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治國的辦法

黃爌之所以和毛文龍針鋒相對,老是挑他的毛病,是因爲他對毛文龍剛剛做的事情非常不滿,也對皇上剛剛加入什麼鬼東西銀行的做法相當不滿。站在當時年代,自給自足的經濟,不借錢過日子的想法習慣上,黃爌認爲皇帝不該向別人借錢,毛文龍不該做高利貸者盤剝皇上。

首先,黃爌是正統的文人,他對商人有着天生的牴觸的,所以,黃爌的家真的就是靠着耕讀爲生的,真的就沒有人經商而成爲大明官員行列裡的異類,結果做爲一個大明堂堂的皇帝,在不好好的當皇帝去做木匠的情況下,竟然又被毛文龍直接帶進商人的羣體裡謀求利益,這簡直就是不務正業,在不斷的墮落,所以在他認爲,毛文龍就是奸佞小人了。

第二個不滿皇上的做爲,放下與商人爲伍牟利不說,單單一個寅吃卯糧就是被文人士大夫官員所最忌諱和不齒的。

在他們認爲,量入爲出,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纔是王道,纔是真正居家過日子的辦法,靠着舉債過日子,靠着未來的收入爲依託,先花了未來的錢,這絕對是不可取的,一旦這個習慣形成,未來是不是就要事先向天下徵收明年的稅賦?如此口子一開,那就是惡魔出世,世界將徹底的大亂了。

其實這事情一出來,黃爌就趕緊找到葉向高表示了自己的反對,但葉向高卻沒有急躁的反對,一來是因爲朝廷的確需要錢以解燃眉之急,二來他認爲毛文龍不會坑皇帝,他沒這個膽子,所以他希望聽聽毛文龍怎麼說,看看他怎麼做。

毛文龍當然知道黃爌不是針對自己而是針對事情,但跟黃爌一個幾百年前的書呆子解釋後世那繁雜的赤字經濟運作學,那就真的是對牛彈琴了。

毛文龍就深思了一下,然後鄭重其事的向黃爌問到:“黃大人是什麼樣的家境?”

被他這麼突然的轉彎問話弄的一愣的黃爌,最終還是回答了毛文龍:“本官家裡有祖上傳下來的一百畝良田,再加上本官的一點俸祿,也算小康之家吧。”

毛文龍就在心中很是鄙夷了一下,就這點家底,你還穿的這麼光鮮,還平時結交同僚時候出手闊綽,我信你個鬼,你個糟老頭子。

但這時候不是糾察受賄問題的時候,毛文龍就先讚了一聲:“果然是持家有方。”轉而又問到:“如果大人家今日米缸無米,但明日稻米成熟,大人該怎麼做?”

黃爌當然回答:“一家對付一頓罷了。”

毛文龍點點頭:“勤儉人家啊。”

“詩書傳家,這是組訓,不敢奢靡懈怠。”黃爌就回了一句。

“但聽說明年您兩個兒子就要上京科考,真是恭喜了。”

黃爌就驕傲的挺拔了身子:“不才犬子,學業還行,希望明年大比能高中,也好爲皇上效力。”

“但如果兩位貴公子因爲上京沒有盤纏,您該如何?”

黃爌毫不含糊的回答:“爲了犬子前程,爲了能讓他們爲皇上效力,當借貸親友。“

毛文龍就雙手一拍:“家有小事,當刻苦忍耐,但關乎前途大事,便需要借貸,孰輕孰重當是一目瞭然。”

黃爌就張口結舌,這樣小家與大家相比,真的是對比鮮明啊。

“而爲公子前程借貸,歸還不過兩種,一個是等待秋收,但按照剛剛我們對答假設,大人家的收成僅僅夠朝夕溫飽,那麼這筆借貸的歸還就需要另想他法。”

衆人點頭。

毛文龍就繼續道:“爲了前程不得不借貸,這是個辦法,但其實已經變相的解決了還貸的問題。”

大家真的沒有明白,尤其是不知道小日子的朱家兄弟兩個,更是糊塗。

毛文龍就給他們分析:“這筆借貸形成,雖然黃大人拉了饑荒,但卻爲兩位公子獲得了前程,然後他們就可以出仕爲官,就有了薪俸收入,有了收入就可以歸還了。而一旦當初怕拉饑荒而不借貸,那麼兩位公子就沒有以後了,這個道理對吧。”

