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

張強是不會管什麼後世評價的,成吉思汗是蒙古人的成吉思汗,而且是外蒙古的成吉思汗,不是中國人的成吉思汗,咱們不能學韓國人是不是?不是自己的英雄絕對不許亂安,在古代人家成吉思汗就不是你漢人的成吉思汗,也不屬於華夏民族,如今的蒙古人纔是中國人,只有在一個國家範疇內生活,爲了這個國家貢獻自己的勞動,並且從這個國家獲得安定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資料,並且接受這個國家保護的人才是這個國家的民族和人。

所以那些生活在國外,並且心裡已經向着外國人,擁有外國人國籍,或者血統的人其實已經不是中國人了,華僑是那些一心爲了華夏,並且國籍是中國人的纔是中國人,即便你血統是外國人血統,但心向華夏,並且在華夏生活過,而且爲中國人辦事,國籍是中國人,在任何地方維護中國的利益的纔是中國人。

如果你頭髮,皮膚,血統都是中國人的血統,但國籍不是,並且不爲中國人辦事情,連華僑都不是。

這麼說是爲了讓所有人區分一下,別把漢奸當中國人,別把生活在國外,每天勤勞的爲外國人貢獻稅收,並且接受了外國人思想,打戰的時候肯定參加的是外國人的軍隊,打的是中國人,那樣,你說這還算是中國人嗎?

我們需要一個團結的,有凝聚力的,沒有任何解釋,沒有任何能混要視聽的中國人,而不是什麼廣義的中國人,狹義的中國人,絕對的純淨,民族血統要絕對的純淨,纔能有凝聚力,才能在外來打擊面前屹立不倒。

東南亞的戰鬥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着,一時半會兒肯定不可能完畢,雲貴的的戰鬥也在進行着,也肯定不會一下打完,但畢竟已經開打。

而且真正的情況是華夏軍佔着絕對優勢,哪裡不是火器的天下,哪裡千里都是環境惡劣的地方,連年的征戰,軍閥混戰,讓那個地方窮山惡水,刁民滿地,要把那些個地方征服,得費些功夫,主要是移民們要適應哪裡的生活,並且安定下來,站穩腳跟。

隨着戰爭的繼續,華夏軍各地所需要動員的財力,物力,人力幾乎是天文數字,古代歷代王朝對於東南亞,對於雲貴等地由於地方遙遠,土司遍地,管理不便,人口稀少,稅收難以保證,還得倒貼,所以很多王朝只要哪裡承認是自己的地盤一幫都不去征伐,而是冊封土司頭人爲官員,管理哪裡,然後設立一個官府的辦事機構,虛應差事就行了。

雲貴,雲南,廣州,東南亞一帶都是古代王朝流放犯人的地方,官員犯事,貶官的地方,所以哪怕是丟失一兩個縣城,或者死掉一些人,也不會在意,一旦事情鬧大了,全部丟失的可能纔會派兵,派兵也是打下來,然後頂多深入入侵者的地盤打一下就行了,然後退回來也不佔領。

但來自後世的張強可是知道這些地方以後對於王朝的麻煩,他們可能讓王朝覆滅,拖的王朝走入覆滅的深淵,因此他大力整頓這些地方。

先後往這些地方丟去了一百萬左右的俘虜,苦役,反正這些人都是漢人,都是從南方或者北方來的綠營,漢軍旗,以及明軍俘虜,血統是純正的,哪怕有一些蒙古人,滿族人,在還派遣了很多土司俘虜,並且移民了邊境上很多土司部族以後,這些地方已經是漢人最大,各族雜放,混合在一起的華夏民族了。

內閣學政部的李光地向這些地方派遣了三萬童生,這些童生都是原先收攏,蒐羅的原先的大明讀書人,兩萬秀才,這些秀才是先前應徵華夏軍侍從,讀書人被刷下來的人,原先過着平民的生活,失去了讀書人的資格了優越感,如今派遣他們這些人去三個地方,緬甸,越南,老撾,等被佔領並且被移民和俘虜充斥的地方去安撫民衆,設立私塾,教化衆人去了。

當然不是所有的俘虜都享受百姓的資格,那些頑固不化,幾年不悔改的俘虜,刑期比較長的俘虜,他們的作用就是開山劈路,修葺城牆,營地,寨子,而苦役營裡面的苦役則都被安排到了危險地帶,修路,開山,開礦。

越南鴻基的礦山可是需要大量的苦役,這些被俘的安南人沒有漢人和蒙古人,女真人吃苦耐勞,所以還需要他們去幹活。

Tтkǎ n c o

危險的時候,士兵們也能用他們當炮灰,擋箭牌,其實他們就是古羅馬時代一樣的奴隸。

系統最近評價張強的王朝是半農奴半奴隸半封建,半文明的王朝,張強毫不介意。

隨着戰爭的繼續,雲貴方面派遣的民兵已經把內地核心地區的民兵都抽調走了,守備團也抽調走了還是兵力不夠,張強不得不把第三近衛旅抽調去幫忙。

然後又抽調了第二十八野戰旅去幫忙,這樣雲貴就有鋒無羽的野戰旅,以及防守廣州府一帶的野戰旅一個旅,第二十八野戰旅,第三近衛旅,高傑和高志祥的守備團,民兵大隊,近十五萬兵力。

