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王越南下,星夜破城!銀行的誕生

從行宮出來。

羅綺和程信低聲商量。

“朝鮮王並不好糊弄,要催促王越快些南下了。”

羅綺算算時間,王越駐守在義州有四個多月了,人吃馬嚼,供養騎兵,是一筆極大的費用。

皇帝雖有錢,但也不能給王越這麼花呀。

寧可訓練一支大明騎兵,也不能給韃靼兵餵飽了。

從朝鮮移民需要花的錢,連中樞都有意見,這筆錢足夠再養一支萬人騎兵隊了,卻用在無效移民上。

朝鮮和安南不一樣。

安南有自立野心,朝鮮卻沒有,而朝鮮漢化更徹底,大明收朝鮮之地,朝人自然簞食壺漿逢迎王師。

皇帝卻堅持移民遼河套,豐盈遼寧、熱河人口。

簡直是捨本逐末,有錢沒地方花了。

再說了,女真人把朝鮮禍害夠嗆,大明去撿這塊爛地,還要治理,留着這筆錢治理朝鮮,不香嗎?管那些屁民死活幹什麼呢?

“王越南下,李滿住必然北逃,不會和王越硬碰硬,屆時朝鮮沒了壓力,還會心向大明嗎?”

程信目光陰鷙:“陛下讓吾等出使朝鮮,是禍亂朝鮮,而非救援朝鮮。”

“羅兄,可還想入主中樞?”

程信卻問這樣一句話。

羅綺微微一愣,自然是想的,但還有可能嗎?

“那就拿出政績來。”

“你我皆非佞臣,皆非草包之輩。”

“雖所處陣營不同,但你我皆有真才實學。”

“不靠逢迎,靠真才實學,照樣能再入中樞!”程信認真道。

羅綺何嘗不想再入中樞?

問題是皇帝把他們踢到窮鄉僻壤的地方,擺明了不想看到他們,失了聖心,再如何努力,又有何用呢?

“羅兄,你我雖遭到貶斥。”

“但汝子羅黼,吾子程敏政、程敏德亦受重用。”

“陛下並無歧視。”

程信認真道:“說明陛下雖厭惡吾等人品,卻亦重用吾等能力。”

“吾等憑能力,必能再次重歸中樞!”

“而且,平定朝鮮,乃是潑天大功,必名垂青史,吾聞聖上建文武廟,吾等納朝鮮于大明,難道不是入廟之功嗎?

“羅兄,即便吾等不爲自己着想,也該爲孩兒掙一份前程呀!”

羅綺頓首不語。

他兒子羅黼,頗有才名,卻數次落榜,皇帝將他納入宮中侍衛,並擅加重用。

而程信的兩個兒子,更是了不得。

程敏政和程敏德都是讀書種子,兩個人都被皇帝恩准入國子監讀書,並時常宣入宮中,考校學問,叮囑其努力向學。

旁人以爲皇帝恩重其父,並不知其父羅綺、程信被中樞貶謫,蓋因皇帝厭惡。

甚至其家族,都認爲羅綺和程信,在朝鮮有大功,兒子被皇帝格外重用。

但他們深知,他們來朝鮮一年有餘,卻寸功未立。

一切都是聖恩。

“彥實打算如何報效皇恩?”羅綺比程信歲數大。

羅綺是宣德五年進士,程信卻是正統六年進士,羅綺是前輩。

“禍亂朝鮮,助陛下收復朝鮮!”

一邊說,已經到了臨時下榻的地方,關上門,讓侍從退出一丈遠,程信才壓低聲音道:

“朝鮮王雖有野心,但其人無遠謀大略,才智實屬平庸。”

“而且,用人上,更極爲倚重所謂的靖難功臣,僅重用一派,不知平衡之術。”

“導致朝堂失衡,其他派系官員不滿。”

“而靖難一派一家獨大,形成權力怪物,難以遏制。”

“以前朝局平穩,並未完全顯露。”

“但女真兵打破了平壤,君王坐實漢城,徒呼奈何,這就形成了一個火藥桶。”

“咱們只要擅加利用,讓這個火藥桶,如開花彈一般爆炸,咱們就是功成身退了。”

程信對朝鮮局勢瞭如指掌。

李瑈看似是明君,其實他缺乏大氣魄,做事蠅營狗苟,沒有寬廣胸懷,甚至沒有大志向,也無成大事之能力。

又爲了鞏固權力,不停給靖難一脈官員增加籌碼,形成一個權力獨角獸。

沒有外面壓力的靖難集團,內部爭權奪利自然激烈。

靖難一脈中間彼此殺紅了眼,權力傾軋如烈火烹油,就連李瑈都快壓不住了。

羅綺懂了程信的意思。

扶持李弘暐復辟,殺光李瑈全族,再趁亂殺了李弘暐,讓朝鮮亂起來。

李弘暐在景泰七年,就發動過一次復辟,成三問等六個臣子扶立李弘暐復辟,遭到鎮壓。

然而,本該發生在景泰八年六月的第二次復辟,卻因爲女真部入侵而改變了歷史進程。

程信和羅綺,卻在謀劃李弘暐二次復辟。

李弘暐經過一次復辟後,被困在李瑈的行宮裡,由李瑈的心腹看管着。

“加快速度?”

近來,皇帝派信使,送來韓桂蘭的親筆書信,交給韓確。

而韓確一直心向大明,羅綺以高位誘之,他已經動心了,心向大明的朝鮮權貴,趨之若鶩。

但想讓他們,爲李弘暐謀劃政變,頗有幾分難處。

“王越應該快要南下了,咱們要在王越兵卒抵達漢城之前,完成使命!”

