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

“說的不錯,由每一個縣城一個守備營的兵力減少到每一個府城駐守一個守備團的兵力,一個府有幾個縣城,有的府有十幾個,二十幾個縣城,這樣下來守備部隊的開支同樣巨大,而且隨着戰爭漸漸遠去,軍費開支太大了對發展不好,這個提議可以,讓每一個府有兵可用就可以了,如果一個府有大的反叛,臨近的府的兵力和附近駐紮的野戰旅通過咱們四通八達的道路可以迅速增援和撲滅敵人的反叛。”

魏無忌接着張強的話道:“我計算了一下,一個州大約有十幾個府,有的只有五六個大府,府城多的州可以降低守備團的兵力,一千五百人一個府,大府可以三千三百人一個團,每個州擁有一個守備司令部,大洲可以擁有兩個到三個守備旅,小洲可以擁有一個守備旅,加一兩個守備團。

這樣分配以後咱們的守備營可以全部解散,提升爲守備團,建立守備旅,建立守備司令部,守備司令部的總兵力可能達到一個師的規模,也可能稍微超越一個師的規模。”

“咱們現在擁有浙江州,蘇州州,安徽州,福建州,廣東州,廣西州,湖廣州,湖北州,河南州,江西州,山東州,雲貴州,寶島州,雲南州,瓊州,總共十五個州,每個州一萬五千兵馬或者兩萬三千到五千兵馬,守備部隊總兵力將會擁有二十二萬到三十萬左右的兵力,相比以前不斷擴充的守備部隊的兵力,從十來萬到如今的六十萬,減少了大約一半到一多半的兵力,可以節省至少一半的軍費。”

張強很是滿意魏無忌的想法,他對魏無忌道:“能減少一半的軍隊,一半的軍費開支,我看可以,這個通過了,你去調整吧,不過這好像需要內閣兵部去調整,你給他們把你的意思形成文件傳達給他們就行了,讓李過負責。”

“好,接下來我說一下對於野戰旅的調整:我認爲野戰旅現在兵力太多了,以後咱們作戰將以兵團的形勢作戰,一個兵團負責一個方向,總參謀部將會對這個方向的所有戰爭情況進行彙總,兵力,物資調動,道路狀況,敵人是誰,敵人的兵力調動和物資情況都會彙總後交給專門的一個參謀小組負責,然後參謀小組上報總參謀長,總參謀長上報國防部批准,國防部將向內閣和國王陛下你陳述情況,領取聖旨以後,開始準備,按照計劃開始發動作戰進攻,具體作戰行動由負責的兵團提督決定。”魏無忌向張強彙報。

張強一邊聽,一邊點頭,一邊想着,這樣的作戰方式越來越像後世的軍隊的作戰方式了,制定作戰計劃由參謀部來,批准作戰計劃由國防部,國防部需要接受內閣和皇帝或者一個國家當政的最高領導人拍板,以處理各種可能出現的各種政治因素。

這樣可能會限制作戰將領的權限和各種能力的發揮,不過一個國家總有大局需要顧盼,總有一些平衡性因素需要考慮,高層的人總有各種各樣的顧慮,船越大,越不好掉頭,華夏國已經擁有了後世近一半的國土了,這些國土幾乎是以前宋朝的總國土面積,可能略微還大一些,或者說差不多。

目前實際上雲南州還不算是國土面積,因爲他是正在征服作戰的東南亞戰役的前進基地,屬於戰區,對於沒有安定的地方,華夏軍一般不把他算作是自己的領土。

雲貴和四山州其實以前算作是明朝的領土,但實際上被土司佔領和瓜分着,明朝以前歷代都沒有實際佔領,對於整個王國的貢獻不大,雖然那裡漢人不少,可歷次王朝更迭都被殺了,然後新朝廷再移民,明末的時候不管是清朝做的還是張獻忠做的,總之,現在四山州的漢人實際上不是很多,多的是漢人的軍隊,以及受到重創的土司們,那些自治的明朝遺民。

魏無忌可不管張強想什麼,繼續彙報道:“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全國劃分爲十八個野戰旅,全部提升爲甲級野戰旅,並且提升旅的兵力爲每旅一萬八千人,分爲四個野戰團,一個旅部直屬炮兵團,一個旅部直屬騎兵團,加上旅部和旅部直屬部隊,總兵力達到一萬八千兵力。”

張強聽着他的提升旅的兵力感到不可思議,這樣的話還不如劃分爲一個師呢,以師的名義命名,旅已經不適合容納這樣兵力的部隊了。

但他沒有打斷魏無忌的彙報,繼續聽着,“十八個旅組成六個兵團,除了現在的蕭飛兵團,軒轅龍飛兵團,鋒無羽兵團,金麒兵團,再加上巴格雅魯兵團,馬三立兵團,兩個兵團,總共兵力爲三十二萬兵力,如果加上十五個民兵精銳大隊,就是四十七往兵力,加上守備部隊的三十三萬左右的兵力,那麼全國總共有兵力八十萬兵力……。”

張強皺起了眉頭,八十萬兵力啊,養這八十萬兵力可是要費不少錢啊,“能不能再減少一些?”

