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口才太好的下場

聲名響亮、炙手可熱的大太監汪直要來了,延綏鎮守太監和榆林衛瘋狂的忙碌起來。張遐張太監和彭清彭指揮爲了出城二百里還是一百里迎接展開熱烈的討論

名利場中,迎來送往不是最重要也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不同的尺度代表不同的規格,也代表不同的立場。

比如楊巡撫剛上任時,總兵鎮、榆林衛、佈政分司等衙門中有頭有臉的人都要傾城出動迎接,但鎮守太監就不用。

因爲鎮守太監和巡撫是不同體系裡的,權力來源也不同,巡撫的威權在鎮守太監面前沒什麼用。

而這次,汪太監巡邊到榆林,本地鎮守太監必須出迎,榆林衛彭指揮爲了巴結汪太監也想出迎,但巡撫理論上就不用了。

當然,實際操作中應該如何,那又是另一回事。關鍵是看權力大小和自我定位了,比如從二品布政使出城迎接七品巡按御史的例子也是很多。

巡撫都察院中,楊巡撫也爲了是否出城迎接汪直而苦惱。這絕對不是簡單問題,只要他出城迎接,那就象徵着他自居汪直之下,可是他又有些不甘心。

楊巡撫與兩個幕僚商議。崔師爺的態度模棱兩可,沒有什麼準確意見,但方應物則是堅決反對楊巡撫自降身份出城迎接。

方應物心裡的道理很簡單,他現在是徹底投靠楊巡撫了。狐假虎威之下,楊巡撫的高度就是他的高度。楊巡撫若矮了別人一頭,那豈不連帶他也矮化了?

矮人一頭的感覺是多麼難受,他再也不想品嚐了,至少在榆林邊鎮是不想品嚐了,當倉庫書辦時已經當夠了。

再說向誰低頭不好。怎麼能向掃過他臉面的汪芷低頭?低頭了也沒好處,幾年後汪芷就垮臺了,對她巴結的越好越被連累。

面對方應物的堅決,楊巡撫猶疑道:“汪太監聲威赫赫,聽說一路上宣府、大同、山西巡撫都出城迎接,甚至鞍前馬後的侍奉”

方應物鼓動道:“正因爲別人都如此趨炎附勢,而撫臺保持傲骨霜節,豈不顯得與衆不同,卓爾不羣?

這也是養望機會!如今汪直在天下士人心中是個什麼名聲。撫臺又不是不知道,只要撫臺有所表現,必然爲天下士林所矚目讚頌!

可以說,如果撫臺保持住氣節,那汪直的名氣有多大。撫臺的聲望就有多高!到手的名聲,撫臺不想要麼?”

文人哪有不好名的,只是大部分人的好名之心壓不住現實利益。楊巡撫聽到名望兩字,心裡動了動,不過仍未作出決斷。

所以方應物勸道:“汪直這次巡邊到榆林,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明顯是奔着邊功而來。

在榆林城中別人都沒甚關係。上司是巡撫也好,還是巡邊太監也好,有什麼區別?都是聽賞立功,馬前效命。

但是隻有撫臺所受到的損害最大。一山不容二虎,本來是撫臺你必然是主功,如果自甘屈居人下,大功就會落到汪太監手裡!

晚生知道。這種功勞一輩子也可能只有一次,錯過這次就不會再有。所以撫臺與別人不同。不能委屈了自己,也值得奮發一次。”

楊巡撫聞言苦笑道,“你說的本院又何嘗不懂?只是那汪直是氣焰滔天,很多時候怎麼想都沒用,只怕由不得人。”

方應物無語,汪芷這一年多時間裡,在歷史上也是空前絕後的,給文官造成的心理創傷和陰影太大了。

想想也是,一個十幾歲太監剛剛出頭,幾個月功夫就連首輔帶尚書幹掉了一大片,讓內廷外朝天翻地覆般的大洗牌。這樣的氣勢,誰人不驚,誰人不怕?見了就先怵三分。

你們都是看不清大勢的局中人吶,方應物暗暗感慨,便道:“家鄉里有個無賴,無人敢惹,撫臺可知爲何?”

楊巡撫不清楚方應物怎麼忽然講起故事,又聽到方應物說:“因爲傳言他殺過人,所以就無人敢惹,結果越人無人敢惹,越是被人害怕,他的氣焰就越大。

如今的汪太監就類似於是這種狀況,其實汪太監不能說沒有勢力,他依舊是天子寵愛的親信。可是與傳言中的權勢相比,汪太監說是紙老虎爲不爲過。

汪太監做過的大事,那都是天子要做的。汪太監爲什麼想要邊功?那是因爲他發現天子可能用不上他了,害怕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如果汪太監真有自信,他會擔心這個麼?”

楊巡撫和崔師爺齊齊瞠目結舌,看方應物彷彿像看妖怪。自從接觸方應物以來,他們感覺方應物胸中包羅萬象,雜學比經義更出彩。

今天他居然連天子和汪太監之間關係這種私密事情都能說到頭頭是道,這到底是胡編的還是有所依據?

