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瑣事煩神1

回到政務的諸多頭疼的事情又迎面而來。

杜歌的實力又增長了,佔領了暹羅五分之一的地區,兵力三萬,擁有前裝滑膛槍,前裝線膛槍,前裝火炮,架退炮,華夏軍的所有杜歌跑出去之前知道的東西他都弄出來了。

雖然他的兵力主力是暹羅人,軍官主力是漢人,可他的實力畢竟增強了。

這是一個令人頭疼的毒瘤,張強的手現在根本無法深入到那個地方,派去的田顯和李元胤根本不是杜歌的對手,在柬埔寨那個彈丸之地折騰的半天才弄出了五千人的正規兵力,還是帶有游擊隊性質的兵力,他們在同杜歌的交戰中成長,同時也等於是給杜歌喂招,鍛鍊了自己,同時也讓杜歌的部隊更加強大了。

馬漢三到底在東南亞幹什麼呢?

還有劉良佐,他在老撾幹甚呢?

馬漢呢?

李定國呢?

他們沒有自己的命令,難道就知道死守三個小國嗎?

不能派軍隊出擊幾次,打斷敵人的發展嗎?

算了等着吧,現在無暇顧及哪裡,就讓李元胤和田顯繼續折騰去吧,如果他們能把柬埔寨拿下來,也算是一個功勞,現在張強還是關注日本。

日本這邊,二王子還是沒有走成,沒有機會,日本人出兵五十萬,涌入德尼奧斯島,加強了二王子的兵力,在大清,荷蘭人,英國人的逼迫下,二王子簽署了條約,由日本人接過他對於英國人和荷蘭人的債務,他負責給日本人打工,最後趕走華夏軍二王子獲得德尼奧斯大名將軍的封號,成爲日本德尼奧斯島大名將軍,加入日本國。

而荷蘭人和英國人以回去裝運武器彈藥爲名,帶着從日本搜刮的金銀,生絲,礦石,鹽,布匹,木頭等商品登上四艘一百八十噸的武裝商船繞道太平洋海域,西去了。

留下了日本人和二王子傻乎乎的同華夏軍自治領地的新魯府和四國府兵力對峙。

而傻乎乎的日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被拋棄了,還以爲他們實力強大,新魯府不敢打過北九州島,而四國島上,他們認爲再添一把火就能擊敗馮銓他們的兵力,然後順勢打上新魯府所在的九州島呢。

德尼奧斯島三面被圍攻,只有一面海灣能進出,日本人日夜調兵遣將,把多達五十萬的兵力運送到四國島上去,同時把多達二十萬的民夫也調集到島上,他們認爲兵力優勢在他們這邊,新魯府三十萬兵力根本不足爲懼,少了三王子一系的十幾萬兵力,他們用五十萬打三十萬,同時還有二王子剩餘的十五萬兵力,足能消滅四國府了。

wωw◆ттkan◆¢O

馮銓已經回到了新魯府,嚴丞相這邊處理民政,二十四萬的經歷過戰火的部隊被趙暉接管,趙暉接替了馮銓指揮四國府的戰鬥。

撤回了六萬兵力是因爲馮銓知道新魯府空虛,新魯府總正規軍兵力原先不過七萬兵力,後來擴充到十一萬兵力,如今一下拿走死亡兵力,後面還有那麼多民兵被調集到四國島上,民兵兵力也不夠了。

於是六萬經過戰火的民兵從四國島撤退回來,繼續從新魯府百姓中徵兵,徵集的主要是民兵,六萬加七萬,這樣的正規軍兵力守衛島嶼還是夠的,一萬兵力駐紮鹿兒島縣城,十二萬分駐前線幾個鎮子,岸防工事裡面。

前線正在對前線被抽調剩餘的民兵進行集中整訓,同時不斷的徵召前線附近的幾個城鎮的青壯加入民兵隊伍裡面,一邊訓練,一邊讓他們巡邏和守衛,維護治安。

後方,馮銓也在做同樣的事情,不過他所做的就不只是爲了守衛和維護治安了,而是爲了支援四國島或者以後進攻日本本州島儲備民兵兵力。

新到來的華夏王國漢人移民和南洋土著移民,東南亞移民很多都是經歷過民兵時代的,稍微整編一下,一支兩萬人的民兵部隊就有了,軍官是漢人,士兵是土著人,也稱之爲初級歸化漢人,以及新魯府的剩餘的日本歸化漢人百姓民兵。

總得來說,雖然新魯府已經沒有多少戰事了,可這裡還是一個軍管的地區,沒有多少民生,農業,青壯人口都被抽調去當民兵了,農業基本上算是荒廢了,只有一些老人和婦女在田間地頭勞作。

雖然留下一些青壯,可也參與到了衙役捕快等維持治安的官府衙門裡面,使得農業更加受打擊,要不是前期俘虜的日本百姓和新魯府大名將軍的那些日本士兵突擊進行了一些基礎建設,房屋建設,海岸工事建設,現在的新魯府還是一片原始社會的模樣呢。

現有人口三百萬,漢人人口和土著人口正在增多,而日本人口正在逐步減少,不是投入到了戰爭中去了,就是被移民出去了,一些打過新魯府的日本百姓家庭都被移民到了瓊島,四山州,一些參與過動亂的日本百姓也被丟到了四山州俘虜營或者瓊島礦山裡面去了,更有甚至大約五十萬人口被抓到了設在杭州府的俘虜營裡面,等待鄭克爽的船隊把他們運走。

