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華夏軍的情況

然而,馮銓是不可能聽他的的,馮銓要的是對洪承疇彙報新編清軍的情況和戰鬥力,供指揮作戰的洪承疇瞭解敵我實力對比,根據情況來應對敵人。

“說具體些,我要知道更多的敵人的情況,還有我軍現在的情況。”洪承疇沉聲對馮銓道。

馮銓作爲一個被洪承疇派去造槍造跑,直接參與整編清軍新軍的執行者,對這些情況是瞭解的相當透徹的,比起還有其他事情,還有其他方面需要應付,動腦筋的洪承疇可是相當的專業,至少在新軍這個方向,他要比一手策劃建立清軍新軍的洪承疇要了解的細節更多。

爲了造出和華夏軍不相上下的火槍和火炮,馮銓可是忙了半年有餘,幾乎所有的時間都用在了了解華夏軍軍制和火槍火炮的製造工藝上了。

“是,洪大人,具體就是,華夏軍有三種編制,目前是如此。”

馮銓道。

“什麼三種編制?”鰲拜忍不住問道。

“嗯,就是華夏軍的正規軍有三種編制,近衛旅,野戰旅,騎兵旅。”

“其中,近衛旅,目前只有兩個旅,近衛一旅,由華夏軍大都督張強率領,可以防守華夏軍的首都金華府府城,也可以參加戰鬥;近衛二旅,由張強的以前的管家朱大有率領,主要是防守金華府府城和仙居縣,仙居縣是華夏軍的製造火槍和火炮的重要地方,重兵守備。”

“近衛一旅也戰鬥部隊,近衛二旅是守備部隊,近衛一旅有傷亡,從近衛二旅補充,近衛二旅由各個野戰旅挑選精銳的士兵和將領補充,士兵訓練由那些在戰鬥中受傷,或者獲得過戰功的退役士兵或者軍將充任。”

鰲拜插嘴道:“這不就是相當於是明朝的禁衛軍,或者我朝的現在的禁衛軍和五大營嗎?”

洪承疇摸着下巴的鬍子,“差不多,不過華夏軍的禁衛軍可是由他們的主帥直領,戰鬥力相當強勁,就像我朝開國太祖的親衛一樣,或者是我朝太宗的皇太極的直領的兩旗一樣。”

馮銓點點頭,等兩個人都不說了才繼續道:“根據那些俘虜的華夏軍招供,近衛一旅,火槍火炮,都是最好的,人員編制爲一萬兩千人,近衛二旅編制的冷兵器多一些,拿刀拿槍的多一些,火器稍微少一些。

但所使用的的武器,無論是鎧甲,兵器,火槍,火炮,都和近衛一旅相同,都相當的先進,他們的武器裝備都是自產的。

根據葡萄牙人的說法,他們的火槍,火炮,比起他們來還要質量好很多,他們原先也買華夏軍的火槍火炮,目前東南沿海的泰西人比較推崇的就是華夏軍的火槍火炮,甚至是武器和鎧甲。”

“有咱們打造出來的好嗎?”鰲拜又很不合實際的補了一句。

馮銓的臉紅的像豬肝一樣,半天不語。

“嗯哼,馮大人繼續。”洪承疇當然知道他們現在生產的火槍和火炮都是仿造自華夏軍的,仿造人家的還說有人家的好沒有,這簡直是打臉啊。

誰見過山寨的要比原版的產品好的?

“嗯,那咱們接下來說一說華夏軍的野戰旅,近衛旅由於華夏軍看管的極爲嚴密,我軍細作,還是山西商人,或者是被俘的那些華夏軍的野戰旅士兵,都無法得知具體情況,只能知道個大概,所以在這裡不再贅述。”

鰲拜也沒有說話,心裡卻在擔憂,也就是說現在的那些新軍,居然是仿照華夏軍第二等的部隊創造的,這不就是說,華夏軍的戰鬥力還更高嗎?

“野戰旅有兩種編制,以火器爲主的大野戰旅,以冷兵器,騎兵爲主的小野戰旅。

以火器爲主的大野戰旅,人員編制大約爲八千五百人到九千人,擁有三團,一野戰旅直屬團。以及野戰旅旅部營,加上主將親衛隊幾個編制。

旅部直轄的輜重營,工兵營,火炮營,騎兵營,斥候騎兵營。

火炮營聽說爲十二磅炮,十八磅炮,射程更遠,威力更大。雖然這些火炮的數量都不多,每個旅直轄的也就幾門而已。

華夏軍經過改制以後,以前那種數量繁多的火炮都被淘汰或者分配到不斷增加的野戰旅之中了,分工越來越精細了,戰鬥力卻成倍的提高。

三團爲兩團火器爲主的編制團,一團分爲騎兵營。

騎兵營分爲槍騎兵百戶隊,龍騎兵百戶隊,以及一什斥候騎兵;火炮營,裝備三門九磅炮百戶隊,六門六磅炮百戶隊,以及運輸輜重百戶隊。

一團兩千人,兩個八百人編制的大營,營有最大編制的直屬火炮百戶隊一個,親衛隊一支,總旗編制的輜重隊一隊。

至於他們裡面編制的拿刀拿槍的士兵卻越來越少了,一個旅先前擁有近一半多的這些士兵,現在華夏軍一個大旅裡面不過兩千之數,剩餘的不是騎兵,就是火炮,火槍能擁有四千士兵之多。

