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

如果是一個有腦子的指揮官一定會把士兵快速的疏散到城外,然後迅速的撤退或者在城外尋找地方建立防線,但馬得力不是那樣的人,也許他曾經和華夏軍交戰過,也許他有很多作戰經驗,也曾經參加過南明國,華夏軍同泰西人聯軍的戰鬥,不過他現在可是轉不過彎來,他已經激怒攻心,失敗是他不能接受的。

他把被近衛團第一團,第二團打敗的清軍剩餘的幾千兵力調集到了城裡面,抽調了後方防線上幾個鎮和村落的所有士兵,集中了這個地區所有的兵力,一門心思的想和華夏軍打巷戰,他十分熱衷於打巷戰,他認爲巷戰中即便清軍不勝,也會給華夏軍造成很大傷亡。

這種傷亡是華夏軍不像承受的,這是他對華夏軍的瞭解,尤其當他這幾天瞭解到華夏軍對面和他作戰的是華夏軍的大都督的近衛旅第一旅的時候,這種虛榮心就更加厲害了,一天一天衝擊着他的心房,越來越強烈。

馬得力握着拳頭在縣衙大堂裡面,轉來轉去,“萬一我打敗了華夏軍近衛旅,哪怕給敵人造成重大傷亡呢?那麼即便是失敗,我在清軍中,不,是洪承疇的魯國軍隊中的地位將一下提升很多,現在他只是一個參將,以後說不定能當一個總兵,馬寶那種屢戰屢敗的將軍都能當總兵,那麼他呢?”

不得不說大千世界千奇百怪,什麼人都有,一個人一旦被某種思想左右,哪怕是再精明的人也會變得糊塗,於是馬寶很是奇怪的看着自己佈置好的防線,在一天之內被抽調一空,他前面沒有任何阻擋華夏軍的兵力了,馬得力把所有的戰鬥人員,包括村裡,鎮子裡面,附近縣城的青壯,壯丁都拉到了寧陽縣城裡面去了。

小小的不過方圓五公里,十里地的小縣城裡面裝了六萬軍隊,其中只有區區的一萬正規軍,清軍綠營,漢軍旗部隊,還有幾百蒙古騎兵,一千滿清士兵,其他的不是被殺死了,就是被俘虜了,要不就是逃跑了,強行拉來的那些士兵都是附近的逃散被擊敗的清軍,幾千兵力正規軍,五萬多鄉勇,團練,青壯,壯丁,這些前幾天還是老實巴交的農夫,很快就被套上一套清軍的兵勇服裝,丟給他們一把大刀,或者一把竹矛,然後強行編入隊伍裡面,散佈在城區裡面,等待華夏軍的進攻,同華夏軍作戰。

不過馬得功爲了糧食和武器裝備不夠,把城中的百姓全驅趕出去了,整個城裡每一寸地方都站着一名清軍士兵。

在成功的打開寧陽縣城的城門以後,近衛三團已經攻克了城門附近一個操場大小的立足之地,並且派遣了一個營的步兵防守,攻克的當中付出了近二百名士兵傷亡的代價,不過這是值得的,打到現在華夏軍第三團不過損失了千枚炮彈,數十萬發子彈,三百人的傷亡,其中不過有九十多名士兵死亡,六十多名士兵重傷,其他的都是輕傷,雖說失去了戰鬥力被轉移到了後方的虎山鎮旅部去了,但剩下的兵力依然有三千名士兵,毫不影響第三團的戰鬥力。

接下來幾天時間,華夏軍第三團繼續擴大城門處的防禦陣地,主要是城外的防禦陣地,一些機靈的斥候士兵被派遣到城牆上防守和警戒敵人其他三面城牆,而第三團的兩個營士兵則分居兩側,佔據了城外六百米外的陣地,修建了防禦工事,挖掘戰壕,準備長期據守。

炮兵則放下重炮在城外六百米處,其他的六磅炮,三磅炮上了城牆,建立炮兵陣地,用火炮轟擊兩面的城牆,同敵人拉開了炮戰,同時城內的那個營也建立了炮兵陣地,把九磅炮,六磅炮部署在城門口的空地,轟擊城內的敵人其他的陣地。

隨着時間的推移,第一團和第二團也留下了防守兵力以後,率領其他的兩個營推進到了寧陽縣城郊外,在城牆外面兩千米處建立陣地,多次使用重炮轟擊敵人的城牆,使得馬得力從城牆上兩側合擊華夏軍城牆上的士兵,以及進城部隊的的計劃流產。

兩側城牆上的清軍自顧還不暇呢,哪有精力去攻擊城牆上是士兵,幫助城裡的士兵呢。連着被華夏軍佔領的那一面城牆處一百米的地方,轉角處,清軍根本無法立足,光城牆上游移活動的不時放冷槍的斥候騎兵就讓他們頭疼不已,不得不撤退到一邊,偷偷摸摸的同華夏軍打冷槍,冷泡。

