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十八章 會鰲拜10

準備用清軍的馬奇諾防線牽制華夏軍的洪承疇和馮銓還在激烈的討論着,越討論越興奮,兩個人直接秉燭夜談,可苦了逃命的鰲拜。

鰲拜雖然是清軍宗親,可他也只是一方大將,和洪承疇這種運籌帷幄指揮戰鬥的人不同,他是親臨前線,如今還是悲催的逃命。

本來以爲逃過了華夏軍的交戰,第一天逃命五十里,第二天逃命七十里地,可華夏軍半夜發現他們,斥候追擊,清晨知道他們真的逃命了,開始討論,下午開始追擊,這追擊的可不是步兵,步兵在後面呢。

華夏軍可是有斥候營的,隨便一個旅裡面都能弄出那麼千人左右的斥候營。

斥候營,當然是那些在戰場上摸爬滾打,當兵十幾年,五六年的老油子了,追蹤敵人可是絲毫不差,敵人四五萬人的大軍,根本無法徹底掩藏痕跡,而鰲拜也沒有心思和時間去掩藏痕跡,被斥候營遠遠的吊上,怎麼甩也甩不掉。

同樣派遣斥候去驅逐也常常無功而返,分成幾十股,每股百人的斥候中隊,面對敵人的弓箭,遠遠的用金改1火繩槍射擊,他們早就熟悉了這種作戰方式,而清軍自大,根本不知道這種斥候的作戰方式,往往很吃虧,敵人的斥候騎兵突然站住了,然後,排成一排,對着他們衝鋒過來的隊形就是一排槍。

雖然戰馬上不如站在陸地上那麼穩當,可射擊的準確率卻相當的高,斥候都是精銳中的精銳,玩個槍,當然是要百發百中,隨時都能快速反應的人。

隨意他們打的還是相當準的,在六七十米遠,敵人剛準備拉弓的時候,一排槍打過去,整個隊伍也不停留,轉身就走,清軍猛地一下像被重錘擊中一樣,過百人的騎兵隊伍,一下落下三四十個隊友,嚇的趕緊拉住戰馬往兩邊跑,一股斥候是如此,兩股斥候是如此,幾十股,那麼清軍的騎兵就損失大了。

鰲拜第一天的清點,竟然發現有大約七八百騎兵非死即傷,很多騎兵都拒絕出去驅逐這些華夏軍斥候。

鰲拜要驅逐這些斥候,逃命的部隊就不得不慢下來,第三天只走了三十里路,生生的被拖慢了二十里路速度,而這時候,發現他們逃走的華夏軍在蕭飛的率領下,在朱哥和梅林魚的先鋒騎兵的追擊下,雙方相聚不過七十里了。

倒不是身爲騎兵的華夏軍騎兵不能用騎兵的機動速度快走,而是擔心埋伏,中計,所以要謹慎探查,派出十幾股騎兵和斥候合作,一起對方圓五十十里的地方做地毯式偵查,同時也要等待後方的步兵部隊趕上來。

畢竟敵人仍然有四萬多兵力,華夏軍經過先前一戰,本身兵力也有六萬,但卻損失了一萬多人,自身也得調整,他們原先的六萬兵力是包括了王玉羣和佟大爲的部隊,戰場上同鰲拜打的是民兵部隊加上守備部隊,加上近衛旅的騎兵,主要的戰鬥力還是兩萬火繩槍兵和炮兵,這些需要補充和調整,因爲這是華夏軍成軍以來損失最慘重的一次,一下子幾乎被滅了一個乙等野戰旅,就是華夏軍當初成軍的時候的半冷兵器,半火繩槍的那種野戰旅,這對華夏軍也是損失。