換句話說,一個人如果連天子心態都能瞭如指掌,那這個人有不飛黃騰達的可能性麼?

方應物沒有在意楊巡撫和崔師爺的神情,一直侃侃而談,“當然如果是位卑職小,或者是內監實力盤踞的京城,還是對汪太監恭敬一些比較好。

但撫臺位居封疆大吏,此處又是天高皇帝遠的邊鎮,又因爲辦學事情掌握軍心,爲何不能有所作爲?

倘若比喻成兩軍交兵,那汪太監遠道而來,人生地不熟,撫臺坐具主場之利,算是以逸待勞,爲何要不戰而降?”

崔師爺插嘴道:“方老弟不要輕忽了,那汪太監似與彭指揮有所勾連,這也是你事先料到過的。如此就不能算沒有根基。”

“此何足慮哉,我來想法子釜底抽薪,讓彭指揮靠邊站着去!”方應物果斷答道,又繼續說:“而且未料勝先料敗,即便撫臺對汪太監不恭敬些,有什麼損失?最嚴重的局面就是汪太監雷霆大怒,上奏天子罷免撫臺官職!

剛不能久,水滿則溢。左傳雲,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汪太監正是如此。總攬古往今來史書,像他這樣的人,豈能長久?興得有多快,敗亡就會有多快。

依我預料,汪太監氣運不過幾年之數,撫臺即便被罷免但忍上幾年後,想復起輕而易舉。可到了那時候,撫臺就是天下人所敬仰的不畏權閹的名臣了!”

楊巡撫本來是傾向於效仿前面幾路巡撫,隨大流自降身份出城迎接汪太監。這也是官場上的普遍心態,辦事隨大流無論對錯總是最穩妥的選擇。

但是聽了方應物一番話,楊巡撫又感到拿起架子好像收益更大,風險也在可控範圍內。與衆不同的獨家生意,總是有可能比別人賺得多。

楊巡撫不禁對崔師爺長嘆道:“吾嘗聞三寸不爛之舌之語,今日見到方秀才才知其意。若放在東周,不知管樂當不當得,至少當個張儀蘇秦之輩問題不大。”

這算是誇獎?方應物識趣閉上了口,只當是上司褒揚自己。

崔師爺揣摩一番,向楊巡撫提議道:“如果東家難以決斷,我倒是有個主意。”

“說!”楊巡撫聽了半天方應物滔滔不絕,也真是想再聽聽崔師爺的意見,兼聽則明。

崔師爺先看了方應物幾眼,然後才道:“不如讓方老弟代替東家出城迎接汪太監。如此一來,既顯得東家不卑躬屈膝,又不至於給汪太監公然挑理的口實。這纔是不卑不亢,中庸之道。”

楊巡撫眼前一亮,這倒是個不錯的辦法,至少給了臺階下,外人看了也不會說自己過於倨傲無禮。

當然,如果汪太監不要這個臺階,那就沒辦法了,但總比連個臺階都沒有好。最關鍵的是方應物這個人選好,又令人放心,若沒有方應物還真找不出第二個合適的。

方應物聞言連忙推辭,“晚生區區一介儒生,有何德何能可以代替巡撫迎接?”

他又不是沒見過那汪芷,分明就是個喜怒無常的青春期叛逆少女,難侍候的很。站在楊巡撫背後下黑手就行了,跳上前臺不是他如今的作風,什麼時候能獨當一面了再上臺不遲。

崔師爺撫須笑道:“方老弟謙虛了。我看你對汪太監的狀況瞭如指掌,胸有成竹,去應付幾下應該不難罷?再說你言辭便利,正適合去做這種事情。若換了別人,我還不放心。

其實本該是我爲東家分憂,前去迎接汪太監,但我沒你這個本事,也只好勞煩方老弟了。再說方老弟你身份貴重,代表撫臺也當得起,這又是我所不能比的。”

楊巡撫也對方應物勸說道:“辦學之時,你說有多大本事,就敢擔多大的責任,這是何等的豪言壯語!如今言猶在耳,故而這次就勞駕你走一趟了。

此去一是讓本院顯得不是故意驕橫無禮,二是你趁機窺探一下汪太監的心思和動向,也好爲今後有所準備。”

方應物縱然口才一流,但此刻也無話可說。只能自嘆一聲,表現火候總是拿捏不好,一不留神又過頭了。

說來說去,自己倒成了楊巡撫的先鋒大將,被派去試探汪芷,前番長篇大論簡直就像是自告奮勇。

()

