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非你之錯也!

這次提學官李士實到花溪,確實是來找方應物的。大宗師儀從隊伍在村民矚目之下,來到上花溪村方應物宅前,自有左右隨員上去叫門。

但卻聽裡面有個女人說:“應物夫君在後山讀書,家中沒有男人,不便見外客。”

便有長隨找村民問了問道路,迅速繞到後山,去叫方應物回來見客。

沒多久,這長隨在亂糟糟的樹林子裡找到那破舊小亭子,遠遠的不耐煩喊道:“你是方應物麼?走,趕緊的,大宗師在你家門外,速速去迎接,不要誤了!”

卻從亭中飄來幾句話:“道試在即,此時與大宗師見面徒惹嫌疑,日後只怕有礙於名聲,故而請大宗師迴轉,等道試完畢後再行謝罪。”

長隨又喊了幾句,卻不見有人出來,只得回到村中,對李提學稟報道:“那方小哥兒不肯出來見人,只推說要避嫌。”

“不知好歹!”左右隨員書吏有人怒喝道。大宗師掌管功名舉業,所到之處學子無不倒履相迎,這方應物吃了熊心豹膽,膽敢拒不見面麼!

李士實不動聲色,吩咐下去,大部分儀從留在村口,只帶長隨和三四隨員去後山。

皇帝不急太監急,李提學似乎沒有什麼表示,但衆隨員卻感到自家大人受了慢待,不滿之情無不溢於言表,恨不能將那方應物口誅筆伐定個大罪。

片刻後,李提學一行移步到後山,卻見山坡上林木森森,既有常青松柏,又有發芽新樹,初春微風拂過,樹木清香撲面而來。幽靜的林蔭深處,一方小亭若隱若現,隱隱約約傳來琅琅讀書聲——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往其自得之也......”

走到近前,李提學便看到林木掩映下的亭子並不大,草蓆墊地,有個布衣少年人抱膝而坐,背靠欄杆,手把書卷,正優哉遊哉的搖頭晃腦的誦讀。身邊還有紅泥小火爐,滾滾的水面翻轉沸騰,而一把茶壺很隨意的放在了欄杆上。

深山、綠蔭、紅火、沸茶、木亭、聖賢書,李提學也是個讀書人出身,感受到別有意趣,心裡先讚了一聲。

那少年人彷彿十分投入,並沒有注意到有人靠近。李提學撫須不語,但他隨員上前一步,對着亭中喝道:“你是方應物?提學駕到,你還不速速來拜見宗師!”

方應物聞聲而起,向這邊看了幾眼,手握書卷也來不及放下,匆匆的出了亭子。到李提學身前,他見禮道:“原來是大宗師到了,童生方應物見過老大人。”

李提學受了這一禮,但他的長隨卻對方應物斥責道:“方朋友你無禮太甚,方纔我來叫你去見大宗師,你竟然拒絕出面。難道定敢要大宗師親自到後山來找你麼!”

狗仗人勢者尤爲可惡,方應物心下鄙夷,擡手搖了搖手裡的書,對那長隨道“在下方纔讀聖賢書,參聖賢道,正到緊要處,世間又誰比聖賢更優先麼?”

別的隨員書吏順着方應物動作,眼光下意識在書的封面上掃了掃,紛紛忍俊不禁。

這方應物拿的確實是聖賢書,乃四書中的《孟子》,但是......當即有人嘲諷道:“聖賢書的讀法,是頭重腳輕、上下顛倒否?”

方應物聞言莫名其妙,低頭仔細看了看手裡的書,心裡咯噔一下,他居然把書本拿反了,整本書頭下腳上的握在手裡。

剛纔他雖然努力裝出讀書樣子,心思卻全然不在書上,只管在嘴裡胡亂背誦,卻不料竟然出了如此大紕漏!

