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

張強自從士兵多了,自從擁有了這些忠誠度手下,這些手下又經過了他和隆武皇帝冊封以後,他們各管一塊,張強就只考慮戰略方向,大的問題,不再管這些細節了,因此他並不知道他的軍隊各個等級裡面的士兵的軍餉和吃住問題了。

但有魏無忌說新兵的問題,想來同樣屬於底層的民兵軍餉不會太高。

果然,就聽魏無忌繼續說道:“大人,民兵的軍餉現在由各地村莊和鄉鎮發放,每個人每月不過一百五十文。還是很低的。”

“民兵現在有多少人?”張強問道。

魏無忌道:“三府的民兵現在有三萬兩千人。”

張強稍微心算了一下,三府的民兵軍餉不過每月三千五百兩銀子左右。

但好在這些銀子不是由自己領導的金華義軍發放,也就是說不是算在軍費裡面。

不知道爲什麼,他心裡還有點竊喜。

“這些軍餉能按時發放嗎?”張強問道。

魏無忌道:“託大人的福,這些銀子分到每個村,每個鄉鎮的頭上,還是九牛一毛,他們還不敢不發,而且由於卑職等人監察,這些軍餉都是按時在每月一號到五號之間發放的,從沒有剋扣拖延。”

“這就好。”張強放心了,他在後世,就算最低的工資,也只有少數的企業或者包工頭也很少按時發放的,而按時發放這對於穩定軍心來說,卻是最大的一個因素。

而且在自己的領地內,從來沒有什麼開拔費用,也沒有什麼外利給這些士兵,他不會允許士兵有撈外利的機會,抓到就斬首。

“那麼義軍兵丁的軍餉是多少?”張強問道。

義軍兵丁是金華義軍最低級的士兵,是正規軍,經過多少次磨合,多少次調整,張強終於確定了義軍的正規軍架構。

義軍正規軍從低到高,義軍兵丁,義軍熟練士兵,義軍資深士兵,義軍精銳士兵,義軍精英士兵,義軍職業士兵這幾個等級。

這是從軍銜和精銳程度劃分的義軍等級。

義軍兵丁相當於一等兵,義軍熟練士兵相當於上等兵,義軍資深士兵相當於下士,義軍精銳士兵相當於中士,義軍精英士兵相當於上士,義軍職業士兵相當於軍士。

義軍兵丁都是張強親自訓練過的士兵,或者是精銳士兵訓練出來的士兵;義軍熟練士兵都是精英士兵或者張強親自訓練過的士兵,義軍資深士兵則全是張強訓練出來的士兵;以上等級的都是張強訓練出來的士兵。

這樣的好處是士兵們都對張強忠心,他能好好的把握軍隊。

當然現在張強已經不會這麼累了,他現在已經親自訓練出了整整一萬名士兵,各個等級的正規士兵都有。

現在就交給這些精銳士兵去訓練了。

訓練出來出類拔萃的士兵都在正規軍中。

而不堪重用,或者沒有什麼才華的,或者不適合在部隊裡面呆的,淘汰的士兵就成爲民兵守備部隊。

經過這些士兵訓練的義軍兵丁和熟練義軍士兵,中等的都分配進各地守備,上等的仍然留在新兵營裡面繼續訓練完畢然後編進正規軍中。

正規軍分爲各個兵種,由資深士兵進行義軍兵丁的訓練,冷兵器部隊大部分都分配到張強起家的這幾個忠誠的部下的手裡,當然張強每支部隊都給一個千戶兵力的火銃兵,各級軍官就是精銳,精英,職業士兵訓練出來了的。

在千戶的位置上才放的是張強訓練出來的出類拔萃的職業士兵。

至於像後來才投降過來,或者投奔過來的其他將領,他們仍然率領的是他們的部隊或者最後整編進去的其他從張強等人的手裡淘汰出去的士兵。

魏無忌繼續講着義軍兵丁的軍餉。

他們這些手下的士兵也屬於正規軍士兵。

“義軍兵丁目前的軍餉爲三百文,後勤輜重兵,義軍弓箭手,義軍長槍兵,義軍刀盾兵,義軍騎兵,義軍標槍兵,全都一樣的軍餉。”

“義軍兵丁目前的數目是三萬人,大約六千兩多兩銀子的軍餉。”