第258章 男人的面子第476章 也鬼上身了?第560章 信不信由你第116章 祖師爺方應物第241章 花瓶方應物第762章 與你無關第61章 非你之錯也!第481章 謠言第104章 破局之道第192章 父慈子孝第234章 敢與我同往麼?第572章 項莊舞劍?第113章 技術型大學士六百四十四章 坑爹啊第541章 財貨動人心第103章 世態人情第790章 宰相肚量第173章 他鄉見故人第532章 夜談第388章 君子一言第83章 臺閣風新解第448章 爭風吃醋第278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第82章 作繭自縛第502章 故地重遊(下)第34章 最後還是......第188章 怒氣衝衝的拜訪第334章 獻俘之前第480章 天賦點不夠用第59章 不瘋魔不成活第569章 進宮之前(下)第343章 鎮撫司(下)第247章 三場已畢第233章 知易行難第417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三百一十八章 春暖花開的世界第458章 第一場雪第339章 警告第420章 撲朔迷離案中案(中)第102章 你敢寫包票麼?第389章 本官不是炮灰!第86章 喧賓奪主第389章 本官不是炮灰!第273章 第三個第137章 金子不見得發光第787章 正房小三第435章 黑暗時代(上)第23章 殺人不用刀(下)第654章 拖延症患者第102章 你敢寫包票麼?第387章 火爆大事件第786章 早朝見聞第692章 這是你逼我的......第622章 戰爭已經開始第646章 一點誤會第288章 所謂人品第669章 熱竈與冷竈第736章 聰明人第270章 此子不走我走!第46章 閣老回鄉第647章 借刀殺人第159章 還是你比較擅長應付第104章 破局之道第21章 引蛇出洞第220章 真土豪第481章 謠言第286章 坑爹與爹坑第194章 日後走着瞧第223章 一份名單第658章 千迴百折第168章 你要對我負責第522章 還差得遠!第151章 悔之莫及的劉棉花第782章 功名的路口第559章 不講規矩第310章 乾點事真難第299章 下不爲例!第312章 一滴冷汗第142章 誣陷?第7章 你不出面誰出面?第252章 女人是麻煩第138章 先斬後奏第307章 女婿上門第760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第795章 畫風又不對第433章 在下聽不懂第110章 這是我應該做的第131章 漢賊不兩立!第503章 又被欽差坑了!第78章 好心當驢肝肺第279章 父將不父啊第336章 天恩浩蕩第375章 虧空(上)第474章 天威難測第751章 大功一件第540章 惡有惡報第218章 半百青衫淚繞第68章 道試上的驚喜第46章 閣老回鄉第54章 偷天換日
第258章 男人的面子第476章 也鬼上身了?第560章 信不信由你第116章 祖師爺方應物第241章 花瓶方應物第762章 與你無關第61章 非你之錯也!第481章 謠言第104章 破局之道第192章 父慈子孝第234章 敢與我同往麼?第572章 項莊舞劍?第113章 技術型大學士六百四十四章 坑爹啊第541章 財貨動人心第103章 世態人情第790章 宰相肚量第173章 他鄉見故人第532章 夜談第388章 君子一言第83章 臺閣風新解第448章 爭風吃醋第278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第82章 作繭自縛第502章 故地重遊(下)第34章 最後還是......第188章 怒氣衝衝的拜訪第334章 獻俘之前第480章 天賦點不夠用第59章 不瘋魔不成活第569章 進宮之前(下)第343章 鎮撫司(下)第247章 三場已畢第233章 知易行難第417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三百一十八章 春暖花開的世界第458章 第一場雪第339章 警告第420章 撲朔迷離案中案(中)第102章 你敢寫包票麼?第389章 本官不是炮灰!第86章 喧賓奪主第389章 本官不是炮灰!第273章 第三個第137章 金子不見得發光第787章 正房小三第435章 黑暗時代(上)第23章 殺人不用刀(下)第654章 拖延症患者第102章 你敢寫包票麼?第387章 火爆大事件第786章 早朝見聞第692章 這是你逼我的......第622章 戰爭已經開始第646章 一點誤會第288章 所謂人品第669章 熱竈與冷竈第736章 聰明人第270章 此子不走我走!第46章 閣老回鄉第647章 借刀殺人第159章 還是你比較擅長應付第104章 破局之道第21章 引蛇出洞第220章 真土豪第481章 謠言第286章 坑爹與爹坑第194章 日後走着瞧第223章 一份名單第658章 千迴百折第168章 你要對我負責第522章 還差得遠!第151章 悔之莫及的劉棉花第782章 功名的路口第559章 不講規矩第310章 乾點事真難第299章 下不爲例!第312章 一滴冷汗第142章 誣陷?第7章 你不出面誰出面?第252章 女人是麻煩第138章 先斬後奏第307章 女婿上門第760章 各回各家各找各......第795章 畫風又不對第433章 在下聽不懂第110章 這是我應該做的第131章 漢賊不兩立!第503章 又被欽差坑了!第78章 好心當驢肝肺第279章 父將不父啊第336章 天恩浩蕩第375章 虧空(上)第474章 天威難測第751章 大功一件第540章 惡有惡報第218章 半百青衫淚繞第68章 道試上的驚喜第46章 閣老回鄉第54章 偷天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