程信認真道:“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復辟,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

羅綺和程信畢竟是外臣,難以接觸到李弘暐。

但有一個人卻能接觸到李弘暐,就是權擥。

靖難功臣排名裡,權擥位列第四位,但在李瑈心裡,權擥纔是他最信任的人。

韓明澮,就是權擥的死黨,是他介紹給李瑈的,才成爲李瑈的張良。

而看守李弘暐的兵卒,就和權擥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只要拉攏住權擥,就增加了一成勝算。

程信斟酌道:“權擥甚貪,以財貨誘之雖有用,但仍有反叛之嫌,並不保險。”

“他有八個女兒,卻只有一個兒子!”

“倘若我們拿捏住他兒子權健,權擥必爲吾等所用。”

程信出奇地激動起來。

在大明,奪門之變並未經過他的策劃,而如今在朝鮮,他要親手策劃一場奪門之變。

“權擥幫吾等,還須要兵卒幫襯,才能成事。”羅綺也倍感興奮,親手策劃政變啊。

在大明沒機會,在朝鮮爽爽還不行?

“金孝誠,只要說服他,吾等便能成事。”

金孝誠也是靖難功臣,他是李瑈的心腹武官。

這個人,還被記錄在明史之中,他是成華犁庭中的朝鮮方面軍主將。

羅綺卻覺得,金孝誠是李瑈死忠,沒有背叛李瑈的理由,說服他極難。

“未必,這金孝誠在對女真戰爭中屢屢戰敗,遭到朝鮮王的貶謫,其人心裡未必沒有怨氣。”

程信認爲,可以尋機拉攏。

羅綺卻搖搖頭:“沒必要犯此風險,過猶不及。”

“彥實,伱可知權擥的女婿南怡,其人在對女真戰爭中,可圈可點,很受李瑈重視。”

“不如讓權擥策反他,我們只接觸權擥一個人,免去必要的麻煩。”

“如果情勢不對,我們立刻撤出漢城,隱匿在民間,尋找機會,返回大明便是。”

謀事最重要的是嚴密。

同時,還要給自己安置好後路。

倘若去聯繫金孝誠,萬一金孝誠轉頭把他們賣了呢?

不說自己的安危如何?

讓皇帝如何交代?

屆時,王越是南下呢?還是坐視朝鮮被滅呢?

總歸是要從全局考慮問題的。

圖謀復辟,是錦上添花,並非一錘定音。

“羅兄此言甚是,只要控制權擥,用權擥即可。”

程信頷首:“倘若復辟失敗,吾等必殺兩個人,一個是韓明澮,另一個則是鄭麟趾。”

“鄭麟趾對大明不敬,陛下一道聖旨,就能誅殺他,但韓明澮隱藏極深,其人是朝鮮王智囊,必須要除掉!”