這個道理當然對拉,只是要是真有這事,指望着大明官員那低廉的令人髮指的俸祿還債,那是想也別想的。

但在當時有學子趕考,其實是不必爲盤纏費心的,因爲會有無數鄉紳主動奉獻,這也是一種投資,一旦這位學子高中,那麼這個資助者就會得到巨大的回報的。

看到因爲這小事兒明白了的黃爌,毛文龍輕鬆的道:“家國一體,只要皇上靠着這筆兩千七百萬的貸款,讓大明財政舒緩過來,就是成功,就比如張慎言巡撫需要的百萬軍費,只要給了他,最少他能將現在和奢安亂賊僵持的局面就會被打破,就會將奢安亂賊逼迫進大山,就會讓許多遭受戰爭荼毒的地方得以恢復,那麼,皇上的內帑就可以免了對受災百姓的賑濟(在大明,賑濟百姓的銀子,都是出自內帑的,這是皇恩浩蕩的表現,這和戶部幾乎無關。)這首先就等於賺了一筆。”

天啓就深以爲然了。

“而將士得到軍餉裝備,就能煥發戰鬥力,如此,未來糜爛南方十幾年的奢安之亂就能提前撲滅,那麼,每年就可以爲戶部國朝減少百萬軍費,如此就可以減少千萬以上銀子的開銷,而節省出來的這千萬銀子就可以再拿到別的地方上去,就又解決了那個地方的問題,再次爲戶部國朝省下更多的銀子,如此循環下去,不出三五年,大明就會變得好起來,那麼,皇上的這筆貸款您認爲值得不值得?”

奢安之亂的前後持續了十七年,然後又有了沙普之亂。

“奢安之亂”和後來的“沙普之亂”規模巨大、持續時間長,不僅震撼了當時的西南各省,牽制了蜀、楚、黔、滇諸省的軍事、經濟力量,削弱了明王朝對後金的防禦能力,在客觀上也起到了減緩明朝廷對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的壓力,使明朝廷處於三線作戰腹背受敵的境地,在很大程度上動搖了明王朝的統治基礎,加速了明王朝統治的覆亡。

而縱觀整個對這兩個叛亂的鎮壓上,之所以拖了這麼久,那是大明有錢就打,沒錢就停造成的。

打了,勝利壓縮,停了,就讓叛亂恢復喘息,直接進入了死循環,如此,不但徹底的糜爛了西南財富之地,更給大明財政攤上了每年不下百萬的開資,讓本來就不堪重負的大明財政更是雪上加霜。如果真的用這個辦法最快解決了奢安之亂,那大明就解開了四面楚歌的困局,就可以專心的對付西北的流民暴亂,專心的對付建奴滿清的進攻,這個大明可能就真的可以挽救了。

對於經濟不懂,但一提奢安之亂就鬧心的天啓,就糾結於毛文龍說的還沒發生的事情:“毛帥說還要打十多年啊,那可如何得了。”然後對黃爌和葉向高道:“如果按照毛帥的辦法,那我們是不是該再向毛帥的銀行貸款一百萬,今年就給張巡撫二百萬銀子,是不是就可以快速的撲滅這個禍亂?就可以爲大明省下許多銀子做別的事情?”