這就是張強的義軍政府需要掏的錢,新兵大約是一千五百兩左右,義軍兵丁是六千多兩,總共五萬多人每個月花費不過八千兩銀子。倒是不多。

其實義軍兵丁裡面冷兵器大都是部下們掌握,自己手裡只掌握火銃兵和火槍兵,以及一小部分親衛騎兵。

冷兵器部隊裡面的熟練士兵,每月五百文,資深士兵,每月六百文,精銳士兵,每月七百文,精英士兵,每月八百文,職業士兵,每月九百文。

說起來這些什麼士兵的,都相當於是騎砍系統的軍銜,或者他們自己接受的訓練程度等級,代表着他們自身的實力。

自己手裡現在只有新訓練出來的精銳的一萬名火銃兵,火銃兵拿到工資要比分配到這些手下部隊裡面的義軍冷兵器士兵要高了那麼一百文,四百文的工資。

火銃兵也是義軍兵丁,但裡面的熟練士兵工資要普遍高過冷兵器部隊裡面的熟練士兵,其他向上的精銳士兵的工資也要高過冷兵器部隊裡面的工資,大約是也高那麼一百文。

只有部下們手裡面的親兵衛隊和張強手裡的親兵衛隊,獵騎兵,以及職業火槍手纔是每月一兩五錢的統一工資,也是部隊裡面工資最高的。

但這麼算下來,七八萬的部隊裡面,按照八萬兵力算,加上其他州府需要張強這個領主出的軍餉也不過是每月大約五萬兩銀子的軍餉。

張強和魏無忌都覺得低了,對比其他勢力,那次開拔不是十幾萬兩銀子才能使喚動部隊,而且那些部隊大都沒有這麼多兵力,想想黃道周費盡力氣不過徵集到兩千多義軍,花的銀子不再少數,最後兵敗江西。

而清軍的部隊大都是拖欠軍餉的漢軍旗部隊,以及只需要給飯吃,就能跟着打戰的明軍降兵部隊,清軍自己的部隊是沒有多少人領軍餉的,大都是打下一個地方,放任士兵們搶掠,雖然後期有所收斂,也給軍餉,但給的軍餉不低,那是因爲他們搶了不少錢和財富,根本不在乎那些錢。

十萬清軍裡面,一萬清軍算是大部隊了,剩下的三四萬漢軍旗,六七萬明軍降兵,這要付出的軍餉不過是清兵自己和漢軍旗部隊的那微末的軍餉,還有六七萬不要錢的明軍降兵。

所以清兵才能以人數的優勢打敗明朝軍隊,佔領漢人的大好江山。

提升士兵的軍餉,打擊領地內的糧商和物價,這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這是張強得出的結論。

至於鄭彩,也得照顧得到,說不定打完鄭彩,就又有錢和糧食維持領地的財政運轉了也說不定。

想到這裡張強心裡有些發苦,他一個打工仔,那有那麼大的才能去運轉一個政府啊,想想那些穿越者,都一個個不是工科畢業,就是文科畢業,工科自不必說了,什麼發明都有,都能讓他們的勢力很快從那些發明中獲得利益,養活軍隊和百姓,維持政府運轉,文科生更是當官的料,見慣了後世政府的運作模式,怎麼都能弄來錢,維持運轉那是綽綽有餘,而自己,除了會賣苦力,會吐槽,還會什麼?

可這怎麼說也不是不發工資,拖欠軍餉的理由,也不是縱兵劫掠其他勢力的理由,自己要讓士兵們賣命,只能老實發工資。

開始他就是這麼想的,所以即便沒有錢,即便有點糧食,他也得發,即便那些糧食和錢都很少,也得給。

士兵的忠誠一方面來自於他的訓練,一方面來自於他抗清取得的功績,另一方面就是他按時發工資,讓人家吃飽了飯好賣命,現在這個亂世,百姓就是有口飯吃就跟着你賣命,沒有飯吃,沒有工資,誰跟着你賣命啊。

什麼國家大義,民族大義,大明正統,正統是建立在你給人家吃飯,讓人家獲得利益的基礎上的,沒有利益,所以大明百姓,大明官員把大明賣了個乾淨。

而自己之所以擊敗明軍降兵,擊敗大清軍隊,都是那些拿着自己給的豐厚獎賞,起碼忠誠度方面還算可以的,自己親自訓練出來的士兵打的戰,其他的那些個士兵,不過是輔助而已。

不管怎麼說,自己熬過來了,所有有這麼多領地百姓樂意加入軍隊,自己也爲了能繼續保持自己領地歸自己統領,瘋狂的擴軍,不知疲憊的打戰和訓練士兵。

現在的問題是要發展,要穩定,要將領地的財政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能讓更多的精銳的士兵拿到高工資,心甘情願的跟着自己賣命,順便恢復一下大明正統,當然最終是自己的領主正統要統治大明地盤的。