羅綺同意。

二人在漢城,策劃朝鮮風雲。

而駐紮在義州的王越,卻在練兵,強制兵卒學會漢話,每日都在演練戰法。

移民之事,循規蹈矩,不用他操心。

在收編大批大批韃靼俘虜之後,遼寧騎兵高達十萬人,其中胡騎高達八萬人。

李賢不停拆分,丟去戰場上消耗掉。

好在韃靼人對於爲大明效力,反抗力度不大,因爲大明好吃好喝供着,兵餉發得足,繳獲歸兵卒自己。

這就導致了韃靼兵作戰散漫,碰到財貨就去搶東西,並不注重軍規。

李賢督撫十萬鐵騎,如履薄冰,壓根不敢管,擔心韃靼兵造反,把遼寧給蕩平。

當然,他也有意用財貨消磨韃靼兵的戰鬥意志,並有意把他們丟去戰場上消耗掉。

收編韃靼兵整整一年。

遼寧十萬鐵騎,數字下降到了六萬人,有四萬人成爲了土地裡的肥料。

剩下的六萬人,多次被拆分,丟給王越一千七千人,丟給毛忠三千。

李瑾、毛勝、于冕又帶走了兩萬人。

負責襲擾兀良哈部的趙輔、曹義、施聚、焦禮又帶走了一萬人。

李賢才睡得安穩。

等把剩餘的韃靼精兵同化,大明就有兩萬屬於大明自己的騎兵了,至於被帶走的,能活着回來多少,跟他李賢無關了。

這一年,他在遼寧做了兩件事,一是大量接收關內百姓,安置落戶;二是大肆建城。

遼寧收了遼河套,在遼河套上建城、移民、教化。

四平城已經拔地而起。

孔家從蓋州,遷到了新城,而孔廟尚在建造之中,按照曲阜的孔廟,一比一完美復刻,並大肆擴建。

皇帝大手一揮,四平城在原有基礎上,擴大四倍,孔廟居中,四周建造百姓居所。

並建造文宣王府,絲毫不在乎花多少錢。

僅僱傭的工人,就超過百萬。

每天銀子是嘩啦啦地往外花,李賢看着都心疼。

四平城剛建,便開了一家兌換銀幣的銀行。

銀行,是今年新興起的事物。

如今天下各省下的每座府,都開了一家銀行,隸屬於戶部下的財政司,叫大明銀行。

和原票號業務合併,改名爲銀行,增加一項兌換銀幣的業務。

李賢對銀幣並不陌生。

從銀幣發行後,他收到的俸祿,就是銀幣,他開始對銀幣愛不釋手,但見多了,卻覺得此物稀鬆平常。

但是,遼寧百姓沒見過呀。

雖然兌換比例奇高,運輸成本、兌換成本、人力成本等等都要增加到兌換比例上去。

但銀行門外,排滿了長隊,無數鄉野士紳,都想兌換幾個銀幣開開眼。

用紅紙卷着的銀幣,打開後,發出銀子撞擊的脆響,聽得讓地主老財心肝亂顫。

剛開始,還有奸商囤積居奇。

卻發現從北京而來大量的船隊,押解着一船一船的銀幣,導致奸商徹底賠了。

民間僞造銀幣之事,也瞬間興起。

原來那些私鑄銀子的,改行做了假鈔販子,卻發現,他們仿造出來的銀幣,有很大的缺陷。

仿造的是手工一錘一錘砸出來的,而銀幣是機器鍛造出來的。

根本造不出一模一樣的,想破解,需要時間和技術積累。

所以,他們就開始在市面上製造謠言,說銀幣不能花云云,導致人心惶惶。

中樞派下廠衛,巡視地方,抓到一批私錢販子,統統滅九族。

雖然市面上謠言四起,讓一些普通百姓望而卻步,但仍然阻擋不住人的好奇心,銀幣仍是供不應求。

李賢每日下值時,都會繞路來銀行看看。

銀票和銀幣,都出自銀行。

銀行,就是錢莊,能存款、取款,有存契和取契,一切按契約辦事。

但還有不一樣之處,就是銀行提供借貸業務,利息公道,士農工商皆可借貸,拿抵押物即可。

除此之外,中樞給官員發俸,也不給現錢了,而是發票。

官員憑票去銀行支取即可。

兵卒發餉,發的也是票,沒有現錢,憑票去銀行便能支取。

今年,中樞發了煤補,發的就是一張票,百姓憑票去銀行支取即可,若不要現錢,可以來年少交稅賦抵扣即可。

還有植樹補貼,中樞給天下百姓,按照戶劃分,每戶發放四棵樹,有果樹、桑樹、楊樹等不限。

僞造票的票販子也有,渾水摸魚佔便宜的肯定有,但只要被抓住,就是誅九族的大罪。

今日府衙無事,李賢穿着常服來到銀行。

他很好奇這個新鮮玩意兒。

看見一個老農,在檔口辦理貸款,李賢微微皺眉,他對銀行貸款之事十分不滿,並數次勸諫陛下,終止貸款業務。

貸款是害民之舉!

皇帝給他回信,說朝廷不做,貸款之事只會被地方大族壟斷,逼得百姓賣兒賣女,最後連餬口的土地都沒了。

所以,朕欲取締天下貸款,只由中樞放貸,不許民間借貸,民間借貸,貸者死罪,借者不用還錢云云。

李賢看出皇帝的決心,便不再勸,而是寫下很多條建議,限制貸款,請求皇帝採納。

結果大出李賢的預料,皇帝盡數採納。

貸款,當由銀行職員一一審覈後,符合規定才予以借貸,規定有三:一是貸款者急需這筆錢;二是這筆錢是否做正事;三是貸款之資不許用於嫖賭等歪行,否則一律騙貸罪論處。

並必須覈實,借貸者是爲何借款,倘若因爲災年、生活困苦等原因,當通知布政司,請求布政司妥善安置。

李賢將貸款,設定層層框架,想將貸款害民之舉,改爲益民之舉。

同時,他請求皇帝,降低貸款利息,皇帝不能與百姓爭利,百姓借貸者,已經家境十分貧困了,不能再給百姓加大貸款壓力。

皇帝一一採納,貸款利息,用來平衡銀行收支。

朱祁鈺十分清楚,任何東西,剛出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可當利益變大時,人就遏制不住野心了,最後都會變成害民之舉。

所以,他聽之任之。

坐看銀行的貸款,從益民便民之舉,變成害民愚民的金融巨獸,到時候他李賢,說不定就從屠龍者變成惡龍了呢。

“老先生。”

李賢看到那個老農拿着錢袋出來,站起來行了一禮,問道:“請問老先生借貸銀錢,所做何事呀?”

那老農有點侷促,以爲李賢是搶錢的呢。

果然,門外進來五六個莊稼漢,把老農圍起來,都緊張地看着李賢,生怕李賢搶錢。

這幾個也是慫貨,小心翼翼地打量着李賢的衣服,擔心李賢是貴人,收拾他們。

“老先生,諸位切莫誤會,老朽只是也想辦理貸款,諮詢一番,請老先生告訴則個。”

李賢給扈從使個眼色,讓他們退出去。

老農鬆了口氣,行了一禮:“不敢當先生稱,您叫李老漢就行。”

“不瞞先生,李督撫是活菩薩呀,給我們多分了些荒地、又送了把鋤頭,真的是活菩薩轉世。”

“可這些荒地,種不出多少麥子呀,老漢就想引水進來,把荒地變成稻田地,種稻子試試。”

“所以大着膽子,拿田畝抵押貸款。”

一聽是正事,李賢來了興趣:“老先生,這不是說話的地方,外面有茶攤,咱們邊喝茶邊說。”

“可……”老漢擔心銀子帶在身上不安全。

“哈哈。”

李賢拿出錢袋,笑着說:“您貸了五兩銀子,老朽這裡有三兩銀子,暫且放在你這裡,等聊完了,老朽派馬車把你們送回去,到了家,您再將老朽的錢袋還給老朽如何?”

