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

被俘虜的敵人不少,大約有三萬人,爲什麼有三萬人呢?

因爲海戰中還俘虜了敵人近二十艘受傷的船隻,每隻船隻上還有近百水手和炮兵,還有一些跳幫作戰的敵人武士,這些人就有一千五百人。

以及戰爭中攻擊縣城的炮灰農夫,他們活下來有兩千人,被抓了回來,他們得爲他們的愚蠢或者不好的運氣承擔責任。

還有城中被敵人攻陷的時候乘機搗亂的一些混混好流浪五十,以及抓住的敵人俘虜近三千人。

碼頭這邊抓住的俘虜有近八千人,大部分是炮灰,農夫和流浪武士,還有敵人那些徵召過來的經過幾個月訓練的新兵們,都是些日本人。

還有先前抓住敵人俘虜一萬多人。

這麼多俘虜在皮鞭,刺刀的威脅下,先清理碼頭,將棧橋維修好,碼頭在兩天時間恢復了運行,雖然損失的棧橋有些無法修復了,需要重新施工打造,但已有的十條棧橋已經投入使用,不斷來往的船隻將海灣內和海灣外的沉船打撈上來,堆積到附近的沙灘上,航道被清空了。

小鎮被清理出來,正在重新建設,俘虜們沒日沒夜的幹活,將縣城和碼頭,被破壞的鄉村都清理乾淨,然後投入到重新建設之中,每天都有人被殺死,每天都有屍體被從海上打撈出來,然後集中起來焚燒掉。

到一個星期以後,鹿兒島縣城已經基本恢復了原貌。

不過張強沒有動用第一艦隊去找大王子理論支援敵人進攻新魯府的事情,華夏王國同魯國本島的貿易依然在進行中,駐軍依然駐紮在魯國本島。

大王子也不敢明目張膽的的攻擊駐軍和艦隊。

他依然同三王子在海上,以及雙方中間的一些海島上進行殊死拼搏,雙方的兵馬都改成了東南亞土著同南洋土著,印度土著人,用他們當做炮火進攻對手,有時候也派遣小隊人馬互相進攻對手,雙方的艦隊依然在海上打個不休。

大王子和三王子的爭鬥暫時影響不到馮銓這裡,雙方是基本上上勢均力敵,無論是大清還是荷蘭人都看中的是日本的人口優勢,只有這個優勢才能讓他們牽制住華夏軍,有時候說來泰西人並不傻,同華夏軍打交道十幾年了,他們肯定也摸清楚了華夏軍的一些套路。

何況還有杜歌這個叛徒給他們不斷的出謀劃策呢。

自己人最瞭解自己人。

馮銓這邊,隨着二王子的敗北,日本人在損失了一萬多炮灰兵以後停止了進攻,從這點上來看他們的進攻根本就是爲了配合二王子的這次偷襲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的目的達到了,因爲他們讓新魯府基本上損失了百分之六十多的華夏軍給的援助,同時造成了二十萬新魯府百姓的流離失所,三四萬百姓死亡,碼頭也被降低了百分之三十的運力,延緩了華夏軍對新魯府的支援速度,給新魯府的打擊幾乎是毀滅性的。

這樣的損失,馮銓怎們能嚥下這口氣。

不到一個星期,馮銓就從孔有性哪裡獲得了三萬經過實戰鍛鍊的正規軍士兵,其中有三千是骨幹老兵,五百是原先魯國的精銳士兵。

從張強這裡借了五百水師陸戰隊的精銳士兵以後,馮銓將鹿兒島縣城這裡剩餘的兵力一整合,獲得了八千經歷過戰火的有着一定戰鬥力的民兵士兵。

在許諾三千被俘虜的日本武士以後的好處以後,這些日本武士成爲他們的帶路黨,僞軍。

之後又徵集了整個新魯府窮苦的百姓一萬人充當民夫和炮灰部隊。

馮銓在鹿兒島縣城集結了六萬兵馬。

賽選了一些善能戰鬥的水師戰艦,留下一小半巡邏和護衛鹿兒島縣城和新魯府海面,徵集了其他港口的五百艘三百噸以上的商船,馮銓帶着六萬兵馬,三百艘戰艦,五百艘商船,浩浩蕩蕩的在半夜出兵,從海上殺向二王子所在的島嶼。

