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

周粥送來的信件張強看了,鄭克爽很快同內閣達成協議,用鳥糞和鐵礦石換華夏王國水師使用過的戰船,戰艦,以及交通船,漁船,商船,還有華夏王國的槍支彈藥,大炮,以及絲綢,茶葉,瓷器,還有華夏王國的其他特色產品,比如牙膏,牙刷,農具,獨輪車,馬車,騾馬,新開發出來的琉璃瓦,還有人口,漢人百姓,東南亞土著,日本土著,以及戰俘。

這是一筆很大又包羅萬象的貿易,總資金額達到了一億華夏元,具體項目有多達一馬車的談判資料,張強也肯定看不到了,也沒有時間看,實在是太多了,到了他這個位置上只要把握大方向就行了,細枝末節的要下面那些官吏幹什麼?

不過因爲鄭成功哪裡的礦產開採沒有那麼快速度,要按照雙方的交易節奏,還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達成,因此鄭克爽提議用一部分金銀兌換華夏元,然後用華夏元支付一部分款項,多餘的華夏元他們會運回澳洲當以後購買華夏王國的產品的錢使用。

這部分錢每年支付一部分,大約一百萬華夏元,但不一定每年就要兌換一百萬華夏元,他們可能每年兌換的多,比如第一年他們兌換了八百萬華夏元,交給華夏王國如數的金銀財寶。

其中二百萬華夏元已經交給了華夏王國的戶部,用於購買前期的十萬日本人,這些日本人從瓊島礦山裡面出,那些人已經熟悉了礦山的挖掘,開採工作,運回去正好能提高澳大利亞的礦山開採速度。

不止如此,還有十萬東南亞奴隸,這些奴隸從東南亞戰區李定國哪裡出,有很多人都是被佔領區搗亂,不服從管教的人,他們被丟進了俘虜營,正在勞作,有些是新抓的東南亞小國的俘虜,這些人去了正好給日本人打下手,進行礦山最艱難的開採工作。

五萬漢人,這些當然不是純粹的南方或者北方漢人了,而是那些東南亞歸化漢人,或者本身就是先祖是漢人,如今是東南亞人,被抓住或者已經處於佔領區的漢人。

總共二十五萬人,已經陸續登船,有些船隻是第三艦隊,第四艦隊的已經有二十年船齡的老舊船隻了,大約二百艘,都是大福船,每艘都達到了三百噸的大小。

這些福船在海岸近處運送一些人員物資,只要不遇到大風大浪,還是可以的,因爲船齡太長,華夏軍也不怎麼使用了,維護起來又老貴了,於是白菜價賣給了鄭克爽,二百艘總價值不過二十萬華夏元,等於是白送,鄭克爽高興的跳起來了。

再搭載一些低價的貨物,都是生活用品,鄭克爽滿意的帶着這些東西先行迴轉澳洲了,等他再來的時候將帶着澳洲的貨物和鐵礦,鳥糞來華夏王國交易。

處理完鄭克爽的事情,張強回頭看馮銓這邊,登陸戰打越來越大了。

海岸七裡範圍內,以高知縣城以外三裡處爲雙方交火的地點,以碼頭爲中心,這一段時間馮銓的兵力無法超出七裡艦炮掩護的範圍,因爲敵人的兵力實在太多了,損失了十萬民兵烏合之衆,敵人依然有十萬民兵,同時人家也有五萬正規軍兵力,也許戰鬥力不如新魯府的部隊,可人家本土作戰,補給容易,而且勝在兵力優勢。

同時又有日本人支援,大清國支援,還有泰西人荷蘭人的火力和武器,教官支援,各種優勢下,馮銓的登陸戰給四國造成了很大傷害之後,卻無法推進一步。

敵人也不是傻子,人家也有精銳兵力,馮銓的正規軍兵力又都在北九州島一側被牽制着,於是馮銓不得不抽調領地內的民兵支援自己,七天內抽調了三萬百姓青壯,三萬民兵,還有五千正規軍兵力。