說着,解下錢袋,交給老漢。

老漢連連搖頭:“這可使不得,天頭還早,這幾個是老漢的兒子、侄子,下鄉不怕的,現在路上都沒有匪盜了,晚上回去也不怕被劫的。”

李賢也用匪盜練兵,遼寧也有移民的任務,各府官員都在抓人,丟去熱河。

若發現匪類,一個個都會彈冠相慶,功勞送過來了。

和其他政績相比,抓捕小偷的政績更容易,所以各級官員都趨之若鶩。

李賢引着他們坐下,讓老闆上了一壺茶。

那幾個莊稼漢都沒在茶攤上喝過茶,看着茶水直流口水。

天氣熱得發昏,他們走到城裡來,還得走回去,來的時候倒是帶了一葫蘆水,早就喝光了。

他們沒想過,會走這麼遠,城裡賣茶這麼貴。

“謝先生。”李賢挨個倒了碗茶,老漢雙手接茶,恭敬行禮。

大碗涼茶,滋味不咋地,但管飽。

“老先生,您說要種植水稻,可據老朽所知,這水稻在遼寧並不高產呀,您還不如多種小麥、粟米呢。”

老漢見李賢一身文人官袍,便笑道:“這作物呀,分人種。”

“有的人細心照料,打糧就多。”

“您要是不上心,多好的土地都種不出好糧食來。”

聽這口氣,這老農很有自信。

“我們家人口多,都是有把子力氣的男丁,尤其是這些男娃子,有使不完的力氣。”

看得出來,這老農有獨家秘方。

遼南確實能種水稻,遼北就難了,因爲水稻不耐寒。

“如今聖天子在朝,日子好過哩。”

老漢把杯中的茶一飲而盡:“我家幾個小子,今年都在四平做活,賺了不少錢哩。”“還是我好說歹說,把他們說回家裡,幫着老漢開墾荒地。”

李賢看向一個青年,問他:“在四平做活,餉錢可曾剋扣?”

“回老先生,餉錢是聖天子賜下來的,哪個官吏敢剋扣呀!”

一個青年膽怯,另一個幫他說的:“我們剛去做活的時候,就有宮中的公公告訴我們,一天賺多少錢,若一天沒收到,就讓我們去布政司申冤,那些管事的一個個臉都綠了呢。”

他說得手舞足蹈。

中樞嚴厲下令,剋扣工錢者誅九族,上級包庇不查,本人誅殺,全家流放。

wWW● ttκan● ¢ ○

每一地開工,都有太監宣揚,這是聖天子賜的工錢,讓百姓感激聖天子。

因爲中樞把責任追責到每一個督撫頭上,所以李賢也是要月月詳查的,一旦發現,立刻處理。

對此,李賢還是有信心的。

當然了,那些管事的想貪污,地方多的是,比如材料損耗、材料用度、利用工人幹私活等等。

相反,工錢是貪墨項目最低,犯罪成本最高的一項。

中樞對其他的,睜一眼閉一眼,唯獨對工錢一項,嚴加重視。

務必保證,每一個銅板,發到百姓頭上。

“今年我們的錢,發的都是票,我們去銀行支取錢財就行,剛剛我也取出自己了的錢。”

那青年掏出銀子顯擺。

老漢一巴掌拍在他腦門上:“財不露富,這點道理都不懂嗎?”

李賢輕笑:“老先生,你家分到了什麼農具呀?”

“一個鋤頭。”

中樞用廢鐵打造大批農具,發到民間。

但因爲近兩年發的太急,兵仗局缺鐵,只能幾家共用一套農具。

“聖天子可真是明君呀!”

老農呲着黃牙說:“今年發了鋤頭,聽說明年還會發,過幾年我家就能有一整套農具了。”

“不止發放農具,遼寧十年免稅,今年可曾有公人去你家裡索稅?”李賢問。

“年中的時候倒是有,但聽說了李督撫殺了好多個糧長,才止住了這個風頭。”

“我家沒交,可省下了好些糧食呢。”

“聖天子的聖旨我們都看到哩。”

“聖天子是爲我們百姓做主的明君!”

去年,遼寧被韃靼兵蹂躪,百姓死者不計其數。

今年年初,中樞下旨,遼寧十年免稅,並每家發放農具。

並救助戰爭後的遺孤,全部運去京師,內帑撥款來管。

李賢微微頷首。

他對下面的行政態度還算滿意。

又聊了一會,他派人將老農一家送回家中。

他返回府邸。

“只要擊垮兀良哈、女真,遼寧距離大治就不遠了。”

這一切都是李賢之功。

遼寧之地,多沼澤、森林,所以他要平整土地,砍伐森林,修繕道路。

還要開墾荒地,把荒地變成良田。

需要大量的時間。

天色將晚,一身疲憊的徐珵進了府邸。

徐珵借住在李賢家中。

以前,兩個人曾秉燭夜談談論詩篇、政局。

如今若再同榻而睡,反而覺得彆扭。

一切都變了呀。

“玄玉,玉米能不能在遼河套上種植呀?”

徐珵當了太監,反而心靜了。

皇帝命他培育玉米三寶,他則勤勤懇懇,如今玉米試驗田,多達一百畝地。

“肯定能呀,畝產多少沒法保證。”

傭人送來茶水,伺候徐珵洗漱,然後徐珵坐在椅子上,侍女扇扇子,他則喝着茶水,和李賢說:“現在缺的就是種子。”

“今年的全部果實,當做種子,可否夠種滿遼南?”

“不夠!”