張強插嘴問道,魏無忌搖搖頭,“陛下,這已經我算出來的最合適目前狀況的軍隊兵力編制了,現在我們東南亞小國沒有拿下,哪裡還有很多支賬冊上的民兵部隊,總兵力也在二十萬兵力,雖然是賬冊上的,開支不多,可光糧食,物資,槍支彈藥,保障他們所需要的軍費開支,就是個天文數字。

加上咱們還有普通民兵部隊八支,精銳民兵大隊五支,守備營和守備團的編制不少,這樣總兵力其實有五十萬多,當然這五十萬是調去的幾支野戰旅的兵力算在內,可以說我算的這些編制還沒有加上這五十萬兵力的編制。或許以後還需要在哪裡保持至少是二十萬的兵力。

還有四山州,雲貴州,以及康定州,等地咱們還沒有打下來,咱們編制的主力兵力現在的主要的作戰方向是向北,向北,需要收復陝甘州,山西州,河北州,北直隸州(也就是東北遼東等地清軍對哪裡的總稱,),任重而道遠,我計算的兵力是至少一百五十萬,當然咱們也可以學着現在,後方安定了就把部隊調走,然後反覆向前推,但後方總要留下一些野戰旅守備吧,守備部隊隨着領土的擴大,將會新增不少兵力,因爲新的佔領地區需要部隊守衛。”

張強皺着眉頭問道:“你的意思說現在調整了以後,咱們的兵力還不是減少而需要增加,尤其是守備部隊?”

魏無忌很無奈的說道:“是,陛下,我就是這樣認爲的。”

八十七章 工匠弗朗西斯第三百三十七章 私產第八百八十三章 挑撥與藉口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六百一十七章 解決辦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海戰記敘4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末日8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五百六十五章 縣諮詢局後效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五百九十八章 兩軍相遇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情緊急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四百九十九章 魯國滅亡對局勢的影響2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於鄭克爽的安排第三百八十一章 削他個葡萄牙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鄭鴻逵的危局 勒緊絞索第二百一十六章 副官休伊斯·茲瓦特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三百一十一章 蹣跚行軍的清軍七百八十六章 你又來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開採問題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一十四章 再遇二王子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動開始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鬥2第一百零八章 接近目標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七百一十章 火花環繞的華夏王國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明烽火2第六百七十九章 怨氣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一章,抓丁風波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八百七十七章 就留下北海道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八百五十二章 算是一場大捷吧第三百九十二章 密謀1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2375章 恐懼的同時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五百八十一章 精神控制改造文安之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二百九十章 要命的華夏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謀出路(求訂閱,求收藏)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第2376章 垂垂老矣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八章 統御技能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世界亂起來,張名振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一百零七章 陰謀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二百二十章 金華義軍的財政收入第八百三十六章 陝西州戰事怎麼打?第六百五十一章 攻破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一百零八章 接近目標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第三百三十三章 見面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一百一十二章 下去和敵人打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怨氣1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一百九十八章 追兇7
八十七章 工匠弗朗西斯第三百三十七章 私產第八百八十三章 挑撥與藉口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六百一十七章 解決辦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海戰記敘4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末日8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五百六十五章 縣諮詢局後效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五百九十八章 兩軍相遇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四百九十七章 軍情緊急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四百九十九章 魯國滅亡對局勢的影響2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於鄭克爽的安排第三百八十一章 削他個葡萄牙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鄭鴻逵的危局 勒緊絞索第二百一十六章 副官休伊斯·茲瓦特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三百一十一章 蹣跚行軍的清軍七百八十六章 你又來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開採問題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一十四章 再遇二王子第六百二十一章 行動開始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鬥2第一百零八章 接近目標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三十二章 左金王賀錦第七百一十章 火花環繞的華夏王國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明烽火2第六百七十九章 怨氣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一章,抓丁風波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八百七十七章 就留下北海道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六百五十六章 裁撤軍隊2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八百五十二章 算是一場大捷吧第三百九十二章 密謀1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2375章 恐懼的同時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五百八十一章 精神控制改造文安之第一百五十五章 製造糧食鈔票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二百九十章 要命的華夏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另謀出路(求訂閱,求收藏)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六百六十五章 小香江第2376章 垂垂老矣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八章 統御技能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二百三十九章 讓世界亂起來,張名振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一百零七章 陰謀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二百二十章 金華義軍的財政收入第八百三十六章 陝西州戰事怎麼打?第六百五十一章 攻破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一百零八章 接近目標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第三百三十三章 見面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一百一十二章 下去和敵人打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怨氣1第八百七十章 擴張的腳步不能停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一百九十八章 追兇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