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

多爾哥多哥想要用綠營的五百騎兵纏住田斌的兩百先鋒騎兵,領兵的身爲軍情部情報員的田顯怎麼會不知道,他可是軍情部的老情報員了,以前還是金華義軍的一名精銳步兵軍官,從金華義軍時候離開金華義軍做情報員,也跟着田斌廝殺了不少戰陣,在清軍中也時常同華夏軍的小股部隊廝殺,同魯國的大隊兵馬戰鬥,也參與過剿匪等戰鬥,指揮經驗豐富。

第一時間改變了戰陣,這些士兵都是金華義軍時代就跟隨過來的情報員們,可以說都是金華義軍時代的老兵,雖然隨着時間的延長很多人不是戰死,就是失蹤,逃跑,補充了很多清軍招募的鄉勇和團練士兵,戰鬥力下降,可怎麼說指揮他們的都是一些老的金華義軍的情報員,聽到號角聲,看到旗幟揮動,馬上後退結陣。

沒等綠營騎兵衝過去,整支三千五百兵力的田斌率領的新軍部隊就結成了一個由火槍手和弓弩手組成的外圍品字形方陣,中間是長矛兵方陣,環繞着中軍的田顯的將領衛隊,而兩百騎兵則列隊在將領衛隊的兩側,被保護在其中。

衝到近前的五百綠營兵騎兵頓時感到一種老虎遇到刺蝟,無從下口的窘境。

五百騎兵環繞着由無數的方陣結成的大陣奔走了一圈,過近的時候遭到了弩兵的射殺,靠後的時候遭到了火槍手的排槍射殺,墮馬一百多人,慌張的改變路線衝到了先鋒軍後陣很遠才收住馬腳,這時候已經損失不少了。

綠營兵可不是什麼都不懂的鄉勇和團練組成的雜牌兵,他們更懂得戰場上如何保存自己,看到損失慘重,他們回頭一看,綠營兵領隊眼珠子一轉,帶領騎兵拔腿就跑,好像收不住腳步一樣,跑出一兩裡地才緩慢的轉身過來,慢騰騰的圍着先鋒軍大陣打轉。

而漢軍旗騎兵一千多人就結結實實的撞了過去,他們也懂得避讓,可他們總是對滿清有情誼的,他們可是地主老財,豪強鄉紳,讀書人子弟,大官子弟組成的漢人騎兵,如果有戰功那是能擡旗的,能高人一等的,所以他們的戰鬥決心和戰鬥力要比綠營兵高一等,他們不能偷奸耍滑,尤其是後面還有比他們高一等的蒙古老爺看着呢。

在知道了田斌返回的艱難以後,張強再次派遣自己的戰鷹出去,查看戰場,順着可能田斌他們返回的道路沿途尋找,現在所有華夏軍士兵和官員都知道張強有養鷹的愛好,在自己的大都督府養着幾隻鷹,而這幾支鷹可以遠飛萬里,查看敵人的動靜,偵查戰場,所以大家對張強的戰鷹已經見怪不怪了,大家都知道草原上有些蒙古人也喜歡養鷹,也知道鷹能偵查戰場,所以張強的鷹帶回來的消息經過張強的一番掩飾和像模像樣的推演,大家都接受了。

此時他們的上空就飛翔着找到他們的戰鷹。

在田斌的部隊到達了山東州境內,張強的戰鷹就在上空尋找,找到他們之後就跟着他們,然後張強派人知會軒轅龍飛指揮的河南州軍團,讓他們派出部隊相機接應田斌,但因爲田斌還要去洪承疇哪裡臥底,所以這支部隊沒有出發,而只是派遣斥候偷偷深入山東州境內和田斌聯繫。

看情況還沒有聯繫上,於是他馬上從大都督府發出調令讓他們出發,田斌轉向看情況是不能和洪承疇他們會合了,這就失去了去臥底的可能了。

洪承疇自己被大清的那些官員和將領反叛,打退了幾百裡,由於華夏軍的壓力,他又不能接應,只能把部隊撤回來,先保存自己。

所以田斌他們只能自己解決問題了。

至少目前面對多隆的部隊,他們就得自己解決多隆這六萬兵力了。

一千漢軍旗騎兵迎面衝來,火槍兵馬上上前,一排排的連射將騎兵打的無法前進,營造出一堵火牆,將漢軍旗騎兵堵在外面,偶爾兩個脫靶的騎兵也被刺刀解決了。

連珠響起的槍聲,火焰讓這些從來沒有接觸過這種戰鬥的漢軍旗騎兵的戰馬紛紛停步不前,這樣漢軍旗騎兵就損失慘重了,兩百騎兵第一波就被打成了灰,其他騎兵紛紛墮馬受傷,等騎兵不得不從兩翼繞開的時候,漢軍旗騎兵已經損失了五百多人,等漢軍旗騎兵收攏騎兵繞道側翼的時候,只剩下不到五百騎兵了,他們開始畏縮不前,這時候他們變成了綠營兵,開始畏首畏尾了,在四周遊弋不前了。

打了一陣槍管有些過熱的火槍兵後撤,將前方交給長矛兵和弩兵混和的陣型,自己紛紛用身上的水囊澆灌在槍管上給槍管散熱,以迎接接下來的戰鬥,雖然這種方式讓槍管的使用壽命下降,也許接下來可能在戰鬥中炸膛,可火槍兵士兵們顧不得了,因爲消滅敵人才是正道,炸膛的機率最高也不過兩三成,剩下八成的火槍兵的火槍還能使用,用來阻擊敵人。