徐珵招呼侍女給他鬆鬆筋骨:“陛下派遣使團去暹羅,希望能從暹羅買回來更多種子吧。”

皇帝在瀋陽,建造了大明第一家農學宮,徐珵擔任祭酒,並派來幾個新科進士,在學宮裡學習。

徐珵不止要自己栽培,還要給人講課。

以前當大臣的時候,他做夢都想傳道受業解惑,當人師,結果苦於沒有機會。

結果變成了太監,反而得到了皇帝重用。

連他兒子徐世良,都被皇帝納入軍機處,擔任要職,如今被外放到治水司裡擔任官員。

唯一讓徐珵心理平衡的是,皇帝把鄭和送入武廟,等於說他徐珵,也有機會入文武廟。

只要他培植、推廣玉米三寶有功,其功足夠入廟。

郭守敬也入廟了,他徐珵差在何處?

他和李賢交談一會,便覺得疲累,便去睡了。

李賢看着徐珵的背影,幽幽一嘆,那個擅長爭權奪利的徐珵,又活了!

而在義州。

八月的天氣愈發悶熱,王越決定整兵南進。

原因有三,其一,朝鮮安州以北百姓基本被移走了,剩下的多是死硬派,沒必要管他們。

其二,他手中的韃靼兵,已經懂了旗語,能說簡單漢話了,關鍵韃靼兵出手闊綽,已經沒錢花了,他們數次請命打仗,王越快要壓不住了。

其三,毛忠傳來信報,建州三衛,老巢被犁平了,沒有人了。

毛忠會從西面進軍朝鮮。

所以到了王越出擊的時候。

王越從遼寧,運來三個月糧草。

並從義州出發,快速穿插,進入定州。

定州百姓對明軍路過,不聞不問。

不止朝鮮百姓不管,連在定州城內作樂的女真兵,也當做沒看見。

王越有些無語。

女真兵知道騎兵不能攻城,所以關閉城門,繼續作樂。

女真是漁獵民族,不是騎射民族。

所以女真兵,不是天生騎兵!

他們是步軍!

王越穿插過定州、秦川,駐紮在安州。

安州距離平壤頗近,距離義州也不遠,但中間隔着幾座城池,王越屬於孤軍深入,沒有後路。

安州也是如此,女真關閉城池,對城外的明軍,不聞不問。

女真兵把朝鮮人驅逐出城,他們佔據城池,並緩慢吸收朝人併入女真。

被吸收的朝人,全都剃髮易服,把頭髮剃禿,扎個狗尾巴。

駐紮在安州的是凡察。

凡察是猛哥帖木兒的兒子。

猛哥帖木兒還有一個名字,叫愛新覺羅·孟特穆,被尊稱爲清肇祖。

而李滿住,則是凡察的岳父。

凡察是個有野心的人,他不滿足於當李滿住的走狗,他偷偷擴張勢力,但因爲他手上的女真人只有幾千人,所以緩慢吸收朝人併入女真。

如今,他手裡兵力達到七千人。

偶爾劫掠附近城池,打造軍械,野心噴發。

所以,王越抵達安州,他關閉城門,並在城牆上觀察王越的一舉一動,擔心王越停在安州不走。

他派出使臣,拿出自己明朝皇帝欽封的指揮僉事的官方身份,並獻上金銀財寶,賄賂王越。

王越覺得這個凡察有意思。

正統七年,凡察就和董山因爲爭印,鬧得不可開交,後來朝廷從建州左衛中,拆分出右衛。董山掌左衛,凡察掌右衛。

可董山和凡察,都是反骨仔。

凡察暗戳戳的擴充實力,招募朝鮮勇士。

董山做得更狠,他在朝鮮西部,肆無忌憚,逼着百姓剃髮易服,並強徵勇士併入女真,手上兵力已經多達萬人。

王越收下財貨,並寫了一封信給凡察。

告訴他們,他只是爲朝廷辦事,朝廷想救助朝鮮之民,並誅殺匪首李滿住,並無剿滅女真之意。

雙方達成默契。

王越在城外,建立收容所,把朝鮮百姓往北運。

城內則繼續擴充實力,雙方心照不宣。

韃靼降將鄭古塔走進軍帳:“總兵大人,軍中十分不滿,不滿您不打仗,卻管什麼百姓。”

韃靼人說話直來直去。

鄭古塔授封樂安伯,漢話已經說得十分流利了,他已經以明人自居了。

此次中樞特意調他來,掌控韃靼軍。

王越不以爲忤,笑道:“樂安伯可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啊?”鄭古塔不太懂成語,也看不懂那麼深奧的古籍。

“咱們揮師南進,卻一城沒打。”

“後面全是釘子,沒有後路。”

“咱們戰勝時,尚且尚且能保住後路,一旦戰敗呢?”

王越認真道:“想攻打安州,必須拔除定州、秦川、鹽州、龜城四顆釘子,才能繼續南進。”

那您怎麼沒有一座一座城池打呀?

爲什麼這麼着急,跑到安州來啊?

鄭古塔一愣:“您的意思是,咱們佯裝收容百姓,實際上讓我們的人扮成百姓,去偷這四城。”

王越笑了起來。

這只是他計劃的一部分。

他還要藉機奪下平壤,不然他一個一個城池打不好嗎?爲什麼非要橫插到了安州?

這就是他大肆穿插,放棄後路,進入安州的原因。

安州距離平壤很近,往平壤的路上,沒有硬仗可打,唯一難打的就是安州城。

而安州城的凡察,明顯沒有幫助李滿住的意思。

他已經寫信測試過了。

凡察想自立,並不打算幫助他岳父李滿住脫身。

“您說,讓俺老鄭怎麼打?”鄭古塔早就想立功了。

他一個番將,想在大明站穩腳跟並不容易,得靠着本事,一仗一仗地打,讓皇帝重用他才行。

“偷襲平壤!”