高知縣城,二王子的勢力的首都,也是一個港口城池,二王子將眼睛盯着左邊的九州島,另一隻眼睛盯着右邊的近路地區,雙眼平視盯着對面的中國島,對於勢力弱小的他們來說既要防備有着後盾支持的新魯府九州島馮銓他們,同他們爭奪魯國權利和地盤,又要防着人口和兵力,地盤都大過他們太多的日本突然襲擊吞併他們。

一下獲得四百多萬的人口,他們也怕啊,他們地盤內的反抗又不是沒有,日本人也不是善茬,此起彼伏的反抗,使得他們先前根本無法集中精力發展,洪承疇的幾個兒子都不是笨蛋,當然知道發展的重要性了。

這也是他們先前一直沒有找新魯府的麻煩,讓新魯府安安穩穩的發展了幾個月時間,這之間他們只是在前期對新魯府進行了一些滲透和策反,製造一些小麻煩,並沒有進行大的軍事進攻,直到他們也發展了幾個月時間,稍微穩定了領地內的局面。

而大清也派人來聯絡和撮合他們同日本人恢復關係,他們才重新加入到了反對馮銓他們的隊伍中來,先前就如張強的華夏王國同日本的敵對關係一樣,雖然敵對,但有時候也進行一些低調的商業貿易,雙方的戰船見了卻往死裡面打對方,但商船見了,卻能和和氣氣的交易,打招呼。

在這之前他們一直把精力放在發展和應對日本人來,他們也不傻,日本人體量大,他們同馮銓廝殺的鮮血淋淋,只會便宜了日本人,因此他們的主要精力其實是放在應對日本人上的。

關係改善了以後,他們獲得了荷蘭人的支援,荷蘭人派兵培訓他們的水手,兵馬,並且幫助他們建立了生產武器鎧甲,刀槍劍戟的工廠,日本也撤回了對於他們領土的述求和敵對態度,低下頭來同他們進行了合作,給他們物資和糧草,並且同他們做生意。

這樣四國島的發展纔有了起色,四國島的兵馬編制才進入了正軌。

在二王子統治的四國島上四個大縣區裡面,攏共編制了五十萬民兵部隊,高知縣十萬,高知縣所在的高知縣區十萬,其他的三個縣區都是十萬民兵,爲什麼說民兵呢,因爲洪承疇的軍隊編制是學習的華夏王國,華夏王國把這些兵勇叫做民兵,他們也跟着叫了,因爲他們已經習慣了這麼叫。

十萬民兵其實等於十萬高等炮灰,裝備了冷兵器,兵器繁雜都是他們從魯國帶來的兵器,如果要同華夏軍作戰,這十萬人就是烏合之衆,但是他們如果要應對日本人,這十萬人就是日本也頭疼,因爲日本人現在的戰鬥模式打的還是張強起家的時候所用的驅趕炮灰淹沒敵人,然後用精銳的部隊,火器部隊砸開敵人陣型,攻擊敵人,使得敵人士氣低落,部隊崩潰,然後讓騎兵去追殺敵人的作戰模式,

這十萬兵馬正好能應付日本人的進攻。

爲此日本人也十分頭疼,如果要打消耗戰,沒有一百萬日本人是拼不過二王子的勢力的。

這十萬民兵裡面其實並不是所有人都是烏合之衆,有一些大約一萬兵馬,都是從這十萬人裡面挑選的精銳的有能力的武士組成的精銳民兵,然後他們從這些精銳民兵裡面挑選人馬送到原先的二王子帶來的魯國精銳士兵所在的軍營進行挑選,訓練,最終補充二王子自己的精銳正規兵。

經過同日本人的兩次大戰,登陸四國島戰鬥,實際上二王子帶來的魯國精銳士兵和他所擁有忠心的家丁士兵已經不多了,二王子通過這種方式補充自己的正規軍士兵。

這一年來他的正規軍士兵已經發展到了五萬兵馬,擁有荷蘭人幫助操控的炮兵一萬人,裝備的是原先從魯國帶來的大炮,以及清軍賣給他們的清軍自己生產的大炮,還有泰西人英國人和荷蘭人賣給他們的船上拆下來的舊炮。