不過可笑的是,幾天來,清軍在同近衛三團的斥候騎兵的冷槍冷炮中的總戰果爲1,這一個戰果就是他們一個頭腦比較靈活的炮兵抓住機會開了那麼一炮,使得華夏軍一個正在開槍的斥候騎兵被炸死,而華夏軍卻在這幾天內殺死近百名清軍,嗯,應該說魯國士兵,洪承疇已經在幾天前正式同大清國劃清界限,將被他消滅的魯國復國了,自認魯國國王。

現在洪承疇清軍已經更名爲魯國軍隊了。

華夏軍的第一團和第二團的炮擊又使得城牆上的魯國士兵無法立足,他們不得不退到城牆下面堅守,很快第三團的士兵佔領了城牆,魯國士兵只能堅守那一段沒有被華夏軍包圍的城牆了。

一天以後近衛一團和近衛二團的步兵連接替了近衛三團的步兵的防務,佔領了城牆,並且打開了城門,他們學着第三團在城外建立了陣地,並且利用城門作爲掩體,同城內的魯國士兵對面開槍開炮,很快攻佔了一塊一百米的立足點,派遣了一個排的步兵防守,在城門樓上設立了炮兵陣地,用火炮轟擊城內六百米內的魯軍。

近衛旅穩打穩紮,炮火開路,步兵推進,三面城牆下面的魯軍很快敗退,華夏軍佔領了圍繞着城牆一段的六百米的陣地,雙方都不敢再城內城牆下面,甚至城牆上部署太多的兵力,因爲魯軍也有火炮,速度慢,實心彈,可也是炮彈啊,兵力太過密集的話,容易傷亡慘重,所以華夏軍只不過佔領了兩百米的陣地,然後剩餘四百米爲緩衝區,雙方都只派少量的班組兵力,一門火炮,或者兩門三磅炮進行試探和交戰,刺探敵人的兵力部署,之後用火炮招呼對方。

面對如此窘境,馬得力也意識到自己大意了,逐漸冷靜下來,把一部分兵力撤退到城外面,佔領了後方一個小鎮子,派遣了幾千兵力駐守,不過城內依然有五萬多兵力,每天他都會派遣至少幾千兵力發起對三面城牆下面的華夏軍的進攻。

不過隨着華夏軍的部署越來越密集,兵力越來越多,張強和三個團長商議過後,已經把旅部從虎山鎮搬到了第三團駐地,城內的兵力不多,三面城牆上不過一千人,城內的兵力每個城門口不過一個連,總共不過一營兵力,但城牆後面塔樓上,用作攻城的火炮卻多了起來,城牆上的六磅炮只能封鎖八百米距離,而後面的九磅炮卻能封鎖超過一千二百米距離,搭建的土臺子上擺滿了重炮,能封鎖幾乎大半個縣城,寧陽縣城內沒有一個地方是安全的。

每天都被近百門火炮的開花彈攻擊着,旅部的重炮加入進來以後,魯軍的傷亡人數陡然增加,每天至少有一千多人傷亡,馬得力的壓力越來越大,更多的是來自上面,馬寶知道了他愚蠢的做法以後暴跳如雷,幾次派特使要撤掉他的職務,但都被後方的馬得功阻止了,馬得功也派遣使者勸說馬得力趕快後撤,將兵力撤回到馬寶所在的地區,或者突圍和孔有性會和,卻給孔有性發去命令,讓孔有性出兵騷擾或者攻擊華夏軍後方。

而孔有性也的確派出騎兵騷擾華夏軍後方,不過很快他們的騷擾就變成了自殺的行爲,如今他們的騎兵大多還是馬刀,長槍,狼牙棒,彎刀級別的冷兵器,頂多一些騎兵能得到短火銃這種華夏軍十年前製造的火器,可是面對渾身都是火器,並且訓練有素的騎兵旅的騎兵以及近衛旅的騎兵,甚至是親衛團的騎兵,他們的騎兵等於自殺。

過去先是一通火繩槍排射,然後是短火銃射擊,魯軍的騎兵就紛紛落馬,戰馬驚恐不已,無法前進,然後被華夏軍騎兵用馬刀紛紛砍下馬,有的甚至被槍騎兵一槍擊落,槍騎兵揹着弓箭,要掛彎刀或者馬刀,長劍,也不是他們能力敵的。

因此孔有性很鬱悶,他現在連華夏軍的駐軍地在哪裡都打探不到,因爲騎兵大都被華夏軍騎兵殺了,一些精明的斥候騎兵才能出擊,但也不敢跑遠,遠了保不定什麼時候遇到華夏軍的斥候騎兵,這些斥候騎兵也不是當初的冷兵器騎兵了。