王越語不驚人死不休。

他壓根就沒打算在朝鮮慢慢磨,而是打快,先把李滿住給打崩了,再收拾凡察和董山兩部。

至於女真禍亂朝鮮,跟大明有什麼關係?

甚至!

他要讓女真兵狠狠地禍亂朝鮮,讓朝鮮百姓知道女真的壞,才能知道大明的好呀!

纔會願意併入大明啊!

他駐入平壤後,就沒打算把平壤還給朝鮮。

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他不止掌握戰場上的局勢,也在掌握戰場外的局勢,朝鮮士人的人心,纔是誰在朝鮮稱王的根基。

他一直在算計。

接下來的日子。

明軍按部就班的移民。

眺望在城頭上的凡察,看在眼裡,幾乎確認了,明將沒有攻打他的野心,畢竟在異國爲戰,大家賺點錢,互相別撕破臉,就皆大歡喜了。

同樣的,定州、秦川、鹽州、龜城四座城池的女真將,也紛紛遣使和王越交易,並彼此形成默契。

他們不管明朝移民。

大明也不管他們禍害朝鮮。

倒黴的只有朝鮮。

八月的朝鮮,比京師還要炎熱。

王越渾身都是汗,他收到朝鮮王李瑈的催促書,這是他收到的第十八封了。

朝鮮組建敢死隊,派遣勇士略過層層封堵,把王旨送到王越的手中。

王越嗤笑一聲,把第十八封催促書丟在一旁。

“你們要是有這份決心,還能收不回失地嗎?”

王越譏諷朝鮮王。

爲這樣的君王效力,是朝鮮人臣的悲哀。

“近幾天會下雨嗎?”

王越一直在等機會。

不是在等下雨,而是不能下雨!

朝鮮道路泥濘難走,一旦下雨,大軍就會被困在路上,難以完成他的戰略構想。

他這一戰,打得就是快。

朝鮮百姓並不太願意離開故土,但韃靼軍兇厲,該殺就殺,絕不留情。

韃靼兵把對王越的不滿,發泄在朝鮮百姓身上。

女真兵殺一通,把城裡的百姓趕出來。

韃靼兵再殺一通,逼着他們上船,移民去遼河套,不聽話的全都殺掉。

幾條江的江水都被染紅了。

八月下旬。

這次運送的流民不太一樣,途經各個城池的時候,沒有鋪天蓋地的哭聲,反而十分安靜。

正值夜裡,值守在秦川的女真兵聽不到哭喊聲,反而睡不安穩。

但最近幾批船了,裡面的人都很安靜,估計都習慣了吧,那些哭的都被殺了?

守夜的女真兵也納悶,大明缺這些女人嗎?

一船船的往遼寧運娘們!

真他孃的飢渴。

忽然。

他們聽到了響動,好像是城牆上傳來的,可能是哪個朝鮮娘們不堪受辱,跳下城牆自殺了吧?

城池裡確實沒有朝鮮男人,但朝鮮娘們多呀。

這些女真兵天天都雙腿發軟。

日子過得舒坦呀。

“誰?”

忽然,守夜兵警覺地叫了一聲,而他剛打開房門,雪亮的刀子,劃開他的喉管。

四個身着夜行衣的人,殺掉守夜官兵,順着城牆下去,打開了城門。

登時,整個秦川城陷入一片混亂。

女真守將都不知道怎麼回事,城池就被打破了,然後城池就亂了,哭爹喊孃的,四處全是火。

不止秦川。

定州、龜城、鹽州,在同一瞬間,都被明軍攻打。

城池被明軍搶佔。

女真兵潰逃,死傷不計其數。

王越沒給各軍發佈命令,沒讓他們將女真兵趕盡殺絕。

因爲沒必要自討沒趣,韃靼兵根本不會聽的。

他們進了城,把女真人趕跑,就開始搶女人和財貨,甚至爲了女人,還互相廝殺起來。

這些朝鮮娘們上半夜伺候女真人,下半夜伺候韃靼人。

шωш¤тTk Λn¤¢ 〇

最後找個老實人嫁了……

八月二十九。

定州、鹽州、龜城和秦川四城同時攻破。

從安州回義州的通道,徹底打通。

然而,鄭古塔,卻率領兩千韃靼兵,晝伏夜出,出現在平壤城。

李滿住就住在平壤城裡。

他竟在準備稱王,自稱韓王。

平壤,是朝鮮最有名的堅城,若強行攻打,沒個三五年是打不開的。

李滿住打開了平壤,靠的是奸細打開城門。

同樣的,鄭古塔打開平壤城,也得靠奸細。

李滿住將此作爲行政中心,就一定會有權力鬥爭,有人得勢,就會有人失勢。

王越收攏大批朝鮮流民,從中找出很多貴族。

通過他們,王越建立了和平壤城的聯繫渠道。

畢竟這是朝鮮北都。

李瑈正在籌謀遷都平壤,所以平壤城是效仿漢城而建,城池裡還有一批沒來得及逃走的官員。

他們還有一些忠於王事的。

見大明天兵救援朝鮮,自然願意打開平壤城門,驅逐賊寇,充當臥薪嚐膽的英雄。

轟!

