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

李定國在追憶往昔,借酒澆愁,對南明國的挖牆腳行爲無可奈何之機,華夏軍卻在湖廣州和湖北州漸漸取得了成果。

一如以往,華夏軍來了以後,先派兵佔領各個要地,然後往很多人煙絕跡的鄉村塞人,轉化的俘虜,俘虜營表現良好到達關押年限,並且不想爲兵的俘虜,甚至有一些罪行輕,對華夏軍沒有什麼危害的苦役營的罪犯也被釋放出來,打亂秩序,混合了從浙江州,福建州這兩個最先穩定下來,並且接受了近十年的華夏軍統治下表現良好,並且願意爲華夏軍出力的百姓移民,中間摻雜一些退伍的華夏軍年老的士兵,基層軍官,還有從江西州弄來的民兵組成基層村落。

這些基層村落在無人區安插,在城市安插,在城鎮邊上安插,然後再把那些罪行輕的李過忠貞營部被俘的願意落腳爲民的士兵,同時還有其他被裹挾的百姓,打亂了組成另外一些基層村落,同華夏軍比較忠誠的基層村落間隔起來安插進去。

這些村落中間安插一些流民和難民,以及從廣西州弄來的南明百姓,還有本地的湖廣州百姓打亂組成一個基層村落,安插在上述的兩種村落中間。

還有一種村落是在這些村落的重要位置找荒村,或者人口少的原先就有的村落,把那些從隊伍上退伍下來的傷兵,殘兵,老年士兵,同時還有專門落戶在這裡的絕對忠心的要培養的民兵小隊家屬安置在這裡。

這就是一個鄉的基本組成,那些退伍的民兵和清兵俘虜,明軍俘虜,以及民兵小隊被組成一個民兵中隊放置在這個鄉的鎮子裡面,擔任基層防守任務。

而縣城則放上一個守備營,正規守備營,也許守備營的人手不足,編制不足,不過區區一個百戶,兩百餘人,但這震懾力就擺在那裡,加上派遣的官員帶來的衙役和本地招募的新衙役和捕快,成爲縣城基本的安全保證。

縣城的官員到位以後,守備營開始招募兵源,從這些村落和縣城年輕人中招募青壯,組成民兵治安隊負責巡視縣城,保衛縣城,而守備營只是起震懾作用,這樣由正規的守備營區區兩百來人,加上退伍的民兵和傷殘的野戰旅士兵,組成了本地的治安軍,也許不足以抵禦敵人的進攻,也許不足以壓制起義的反叛分子,但維持治安,保證這個地區的民政官府正常運轉足以。

而且有些縣城重點地方還有野戰旅的部隊巡邏,一些關鍵的縣城還有野戰旅士兵和守備團駐守,野戰旅的大部隊能通過正在修復的道路和河道運兵增援各地,同時整個州四面都有野戰旅正規部隊大部隊駐守,敵人或者想要破壞的人是不會再大兵力包圍中的州里面掀起一絲浪花的。

隨着湖廣州和湖北州的穩定,那些跑到雲貴州和河南州,陝甘州的百姓也開始迴流,跑到華夏軍地盤上的百姓被送回來一大部分,另外一小部分被江西州和廣西州吸收了。

沒有了戰爭,商業很快運轉了起來,開始還是從華夏軍地盤上過來的官府商隊運來急需的物資和糧草免費發放或者以工代賑供應百姓,後來是各個商隊也從華夏軍領地到來,帶來各色物品,兩個州開始繁榮起來。

後來南明的商隊也來了,同時還有走私的忠貞營的商隊,雲貴的商隊,清軍的商隊和大金國的商隊,甚至還有山裡的百姓從山裡跑出來,交易一些山貨。

相比這兩個剛剛從戰爭中恢復過來的州,已經擺脫戰爭很久的江西州就繁榮很多了。

江西州挨着南明的廣西州,廣東州,同南明的生意使得江西州迅速繁榮起來。

便捷的迅速擴張的道路系統使得江西州成爲溝通南北,東西的貿易中樞。

相比而言,還處在對峙前沿的安徽州被華夏軍佔領的那一半地盤上卻有些蕭瑟,但也因爲他早就擺脫了戰爭,百姓其實也更加富有,你永遠不可能消滅地主和富人,這些地方的地主和富人很快冒了出來,也許比起大明統治之下的時期,這些地主和富人們要安分很多,可他們的財富卻一點也不必那個時候少,因爲出現了很多小作坊和中型作坊,甚至還有官府控制的工廠。