紕漏歸紕漏,但這時候不能泄了底氣!方應物心思飛轉,面上從容自如,等衆人笑完了,輕描淡寫道:“正着看沒什麼意思了,所以尋找一下倒背如流的感覺,此中趣,不足爲俗人道也。

何況我倒着拿書,也是便利爾等這些外人,叫你們可以正着觀看。有些人當然做不到書在心中,只勉爲其難的眼不離書,卻不往心裡去。”

大宗師的隨員們一時無語,把書拿反了還有這許多道理,好像他們都是隻能眼裡有書的俗人似的!

一干隨員本來就替自家老大人感到不滿,此時又有人出言指責道:“小小年紀,未及弱冠,纔讀得幾年書?也敢妄自品論心得麼!”

方應物依舊從容淡定,“經義是古人之魄也,而書外還有魂,在下只追求書之魂魄,而非其形也。此等道理,爾等小吏若是不懂,請勿復多言!在下不是業師,沒有給別人授業解惑的義務!”

隨員書吏一時氣結,不等他們說話,方應物又對大宗師拱了拱手,緩和氣氛道:“不過勞煩大宗師猥自枉屈,舟車勞頓,身臨此地,童生不勝惶恐。”

李提學點頭道:“爲國訪賢求才,乃提學之本分也,自當不辭辛勞。”

方應物與大宗師說話時,倒是很謙遜,“這叫小子如何當得起,只恐大宗師失望了。亭中有野茶,敢請大宗師移步品茗。”

李提學便向亭子走去,他的隨從正要跟上,方應物卻微笑着攔在中間,淡淡的說:“飲茶以客少爲貴,客衆則喧,喧則雅趣乏矣!獨飲曰神,二客勝,三四曰去,五六曰泛,七八曰施,想必諸君也不想焚琴煮鶴,將林間小亭變爲街頭茶鋪罷。”

這幾句話是笑着說的,語氣也很平和沖淡,但聽在衆隨員耳朵裡,又是何等冰冷清高!幾句輕飄飄的話,彷彿深深劃出一道鴻溝,將亭子裡與亭子外分成了兩個世界。

剛剛還與方應物脣槍舌劍的衆人這纔想起,此人不僅僅是看似儉樸的鄉村少年,還是耀眼的浙江解元家公子,有資本在一干書吏面前擺傲氣。

不過面對這種近乎公然的蔑視,衆人卻都泄了氣。他們只能自怨自艾,學業不成屈身當書吏,被名士高人當凡夫俗子看待也沒奈何,這世道規矩就是鼓勵清流鄙視濁流的。

走在前面的李提學裝作沒看見沒聽到,即便他位高權重,壓倒一百個方應物毫無問題,但也不能和世道風俗對抗。

方應物已經標榜出了極爲清高絕俗的氣場,在這個強烈對比之下,如果他爲了體諒下屬而招呼一聲“諸位都過來罷”,那品格上立刻比方應物低了幾個等次,傳出去就會成士林笑談了。

剛纔手下人與方應物的小小口舌之爭,也是李提學有意縱容,藉此來觀察方應物而已。現在他可以看出,此子言談舉止殊是不俗,甚至可以說極其出衆,根本不像是沒見過世面的山村少年,難怪一路上遇到的村民都對他敬若神童下凡。

不知怎的,李提學腦中突然冒出了諸葛孔明高臥隆中的畫面。

方應物剛纔一直只顧得秀出自己,未曾仔細打量李提學。現在仔細看去,心裡卻驚了一下,這大宗師雖然蓄有長鬚,多出幾分老成氣,細細辨別相貌,似乎也就三十三四的模樣。

不容方應物不驚訝,三十三、四歲就擔任了正四品提學副使,這可很了不得,在官場算得上少年得志了。

而且商相公也對他說過,這位李提學是成化二年的進士,那算下來李提學中進士時也就二十一、二歲年紀。二十冒頭的進士,那也是一代猛人啊......