和四國的戰鬥打成了消耗戰。

荷蘭人不斷運送武器給四國島,日本人不斷運送一些流浪武士炮灰給四國島,清軍則排槍了一萬兵力支援四國島。

馮銓不能前進,只能被動防守了,以碼頭爲中心,出碼頭五里遠設置了一道防線,他用在清軍時候同華夏軍打戰時候,華夏軍運用的戰壕防線同敵人對峙,碼頭兩側十五里地也是他的防線,整個防線形成了一個以碼頭爲中心的半圓。

在這道防線上馮銓足足佈置了四萬兵力,然後退後兩裡地又是一道防線,佈置了兩萬兵力,以碼頭周圍一里地劃個半圓,再次佈置了一道防線。

第三道防線佈置了一萬兵力,他親自坐鎮碼頭,護軍我五千兵力。

總共七萬五千兵力,後面還有源源不斷的兵力登陸,營地都紮在了碼頭左右第二道防線和第三道防線之間,碼頭上也不斷容納戰爭物資,民夫,以及後方來援的兵力。

戰鬥不僅是他們衝鋒打四國島的二王子,更多的時候是二王子憑着兵力優勢不斷衝擊馮銓他們,想要把他們趕下海。

馮銓在這樣的情況下逐步建立了三道防線,剛剛穩住了陣腳,敵人在他的防線面前變成了一戰時期的絞肉機一般的戰鬥。

第一道防線是爭奪的重點,很多時候敵人憑藉着兵力優勢一次又一次的突破第一道防線,而馮銓利用自己的士兵,哪怕是民兵訓練充足,兵器充足,彈藥充足的優勢,狠狠的給敵人以打擊,多次全殲敵人從一個點突破進來的兵力,反而奪回了被突破點的防線。

就此,馮銓依然不罷休,從新魯府弄來大量的建築材料,用抓到的俘虜趕工,在第一道防線後方一里地處修建炮臺,屯堡,越來越多的屯堡被修建了起來,屯堡左右,後方還有藏兵洞,快把整個高知縣城外圍碼頭部分製造成了一座要塞了。

他這樣做卻苦了二王子和小王子,以及日本人和大清國人,荷蘭人,對於他這種烏龜殼很是無奈,無論有多少人衝鋒,面對戰壕,據馬,鐵蒺藜,他們是苦不堪言。

蹲在戰壕裡面的那些青壯加上民兵,加上正規軍一些精銳小隊領隊的部隊,即便人家拿的是金改1火繩槍,四萬條槍一起開火的局面,他們一次衝鋒就損失了一萬多人,兩次衝鋒炮灰全滅,跟在後面的民兵部隊也損失慘重,那一次不是損失三五千人馬,即便讓正規軍排着隊列衝上去,也是送死,不得不長時間的用火炮掩護攻擊。

但即便他們的火炮越來越多,可火炮過後,這些人又冒出來了,沒有見死多少人,衝上去的士兵如果沒有連續性,那麼結局只有一個,全滅。

馮銓的火炮比起他們的火炮來更佔優勢,速度快,炮彈還是開花彈,比起他們的實心彈來說,殺傷力更大。

二王子已經把整個高知縣城的兵力都調動到高知縣城來了,二十萬兵馬加上正規軍三萬兵馬,愣是損失到了只剩下三萬民兵,一萬正規軍兵力。

不得不抽調其他縣城的兵力,清軍也抽調兵馬綠營兵來支援他們,一萬兵馬,荷蘭人更是出了兩千兵力,五百水手助戰,這些荷蘭人主要是訓練那些民兵,五百水手主要操作大炮,訓練二王子的民兵使用大炮。

但就這樣依然突破不了敵人的防線,從別的地方調來了二十萬兵馬,把其他三個縣城的十萬兵馬各抽調三萬多來,日本人還支援了五萬炮灰武士,五萬青壯兵馬,他們就地還組織了一萬百姓,加上原來剩餘的六萬兵馬,總兵力達到了二十六萬兵力。

而馮銓這邊陸續增兵達到了十萬兵馬,原先剩餘的四萬兵馬,加上陸續增兵的六萬多兵馬,雙方在這個戰場上聚集了近四十多萬兵馬。

張強感覺到事態正在向他不想看到的情況發展。

如果登陸戰打成了壕塹戰,難道自己要開發出坦克來應景嗎?