聽到這樣的提問,毛文龍就欣慰的知道,自己把皇帝帶溝裡去了。

第1258章 重重危機第1280章 範文傑的心思第707章 萬分危急第1002章 中日海戰 開始第1072章 總督駕到第959章 人要勝天第981章 李慶借兵第466章 魏忠賢的待見第913章 皇帝和督師的嫌隙第477章 品級之爭第529章 形勢大好第651章 借刀殺人第394章 勤快辦事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951章 爲造反未雨綢繆第609章 忽悠 相互忽悠第1138章 全面鋪開第1413章 經濟與戰爭課第746章 民心第1403章 改變風氣第046章 跑題會議第669章 我給你活路第167章 重返遼東第1316章 誰都坑第487章 戾氣滿腔(爆更開始)第641章 拒絕投降的藉口第1209章 大變突生第305章 大軍出征第1330章 一次大會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414章 自請點檢第318章 收攬兵權第912章 皇帝的抱怨第1008章 中日海戰-屠殺倭寇第1035章 慘烈屠城第333章 愛民之心第213章 聰明的悲劇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032章 最大收穫第542章 緊賺不夠花第891章 勾結死敵第484章 越扯越遠第818章 提出條件第476章 繼續戰鬥第799章 打倒一個第1046章 緊急佈置第334章 救與不救第464章 東林集會第859章 甘心赴死第822章 再破鎮江第256章 廠衛坐班第221章 堵門之戰3第111章 張盤搶關第271章 接受安插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1276章 發動羣衆第589章 信王 還是個孩子第027章 最後時刻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719章 加強防護第913章 皇帝和督師的嫌隙第1432章 窮兵黷武的底氣第1121章 烈火焚城第918章 校閱三軍第1109章 打破包圍圈1329章 四佔鎮江第1219章 大軍雲集第1234章 幹我屁事第966章 殖民海外第250章 興建鹽場第1261章 推心置腹第849章 舉國歡騰第006章 我的隊伍第1290章 逃離虎口第591章 和孫承宗交鋒第524章 袁可立的關懷第797章 總是跑題第183章 事起突然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247章 絕不賑濟第818章 提出條件第259章 分而治之第1028章 逼死國王第346章 光復第859章 甘心赴死第108章 前無去路第905章 駐兵鐵山第1078章 齊飛的心思第195章 再回故里第1265章 暗藏玄機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586章 向北,進攻第260章 宴請廠衛第483章 英國公的辦法第1205章 陷害皇帝第801章 咆哮金殿第200章 毛承祿的辦法第1171章 廢了的長城
第1258章 重重危機第1280章 範文傑的心思第707章 萬分危急第1002章 中日海戰 開始第1072章 總督駕到第959章 人要勝天第981章 李慶借兵第466章 魏忠賢的待見第913章 皇帝和督師的嫌隙第477章 品級之爭第529章 形勢大好第651章 借刀殺人第394章 勤快辦事第136章 好東西是敲打出來的第951章 爲造反未雨綢繆第609章 忽悠 相互忽悠第1138章 全面鋪開第1413章 經濟與戰爭課第746章 民心第1403章 改變風氣第046章 跑題會議第669章 我給你活路第167章 重返遼東第1316章 誰都坑第487章 戾氣滿腔(爆更開始)第641章 拒絕投降的藉口第1209章 大變突生第305章 大軍出征第1330章 一次大會第454章 兒子來了第076章 傾盡全力第414章 自請點檢第318章 收攬兵權第912章 皇帝的抱怨第1008章 中日海戰-屠殺倭寇第1035章 慘烈屠城第333章 愛民之心第213章 聰明的悲劇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032章 最大收穫第542章 緊賺不夠花第891章 勾結死敵第484章 越扯越遠第818章 提出條件第476章 繼續戰鬥第799章 打倒一個第1046章 緊急佈置第334章 救與不救第464章 東林集會第859章 甘心赴死第822章 再破鎮江第256章 廠衛坐班第221章 堵門之戰3第111章 張盤搶關第271章 接受安插第166章 反攻遼東第1276章 發動羣衆第589章 信王 還是個孩子第027章 最後時刻第329章 廢除軍戶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719章 加強防護第913章 皇帝和督師的嫌隙第1432章 窮兵黷武的底氣第1121章 烈火焚城第918章 校閱三軍第1109章 打破包圍圈1329章 四佔鎮江第1219章 大軍雲集第1234章 幹我屁事第966章 殖民海外第250章 興建鹽場第1261章 推心置腹第849章 舉國歡騰第006章 我的隊伍第1290章 逃離虎口第591章 和孫承宗交鋒第524章 袁可立的關懷第797章 總是跑題第183章 事起突然第240章 功過之論第247章 絕不賑濟第818章 提出條件第259章 分而治之第1028章 逼死國王第346章 光復第859章 甘心赴死第108章 前無去路第905章 駐兵鐵山第1078章 齊飛的心思第195章 再回故里第1265章 暗藏玄機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586章 向北,進攻第260章 宴請廠衛第483章 英國公的辦法第1205章 陷害皇帝第801章 咆哮金殿第200章 毛承祿的辦法第1171章 廢了的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