按下驚異之心,方應物請李提學在欄杆上坐下,又從茶壺中斟上一杯,遞給李提學,口中謝罪道:“山居簡陋,多有失禮不便,大宗師不恥移步,小子我深感榮幸。”

李士實環顧四周,微風陣陣,林木颯颯,日光斑斕,自然清幽之極。

方應物也手捧一杯茶,悠然遠望道:“小子徜徉山間尋找文思,偶然摘得一些山間野茶,雖比不得徽州、浮樑名茶,但也算一種天工造化。

閒來攜茶入山,以泉煮茗,席坐無人幽遠之境,仰看白雲舒捲,耳聞松濤陣陣,飛鳥爲鄰,清風爲伴......”

李提學收回目光,低頭飲茶,入口卻是又苦又澀又淡......

他猛然間險些將茶水吐出來,自己老家江西也是生產茶葉的地方,自幼喝慣了好茶,何曾喝過這種像餿水似的糟爛茶水?

對李大宗師的腹誹,方應物毫無感覺,仍在竭力營造文化韻味,“此時此刻,細品原生野茶,或可感受一二自然率真之野趣。人若久浸於紅塵,再難得有此心清芬滿懷,其中幽氣極難與人言也!”

感慨完畢,方應物放下隱士情懷,不經意瞥見李提學將茶杯放回了原地,忍不住詫異道:“大宗師爲何停杯不飲?小子雖家貧無可以待客,但區區幾杯野茶還是有的。”

面對方應物的風流蘊藉、曠達脫俗,李提學暗中唏噓不已。自己在官場享福太久了,養尊處優之下早就失去了赤子之心,如今連對率真野趣的品鑑能力都喪失了。

他心裡暗歎一聲,對人生又多了一層感悟。

把野茶當餿水,在這個心態轉換過程中好像丟掉了什麼啊。是也?非也?人生在世,總是有得必有失。

方應物抒情完畢,也慢慢悠悠的飲茶,閉上眼睛細品之後,卻險些一口全吐出來,怎麼是這個味道?清香氣跑到哪裡去了?他經常喝野茶,不可能是這樣的餿水味!

方應物急急回想,難道是忙中出錯拿了去年的陳茶葉?話說去年他蒐羅了一大筐野茶,結果大部分都浪費了,蘭姐兒覺得可惜,一直捨不得扔掉,就有可能導致今天拿錯!

清楚了前因後果,方應物心有內疚的試探道:“大宗師,這茶......”

李提學擡手阻止了方應物繼續說下去,喟然道:“非你之錯也!是本官失去了品茶的心境!”

嗯?方應物迅速換了口風,“大宗師身受皇恩、案牘勞心,自然與我這等閒人不同......”