也就是說華夏軍第一天追擊的時候也是走了五十里地,還是騎兵,步兵和輜重,民兵也只走了二十里地,等於剛出一個縣城,到達下一個縣城的距離。

等蕭飛率領中軍趕上的時候,華夏軍才展開了新的追擊,這一天走了三十多裡地,慢慢提速,而騎兵卻走了五十里地,和清軍拉近了距離。

清軍第四天只走了三十五里地,鰲拜的催促沒有擺脫斥候騎兵隊瘋狂的靠近攻擊,拖延了他們行軍時間。

第五天,清軍走了四十里地,這是因爲華夏軍斥候騎兵也受到了損失。高強度的追擊作戰,他們也有傷亡了,清軍又不是笨蛋,幾次以後適應了他們的戰鬥方式,畢竟清軍可是打了幾十年戰鬥的老兵,那會那麼笨呢,又不是明軍,聽到清軍,就嚇的腿軟,跑的比兔子還快。

清軍一下使用兩支騎兵斥候隊逼近華夏軍斥候隊,華夏軍斥候隊一輪射擊以後,又不能馬上裝填彈藥,金改1火繩槍,在陸地上裝填都很慢,很難,需要二十多道工序,這比以前葡萄牙人剛賣給明軍的火繩槍需要四十多道工序,三到五分鐘才能完成一次裝填,好手也需要近兩分半鐘完成一次裝填要簡化二十多道工序,但對於騎兵之間迅速的攻防轉換,只需要十幾秒時間來說,時間還是太長,所以華夏軍斥候隊只能打一輪,之後就得拔刀,或者逃走。

斥候隊,又不是真的騎兵衝鋒,斥候的第一要務就是完成偵查任務,沒有必要和敵人死磕,因此,清軍的驅趕發揮了作用,他們不得不越來越遠離清軍大部隊,同清軍的斥候隊和騎兵周旋,而被打疼了清軍騎兵可不吃那一套,他們的目的是消滅這些討厭的蒼蠅。

所以,在斥候吸引住華夏軍斥候的時候,他們從另一處衝過來,對華夏軍斥候發起了攻擊,華夏軍斥候,有的的機靈跑了,有的措不及防,被抓住了,只能迎戰,損失就不可避免了。

他們沒有配備短火銃,因爲對於清軍的斥候來說,這只是找死,因爲人間能在六七十米距離開弓,瀟灑的射完一輪以後,衝到你跟前殺你,短火銃只有三十米距離有效,對付步兵可以說有突然襲擊的可能,對付正面衝鋒的大隊騎兵也能用命去換敵人的損失,可對付斥候,還是拔刀比換槍拔刀更快,他們可不是拼命的。

保持六十米距離,逃離敵人的弓箭,這纔是他們要做的,活着回去把消息送回去,纔是他們的任務,沒有必要和敵人死磕。

基於以上原因,鰲拜很快擺脫了華夏軍斥候的影響,提升了行軍速度。

第七天,華夏軍大部隊離着清軍還有二百里地,華夏軍騎兵已經離鰲拜的部隊不到七十里地了,他們連夜出發,逼近了七十里地才休息,斥候則送回一波又一波的傷員,離着敵人越來越遠了,清軍的騎兵不缺,要不是有步兵,早就逃的杳無音信了。

第八天,華夏軍終於理順了條例,重整了軍隊,恢復了戰鬥力,才拔營狂追。

而騎兵們終於再次來了一個突擊,離敵人大部隊不過十里地了,算是追上了敵人,騎兵加上斥候的廝殺,終於把敵人的騎兵加斥候的攔截抵消了,快速畢竟敵人,雙方在湖廣的山地,河流和平原上展開廝殺,千人規模的大隊騎兵捉對廝殺,戰鬥越來越激烈。