九百一十艘船隻,哪能一下就都開走,鄭克爽他們只是招募了一些漁民和水手,開走了大約二十艘護航戰艦,以及五十艘先期到達的華夏軍裁撤戰船,五十艘商船,這次一共要運走小漁船八十六艘,都放在近百艘的戰船和商船甲板上,剩餘的空位空出來裝一些人口,船艙裡面裝他們採購的糧食和武器,以及其他的貨物。

大約這次要撞在州的不過五萬人口,二十艘護航的戰艦上每艘裝一百人,是漢人人口,不過兩千人。

一百艘商船和戰船,每艘除了炮手和水手,不設跳幫作戰的士兵,由於空間有限,每艘只能裝載兩百人,極力的擠壓之後,每艘裝載了四百多十人,等於四萬一千人。

剩下的幾千人就用鄭克爽這一次帶來的幾艘三百噸戰船裝載,差不多能擠下。

這樣整個隊伍就比較臃腫了,差不多還要四個月時間才能回去。

最後鄭克爽不得不央求阮進再給二十艘護航的戰船,六百噸的,分了兩千人過去,還能擁有一些戰鬥力。

近一百五十艘的船隻半個月以後全部裝完,晃晃悠悠的開走了。

二十艘六百噸戰船是華夏軍的第三艦隊的這些船隻上的水手和士兵。

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2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六十一章 敵人不上當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量的守備旅兵力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四十章 獲利頗豐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八百二十三章 優秀的華夏號第二百三十八章 讓世界亂起來,支持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三百一十五章 清軍包圍饒州府府城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戰突圍2第二百二十一章 支出大於收入1第八百六十章 混蛋邏輯第四百零七章 招募名人李光地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一百二十八章 鄭彩壞事2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四百零一章 排槍對決1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末日8第三章 我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做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蹣跚行軍的清軍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變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六百一十二章 親自趕赴前線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擊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校的作用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七百四十二章 日本人太多的沒法處理第七百二十五章 穩贏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五百七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六百一十七章 解決辦法第五百五十一章 突然打擊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六百三十一章 毀滅寧陽縣城第七百八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六百四十章 撤退第五百五十九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2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防2(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六百八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於鄭克爽的安排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一百二十章 消耗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金國亡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八百七十五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5第三百七十四章 對手也在進步第七百四十二章 日本人太多的沒法處理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八百八十四章 挑撥和藉口2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盤第四百四十五章 新的開局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
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二百八十八章 來自華夏軍的誘惑2第四百四十二章 南明烽火23-逆轉7第五百六十六章 同大金國開戰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一百八十六章 海戰記敘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三十五章 流寇小隊第七百七十七章 新船試航成功第六十一章 敵人不上當第八百六十三章 失去了理想和戰鬥的初衷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量的守備旅兵力第三百四十三章 衝突第四十章 獲利頗豐第二百九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八百二十三章 優秀的華夏號第二百三十八章 讓世界亂起來,支持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華夏水師的戰艦危機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三百六十三章 王尚禮拜見第三百一十五章 清軍包圍饒州府府城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戰突圍2第二百二十一章 支出大於收入1第八百六十章 混蛋邏輯第四百零七章 招募名人李光地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要緊給他們第一百二十八章 鄭彩壞事2第七百四十八章 第二戰場第二百四十五章 讓世界亂起來,新的軍隊調整第四百零一章 排槍對決1第一百四十二章 鄭彩末日8第三章 我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做第一百四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問題1第一百三十四章 兵工廠4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六十七章 收穫第二百七十三章 辯第一百七十二章 伏擊5第六百三十章 穩打穩紮的華夏軍第五百三十八章 華夏軍的厲害之處第七百四十三章 慘烈的四國島登陸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蹣跚行軍的清軍第四百三十七章 南明烽火18-逆轉2第八百四十九章 援兵到了第七百五十六章 澳洲危急3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三十三章 追兵第八百四十章 打過黃河,反擊第二百七十五章 突變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六百一十二章 親自趕赴前線第六百五十四章 暴風雨過後第六百七十七章 迴歸原位第五百五十三章 打擊第四百一十三章 君臣奏對第三百二十一章 攻城受阻2-學習第二百八十三章 支援第八百八十八章 血肉磨坊1第六百三十三章 噩號連連第二百八十章 幫一把他們吧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六百五十五章 裁撤軍隊1第五百一十九章 軍校的作用三百六十七章 晉商細作2第七百四十二章 日本人太多的沒法處理第七百二十五章 穩贏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三十八章 生擒劉良佐第五百七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六百一十七章 解決辦法第五百五十一章 突然打擊第三百四十章 咱們也學習華夏軍2第六百一十六章 兵力之殤第六百三十一章 毀滅寧陽縣城第七百八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第八百二十二章 敵人仍然強勢第六百四十章 撤退第五百五十九章 接收鄭成功的遺產2第二百七十七章 攻防2(求訂閱,求收藏,求打賞。)第六百八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八百二十七章 關於鄭克爽的安排第五百零一章 忠貞營的出路第七百九十一章 憂心忡忡下的局勢明朗第一百二十章 消耗第七百八十九章 大金國亡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八百七十五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5第三百七十四章 對手也在進步第七百四十二章 日本人太多的沒法處理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伏擊6第四百九十六章 漢人的血性哪去了第八百八十四章 挑撥和藉口2第五百零二章 高一功的算盤第四百四十五章 新的開局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