平壤城巨大的城門,從裡面被打開。

鄭古塔揮師進入。

一個身穿朝鮮官袍的士人,向王師跪下,鄭古塔卻朝他鬼魅一笑。

王越還交給他另一個任務!

平壤城內的朝鮮之臣,全部誅殺!

一個不留!

百科真的不能信,我在百科上查,朝鮮國都是平壤,結果今天在其他百科上看到了是漢城,又一查,最後是漢城……但前面都寫了,地圖馬上就傳

第116章 公主薨逝,你們駙馬爲什麼不跟着去第136章 你什麼都不能做,趁早回家種田,別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第302章 朕要用一己之力,擋住歷史的慣性!第10章 太子,萬貞兒不錯,留下侍寢吧第389章 皇帝正在奪走孩子們的童年,歷史最第393章 隋國篇:揮動翅膀的樞紐國第348章 大明有變廢爲寶 點石成金的能力,爲第449章 大限將至:大明版圖第478章 終章:奉法者弱,則國弱(大結局上被屏蔽了第370章 屎一樣的波面,奧斯曼發狂,歐羅巴第335章 迴鑾,日新月異的大明!中學爲本,第68章 朕讓你的九族,日日夜夜和狗爲伴!涕第44章 請陛下御駕去死!(求收藏)第349章 帝制和資本,矛盾體和歡喜冤家第77章 飛翔的感覺!死了多可惜,朕就願意看第269章 邊鏞,大明見聞錄第481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1)】第175章 壯哉于謙!大明邊境北推萬里!第396章 改革本質,大明能統治世界的真實原第244章 攪屎棍子,把皇帝噴破防了!(加更第290章 二十四天滅一國,火焰山上遇阻第187章 神兵天降,土司被殺怕了!鎮國軍也第240章 改革吏治,元宵賜蟒服!第435章 盤點歷代帝王,朕朱祁鈺千古第一!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漢宗案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265章 狡詐VS狡詐,看誰技高一籌!第18章 朕,回來了(三千字,求追讀!)第113章 搶!邊將可開關搶掠漠北!束腳陋習第366章 大明房地產爆發,外國月亮比國內圓第433章 景泰六十八年,禪讓,歷史造假第262章 楊府尹,收一收你的屎尿屁,味兒太第311章 陳友死,陳友案終結,緊箍咒再生效第87章 你敢欺(輕)辱(bo)哀家?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第356章 景泰二十五年,老臣凋零,是天罰嗎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185章 挖士紳的根子,坐看土司攻伐,大明第146章 小產真相,錢王妃發瘋,卻把最溫柔第325章 明中六大奇案,紅丸案第274章 重建武廟 文廟,新建帝王廟!論祖制第216章 陛下,纔是大明的天!第230章 景泰帝跳大神,太宗皇帝降雷劫,劈第353章 政策放寬容易,收緊難第297章 敲骨吸髓,朝鮮第一彈!大炮打蚊子第202章 收回世券,罵死成國太夫人!(七夕第258章 天降三龍,殺哪個?留哪個?皇太后第201章 漠北王額頭上寫着傻叉兩個字!第233章 黎鐉京師見聞錄,朕就是蔑視安南了第151章 大明皇帝,很難活過四十歲!第242章 朱大陰陽師祁鈺:朕噴死你們這幫廢第482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2)】第42章 陛下乃純孝之君(求收藏!)第406章 以死明志,若由太子登基,大明必亡第379章 加高興安嶺,填平兩灣,用葉尼塞河第422章 瀾滄篇 東歐風雲 朱佑榶的政治智慧第250章 宗室,把你們殺了當肥料養花,花都第334章 大明劊子手,奴才參見侯爺第18章 朕,回來了(三千字,求追讀!)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57章 裡庫迷蹤!西華門哭諫!你們要累死朕第323章 這是朕的大明第423章 德法荷英:人口空心化和勇士們第184章 不要說賞無可賞,朕讓你于謙做當代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301章 南巡的準備,皇帝的經濟霸權!第427章 人造塔里木湖,大明第一富,浙江第227章 吃這麼多,都把自己吃吐了,還在吃第385章 打造大明花瓣式產業結構,地區間平第197章 該如何向主子效忠,學學你家養的那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223章 改變歷史,重建鄴城和晉陽,熱河簡第188章 大明變冷,疆域南推!朕被缺糧搞怕第324章 景泰十二年,新增一省第236章 年夜飯殺器,麻辣火鍋!第30章 不必審了,夷三族!第368章 中華江開通,鐵路開建,保守的大楚第281章 有仇報仇,血債血償!政治大於軍事第356章 景泰二十五年,老臣凋零,是天罰嗎第204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人情世故!看我陶魯第11章 奪門開始,朕與皇太后半步不退第129章 太上皇降格漠北王,南宮的眼淚!第114章 朕不怕功高蓋主!就怕你們沒本事!第269章 邊鏞,大明見聞錄第212章 歐信殺官,供給大軍的糧食去哪了?第281章 有仇報仇,血債血償!政治大於軍事第359章 白話運動,新大陸和奧運會第231章 你個皇帝的心思壞得很,一句話都不第344章 建立信用社會體系,信用大明,朱祁第388章 老皇帝的家底兒第280章 詭異的倭寇犯邊!外族死多少,朕不第405章 太子欺朕年老無力?請陛下改立太子第480章 終章:未來,無限絢爛(大結局下)第377章 醫藥 釋奴 科舉,扶持藩國國策不容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112章 狩獵場,韃靼人做獵物!給朕射殺!
