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恢宏的火器戰爭

張晚排兵佈陣之後,站在高高的指揮台上,抄起鼓槌,要親自擂鼓督戰。目的是要鼓舞士氣,一舉拿下西峽關,讓坐在遠處山坡上悠閒喝茶觀戰的毛文龍,見識一下自己強大的棒子軍的戰鬥力。

戰鼓激昂的擂響,一鼓起,百鼓應和,巨大的鼓聲在羣山之中聚攏迴盪,更加聲勢。

攻佔漢城的得勝之軍更是氣勢如虹,在一個個參校(小旗)副校(把總),正校的指揮下,開始吶喊着,推起笨重的攻城器械,推起一門門火炮,開始奮力的攀爬那道斜坡,向西峽關發動進攻。

現在的朝鮮正規軍的火器,也是相當先進和數量龐大的。這種裝備方式,主要還是來源於向大明的學習。

當年大明軍隊進入朝鮮,幫助朝鮮人抗倭的時候,朝鮮軍隊和倭寇的甲冑裝備非常精良,手中的武器刀槍也非常鋒利。但當他們看到大明的軍隊,大部分都是一身紅色鴛鴦襖,竟然沒有甲冑裝備,他們當時還嘲笑大明真的窮啊,就連出國的軍隊都穿不起鎧甲。哪怕是裝裝門面呢,也應該裝備齊啊。由此看來,大明內地的將士更是不堪了。

結果雙方一對陣,情形卻是大大的出乎了他們的意料。感情大明已經大部分裝備了火器,原則上,雙方根本就不必近身肉搏,各種各樣的火器就將遠處的敵人打成了渣子。

於是,一項以大明爲學習榜樣的兩個國家,就開始了瘋狂的向大明學習火器的運用之法。

尤其是朝鮮,因爲是大明的藩屬國,更是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一面向大明要,是的,是要,不給錢的,一面瘋狂的自己鑄造,將大明所有有用的,沒有用的,學了一個十全十。

張晚的軍隊是朝鮮王國的正規軍,也是三大營的禁衛軍,裝備更是精良,現在,展現在毛文龍等人面前的,就是當代火器的一次大展覽。

隨着進攻開始,山腳下的紅衣大炮,大將軍炮,還有叫不上名字的大口徑火炮立刻開炮,無數的炮聲匯合在一起,再加上羣山迴響,真的是震耳欲聾地動山搖。

一枚枚大小不一的炮彈帶着硝煙,呼嘯着撲向了西峽關,打的西峽關塵土飛揚,碎石飛舞,當然,也有一部分因爲操做不熟練,落在了自己人的腦袋上,人家還沒把敵人怎麼滴呢,先自己人來了一場屠殺,哀嚎慘叫此起彼伏,咒罵怒吼連成一片。

但這些朝鮮的將士,畢竟經過了半年多的腥風血雨,早就習慣了這種被敵人打死和被自己打死的雙重洗禮,詛咒叫罵歸詛咒叫罵,但他們依舊沒有停住他們的腳步,因爲一旦停住了腳步,督戰隊會毫不猶豫的揮刀執行軍法。

當大軍擁到半山腰的時候,近戰火器開始發威,什麼一窩蜂,什麼火龍出水,火龍神鴨,虎尊炮,那真是琳琅滿目,展現了現代各種火器元祖的威力。

再向上,什麼二人臺,火銃,五雷神機(大號左輪槍),十八管瞬雷火銃(最早的機關槍)更是紛紛亮相,那是硝煙陣陣,鉛子橫飛,遮蔽了整個戰場。

幾輪下去,張晚的大軍裡,質量低劣的令人髮指的火銃,開始出現炸膛的現象。一個炸膛,就會殃及周圍,就是一片慘叫撲倒。一個一窩蜂放歪,那就是滿天金蛇亂舞,弄得是雞飛狗跳。這樣的火器表演與展示,說實話,讓穿越以來,還重來沒見過古代真正的火器對戰的毛文龍,看的是目癡神迷欲仙欲死。

