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

終於又一次把鄭克爽弄走了,又賺了一千多萬,雖然又讓鄭克爽欠下了三千萬,可他們也沒有拿到東西不是?

九百多艘船隻,是一次就能開走的?

這次只不過開走一百二十艘,還有二十艘是護航的第三艦隊的艦隻,水手和官兵也是第三艦隊的。

張強一拍腦袋,好像已經開走了三百多艘船隻了,上一次二百多艘,這一次是一百多搜,九百多艘是上次的加上這次的七百多艘。

也就說實際這次退役的就是七百多艘船隻。

七百多艘船隻如果分到六支艦隊裡面,其實並不損傷艦隊的戰鬥力,華夏王國的水師艦隊從最初的一支艦隊分開到兩支艦隊,從兩支艦隊分爲三支艦隊,再從三支到四支,四支到六支,每一支都其實保留了兩百艘八百噸以上的戰艦,即使不夠也很快被後方的戰艦和戰船造船廠造出來了。

最早的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的戰艦年齡差異不過三年時間。

第一艦隊的最早,使用的是大明的福船和廣船改造過來的,之後退役以後一部分被改造以後賣給了商人們,一部分被丟給了長江水師警備隊,長江水師警備隊開始是在杭州府爲攻佔金陵府而準備的,後來又駐紮在金陵府又陸續接受了第一艦隊的一些改造船隻,這些船隻其實已經是華夏軍自己製造出來的克拉克船型的武裝商船了。

這些船隻大都是一百八十噸到三百噸的戰船,那時候是戰艦。

隨着第二艦隊的成立,第一艦隊分家,第二艦隊也擁有了大約十七年前的第一代改型船隻,而噸位已經提高到了三百五十噸了。

第三艦隊成立的時候,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的戰艦已經擁有了三百八十噸到五百噸福船,三百二十噸廣船的船型了。

此時已經到達了同洪承疇清軍長江沿岸對峙的時間了,長江水師警備隊正式接受了更多退下來的老船,等兩年以後,新的蓋倫船也出來了。

噸位達到了五百噸。

蜂擁而出的造船廠上馬,使得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的戰船多的數不過來,十五年的舊船都退到了長江水師警備隊這裡,還有一些繳獲敵人的幾十艘一百八十噸和三百噸,甚至五百噸的大船。

之後其他的沿岸水師警備隊出現了,那時候叫市舶司,用來巡視和維護沿岸十二海里的秩序。

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開始換裝新的蓋倫船,水師艦隊和市舶司接受的舊船達到了千艘。

第三艦隊出來的時候是十二年前了。

蓋倫船也從第一代十五年前到第三代十二年了,這時候長江水師艦隊除了保留了一部分第二代的蓋倫船以外,他們的舊船也退役到了市舶司了,這時候的市舶司是杭州府這裡了,第三艦隊分家,又從第一,第二艦隊哪裡接受了一部分舊船以後,第四艦隊也出來了,這時候已經是幫助李定國對抗南明國的時候了。

隨着第二艦隊和第三艦隊登陸寶島州開始履行護衛寶中府的時候,第四代,其實就是提升了噸位的華夏水師戰船,五百噸,六百噸,他們已經是十年前的船型了。

打安南的時候已經基本上淘汰了舊福船和舊廣船了,艦隊裡面自剩下少量的舊福船和舊廣船型號的船隻了,大部分被拆掉,或者賣給了商人了,這時候商人的海貿已經大力發展了。

大部分還賣給了鄭成功,南洋一些漢人家族。

連市舶司的戰船也換了,不再是大福船和大廣船了,他們也用上了以前的戰艦和戰船了。

之所以說道現在還有一些舊船,還有十七年前的戰船,那是因爲長江水師警備隊爲同洪承疇清軍打戰,保留了很多舊船,主要是爲了運送登陸部隊而準備的,這些舊船還擁有武力,能一邊運兵,一邊轟擊敵人的沿岸工事,一般的福船太笨重,很可能被敵人仿造的十八磅炮給擊沉,而無法躲避。

這一次張強把長江水師警備隊的舊船一次性處理給了新魯府和三王子,還有鄭成功,這次以後,其實整支水師裡面,最舊的船型其實也是第三代的十年前的船隻了。

這七百艘戰艦和戰船,其實只有二百艘是七年前的千噸戰艦,對於現在來說,由於時間長,保養不利,沒有多好戰鬥,他們的船型和結構都有些老化了,給了鄭成功,鄭成功能用這些船隻對抗一些海盜,或者其他勢力的打劫,同時運兵,運糧食,物資,在澳洲那邊是另外一個華夏軍式的逆天存在。

當然由於年代久遠了,鄭成功也用不了多久,大約十年就不能用了,因爲華夏軍造船是使用了華夏雲貴州,雲南州,廣西州,以及前期的一些深山裡面的大木頭,沒有經過充分的風乾,所以年代都不久遠,後來經過儲備,現在張強要造新船,起碼能開工上千艘千噸戰船。

