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

“大都督,你看能不能讓華夏軍也出兵幫助南明國打葡萄牙人?葡萄牙人實在是太厲害了,起碼和華夏軍是一個級別的,我南明國無法應付啊。”

儘管張強又是給槍,又是給炮,還派人幫助他們訓練軍隊,可到最後張強才知道,才醒悟,原來如此,怪不得蘇觀生親自跑過來一趟,是要華夏軍出兵幫他們打戰啊。

張強反應過來,看着蘇觀生的眼神就不對了,“你們真的不想自己解決,要我們幫你打?”說完,張強就笑眯眯的看着蘇觀生。

蘇觀生看着張強的那眼神,猛地打了一個寒顫,“這,還是不要了吧,華夏軍派出一些人手幫助訓練一下士兵們就可以了。”蘇觀生遲疑了一下,馬上改變主意,前車之鑑,華夏軍太坑人了,坑的隆武南明幾次滅國,弱小不堪,每一次隆武南明搞到的地盤都歸了華夏軍,這不能不讓人警惕。

“算了,我親自去前線看看,瞭解一下吧,看看你們和葡萄牙人倒地是怎麼打仗的,剛纔說的都一切照舊,華夏軍答應的不會改變。”張強揮揮手。

“謝大都督,蘇某代我朝皇帝陛下感謝大都督的深明大義,救民於水火之中。”

張強和他結束了談話,一切物資調動通過內閣下達到兵部,然後張強和周粥交代了一下守好家門,料理好同清軍的談判事宜,自己帶着警衛團趕往香山,哪裡賀錦正指揮着部隊對哪裡的葡萄牙人圍攻,命令下達肯定比張強的警衛團出動要快的多。

華夏軍從金華義軍時代就開始修建驛站,驛站只供傳遞情報和情報人員,傳令兵,以及部級以上的官員出行辦公使用,一般沒有公事,任何一級官員都不能使用驛站,要保證驛站的資源用在情報傳遞,中樞和地方的命令傳遞快捷便利。

另外驛站另外一個功能就是收發轉遞各個地方和中樞的官員信件,後來又加入了民間信件的功能。

驛站有專門的兩車道驛馬,驛車行走的道路,一般人不能上道行走,驛道上有專門的清潔和護理的百姓和民夫,還有驛站派出的巡查線路的驛站守備兵馬,一旦發現破壞驛站的行爲,當下抵抗的格殺勿論,被抓住的,送到當地的工部衙門接受審訊,然後交給監察部官員審訊,定罪,定罪以後,死刑犯一律送進當地的俘虜營改造,公文送到中樞監察部備案。

一般的違反規則上道的百姓或者軍兵,罰款1華夏元到200華夏元,同時送到當地的驛站清潔維護的部門去義務勞動一到七天。

有這樣嚴厲的制度,從很大程度上杜絕了大部分人的惡意破壞或者無意衝撞驛站驛馬,傳令兵,以及情報人員的行爲,爲華夏軍的政令通達四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驛站這些都是免費的,由公款撥款三分之二支出,其他的由驛站送信這個功能產生的收入支付,地方上不得收取費用,不得在驛道上設卡收費。

當然這些並不能保證驛站的收支平衡,所以他們裡面清潔維護部門所使用的都是低工資的附近的百姓,由民兵,部隊退下來的士兵擔當管理人員,同時把一些俘虜營裡面表現好的,快要刑滿出獄的人員送到這裡來讓他們在這個部門改造,一般都是最後一年,表現老實的人員,審查沒有反對華夏軍的歷史,只是由於被迫,或者脅從對抗華夏軍的俘虜才能來到這裡來,而且這些俘虜大都是想要成爲華夏軍領地上的百姓的人員。

從中樞金華府到海邊,過海,到達寶中市,唐殿風的防區傳達消息,最慢的也就七天,最快的也就三天多一些,到達廣州府的時間也不過是四天時間,也就是說政令在路上走的時間最長不過七天,華夏軍的行政效率大概在八天左右。

這已經是很快的速度了。

驛道旁邊隔着一道綠化帶,一道通水壕溝,是大道,華夏軍修道路都是用俘虜幹活,所以成本上可以說是很低很低的,幾乎沒有動用多少財政資金,地方上一道道的傳遞解決,只需要提供給住宿的地方,提供給這些人糧食就可以了。

