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生死難兩全

田斌走了以後,胡奎皺着眉頭道:“大人,這個田斌不可信啊。”

張強玩着馬鞭,望着兩側的峭壁,陡坡,鬱鬱蔥蔥的樹木,“沒事,我知道。”

“那你還?”胡奎不解的問道。

魏無忌在旁邊掩着嘴笑,胡奎怒道:“笑什麼笑,就你聰明。”

“哈哈哈,”魏無忌放聲大笑,解釋給胡奎聽:“大人這是引敵來攻,以逸待勞之計,”

魏無忌在一邊笑道:“是啊,我軍並不瞭解敵人的具體兵力和部署,派田斌去只是試探一下敵軍,敵軍若來攻,兵力少了,我軍可借地利,消滅敵人一部,如果兵力太多,一則可爲金華府分擔壓力,二則,可以將敵人優勢兵力引開,然後用我軍善用的游擊戰,將敵人拖疲憊,拖開,分散,然後我軍回頭痛擊,以我軍全軍,殲滅敵軍一部,敵軍必退,我軍再突然出擊敵軍軟肋,敵軍必惶恐不安……”。

胡奎掉頭對張強道:“大人高明。”

張強一副得意的樣子,嘴上卻說:“少貧嘴,今夜營地,馬上安排,留賀錦部和藺養成部在明處,米林部在山坡樹林監視,米淳部擇地隱蔽,堵住缺口,其他部隊不得紮營,只是找山坡隱蔽處就地休息,夜晚,咱們等着敵人的偷襲,然後等敵人殺進賀錦,藺養成部營地,米林部出擊的時候,全軍圍上,務必不得走脫一個敵人。”

“是,大人。”三個人齊聲回答。

胡奎道:“大人,那軒轅龍飛部前軍可先通知一下?”

張強揮揮手,“嗯,派人通知一下,讓他們也在明處紮營,營地太少,恐敵人起疑,不過,傳令他將自己的營地弄的大一些,本部人馬注意防止敵人偷襲,軒轅龍飛這小子看起來整天只知道練武,爭強好勝,但有時候,這小子表現的卻更加精明,給他個暗示,他就知道怎麼做。”

“哈哈哈,”幾個人再次笑了起來。

越過山峰,視野從金華府外面的幾個山村掠過,來到了金華縣城上方向下俯視,戰場的痕跡越來越明顯,倒塌的攻城車,雲梯,甚至是一些來不及收拾的人體碎塊,遍撒金華縣城外面的樹上,烏篷船頂部,殘破的戰旗,再接近城牆,城牆上仍然有倒掛在上面來不及處理的雙方士兵的屍體,城牆殘破不堪,顯然是經過了大炮再次的洗禮,很多地方都塌陷了下去。

越過城牆,第二道城牆殘缺不全,很多地方不是倒塌了,就是已經被清理乾淨了,只留下一些可供車馬,士兵通過的便捷通道,連綿起伏的山丘很多地方依然躺着屍體,來不及收走,很多宅院都已經倒塌,空無一人了。

視線來到了縣衙和府衙上空,哪裡清軍依然在同義軍廝殺,當戰鬥顯得的很零落了,很多地方都是七八人一堆,被一大羣的清軍圍着廝殺,義軍的主力在通往朱府的路上,同清軍絞殺再一起,人數不少,大約有兩三千人。

朱府外圍,連續三道胸牆,很多弓箭手,民夫躲在裡面,連續的搬運屍體,修築一道城牆一般的工事,張強的層層防禦政策得到了義軍的認可,張強走了以後,義軍把這裡,也是最後的防禦地點,修築的猶如一座小型要塞。

一些地方,甚至擺放着繳獲清軍的弗朗機炮,虎蹲炮,更大一些的紅夷大炮,不過此刻這裡無人操作,那些大炮擺在那裡東倒西歪的,形同廢鐵。

戰場上也不是沒有火器,偶爾一些地方會有一兩杆擡槍響那麼一兩聲,不過沒有什麼殺傷力,交戰的雙方依然是以冷兵器近戰搏殺爲主。

朱府外面的一片沒有被攻陷的宅院,小巷子裡面,大量的百姓,擁擠在這裡,哭哭啼啼的,慌慌張張的,或坐或臥,衣衫襤褸,好多人都乾坐着,仰望天空,眼睛無神,一些義軍士兵也在這裡,他們擦拭着手中的兵器,或者緊張的修理着手中的兵器。