大大拖延了鰲拜的行軍速度。

第九天鰲拜只走了十里地,華夏軍的步兵和民兵部隊趕了八十里地,然後累的在後方休整了半夜,繼續直追,但依然被甩開七十里地的距離。

論野地行軍作戰,華夏軍以步兵火繩槍兵的速度根本不可能和清軍比。

華夏軍對輜重的依賴性是很高的。

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七十七章 快速攻擊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九百零一章 索額圖授首第六百一十二章 親自趕赴前線第五百四十七章 卡住之後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四百七十七章 觸目驚心的敵人佈置第八百五十五章 斬立決第六百二十三章 洪承疇的進攻第三百七十三章 潛移默化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明烽火20-逆轉4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五百三十八章 線膛燧發槍失竊事件第一百三十章 練兵第五百四十三章 悲傷的王得仁第五百八十一章 精神控制改造文安之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於鄭克爽的安排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四十章 獲利頗豐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六百四十五章 懲戒營的彙報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一百二十章 消耗第八百七十八章 失控的琉球王國第十章 殺將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五百七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的戰鬥情況2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絕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八百二十章 猶如刀子切豆腐第三百二十章 圍殲2-屠戮第四十七章 拿下武義縣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二百三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和蘇尼特談判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十七章 金華豪強尤海波第二百三十八章 讓世界亂起來,支持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六百五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頑抗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盤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四百九十五章 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第一百六十九章 伏擊2第二十二章 防線崩潰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
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七十七章 快速攻擊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一百二十二章 決定性勝利第三百九十章 明軍最終還是敗了第七十章 金聲來投奔第九百零一章 索額圖授首第六百一十二章 親自趕赴前線第五百四十七章 卡住之後第五百二十章 軍校成立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四百七十七章 觸目驚心的敵人佈置第八百五十五章 斬立決第六百二十三章 洪承疇的進攻第三百七十三章 潛移默化第七百七十四章 虧了還是賺了第四百三十九章 南明烽火20-逆轉4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七百零四章 無奈的魯國第五百三十八章 線膛燧發槍失竊事件第一百三十章 練兵第五百四十三章 悲傷的王得仁第五百八十一章 精神控制改造文安之第九十九章 交換第五百五十八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第三百零三章 親王被俘第二十八章 擊潰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於鄭克爽的安排第四百六十二章 會鰲拜14第三百一十六章 急攻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明烽火4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四十章 獲利頗豐第八百九十八章 人海戰術-衝進去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明烽火24-逆轉8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意失荊州第八百二十一章 洪家長子的隕落第六百四十五章 懲戒營的彙報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一百二十章 消耗第八百七十八章 失控的琉球王國第十章 殺將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五百七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的戰鬥情況2第二百五十四章 鄭鴻逵的危局 梟雄末路第六百一十三章 慘象第六百六十四章 海上貿易第十三章 難以適應身份的朱大典第十八章 暗算韃子第六百三十九章 死絕第六百八十九章 塵埃落定1第一百二十三章 隆武復起第七十九章 束手無策第四百七十章 新的人事調整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區負責第一百五十一章 軍餉2第六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2第八百零六章 情況不妙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二百二十二章 支出大於收入2第四百一十七章 被挖牆角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二百六十八章 官制改革4第二百二十八章 收田斌第六百零三章 先苦後甜第八百二十章 猶如刀子切豆腐第三百二十章 圍殲2-屠戮第四十七章 拿下武義縣城第三百二十四章 異心第三百三十二章 吃一塹長一智第二百九十四章 中場時間的未知危險第三百五十章 毫無顧忌第三百六十章 魯國天生殘疾第五百一十二章 引起注意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八百零二章 叛軍來襲第二百三十六章 讓世界亂起來,和蘇尼特談判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四百三十章 南明烽火11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海戰記敘2第十七章 金華豪強尤海波第二百三十八章 讓世界亂起來,支持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六百五十二章 出人意料的頑抗第六十二章 狠辣決絕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盤第五百零八章 苦不堪言李定國第四百九十五章 又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第一百六十九章 伏擊2第二十二章 防線崩潰第四百六十三章 會鰲拜15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三百三十六章 燧發槍研究討論第四十六章 圍殲藺養成部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