張強想要提高自己領地內士兵的軍餉,但這不是他說了算的,這得看領地內的財政狀況,要了解領地內的財政狀況,就得問三個知府,金華知府米淳,台州知府周粥,以及處州知府尤海波。

至於其他地方的駐軍,浙江境內的是三府財政開銷的,福建境內是隆武朝廷開銷的,溫州府的稅收是鬼台州府收取的,軒轅龍飛只有統兵打仗的權利。

衢州府是屬於金華府收取稅收的。

想到這裡,張強就覺得,是時候充實自己的總督府的權利職能部門了,這些幾個府的稅收應該有一部分上繳總督府,要不然總督府成爲擺設了,他不想讓三個府自己養兵,他要把財政權利收上來,由總督府來發放。

提督聯席會議應該是總督府下面的一個職能部門,知府聯席會議也應該是下面的一個部門,由他們討論和提議,自己來決定事情,這是自己設立這兩個部門的初衷。

要不然自己不是被這兩個部門架空了嗎?

看來還得自己處理一些事情啊。

想到這裡,張強道:“你們先召開提督聯席會議定下一個軍餉發放計劃,然後拿去和知府聯席會議商議一下,最後把定稿拿給我批閱。”張強對魏無忌道。

“是,大人,我馬上去辦。”

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四百八十八章 暗渡陳倉2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擊第四百四十四章 南明烽火25-逆轉9第四百四十五章 新的開局第八百八十章 山西州是被炮灰打下來的第三百五十七章 彙報3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二百一十三章 震撼的炮擊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定國華夏的以色列第八百七十五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5第二百二十一章 支出大於收入1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三百八十四章 香山收復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二百三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不要太超強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二百五十章 鄭鴻逵的危局 亮點第七百一十章 火花環繞的華夏王國第二百九十章 要命的華夏軍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一百九十八章 追兇7第三十七章 野戰2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王子屈服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金國的反擊第三百十一章 開花彈誕生第四百四十章 南明烽火21-逆轉5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是要搞什麼?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十章 殺將第二百章 追兇09——偶遇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二百九十六章 圍城-炮戰2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鬥1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五百九十八章 兩軍相遇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明烽火5第六百零一章 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一百八十九章 海戰記敘4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一百二十章 消耗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小子也欠抽第八百二十三章 優秀的華夏號
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四百八十八章 暗渡陳倉2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擊第四百四十四章 南明烽火25-逆轉9第四百四十五章 新的開局第八百八十章 山西州是被炮灰打下來的第三百五十七章 彙報3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四百五十五章 會鰲拜7第二百一十三章 震撼的炮擊第五百八十四章 軍事總參謀部成立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定國華夏的以色列第八百七十五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5第二百二十一章 支出大於收入1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一百零九章 互相算計三百八十四章 香山收復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二百三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不要太超強第二百一十一章 荷蘭人鐵桶一般的防禦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明烽火9七百六十六章 鋼鐵換人才第八百九十二章 清軍的反擊2第二百四十七章 鄭鴻逵的危局第一百七十一章 伏擊4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八百三十八章 新式戰艦裝備難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第五百零九章 潛入第七百九十二章 鄭家打敗了荷蘭人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第四百八十六章 李過投降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二百五十章 鄭鴻逵的危局 亮點第七百一十章 火花環繞的華夏王國第二百九十章 要命的華夏軍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一百九十八章 追兇7第三十七章 野戰2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七百六十九章 大王子屈服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四百四十八章 打湖廣2第七百二十九章 新魯府進行式第八百零七章 愚蠢的艦隊總兵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七百章 飛翔的荷蘭人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金國的反擊第三百十一章 開花彈誕生第四百四十章 南明烽火21-逆轉5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是要搞什麼?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十章 殺將第二百章 追兇09——偶遇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二百九十六章 圍城-炮戰2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八百零三章 鄭家有些過分第七百四十六章 登陸戰打成壕塹戰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一百八十三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1第一百二十四章 內鬥1第七百二十七章 俘虜們的安置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五百九十八章 兩軍相遇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明烽火5第六百零一章 這是一場不對稱的戰鬥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一百八十九章 海戰記敘4第七百六十七章 執政委員會出爐第四百七十六章 是個好辦法第六百五十章 逐漸消亡的冷兵器士兵們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一百二十章 消耗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一百六十七章 你小子也欠抽第八百二十三章 優秀的華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