粗略看一下,怕沒有幾千人,這些人一直延伸到朱府的外牆,充斥了從沒有被攻陷的山坡街道到朱府外牆每一寸地方。

朱府裡面,也有好多人,也是慌慌張張的,不過這些人衣着華麗,起碼看起來不像是普通百姓。

越往裡面越稀疏,直到朱府後院,這裡站着三五十個義軍兵丁,二三十個衙役,十來個家丁,皆全副武裝,眼神戒備的看着每一個經過的人。

朱府後院,朱大典來回走着,神情慌張,沒有了主意的樣子。

管家和幾個小妾鐵青着臉,站在一邊。

“大人,大人,不能再等了,快做決定吧!”管家一副着急的樣子,苦苦勸着朱大典。

一名家丁跑進來,“稟報大人,守備盧金忠,衛指揮使求全,求大人求見。”

“快請。”朱大典站在那裡,揹着手,摸了一下鬍子,假裝鎮定。

盧金忠,朱大典新任命的金華守備,一進來就焦急的對朱大典道:

“大人,擋住了,清軍兵力太多,這次差不多投入了一萬五千人,輪番對我們進攻,我們人手太少,士兵們越來越少,眼前已經不足四千餘人,有一千餘人被俘,三千多人被殺,青壯已經差不多死光了,百姓被屠戮一空,就剩下七千來人,皆爲老弱,我們已經無兵可用,如今士氣低落,崩潰就在眼前,請大人早做決定。”

衛指揮使求全也道:“大人,得想個完全之策,要不然,今夜我等就要被清軍殲滅。”

盧金忠看朱大典猶豫的樣子,上前一步,“大人,我等願爲大人抵擋清軍,請大人趁清軍還攻破這裡,早做打算,換上百姓衣物,趁夜離開,我願派遣一隊忠誠死士,護衛大人出城,北門清軍防禦不是很嚴,大人儘可快速離去。”

求全道:“大人,早做決定啊。”

朱大典閉上眼睛,爲大明盡忠的事情他已經做過一次,他現在猶豫的是,應不應該再次盡忠,他的求援書信都送去半個月了,可隆武皇帝依然沒有派人來解救他,連個回信都沒有,他派出了十來撥求援的信使,到現在他都快被清軍殲滅了,皇上還沒有來,這讓他感到自己的死是很不值得的。

可他不想做棄城逃跑的不忠的臣子,這關係到他身後的名聲,還真是難辦啊。

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三百九十八章 勝了,堅持下來了。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百騎兵顯威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到前線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七百四十一章 四國島的厄運4第六百六十一章 求和?1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六章 第一次殺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們自立吧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三百九十二章 密謀1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一百零一章 婢女引起的感想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求和回報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第五百八十七章 兩個人的不同處境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二百八十七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1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艦新氣象第七百六十章 瑣事煩神1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八百八十二章 把北海道給華夏軍第七百二十五章 穩贏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十九章 階梯防線,層層阻截第2372章 世家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防2(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五百四十五章 兄弟來我這裡吧第三百七十五章 成果怎麼樣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三百四十六章 隆武南明去向2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第四百六十九章 會鰲拜21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清危局第三百七十二章 你給我當什麼官?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七百六十章 瑣事煩神1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六百零五章 夜太黑,停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怨氣1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三百五十一章 燧發槍問世第三百五十九章 滿洲風起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二百四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對朱大典的安排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六百六十章 東南亞憂心的事情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2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五百四十五章 兄弟來我這裡吧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
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三百零八章 先鋒遭遇戰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八百八十七章 有時候日本和高句麗也坑爹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三百九十八章 勝了,堅持下來了。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百騎兵顯威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到前線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七百四十一章 四國島的厄運4第六百六十一章 求和?1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四百一十六章 南明國問題第六章 第一次殺人第二百六十四章 我們自立吧第八百三十二章 部隊調防第三百九十二章 密謀1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一百零一章 婢女引起的感想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二百六十九章 請求和回報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第五百八十七章 兩個人的不同處境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七百四十四章 鄭克爽商談第四百九十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二百八十七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1第七百二十四章 強大的新魯府第八百三十一章 新艦新氣象第七百六十章 瑣事煩神1第四百七十五章 勸服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八百八十二章 把北海道給華夏軍第七百二十五章 穩贏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十九章 階梯防線,層層阻截第2372章 世家第六百二十二章 洪承疇的攻勢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二十一章 惡毒之計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防2(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五百四十五章 兄弟來我這裡吧第三百七十五章 成果怎麼樣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三百四十六章 隆武南明去向2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第四百六十九章 會鰲拜21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清危局第三百七十二章 你給我當什麼官?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六百九十七章 魯國同日本的戰爭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七百六十章 瑣事煩神1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六百零五章 夜太黑,停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文武怨氣1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三百五十一章 燧發槍問世第三百五十九章 滿洲風起第七百二十一章 糧食產量和人口第二百四十四章 讓世界亂起來,對朱大典的安排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六百六十章 東南亞憂心的事情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2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五百四十五章 兄弟來我這裡吧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