張強的目的就是把舊船逐漸賣掉,然後開工新船,替換艦隊裡面的船隻,一些五年以下的舊船就交給市舶司,現在的沿岸警備隊使用,起碼還能使用十五年時間,但沿岸警備隊用不了四千艘船隻,加上長江水師警備隊也用不了那麼多,頂多沿岸使用一千艘就行了。

還不用太大的船隻,六百噸就頂天了。

張強現在想的是如今荷蘭人使用的那種三百噸的武裝商船,倒地是什麼樣子,他們需要一種實物,那種船隻是他需要的,他必須讓華夏王國的水師比比人先進。

然後把華夏王國的水師都更換爲這種先進的戰艦,否則光靠落後的戰艦,就像二戰前期英國同意大利,美國,這樣的海上強國比賽軍備一樣,英國有上千艘戰列艦,但新的無畏艦出來以後,他們所有艦隻都落後了,人家一艘吊打你十艘,想要打,打不動,想要追追不着,見到只能躲着走,人家只需要有二十幾艘先進的無畏艦你的所有艦隊都得繞着走,根本不頂事。

所以別看華夏王國有四千艘戰艦戰船,別的舊大明戰船,福船改造的武裝商船,舊廣船改造的武裝商船還有兩千艘,這些用了二十年積攢下來的船隻,如果人家來百艘五百噸的戰艦,你這些船隻就都是靶子。

現在的海上戰鬥不是以前大明同荷蘭人,鄭成功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時候的那種靠着小的船隻,以數量拼質量的時候了。

張強覺得應該逐漸減少戰艦的數量,然後用質量代替數量,比如把四千艘戰艦更換爲一千艘的新式戰艦。

其他的都找辦法賣出去,既能增加財政收入,又能廢物利用。

第一百五十章 軍餉1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六百一十七章 解決辦法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明烽火7第三百零六章 兩軍遭遇第2372章 世家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二百四十一章 讓世界亂起來,隆武朝來人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五百七十一章 充實華夏軍官位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二百九十章 要命的華夏軍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八百一十三章 衆怒共謀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得閒第三百三十五章 彙報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五百七十七章 評價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一百九十二章 追兇1第六百一十一章 絕地反擊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五百五十章 一種外交遊戲而已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的戰鬥情況2第2378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1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一起背叛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五百五十六章 鄭成功來訪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擊10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八百九十七章 火力強推-突圍第五百五十章 一種外交遊戲而已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三十一章 改編部隊第三百六十八章 解職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五百七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依然是那麼混亂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五百四十七章 卡住之後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四百章 反擊2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住姚啓聖2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三百四十六章 隆武南明去向2第二百二十一章 支出大於收入1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
第一百五十章 軍餉1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七百三十八章 四國島的厄運1第五百七十二章 辦公地點分家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六百一十七章 解決辦法第七百二十章 收回四山州第四百二十六章 南明烽火7第三百零六章 兩軍遭遇第2372章 世家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二百九十八章 全面圍剿第八百零一章 登陸戈公島第五百一十章 張煌言的旅行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二百四十一章 讓世界亂起來,隆武朝來人第六百零二章 無奈的進攻第五百七十一章 充實華夏軍官位第四百一十章 巨大的繳獲第二百九十章 要命的華夏軍第四百一十二章 發展和形勢改變第十五章 準備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六百九十三章 礦第三百一四十章 李定國東攻第六百四十三章 勝也憂傷第八百一十三章 衆怒共謀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三百五十二章 不得閒第三百三十五章 彙報第八百一十六章 打了老的來了小的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五百七十七章 評價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一百九十二章 追兇1第六百一十一章 絕地反擊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五百五十章 一種外交遊戲而已第四百八十七章 暗渡陳倉1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一百三十六章 鄭彩末日2第五百一十八章 提高士兵的素質第六百一十八章 竟然沒有兵可以使用了第六百六十九章 南明官員的問題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的戰鬥情況2第2378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1第三百九十六章 炮灰之戰第七百五十二章 一起背叛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五百五十六章 鄭成功來訪第二十章 再挫敵軍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二百零六章 論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伏擊10第二百四十九章 鄭鴻逵的危局 壓力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四百二十章 南明烽火1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明烽火12—戰鷹第五章 上城牆,形勢嚴峻第八百九十七章 火力強推-突圍第五百五十章 一種外交遊戲而已第三百一十八章 圍殲1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二百五十二章 鄭鴻逵的危局 甕中捉鱉第四百零二章 排槍對決2第一百三十三章 兵工廠3第一百九十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一百五十三章 戰時體制解決經濟問題第七百一十五章 華夏王國的應對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三十一章 改編部隊第三百六十八章 解職第一百零二章 誰爲朕跑一趟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五百九十九章 時間就是生命第五百七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武聯席會議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五百三十五章 依然是那麼混亂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五百四十七章 卡住之後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四百章 反擊2第五百五十二章 鄭成功服軟第八百六十五章 抓住姚啓聖2第九十三章 忙中添亂第三百四十六章 隆武南明去向2第二百二十一章 支出大於收入1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