也就是四百萬四國島人口,他生生的弄出了近六十萬兵力,有些窮兵黷武的味道。

可二王子也是沒有辦法,他實行的全島全民皆兵的制度,軍事化管理制度。

實行的是大清那樣森嚴的民族和等級制度,要不這麼管理,他帶來的幾萬人口同陸續從魯國接過來的原先效忠他的官員和百姓這點人口都不如馮銓當初登上鹿兒島縣城的漢人實力大。

如何能管好幾百萬日本人?

不知道怎麼,二王子和他兒子就是討厭華夏王國,不僅是華夏王國同他們老爹多年來的爭鬥,還有華夏王國成功的拆散了魯國,將魯國驅趕到了這小島上,小島上也不給安心,三個兄弟一分開,互相爭權奪利,華夏王國就又撲上來了,這令二王子十分反感,甚至有些仇恨華夏王國。

同時也覺得魯國是受了華夏王國的壓力才同日本交惡,同時同情日本,要不是華夏王國,日本人還能安安穩穩的生活,要不是華夏王國大清早就統一大明江山了,哪有那麼多事情發生,他老子位列朝堂之上,他們以後也能當大清的高官,出人頭地,封侯拜相,但這一切都因爲華夏王國的崛起變成了不可能的事情了,現在他們還要受到華夏王國的壓迫,日本人的虎視眈眈。

“王子殿下,殿下,不好了,華夏軍,華夏軍殺過來了。”

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八十九章 難題先從忠誠開始解決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二百五十章 鄭鴻逵的危局 亮點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突然打擊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四百五十九章 會鰲拜11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八百二十章 猶如刀子切豆腐第一百二十六章 降將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二百二十一章 支出大於收入1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七百零七章 生意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二百三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盡屠綠營兵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第八百零四章 王國憂心事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七百八十一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2372章 世家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2379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2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二百三十八章 讓世界亂起來,支持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的戰鬥情況2第六百零四章 崩潰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一百九十六章 追兇5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王之意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五百七十七章 評價第七章 掌旗第八百零四章 王國憂心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第三百九十四章 好消息啊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二百一十六章 副官休伊斯·茲瓦特第七百六十八章 新式戰艦第十一章 奪軍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一百二十八章 鄭彩壞事2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二百五十三章 鄭鴻逵的危局 困獸之鬥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工廠1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七百五十八章 極難的選擇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金國亡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一百九十六章 追兇5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三章 我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做第三百七十三章 潛移默化第二百三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不要太超強第2379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2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
第三百五十四章 兩軍實力對比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八十九章 難題先從忠誠開始解決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二百五十章 鄭鴻逵的危局 亮點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突然打擊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四百五十九章 會鰲拜11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八百九十三章 清軍的反擊3第八百二十章 猶如刀子切豆腐第一百二十六章 降將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八十一章 列陣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二百二十一章 支出大於收入1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七百零七章 生意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二百三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盡屠綠營兵第四百九十一章 投靠第八百零四章 王國憂心事第七百五十九章 尊重老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七百八十一章 血與火的考驗第2372章 世家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2379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2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三百二十二章 齊頭並進第二百三十八章 讓世界亂起來,支持第二百二十四章 買賣成本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的戰鬥情況2第六百零四章 崩潰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一百九十六章 追兇5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王之意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五百七十七章 評價第七章 掌旗第八百零四章 王國憂心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第五百三十九章 李定國和南明國初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第三百九十四章 好消息啊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洋危機1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二百一十六章 副官休伊斯·茲瓦特第七百六十八章 新式戰艦第十一章 奪軍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一百二十八章 鄭彩壞事2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二百五十三章 鄭鴻逵的危局 困獸之鬥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四百一十五章 朱大典的籌謀2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工廠1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七百五十八章 極難的選擇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金國亡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朱大典的友好第一百四十章 鄭彩末日6四十二章 技能漏洞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一百九十六章 追兇5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三章 我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做第三百七十三章 潛移默化第二百三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不要太超強第2379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2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