什麼呢?洪武爺的時候,大家都知道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洪武爺打了一個大臣的屁股。”

此話一出,當時大家都瞭然,因爲這事情太過出名了,作爲明朝開國皇帝,建明初年,朱元璋操辦國事盡心盡力,對所呈奏摺都是親力而爲。但時任刑部主事茹太素,每次上奏都是連篇累牘、長篇大論,並且語境晦澀,總是讓農民出身的朱元璋頭疼。

有一次,茹太素拿出了一本更厚的奏摺交給朱元璋,而朱元璋剛捧到手,便交給中書郎王敏念給他聽。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朱元璋閉目傾聽,而當王敏唸完六千多字以後,朱元璋還是沒能聽出來他想表達什麼,而整整一萬七千字的內容,直等讀到第一萬六千字時纔開始出“乾貨”,於是便怒令茹太素入朝,命人在朝廷上把茹太素痛打一頓。

“臣認爲,皇上日理萬機,哪有那個閒來聽大臣空洞無物的胡說八道?所以才讓太監接過給皇上的大臣奏摺,先看了,挑揀出重點,然後節省時間處理,難道這個是錯的嗎?”

橫了一眼楊漣“就比如你的這個奏摺,其實用六個字就完全能說明白,太監干政,該殺。結果你呢,囉囉嗦嗦的滿篇胡言,聽的大家雲山霧罩,就連我這個無聊上朝的人,都不耐煩,那你說,皇上很閒嗎?皇上能整天看着這些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東西嗎?”

第028章 真實謊言第1379章 逼營列陣第274章 紛紛上書第020章 大敗漢軍第806章 朝爭落幕第164章 分析局勢第305章 大軍出征第334章 救與不救第229章 強弩之末第1321章 遼西落幕第1146章 君臨天下第295章 皮島 活了第165章 出兵的理由第1252章 局勢很嚴重第1046章 緊急佈置第960章 應對小冰河期第191章 堅守鎮江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1162章 兄弟心思第1406章 新老交接第285章 焦頭爛額老奴酋第157章 小黨的手段第1398章 一心尋死的皇帝第182章 搶佔城牆第031章 改變規矩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1025章 困難的日本人第126章 新年伊始第545章 拉人入股第735章 鼓動收稅第1297章 抓了李永芳第1157章 義子相聚第818章 提出條件第956章 天下輿圖第1271章 頹廢的京師第1705章 執政改革第114章 玉石俱焚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689章 朝局變了第973章 兄弟攜手第1070章 受封國公第889章 監軍歸來第711章 出乎意料第1175章 躺着論道第229章 強弩之末第1424章 恢復實力的滿清第977章 再造神器第529章 形勢大好第918章 校閱三軍第684章 百姓的認知第1004章 中日海戰-交鋒第1275章 窮困潦倒的戶部第983章 鄭芝龍的出現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670章 接受內附第1112章 敵人在哪裡第1401章 天啓重生第148章 天啓後悔了第1265章 暗藏玄機第084章 有士加入第787章 內閣心聲第1076章 宣州之戰第1255章 一團亂的朝局第164章 分析局勢第1292章 目標鳳城第262章 舉薦孫承宗第811章 監軍太監第1098章 被包圍了第793章 毛文龍的指導思想第331章 絕不拋棄第031章 改制親兵第853章 努爾哈赤的麻煩第727章 那就作死吧第264章 監軍出更第779章 良策第447章 逼急了皇帝第187章 挑起仇恨第845章 反正歸明第1042章 知己知彼第721章 準備再戰第418章 感情如此有錢第038章 進退兩難第1218章 兩皇陣前會第1697章 過把癮就死第281章 招商引資第449章 太監監軍第1142章 出賣老兄弟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356章 與敵對陣第118章 我們反擊第1065章 小國有忠烈第850章 突圍方向第876章 不想死的代善弟1234章 募集第612章 邊軍的騷動第137章 百姓之心第1445章 可怕的底蘊第1155章 和朝鮮攤牌
第028章 真實謊言第1379章 逼營列陣第274章 紛紛上書第020章 大敗漢軍第806章 朝爭落幕第164章 分析局勢第305章 大軍出征第334章 救與不救第229章 強弩之末第1321章 遼西落幕第1146章 君臨天下第295章 皮島 活了第165章 出兵的理由第1252章 局勢很嚴重第1046章 緊急佈置第960章 應對小冰河期第191章 堅守鎮江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1162章 兄弟心思第1406章 新老交接第285章 焦頭爛額老奴酋第157章 小黨的手段第1398章 一心尋死的皇帝第182章 搶佔城牆第031章 改變規矩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1025章 困難的日本人第126章 新年伊始第545章 拉人入股第735章 鼓動收稅第1297章 抓了李永芳第1157章 義子相聚第818章 提出條件第956章 天下輿圖第1271章 頹廢的京師第1705章 執政改革第114章 玉石俱焚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689章 朝局變了第973章 兄弟攜手第1070章 受封國公第889章 監軍歸來第711章 出乎意料第1175章 躺着論道第229章 強弩之末第1424章 恢復實力的滿清第977章 再造神器第529章 形勢大好第918章 校閱三軍第684章 百姓的認知第1004章 中日海戰-交鋒第1275章 窮困潦倒的戶部第983章 鄭芝龍的出現第851章 奴才 不再是同胞第670章 接受內附第1112章 敵人在哪裡第1401章 天啓重生第148章 天啓後悔了第1265章 暗藏玄機第084章 有士加入第787章 內閣心聲第1076章 宣州之戰第1255章 一團亂的朝局第164章 分析局勢第1292章 目標鳳城第262章 舉薦孫承宗第811章 監軍太監第1098章 被包圍了第793章 毛文龍的指導思想第331章 絕不拋棄第031章 改制親兵第853章 努爾哈赤的麻煩第727章 那就作死吧第264章 監軍出更第779章 良策第447章 逼急了皇帝第187章 挑起仇恨第845章 反正歸明第1042章 知己知彼第721章 準備再戰第418章 感情如此有錢第038章 進退兩難第1218章 兩皇陣前會第1697章 過把癮就死第281章 招商引資第449章 太監監軍第1142章 出賣老兄弟第1128章 錯綜複雜的關係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356章 與敵對陣第118章 我們反擊第1065章 小國有忠烈第850章 突圍方向第876章 不想死的代善弟1234章 募集第612章 邊軍的騷動第137章 百姓之心第1445章 可怕的底蘊第1155章 和朝鮮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