雖然因爲質量問題加上訓練問題,因炸膛自殺的和被自己人殺的,要多過被敵人殺的,但那血火硝煙的場面,真的是太讓人震撼了。

而這時候,西峽關上也不示弱,你有的我也有,你沒有的,我也有,比如說笨重而古老的滾木擂石。

佔據着高度的優勢,城下的敵人仰攻,先看到的是刺眼的太陽,讓本來就沒有準頭的火器更難瞄準,雖然是硝煙瀰漫槍聲爆炸聲驚天動地,但是真正殺傷敵人完全是看人品。

然而西峽關上,從上往下打,由於下面3萬多敵人,密密麻麻的擠在狹窄的關口前,那是一打一個準,沒有被打着的,那纔是人品問題。

而最讓底下難以承受的,就是在大明盛行的地雷,什麼石頭雷,鑄鐵雷,現在不是埋在地裡,而是直接點燃丟下,那是一炸一大片。

而最變態的就是鼎鼎大名的大殺器——萬人敵。那傢伙一個足足有一百斤,泥做的外殼,裡面是猛火油,幾個人擡着,點燃後丟出去,落地炸裂,那是一燒一大片,只是轉眼之間,就將關下燒成一片火海,威力簡直就是令人髮指啊。

看着這個大殺器,劉興賢淡然的介紹:“這東西出於唐,流行於宋,宋江就吃過這個傢伙的虧。”

毛文龍就接了一句:“李自成就是因爲他,一萬多突入城中的義軍被燒的就剩下五十。”

愛好獵奇的劉興賢難得的來了興趣,立刻追問:“李自成?他是誰?能組織一萬人的義軍,絕對是大大的有名,請——”

“你是不是對這個萬人敵相當的感興趣?”毛文龍立刻岔開話題,自己這滿嘴跑火車的毛病得改啊。

“萬人敵威力無比,並且簡單易做,但他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隻適於防守而不適於進攻,而我們東江鎮,未來倡導的是進攻。”劉興賢向毛文龍詳細的解釋着這個東西的優缺點:“李志成是誰?”

毛文龍就繼續帶偏話題,一臉懊惱的責備自己:“我真是蠢,蠢的簡直無可救藥。我只看到了大明火器的自殺功能,卻沒有看到大明火器的先進之處,我要是早知道有這樣巨大的威力,我早將遼東炸平了。”

劉興賢反駁道:“鑄造火器,所費極大,根本就不是一個軍鎮能夠承擔得起的。請叫毛帥,李自成是誰?”

“我有錢,現在我的錢比大明國庫和內帑都多。”毛文龍激動的在半山腰上暴走:“若是孫元化給我鑄造出足夠的合格火器,那麼,整個戰場由冷兵器變成熱兵器時代,就應該從我東江鎮開始,那麼,我們橫掃遼東,打遍世界絕對是沒有任何問題,不行,我得回去,我得當孫元化的督戰隊,文要提着鞭子鞭打他,剝削他,壓榨他,我要他給我鑄造更多更多的大炮火器,文要平滅遼東,我要征服全世界——”然後就夾着馬紮,一溜煙的跑了。