然後是近千人的文官,文官家屬,移民三十萬福建,安徽,蘇州百姓。

同時還有四萬俘虜,以及由從湖北州戰役中立下功勞的俘虜轉化而來的民兵大隊。

雲貴,安南,老撾,緬甸,這四個地方猶如張開大嘴的野獸,有多少軍隊,有多少官員,有多少民兵,有多少百姓都會吞噬進去。

雲貴還好一些,怎麼也有漢人百姓,還有漢人逃兵,這些逃兵改造一下,還是可以用的,漢人百姓讓他們過上好日子,馬上就是華夏軍的人了。

吳三桂是一個好人,不管他是爲了自己經營雲貴,還是爲了大清經營雲貴,總之哪裡的漢人百姓都沒有受到多大虐待,而且有增長的勢頭,土地也從原先的紛亂沒有個秩序變得有秩序了,所以他退出的時候給留下了大約八百萬百姓,這些百姓有心向漢人的土司的少數民族的人,也有漢人百姓,逃兵,或者由各個軍閥帶去的漢人百姓,總之雲貴的收復和經營不會有多大難度,難度是清理那些軍閥和難以相處的土司,總想要特權的土司頭人們。

根據張強的猜測年內雲貴就會平定,然後讓這在華夏軍統治下已經習慣了華夏軍的三十萬百姓和千餘官員和官員家屬,以及幾萬民兵帶頭,幫助那些百姓習慣華夏軍,穩定雲貴。

最難的是大順軍另外一路兵馬,劉體純,郝搖旗等人的兵馬,要把他們收復可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不過那是四山州的事情了,雲貴雖然離得哪裡近,但只要對方不攻擊自己,不攻擊華夏軍,張強也暫時由着他們了。

而且他們在哪裡還能牽制吳三桂,牽制四山的何騰蛟等人。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六百一十二章 親自趕赴前線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對手也在進步第六十一章 敵人不上當第三百九十八章 勝了,堅持下來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四十章 獲利頗豐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明烽火2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的無力第五百四十六章 報應不爽第十一章 奪軍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八百五十八章 比清軍還要頑強的高句麗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一百三十章 練兵第六百九十六章 給你個機會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戰突圍2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清危局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2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五百六十章 開發寶島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八百五十六章 豌豆鳥的初戰1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五百八十七章 兩個人的不同處境第二百三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和蘇尼特談判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七百三十一章 三王子的請求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金國亡了第八百二十三章 優秀的華夏號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一百四十八章 葡萄牙人問題2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好消息啊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清不虧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八百九十五章 重新部署第七百二十三章 敵人也在進步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2380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3第二百九十章 要命的華夏軍第三百六十八章 解職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七章 掌旗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勝滿達海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亂戰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二十七章 出戰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八百四十二章 清軍圍城第七十七章 快速攻擊第七百六十四章 瑣事煩神5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四十五章 分道揚鑣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兵工廠2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六百一十二章 親自趕赴前線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二百一十章 土木作業,挖到敵人眼皮子底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渡江戰役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對手也在進步第六十一章 敵人不上當第三百九十八章 勝了,堅持下來了。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七百八十三章 拼死掩護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四十章 獲利頗豐第四百二十一章 南明烽火2第六百二十七章 正面決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七百二十二章 馮銓來訪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的無力第五百四十六章 報應不爽第十一章 奪軍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八百五十八章 比清軍還要頑強的高句麗兵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一百三十章 練兵第六百九十六章 給你個機會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戰突圍2第五百八十章 處置文安之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一百一十八章 敵我雙方第五百三十三章 大清危局第二百九十九章 調整部署應對來敵第五百九十四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2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五百六十章 開發寶島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八百五十六章 豌豆鳥的初戰1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五百八十七章 兩個人的不同處境第二百三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和蘇尼特談判第六百三十二章 第五野戰旅的戰鬥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三百八十五章 瞭解情況第四百零六章 戰後第七百三十一章 三王子的請求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金國亡了第八百二十三章 優秀的華夏號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一百四十八章 葡萄牙人問題2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三百九十四章 好消息啊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清不虧第四百五十四章 會鰲拜6第八百九十五章 重新部署第七百二十三章 敵人也在進步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2380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3第二百九十章 要命的華夏軍第三百六十八章 解職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七章 掌旗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一百一十三章 伏兵出擊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三百一十二章 大勝滿達海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亂戰第七百七十三章 我要幹什麼?第四百九十八章 魯國大明滅亡對局勢的影響第二十七章 出戰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八百四十二章 清軍圍城第七十七章 快速攻擊第七百六十四章 瑣事煩神5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四十五章 分道揚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