這裡的物資相當豐富,這裡的百姓各個紅光滿面,唯一讓他們感到畏懼的就是穿着新的軍服巡邏在各處的華夏軍民兵,守備營士兵,以及野戰旅正規軍士兵。

各種防禦工事使得人們知道,戰爭依然存在,而且離得不遠,不過幾十里的距離,也許哪天清軍就會再次打過來。

人們在享受和平的時候,心裡依然惴惴不安,同時有能耐的人還是想着往浙江州跑,因爲那裡絕對沒有戰爭籠罩,甚至比起這裡來,還少了一些民兵和村衛隊。

而相比這裡,重兵駐紮的金陵府更是戰爭前線,那裡相對來說民少點,軍隊多點,而且大多是精銳部隊,沿海更是還能看到穿着海魂衫,外面還套着鎧甲,手裡拿着滑膛燧發火繩槍的陸戰隊士兵在城鎮巡邏,騎兵更是在沿海海岸巡邏。

但這些都沒有阻擋一行人,他們在漆黑的夜裡,在騎兵巡邏的一個死角,乘坐小船,悄悄的在懸崖底下的沙灘登陸,在本地人的接應下,潛入了杭州府和金陵府交界地帶的一個鄉村。

換上本地人給的衣服,喬裝打扮一番以後,他們偷偷的深入內陸,隨行的人員越來越少,最後不過三人同行,一人爲本地一家商鋪的夥計,另外兩人一個爲彪悍大漢,一個爲年老的書生模樣的人。

“首輔大人,爲什麼我們要從這裡登陸,直接從海上過去不好嗎?非要穿行千里,喬裝打扮過華夏軍地盤呢?”大漢惴惴不安的用手摸摸懷裡的匕首,左看右看,有些慌張的問身邊年老的書生。

年老的書生不耐煩的揮揮手,“你懂什麼,不要多問,保護好老夫就行了,老夫的事情也不用你多管,還有要裝的正常一些,把你口音隱藏起來,如果不行,就閉嘴,那個小哥,我們還有多久能到達縣城?”

做奴僕打扮的夥計笑道:“大人,還得走個兩三日,而且到達縣城,你們儘量不用多口,一切由我來處理,要不然華夏軍盤查可是很嚴的,你們懷裡僞造的文書和身份可經不起那幫衙役捕快的火眼金睛,他們就是靠這個吃飯的,不瞞你老說,對於奸細的懲罰華夏軍可是很嚴厲的,用大都督的話來說就是讓他們“盪鞦韆”或者“敬畏我主””。

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隕落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六百七十六章 是該結束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十章 殺將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一百九十六章 追兇5第六百零七章 高明的應對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七百八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金國亡了第八百六十一章 周邊無事專心對付滿清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鬥1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八百七十一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1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三百零六章 兩軍遭遇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六百九十九章 日本的小倉船第二百二十章 金華義軍的財政收入第四百一十四章 朱大典的籌謀1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六百八十五章 驚慌失措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五百七十七章 評價第二百三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接近第八百七十七章 就留下北海道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五百六十章 開發寶島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兇2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三百四十六章 隆武南明去向2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一百章 我這是跟你學的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八章 統御技能第八百一十三章 衆怒共謀第八百一十九章 紛繁複雜的利益牽扯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六百七十九章 怨氣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四百八十五章 開花彈的勝利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五百二十五章 鄭成功也反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人員培養第九十七章 處罰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四百六十四章 會鰲拜16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八百二十三章 優秀的華夏號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伏佟大爲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突然打擊二百八十九章 部門官員配備
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三百零五章 唱一出空城計第八百二十二五章 郡王隕落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六百七十六章 是該結束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十章 殺將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五百零五章 士氣低落第一百九十六章 追兇5第六百零七章 高明的應對第八百零八章 鄭智反叛?第七百八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金國亡了第八百六十一章 周邊無事專心對付滿清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鬥1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七百二十八章 人口平衡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八百七十一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1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三百零六章 兩軍遭遇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六百九十九章 日本的小倉船第二百二十章 金華義軍的財政收入第四百一十四章 朱大典的籌謀1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四百八十四章 反正軍最恐怖的一天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六百八十五章 驚慌失措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五百六十二章 給商人們解套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五百七十七章 評價第二百三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接近第八百七十七章 就留下北海道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五百六十章 開發寶島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一百九十三章 追兇2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三百四十六章 隆武南明去向2第六百四十四章 戰後爆兵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一百章 我這是跟你學的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八章 統御技能第八百一十三章 衆怒共謀第八百一十九章 紛繁複雜的利益牽扯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九十二章 地盤擴大實力再次提升第六百七十九章 怨氣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四百八十五章 開花彈的勝利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五百二十五章 鄭成功也反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六百四十六章 洪承疇的自知之明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人員培養第九十七章 處罰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八百九十四章 清軍的反擊4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四百六十四章 會鰲拜16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八百二十三章 優秀的華夏號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三百六十六章 魏無忌的心思第三百二十八章 收伏佟大爲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突然打擊二百八十九章 部門官員配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