留下劉興賢困苦的深挖自己的記憶,尋找着李自成這個傢伙的影子。

第167章 重返遼東第1693章 軍隊的靈魂第1704章 皇位繼承的改變第1301章 艱難的局勢第684章 百姓的認知第1096章 信男君傑的嗅覺第1434章 盧象升討債第1406章 新老交接第1380章 火燒敵營第641章 拒絕投降的藉口第280章 坦誠相待第287章 我要資敵第438章 登州報捷第1429章 代善阿敏的結局第1189章 相互的承諾第793章 毛文龍的指導思想第389章 捷報頻傳第594章 都是烈士第1225章 天啓遺照第1284章 天津陷落第935章 連環妙計的結局第875章 互相交換第1369章 撿便宜的出現了第928章 就地籌款第896章 善後會議第649章 我是聖人第1278章 李永芳的日子第637章 張繼先的策略第930章 乾淨利索第584章 破釜沉舟第1239章 槓上了第219章 堵門之戰2第738章 百姓之心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611章 出兵草原第1123章 李旦的野望第1186章 夜踹敵營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145章 情況逆轉第1345章 朝鮮的敵意第1263章 樹倒猢猻散第061章 增援阿敏第650章 林丹汗的戰爭第581章 兩雄相撞第587章 訣別第1060章 朝鮮太上皇第1229章 改革的痛並快樂第1440章 堅定的信念第371章 霹靂手段第218章 堵門之戰1第349章 發錢第543章 幹票大的第1358章 親自殺敵第1204章 皇太極進京了第824章 麻煩大了第671章 又滅一族第1250章 決死反攻第1255章 一團亂的朝局第1175章 躺着論道第626章 關隘悲喜第1107章 搶奪兵權第554章 大事成了第1090章 咱們嚇唬他們去第443章 行賄信王第1066章 進駐宣州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第344章 奪城第269章 亂棍打出第006章 我的隊伍第278章 暴跳如雷第1213章 垂簾聽政第923章 對外戰爭,就要賺錢第161章 一個目標第307章 放棄灘塗第309章 莽古爾泰的擔心第1407章 新的戰略第287章 倒晉策2第527章 崔成秀的建議第1003章 中日海戰-對壘第871章 絕不過河第1199章 撫卹分發的誓言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487章 戾氣滿腔(爆更開始)第1403章 改變風氣第275章 天啓的苦惱第1049章 血火的考驗第237章 封賞第908章 聖旨到第327章 接收南關第941章 我是來求你殺了我的第1394章 皇太極的野望第793章 毛文龍的指導思想第286章 倒晉策1第025章 瞬息萬變第939章 言行不一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1138章 全面鋪開第1071章 敵後密營
第167章 重返遼東第1693章 軍隊的靈魂第1704章 皇位繼承的改變第1301章 艱難的局勢第684章 百姓的認知第1096章 信男君傑的嗅覺第1434章 盧象升討債第1406章 新老交接第1380章 火燒敵營第641章 拒絕投降的藉口第280章 坦誠相待第287章 我要資敵第438章 登州報捷第1429章 代善阿敏的結局第1189章 相互的承諾第793章 毛文龍的指導思想第389章 捷報頻傳第594章 都是烈士第1225章 天啓遺照第1284章 天津陷落第935章 連環妙計的結局第875章 互相交換第1369章 撿便宜的出現了第928章 就地籌款第896章 善後會議第649章 我是聖人第1278章 李永芳的日子第637章 張繼先的策略第930章 乾淨利索第584章 破釜沉舟第1239章 槓上了第219章 堵門之戰2第738章 百姓之心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611章 出兵草原第1123章 李旦的野望第1186章 夜踹敵營第1233章 帝王的陰暗心理第145章 情況逆轉第1345章 朝鮮的敵意第1263章 樹倒猢猻散第061章 增援阿敏第650章 林丹汗的戰爭第581章 兩雄相撞第587章 訣別第1060章 朝鮮太上皇第1229章 改革的痛並快樂第1440章 堅定的信念第371章 霹靂手段第218章 堵門之戰1第349章 發錢第543章 幹票大的第1358章 親自殺敵第1204章 皇太極進京了第824章 麻煩大了第671章 又滅一族第1250章 決死反攻第1255章 一團亂的朝局第1175章 躺着論道第626章 關隘悲喜第1107章 搶奪兵權第554章 大事成了第1090章 咱們嚇唬他們去第443章 行賄信王第1066章 進駐宣州第388章 議論監軍第899章 大炮兵主義的野望第344章 奪城第269章 亂棍打出第006章 我的隊伍第278章 暴跳如雷第1213章 垂簾聽政第923章 對外戰爭,就要賺錢第161章 一個目標第307章 放棄灘塗第309章 莽古爾泰的擔心第1407章 新的戰略第287章 倒晉策2第527章 崔成秀的建議第1003章 中日海戰-對壘第871章 絕不過河第1199章 撫卹分發的誓言第1210章 東林 灰飛煙滅第1264章 儒學的一點思考第487章 戾氣滿腔(爆更開始)第1403章 改變風氣第275章 天啓的苦惱第1049章 血火的考驗第237章 封賞第908章 聖旨到第327章 接收南關第941章 我是來求你殺了我的第1394章 皇太極的野望第793章 毛文龍的指導思想第286章 倒晉策1第025章 瞬息萬變第939章 言行不一第117章 戰爭後遺症第1138章 全面鋪開第1071章 敵後密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