小旅的話,增加到了八千人,火槍從以前擁有不過兩千,增加到了三千,火炮配備少了一些,但騎兵增加了,其他的冷兵器的拿刀拿槍的士兵卻相對減少了一些。也不過是三千之數了。””

鰲拜問道:“也就是說,華夏軍向火器方面發展,遠處打擊敵人,只要咱們衝到了跟前,華夏軍將手足無措,他們的近戰能力弱於我軍?”

洪承疇沒有等馮銓回答,這點他最後發言權,“華夏軍的冷兵器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他們戰時將有地方的守備部隊,以及地方的民兵部隊參戰。

這些部隊,守備部隊保證糧道,民兵部隊運送糧草,幫助正規軍的輜重部隊和工兵部隊運送糧草,你要是忽視了他們,你是要吃虧的。

因爲輜重部隊和工兵部隊都是以弓箭兵和弩箭兵爲主,輔以長槍兵和刀盾兵作戰。

而且,這些守備部隊都是以前的金華義軍部隊,那是拿着刀槍都敢和我軍正面廝殺的勇猛志士,相當於我軍的漢軍旗部隊,也是作戰部隊。

至於民兵,都是從正規軍裡面,守備部隊裡面退下來的老兵或者殘疾,受傷的士兵領導參加過剿匪,或者同華夏軍地盤上的地主豪紳的家丁戰鬥過的士兵,他們也是兵啊,相當於我軍裡面的綠營部隊,但比那些懦弱的綠營部隊更要有勇氣和戰鬥力。”

鰲拜已經驚的合不攏嘴了,“這,這,這,全民皆兵啊。”

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第四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二百八十二章 思緒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兩個勾搭上了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明國挑釁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六百零七章 高明的應對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擊1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四百零七章 招募名人李光地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是要搞什麼?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六百五十三章 這些不是漢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隆武南明去向2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二百八十四章 敵友難辨,僵持不決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七百九十六章 處理舊艦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明烽火5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一百二十八章 鄭彩壞事2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即第二百零一章 孩子,這就是命啊!第一百八十九章 海戰記敘4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王之意第二百三十一章 孫猴子鑽到了鐵扇公主肚子裡2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八百一十九章 紛繁複雜的利益牽扯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十一章 奪軍第四十四章 米淳和米林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戰突圍2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四百七十九章 戰鷹技能升級第一百九十二章 追兇1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2371章 交替第八百九十七章 火力強推-突圍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二十五章 出走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明國妥協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明烽火7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七章 掌旗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用萬思安第2370章 裂痕第八百五十六章 豌豆鳥的初戰1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第三百三十九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1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記敘3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七百九十三章 西班牙總督離任想象無解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八十五章 見張英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
第七百一十六章 魯國混戰第四十五章 分道揚鑣第二百八十二章 思緒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四百四十六章 他們兩個勾搭上了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明國挑釁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六百零七章 高明的應對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六百五十七章 裁撤軍隊3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擊1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四百零七章 招募名人李光地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是要搞什麼?第六百七十四章 推動第六十五章 抓住阮大鋮第六百五十三章 這些不是漢人第三百四十六章 隆武南明去向2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八百五十九章 兩個大清漢臣的忠誠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二百八十四章 敵友難辨,僵持不決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七百九十六章 處理舊艦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二百一十五章 絕不投降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六百三十六章 中計了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明烽火5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制改革3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一百二十八章 鄭彩壞事2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即第二百零一章 孩子,這就是命啊!第一百八十九章 海戰記敘4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王之意第二百三十一章 孫猴子鑽到了鐵扇公主肚子裡2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水師拆分第八百六十六章 王玉羣的最終去向第八百一十九章 紛繁複雜的利益牽扯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十一章 奪軍第四十四章 米淳和米林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戰突圍2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四百七十九章 戰鷹技能升級第一百九十二章 追兇1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2371章 交替第八百九十七章 火力強推-突圍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二十五章 出走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明國妥協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明烽火7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四百九十四章 部隊大調整第七章 掌旗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用萬思安第2370章 裂痕第八百五十六章 豌豆鳥的初戰1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六百二十九章 戰爭應該這麼打第三百三十九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1第七百三十五章 被偷襲之因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記敘3第六十八章 收穫2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七百九十三章 西班牙總督離任想象無解第六百四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八百九十章 血肉磨坊3第八十五章 見張英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