那,張強苦笑,絕對不能那麼打,自己又不是什麼工科生,不是什麼歷史考古學者,難道能造出坦克來?還是能找到歷史的點,把這點難關渡過,自己歷史沒有學好啊,何況這個歷史早就被自己塗抹的亂七八糟的了,這是一個弱勢歷史線穿越者穿越到了弱勢歷史,卻按照強勢歷史走的路線,不能有什麼東西讓自己參考的。

自己也不是什麼雄才大略的住,玩的還是那種火槍加大炮的穿越者最普通的發展路線,可這條路線因爲自己的歷史知識和本身軍事知識儲備的缺失,無法一路順風的玩下去,何況還有一個前提,自己不想讓這裡打的戰爭成爲歐洲西方學習的榜樣。

科技發展太快了,敵人比你更聰明,你爲別人提供參考,犧牲了自己,卻讓別人得到了靈感,發展了起來,那麼以後後世的歷史線將更加虛弱,華夏後世更加艱難,玩不好後世的歷史線就變成了西方人殖民華夏了,以自己的歷史來看,好歹也搞了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後來有孫大炮出來攪局,蔣空格死命支撐,然後太祖帶着先進的經濟學說鬧革命,才完成了弱勢歷史線的崛起和重生,但那種崛起不徹底,自己沒有穿越之前還沒有壓過人家西方人,還處於防禦姿態,以自己看就是再過百年,也很難壓過西方,讓東方巨龍騰飛。

很難,真的很難,這個洪承疇的兒子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等等,張強突然想到什麼,“來人,把三王子同大王子的情況拿來。”

張強隨身帶着的侍從室可是一個包羅萬象,內閣還是自己管理的各個部門都有相應的人手和科室在聯絡和處理相關事情,軍情部的可是專門負責情報轉送和下達命令,備份檔案,保密等等責任。

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五百五十九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2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君奏對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百騎兵顯威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六百三十八章 死亡衝鋒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貞營的實力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彩末日1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第五百六十一章 開發寶島2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人員培養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三百五十一章 燧發槍問世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七百零一章 全方位覆蓋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量的守備旅兵力第七十七章 快速攻擊第十七章 金華豪強尤海波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八百一十七章 和第四艦隊會和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三百二十章 圍殲2-屠戮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謀2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六百四十章 撤退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三百三十三章 見面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無奈的反擊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王之意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2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四百八十五章 開花彈的勝利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三百零四章 劉良佐守城第二百章 追兇09——偶遇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降將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三百八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二百零二章 這人太頑固第一百五十章 軍餉1第二百六十章 退路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六百一十五章 完成合圍計劃第二百四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真正的收服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彩末日3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城門阻截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2376章 垂垂老矣
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五百五十九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2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一百一十九章 見君奏對第五百九十六章 兩百騎兵顯威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二百七十九章 白文選的感嘆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六百三十八章 死亡衝鋒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四百八十一章 忠貞營的實力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明烽火16-準備反擊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彩末日1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第五百六十一章 開發寶島2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人員培養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三百五十一章 燧發槍問世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七百零一章 全方位覆蓋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量的守備旅兵力第七十七章 快速攻擊第十七章 金華豪強尤海波第六百四十九章 心灰意冷第八百一十七章 和第四艦隊會和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三百二十章 圍殲2-屠戮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謀2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一百九十五章 追兇4第六百四十章 撤退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三百三十三章 見面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王今日不早朝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三百八十二章 打葡萄牙人我支持你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七百零六章 被逼無奈的反擊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王之意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2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四百八十五章 開花彈的勝利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六百九十八章 打你沒有商量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三百零四章 劉良佐守城第二百章 追兇09——偶遇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降將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五百二十一章 懲戒營視察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三百八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二百零二章 這人太頑固第一百五十章 軍餉1第二百六十章 退路第七百一十九章 這邊不用管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六百一十五章 完成合圍計劃第二百四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真正的收服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一百三十七章 鄭彩末日3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城門阻截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2376章 垂垂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