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

李成棟對華夏軍的這種火槍排隊槍斃,炮兵助陣,騎兵找機會突擊敵人的陣列的戰術真是愛死了。

開頭,他聰明的把突襲敵人的所有部隊都叫了回來,是因爲他多年的戰鬥經驗,敵人兵力遠比他的兵力多,即便加上蘇正清的那剩餘的還在抵抗的近兩萬兵馬,也不能從敵人身上取得一點勝利的希望,莽古爾泰他也曾經跟過,是他的主將之一。

李自成被清軍擊敗,千里大逃亡的時候,他跟着高傑他們帶着大順軍殘部轉戰南北,最後不得不投降清軍,因爲清軍的形勢明顯是要一統中華的,在這樣的形勢下,他又不是什麼忠臣良將,中華換一個皇帝,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麼,哪怕不是漢人的異族,還是幾百年前打的漢人朝廷政權覆滅的大金女真人,他不管這些,他只管自己的榮華富貴,以後子孫的榮華富貴。

最後他選擇了投降清軍,但在被華夏軍打敗以後,他的這種夢想一度曾經風雨飄搖,已經奠定勝局的清軍對華夏軍這一支異軍突起的實力並不是很看中,對於他的能力也不是很看中,因此他在清軍中,得不到重用,爲了能然自己得到重用他付出了多大努力和代價,換來的是清軍對他的打壓和不信任。

最後他轉身投靠了南明軍。

但南明卻是以滅國結束,他又投靠了永曆大明,但永曆大明被清軍打的狼狽不堪,這時候隆武南明再次在華夏軍的支持下崛起,並且輕取廣東州,這時候他又厚着臉皮回來了。

人嗎,能活下去纔算,能找到更高的起點纔算,臉皮不要了,如今,南明國看起來氣數未盡,這一戰如果能奠定勝局,他起碼能拿到一個提督的任命,能成爲一方諸侯,雖然比不上他在清軍中最巔峰時刻,可也不算太差了。

清軍如今也不是很好過的,清軍在各條戰線上目前看來是壓着大明打,壓着南明打,可他們被崛起的華夏軍壓在長江一線上,久久打不開局面,在這裡本想着削弱南明,可悲南明打了一個反擊,所以此時請軍的形勢真的不是很妙,他覺得還是能在南明這裡呆一些時日。

看看能不能升官發財,他現在最想去的地方是華夏軍。

他知道目前這些自己統領的軍隊,南明軍,真正的戰鬥力不及華夏軍的一個騎兵旅,佟大爲雖然跟着他們,但並不是很出力,出力的還是他和王得仁的部隊,而炮灰則是南明軍援兵。

南明軍援兵成爲主要戰鬥力量,比較狡猾的王得仁還有他都不想讓自己的部隊損失太多。

沒爹沒孃的援兵就成了苦力,那些被俘虜的投靠的清軍則成爲徹底的炮灰,他們消耗清軍兵力,抵擋清軍的衝擊,然後南明軍援兵上去幹掉敵人的中堅兵力,他李成棟的部隊則作爲精銳穩定戰場,並且一步步一步向敵人的八萬大軍施加壓力,最終,炮灰兵打完了,敵人的兵力也被消耗掉了好幾千。

南明軍一萬援兵的戰兵死傷殆盡,六千多火槍兵,兩千炮兵,給敵人造成了幾千上萬,他的部隊放心壓了上去,接過戰局,陸續的施壓,打擊,削弱,清軍已經在崩潰的邊緣。

幾百,幾百的清軍士兵瘋狂的逃亡,逃向莽古爾泰那邊,“逃吧,逃的越多,他這邊的戰鬥越好打,消滅了這八萬清軍,即便是莽古爾泰,他也得掂量一下自己這邊的實力,不敢再對自己這邊發起進攻,那麼,這場戰鬥最好的結果就是,敵人崩潰,莽古爾泰率領殘兵敗將體面的退向桂林府,至於以後的佔據,就看蘇正清怎麼玩了,畢竟他纔是主將,他李成棟和王得仁能把他救出來,升官發財是板上釘釘的了。”