一般都是不至於死刑或者重大要犯纔會被派到這裡來,要犯們都在苦役營勞作呢,那些人都被收押在守備嚴密的地方,勞作的地方是河灘下面,山谷裡面,礦坑裡面,哪裡危險,帶他們去哪裡,死了不論。

華夏軍目前關押着五十萬這樣的俘虜,苦役營裡面也關押着近十萬這樣的俘虜,所以才能讓幾年的時間內把道路修的四通八達,把各個水道挖的水流通暢,修造起一座座造船廠,一座座碼頭,甚至把有些府城的城牆拆了,擴大幾公里重新用石頭修造,挖掘了新的護城河,改造了府城的防禦。

一條條穿山隧道被打通,一條條就近的道路被修出來,一條條環山公路被修出來。

後世用了那麼多錢,那麼多民脂民膏修造的隧道,橋樑,道路,華夏軍用了幾十萬人,一手一手的修造出來,根本沒有花多少錢,多少資金,這點張強學的是老美,老美用華工修造一條條鐵路出來,可以說每條鐵路,每一公里下面的枕木下,都埋這幾個華工的屍體,而華夏軍也是如此,每條道路下面,每一公里道路下面埋的起碼也有幾個俘虜的性命。

對於這些人,張強不會說他們是中華民族的人,也不會說他們是中國人,因爲現在是大明明末,是民族融合還沒有達到頂峰,還沒有停止的時候,大家還都各自是各自民族的人,都各自是各自國家的人,就是說是敵國了。

對於敵國的人,也只能說是人類,現在又沒有什麼******罪,那是強盜爲了不被別人壓迫,反過來殘骸自己定的罪,有點聖母了。

爲了大明,爲了華夏,張強覺得這樣犧牲是值得的。

驛道四通八達,大道齊整寬闊,張強的警衛團也速度飛快,走陸路也行,走水道也行,走水道是快點,不過還要把物資轉上船,就有點磨嘰了,張強就帶領全是騎兵的警衛團走陸路,也不過是十來天的事情。

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八十二章 氣勢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三百三十一章 交換圖紙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六百六十二章 求和?2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2371章 交替第八十五章 見張英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鬥2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明國挑釁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良佐求情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五百三十八章 線膛燧發槍失竊事件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一百三十八章 鄭彩末日4第七百七十章 外交部的春天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三百一十三章 追擊華夏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百騎兵顯威第六百六十章 東南亞憂心的事情第五百五十九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2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人的天職就是戰爭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人啊,你能弱一些嗎?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順軍滅亡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明烽火20-逆轉4第五十四章 大敗敵人援軍第五百九十八章 兩軍相遇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十一章 奪軍第五百六十章 開發寶島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三百五十九章 滿洲風起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二百零二章 這人太頑固第六百九十五章 找事的都打死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彩末日1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四百二十二章 南明烽火3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六百六十章 東南亞憂心的事情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一百四十三章 鄭彩末日9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二百六十章 退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鐵模築炮法3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五百五十一章 突然打擊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清內訌第六百九十二章 瓊州戰略第二百零一章 孩子,這就是命啊!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八百八十五章 古人太聰明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三百零一章 風沙滿城
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八十二章 氣勢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三百三十一章 交換圖紙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三百五十八章 彙報4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六百六十二章 求和?2第九十一章 田地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2371章 交替第八十五章 見張英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鬥2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明國挑釁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良佐求情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五百三十八章 線膛燧發槍失竊事件第四百六十七章 會鰲拜19第一百三十八章 鄭彩末日4第七百七十章 外交部的春天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戰術第三百一十三章 追擊華夏軍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百騎兵顯威第六百六十章 東南亞憂心的事情第五百五十九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2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五百四十九章 軍人的天職就是戰爭第三百七十七章 敵人啊,你能弱一些嗎?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九十四章 追殺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五百一十五章 大順軍滅亡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明烽火20-逆轉4第五十四章 大敗敵人援軍第五百九十八章 兩軍相遇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十一章 奪軍第五百六十章 開發寶島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三百五十九章 滿洲風起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二百零二章 這人太頑固第六百九十五章 找事的都打死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彩末日1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四百二十二章 南明烽火3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六百六十章 東南亞憂心的事情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伏擊11(破敵)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一百四十三章 鄭彩末日9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二百六十章 退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鐵模築炮法3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五百五十一章 突然打擊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清內訌第六百九十二章 瓊州戰略第二百零一章 孩子,這就是命啊!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八百八十五章 古人太聰明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三百零一章 風沙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