第378章 新官上任第405章 朝廷新動向第472章 繃不住了!第707章 到底幹什麼來了?第241章 花瓶方應物第495章 差事難爲!第17章 債務危機第712章 心理對抗(下)第774章 運籌帷幄(上)第152章 只好以身相許了第533章 逼娼爲良第664章 內幕及其它第161章 成了!第581章 一樣米養百樣人第579章 鬧笑話的後果第108章 漩渦第502章 故地重遊(下)第559章 不講規矩第696章 懶得告訴你!第341章 父子默契(下)第377章 天下第一知縣第634章 收不住了第51章 被加稅了......第407章 驚聲尖叫第348章 公公?女人?第273章 第三個第583章 不好笑的笑話第686章 旭日東昇第664章 內幕及其它第449章 是你變了第745章 逆轉的輿情第666章 後事(上)第633章 騎虎難下第285章 茅坑裡的石頭第427章 學會拒絕第631章 伏闕(上)第699章 狐朋狗友(上)第303章 會試之前第414章 有人挖坑?三百一十六章 即便全天下人都相信你下第582章 入宮第160章 歪了歪了第148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739章 三板斧(上)第209章 殺雞駭猴?第376章 虧空(下)第606章 聲望變現的**第291章 爐火太旺第551章 感謝支持!第574章 願爲東主赴湯蹈火!第230章 原來如此第65章 不要心存僥倖!第529章 今天特別多第104章 破局之道第388章 君子一言第627章 不一樣的第750章 婚事爭端第75章 姑蘇城外寒山寺第468章 你以爲你是什麼大人物?第638章 以毒攻毒第636章 你不懂第669章 熱竈與冷竈第16章 寡婦門前是非多第142章 誣陷?第177章 這不是巧合第464章 打不還手第175章 你錯過了什麼?第469章 狠角色第26章 討債人上門第560章 信不信由你第252章 女人是麻煩第584章 仇人見面第284章 你父親知道嗎?第478章 “衆望所歸”第600章 殿裡殿外第142章 誣陷?第756章 明知不可爲第535章 兩軍交戰(下)第213章 一張大餅第349章 廠衛第400章 沒文化真可怕(下)第365章 安全感第235章 你去死罷!第656章 這不是威脅第501章 故地重遊(上)第409章 樹上鳥兒成雙對......第106章 第一次真的很痛第714章 還有臉來說?第508章 政治家與政客第705章 失控了(下)第74章 暫別!第575章 難成大器第791章 一箭四雕第658章 千迴百折第749章 三顧茅廬......第391章 宮門舌戰第324章 狀元的流言第653章 不能輸第340章 父子默契第618章 不講理
第378章 新官上任第405章 朝廷新動向第472章 繃不住了!第707章 到底幹什麼來了?第241章 花瓶方應物第495章 差事難爲!第17章 債務危機第712章 心理對抗(下)第774章 運籌帷幄(上)第152章 只好以身相許了第533章 逼娼爲良第664章 內幕及其它第161章 成了!第581章 一樣米養百樣人第579章 鬧笑話的後果第108章 漩渦第502章 故地重遊(下)第559章 不講規矩第696章 懶得告訴你!第341章 父子默契(下)第377章 天下第一知縣第634章 收不住了第51章 被加稅了......第407章 驚聲尖叫第348章 公公?女人?第273章 第三個第583章 不好笑的笑話第686章 旭日東昇第664章 內幕及其它第449章 是你變了第745章 逆轉的輿情第666章 後事(上)第633章 騎虎難下第285章 茅坑裡的石頭第427章 學會拒絕第631章 伏闕(上)第699章 狐朋狗友(上)第303章 會試之前第414章 有人挖坑?三百一十六章 即便全天下人都相信你下第582章 入宮第160章 歪了歪了第148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739章 三板斧(上)第209章 殺雞駭猴?第376章 虧空(下)第606章 聲望變現的**第291章 爐火太旺第551章 感謝支持!第574章 願爲東主赴湯蹈火!第230章 原來如此第65章 不要心存僥倖!第529章 今天特別多第104章 破局之道第388章 君子一言第627章 不一樣的第750章 婚事爭端第75章 姑蘇城外寒山寺第468章 你以爲你是什麼大人物?第638章 以毒攻毒第636章 你不懂第669章 熱竈與冷竈第16章 寡婦門前是非多第142章 誣陷?第177章 這不是巧合第464章 打不還手第175章 你錯過了什麼?第469章 狠角色第26章 討債人上門第560章 信不信由你第252章 女人是麻煩第584章 仇人見面第284章 你父親知道嗎?第478章 “衆望所歸”第600章 殿裡殿外第142章 誣陷?第756章 明知不可爲第535章 兩軍交戰(下)第213章 一張大餅第349章 廠衛第400章 沒文化真可怕(下)第365章 安全感第235章 你去死罷!第656章 這不是威脅第501章 故地重遊(上)第409章 樹上鳥兒成雙對......第106章 第一次真的很痛第714章 還有臉來說?第508章 政治家與政客第705章 失控了(下)第74章 暫別!第575章 難成大器第791章 一箭四雕第658章 千迴百折第749章 三顧茅廬......第391章 宮門舌戰第324章 狀元的流言第653章 不能輸第340章 父子默契第618章 不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