看到了敵人崩潰的速度越來越快,蘇正清的部隊被壓迫再一塊不能再小的空間裡面拼命抵抗,李成棟朝着遠處同樣轉着心思的王得仁看了一眼,揮了揮手手,自己的騎兵壓了出去。

那邊王得仁也配合的壓了出去,王得仁是整個騎兵壓上去的,他的步兵本來就不多。

兩邊壓了出去,很快起了效果,怕被包圍的清軍,馬上大面積崩潰,瘋狂的通過莽古爾泰打通的通道,從兩邊的田野裡面跑向莽古爾泰那邊的清軍。

這可是近六萬部隊的大崩潰,引起的效果,連莽古爾泰和李成棟,王得仁也控制不住。

於是正在開槍,開炮的南明軍楞了一下,他們停止了追擊,而身在後方的佟大爲同樣也在轉着心思,身爲王得仁的親衛部將,他哪能沒有一點小心思呢,他已經把自己看作是華夏軍的一員,華夏軍和南明軍是兩個王國,他當然不會給南明軍拼命,看到了機會,也只是派了一個團的槍騎兵出擊,衝擊敵人的潰兵隊伍。

但就這點助力,敵人也扛不住。

圍攻蘇正清的部隊紛紛崩潰,中間包圍的清軍騎兵和步兵紛紛逃向莽古爾泰一方,包圍圈自然開放了。

蘇正清的部隊壓力一小,蘇正清馬上指揮就近的幾個圓形方陣,重新組成進攻部隊,對清軍展開進攻。

黑夜中部隊崩潰是件讓人絕望的事情。

莽古爾泰知道控制不住了,連忙帶着自己能控制的部隊緩緩後撤,希望能緩解和控制住自己這邊的部隊。

但很不幸,不到一個時辰,敵人的大兵力壓上導致更多的他的部隊失去控制,十幾萬清軍部隊在曠野上猶如放了羊一樣,被敵人的騎兵追殺,即便有一些有血性的清軍騎兵去對抗,也挽救不了大部隊被敵人擊潰,擊敗的命運。

合併之後,近六萬的南明軍一起壓上去,清軍的抵抗一下被瓦解了,追殺成爲這場戰鬥的主流。

最後連佟大爲都忍不住了投入了全部的騎兵去追擊清軍,整個夜晚,南明軍都在幹一件事情,就是追殺崩潰的清軍,這是南明軍對抗清軍以來的第一次如此兵力上的大勝,即便是王得仁和李成棟都很激動,留下少量的兵力打掃戰場,全軍壓上。

天色微明的時候,這場戰鬥才以南明軍的絕對勝利結束。

戰場上沒有熄滅的火光,沒有散盡的硝煙,以及大量的武器裝備,傷員依然遺留在戰場上,破碎的旌旗,斷裂的長矛,被炸燬的大炮,倒地的戰馬屍體,無一不在向人們訴說着這場持續了一天一夜的戰鬥的慘烈。

但結果只有一個,南明軍勝利了。

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第七百零九章 進步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八百二十章 猶如刀子切豆腐第四百七十八章 應對大順軍的游擊戰第六百五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頑抗第八百一十四章 再遇二王子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八百六十九章 盪滌東南亞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一百四十八章 葡萄牙人問題2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四百八十五章 開花彈的勝利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七百六十八章 新式戰艦第一百四十六章 鄭彩末日12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清不虧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八百一十四章 再遇二王子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八百五十七章 豌豆鳥的初戰2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五百六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六百五十三章 這些不是漢人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六百八十四章 叛軍槍械第六百七十章 總有鬥爭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的戰鬥情況2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2376章 垂垂老矣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十章 殺將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二百五十章 鄭鴻逵的危局 亮點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二百六十五章 官制改革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三百五十九章 滿洲風起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二百四十章 讓世界亂起來,幫張名振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二百一十九章 赤嵌城善後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二百零五章 五虎將之劉國軒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變局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五百六十五章 縣諮詢局後效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擊10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四百零八章 完全清除
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第七百零九章 進步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八百二十章 猶如刀子切豆腐第四百七十八章 應對大順軍的游擊戰第六百五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頑抗第八百一十四章 再遇二王子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八百六十九章 盪滌東南亞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一百四十八章 葡萄牙人問題2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四百八十五章 開花彈的勝利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七百六十八章 新式戰艦第一百四十六章 鄭彩末日12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六百二十六章 濟寧府清軍構成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清不虧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八百一十四章 再遇二王子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八百五十七章 豌豆鳥的初戰2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五百六十八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衛第一旅參戰第八百三十七章 編制有些不合理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五百零六章 戰後第六百五十三章 這些不是漢人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三百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六百八十四章 叛軍槍械第六百七十章 總有鬥爭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的戰鬥情況2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2376章 垂垂老矣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十章 殺將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二百五十章 鄭鴻逵的危局 亮點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二百六十五章 官制改革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三百五十九章 滿洲風起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二百四十章 讓世界亂起來,幫張名振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二百一十九章 赤嵌城善後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二百零五章 五虎將之劉國軒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變局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五百六十五章 縣諮詢局後效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擊10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四百零八章 完全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