他們身上揹着金改2火繩槍,背上還有弓箭,弩箭,腰裡掛着匕首,短劍,殺入的時候是無聲無息的,出沒那真是神出鬼沒了,比起孔有性率領的沒有經過多少實戰的斥候騎兵可是經驗豐富了。

華夏軍在寧陽縣城和馬得力打的有聲有色,他也曾經想要派兵攻擊華夏軍的後路,可剛剛出城就遭到華夏軍騎兵的攻擊,他可以退回去,卻不能向北進攻,或者向西移動,幾次以後他手裡的八千兵力少了兩千,一千是騎兵,一千是新軍士兵,還有兩千徵召的民夫也被擊潰了,到現在還沒有收攏回來。

鑑於此,他不得不想馬寶提議後撤,馬寶在無法指揮動馬得力以後,考慮了一頓,終於同意他後撤到同同他平行的一線的另外一個縣城重新建立防線,他已經對於馬得力的生死不考慮了。

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八百四十六章 頑強的山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一百八十二章 弗朗索瓦無奈接受張強第八百章 當頭一炮鄭家船隊覆滅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三百二十三章 防線被突破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六百八十一章 暗殺第四百八十五章 開花彈的勝利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六百零八章 原來田斌叛變了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鴻逵的危局 晉升侯爵第2380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3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六十九章 大明亂局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手變得厲害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五百四十三章 悲傷的王得仁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四百八十九章 傾軋聯合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聲迴歸第二百九十章 要命的華夏軍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一百七十五章 伏擊8第九章 朱大小姐來了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六百八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八百四十二章 清軍圍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第一百七十五章 伏擊8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五百五十章 一種外交遊戲而已第四百五十一章 會鰲拜3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2371章 交替第四百四十七章 打湖廣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末日8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七百九十六章 處理舊艦第四百四十七章 打湖廣第六百七十一章 老爺你好第一百七十四章 伏擊7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六百一十五章 完成合圍計劃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金國的反擊第六百九十六章 給你個機會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一百二十八章 鄭彩壞事2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二百三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接近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二百三十七章 讓世界亂起來,盟約第七百七十一章 琉球王國出兵第九十七章 處罰第十五章 準備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彩末日1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
第四百六十六章 會鰲拜18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四十三章 強兵壓境第八百四十六章 頑強的山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攻城受阻1七百七十五章 大清要來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六百七十二章 金聲的反擊第一百八十二章 弗朗索瓦無奈接受張強第八百章 當頭一炮鄭家船隊覆滅第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三百二十三章 防線被突破第二百零八章 反覆第六百八十七章 捉拿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三百四十五章 隆武南明去向1第四百七十二章 戰爭紅利第六百八十一章 暗殺第四百八十五章 開花彈的勝利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六百零六章 實際的情況是這樣的第六百零八章 原來田斌叛變了第八百九十九章 混亂中自救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七百六十五章 瑣事煩神6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二百七十八章 攻防3 (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鴻逵的危局 晉升侯爵第2380章 成長起來的王國將領們3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三百四十四章 忽悠鄭成功第六十九章 大明亂局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六百二十四章 對手變得厲害了第一百二十一章 轉機第五百四十三章 悲傷的王得仁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四百八十九章 傾軋聯合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三百四十七章 魯國立國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聲迴歸第二百九十章 要命的華夏軍第四百一十一章 緊張應對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一百七十五章 伏擊8第九章 朱大小姐來了第七十八章 最大收穫——火繩槍第六百八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八百四十二章 清軍圍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宣佈自立第一百七十五章 伏擊8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四百一十八章 四維合一的軍隊控制體系第八百七十九章 繼續使用炮灰兵第五百五十章 一種外交遊戲而已第四百五十一章 會鰲拜3第六百七十三章 驚動第2371章 交替第四百四十七章 打湖廣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末日8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八百二十九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1第七百九十六章 處理舊艦第四百四十七章 打湖廣第六百七十一章 老爺你好第一百七十四章 伏擊7第二十六章 遭遇潰兵第六百一十五章 完成合圍計劃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金國的反擊第六百九十六章 給你個機會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一百二十八章 鄭彩壞事2第五百四十一章 初戰敵人先來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二百三十二章 讓世界亂起來,接近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四百八十章 李過的想法第二百三十七章 讓世界亂起來,盟約第七百七十一章 琉球王國出兵第九十七章 處罰第十五章 準備第四百八十二章 陳友正反正軍的危急第二百六十六章 官制改革2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一百三十五章 鄭彩末日1第七百七十九章 二王子起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