田斌他們使用的火槍都是洪承疇的兵工廠出廠的仿製的金改1火繩槍,或者後來荷蘭人和葡萄牙人支援和售賣給大清的火槍和華夏軍的火槍質量不能比,不僅沉重,而且質量還不如,只是華夏軍的火繩槍的十分之三質量,也就是華夏軍出產的火繩槍能發射五百次,他們只能發射一百五十次,剛纔的一氣射擊,起碼射擊了三十多次,以往訓練和戰鬥中也使用了不少次,所以他們的火繩槍也許只能發生三十到五十次了。

蒙古騎兵可是緊跟着漢軍旗後面衝上來的,他們可不像漢軍旗那樣直直的衝上去,他們繞着先鋒軍的大陣射箭,和漢軍旗的弩兵對射。

前排的長矛兵紛紛被射中,不過他們身上的防禦不錯,死傷的人數不多,作爲衛戍京城的新軍部隊,再怎麼被剋扣,再怎麼不受到滿清人的待見,但時代如此,滿清人還是給他們撥付足了盔甲和鎧甲,還有質量上乘的武器裝備的,這些武器裝備無論是不是新的,好的,但防禦力還是足夠的,面對蒙古人的硬弓,這種防禦可以說可以有效減少受到的傷害。

蒙古人的硬弓短小,但射速快,可射程近,蒙古人不得不在先鋒軍周圍三十米內射箭,再技術好,也鬥不過制式的弩弓,這弩弓可是從元代,大明時代就是步兵的傳統兵器,制式的軍隊的弩弓射程遠,勁道大,是對付敵人的最好選擇,而且對士兵的素質要求不大,不用練習很久,大兵團作戰也不需要瞄準多好,只需要對準一個方向拋射就行了。

這就是打大兵團戰鬥的最好的武器,蒙古騎兵在和先鋒軍的傷員交換比例上是吃虧的,因爲他們爲了機動性是放棄了防禦性的,於是弩箭狠狠的鑽入他們身體,鑽入戰馬身上,很多蒙古騎兵馬失前蹄,就這麼被受傷的戰馬摔下來,然後受了重傷,和那些綠營,漢軍旗騎兵一樣倒在戰陣前面哀嚎。

第六百七十九章 怨氣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八百六十七章 陝甘州戰鬥收尾第二百零五章 五虎將之劉國軒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明國妥協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一百二十章 消耗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八百一十四章 再遇二王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清不虧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處理公務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七百零七章 生意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五百七十一章 充實華夏軍官位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賣給你們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一百七十五章 伏擊8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四百八十九章 傾軋聯合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的無力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二百六十五章 官制改革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第六百三十七章 敵人瘋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悲傷的王得仁第一百一十六章 城門阻截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家共同進步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七百五十三章 棄暗投明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二十三章 大勝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鐵模築炮法5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五百八十二章 精神改造文安之2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2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五百四十七章 卡住之後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六百五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頑抗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二百三十一章 孫猴子鑽到了鐵扇公主肚子裡2第二百九十二章 廝殺正酣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人員培養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五百六十五章 縣諮詢局後效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三百九十七章 考驗
第六百七十九章 怨氣第六百四十七章 全境封鎖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八百六十七章 陝甘州戰鬥收尾第二百零五章 五虎將之劉國軒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明國妥協第七百一十四章 分崩離析的魯國兵馬第三百八十九章 真實的戰鬥情況3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一百二十章 消耗第一百零四章 救駕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八百一十四章 再遇二王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五百一十三章 招安忠貞營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清不虧第五十七章 信任和忠心第五百二十七章 處理公務第八百四十五章 大兵壓境鳳凰鎮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八百零五章 怒吼的大海第七百零七章 生意第二百四十八章 鄭鴻逵的危局,出手第五百七十一章 充實華夏軍官位第五百四十二章 我的部隊也來了第七百九十五章 行,賣給你們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一百七十五章 伏擊8第一百一十四章 再戰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二百五十八章 文武怨氣3第四百八十九章 傾軋聯合第五百三十六章 鄭成功的無力第五百七十九章 西南漢化佔領問題第七百三十三章 僞新魯府政權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二百六十五章 官制改革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第六百三十七章 敵人瘋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悲傷的王得仁第一百一十六章 城門阻截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三百三十八章 大家共同進步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七百五十三章 棄暗投明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四百三十四章 南明烽火15-偷襲雲南第二十三章 大勝第六百二十八章 一場中規中矩的攻城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鐵模築炮法5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面獸心第五百八十二章 精神改造文安之2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五百七十四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2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二百九十七章 詭異的婉轉:洪承疇其人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五百四十七章 卡住之後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才有忠卻無膽耍嘴皮子徒奈何第八百六十二章 四面合圍沿岸府第六百六十八章 經營這個王國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六百五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頑抗第六百八十八章 慘死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二百三十一章 孫猴子鑽到了鐵扇公主肚子裡2第二百九十二章 廝殺正酣第七百九十章 新的人員培養第八百一十五章 專業和業餘?第一百六十六章 雄厚的實力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三百四十九章 剿匪當派鰲拜第五百三十章 李過和張強的對話第三百三十章 聲望大增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五百六十五章 縣諮詢局後效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三百九十七章 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