第116章 公主薨逝,你們駙馬爲什麼不跟着去第136章 你什麼都不能做,趁早回家種田,別第303章 鯨吞安南之戰第302章 朕要用一己之力,擋住歷史的慣性!第10章 太子,萬貞兒不錯,留下侍寢吧第389章 皇帝正在奪走孩子們的童年,歷史最第393章 隋國篇:揮動翅膀的樞紐國第348章 大明有變廢爲寶 點石成金的能力,爲第449章 大限將至:大明版圖第478章 終章:奉法者弱,則國弱(大結局上被屏蔽了第370章 屎一樣的波面,奧斯曼發狂,歐羅巴第335章 迴鑾,日新月異的大明!中學爲本,第68章 朕讓你的九族,日日夜夜和狗爲伴!涕第44章 請陛下御駕去死!(求收藏)第349章 帝制和資本,矛盾體和歡喜冤家第77章 飛翔的感覺!死了多可惜,朕就願意看第269章 邊鏞,大明見聞錄第481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1)】第175章 壯哉于謙!大明邊境北推萬里!第396章 改革本質,大明能統治世界的真實原第244章 攪屎棍子,把皇帝噴破防了!(加更第290章 二十四天滅一國,火焰山上遇阻第187章 神兵天降,土司被殺怕了!鎮國軍也第240章 改革吏治,元宵賜蟒服!第435章 盤點歷代帝王,朕朱祁鈺千古第一!第307章 明中六大奇案,漢宗案第314章 使團抵達印度,不重文化的印度第265章 狡詐VS狡詐,看誰技高一籌!第18章 朕,回來了(三千字,求追讀!)第113章 搶!邊將可開關搶掠漠北!束腳陋習第366章 大明房地產爆發,外國月亮比國內圓第433章 景泰六十八年,禪讓,歷史造假第262章 楊府尹,收一收你的屎尿屁,味兒太第311章 陳友死,陳友案終結,緊箍咒再生效第87章 你敢欺(輕)辱(bo)哀家?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380章 景泰風雲和洪武王朝,神化皇帝,聖第22章 陛下爲何如此暴戾?(近三千字!求收第356章 景泰二十五年,老臣凋零,是天罰嗎第430章 老朱家,沒一個好東西第185章 挖士紳的根子,坐看土司攻伐,大明第146章 小產真相,錢王妃發瘋,卻把最溫柔第325章 明中六大奇案,紅丸案第274章 重建武廟 文廟,新建帝王廟!論祖制第216章 陛下,纔是大明的天!第230章 景泰帝跳大神,太宗皇帝降雷劫,劈第353章 政策放寬容易,收緊難第297章 敲骨吸髓,朝鮮第一彈!大炮打蚊子第202章 收回世券,罵死成國太夫人!(七夕第258章 天降三龍,殺哪個?留哪個?皇太后第201章 漠北王額頭上寫着傻叉兩個字!第233章 黎鐉京師見聞錄,朕就是蔑視安南了第151章 大明皇帝,很難活過四十歲!第242章 朱大陰陽師祁鈺:朕噴死你們這幫廢第482章 【番外一:朱祁鈺的模擬器(2)】第42章 陛下乃純孝之君(求收藏!)第406章 以死明志,若由太子登基,大明必亡第379章 加高興安嶺,填平兩灣,用葉尼塞河第422章 瀾滄篇 東歐風雲 朱佑榶的政治智慧第250章 宗室,把你們殺了當肥料養花,花都第334章 大明劊子手,奴才參見侯爺第18章 朕,回來了(三千字,求追讀!)第339章 地獄之門和天堂之路第57章 裡庫迷蹤!西華門哭諫!你們要累死朕第323章 這是朕的大明第423章 德法荷英:人口空心化和勇士們第184章 不要說賞無可賞,朕讓你于謙做當代第373章 故宮博物館,收集別人的文物,讓別第301章 南巡的準備,皇帝的經濟霸權!第427章 人造塔里木湖,大明第一富,浙江第227章 吃這麼多,都把自己吃吐了,還在吃第385章 打造大明花瓣式產業結構,地區間平第197章 該如何向主子效忠,學學你家養的那第88章 流民如虎,僧道是馬蜂窩,惡人還需惡第223章 改變歷史,重建鄴城和晉陽,熱河簡第188章 大明變冷,疆域南推!朕被缺糧搞怕第324章 景泰十二年,新增一省第236章 年夜飯殺器,麻辣火鍋!第30章 不必審了,夷三族!第368章 中華江開通,鐵路開建,保守的大楚第281章 有仇報仇,血債血償!政治大於軍事第356章 景泰二十五年,老臣凋零,是天罰嗎第204章 主打的就是一個人情世故!看我陶魯第11章 奪門開始,朕與皇太后半步不退第129章 太上皇降格漠北王,南宮的眼淚!第114章 朕不怕功高蓋主!就怕你們沒本事!第269章 邊鏞,大明見聞錄第212章 歐信殺官,供給大軍的糧食去哪了?第281章 有仇報仇,血債血償!政治大於軍事第359章 白話運動,新大陸和奧運會第231章 你個皇帝的心思壞得很,一句話都不第344章 建立信用社會體系,信用大明,朱祁第388章 老皇帝的家底兒第280章 詭異的倭寇犯邊!外族死多少,朕不第405章 太子欺朕年老無力?請陛下改立太子第480章 終章:未來,無限絢爛(大結局下)第377章 醫藥 釋奴 科舉,扶持藩國國策不容第131章 皇帝的話,得反着聽!第112章 狩獵場,韃靼人做獵物!給朕射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