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六章 大量的守備旅兵力

所以說一個國家的滅亡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內有政策搖擺不明,外有漢奸當道,更有乘機實現野心的野心家,再有像專門坑隊友的各路軍閥。

就像後世英軍統治緬甸,日本人來了,緬甸人幫助日本人打英軍一樣,英軍除了逃跑,根本沒有辦法在全是敵人的緬甸活下來,拉上了中國遠征軍,結果十萬漢人男兒僅存四萬人撤回了祖國,替人家英國人擋下了緬甸人的憤怒,被這個整個二戰時期都是坑隊友的國家給坑了。

二戰有兩個坑隊友的國家,意大利那就是個笑話,人家本身就不想打仗,是上層非要拉着打仗,所以纔出現額意大利兵把打仗看作一場遊戲,而英國人是專門坑人的國家,百年來一貫如此,專門坑歐洲,坑美國,坑任何一個和它們合作的國家,可以說沒有最坑,只有專門坑。

張強總結了一下發現在此刻的情況下,如果沒有武器性能的提升,華夏軍如果硬抗的話,會損失慘重,清軍地盤內可是有幾千萬民衆,如果都按照清軍那樣使用,華夏軍也使用的話,那麼在這場炮灰的戰爭中,最終失敗的是華夏軍。

因爲華夏軍不是純粹不要當地的百姓,只是需要他們放棄大清爲國的思想,改變他們那種觀念,使得他們更加註重商業利益,民衆自身的利益,國家的利益,而不是隻注重他們個人的利益。

一切讀書只爲個人利益奮鬥,後世他處的那個環境則是國家想着拼命壓迫和剝削個人利益,宣傳集體利益,而人民拼命的想着個人利益,而現在在集體利益思想沒有盛行的現在,人們只有一個利益,我的利益。

哪怕當官都是爲了皇帝的利益,當然最終是爲了自己的利益,皇帝的利益有時候並不重要。

虛頭巴腦的沒有任何用處,張強得對當地百姓妥協,起碼讓他們打完一次戰爭以後有歸順華夏軍的可能,給他們希望和機會,否則所有佔領區內的百姓都向着清軍,華夏軍來多少兵力都無法真正佔領那片地方,清軍經營的時間太長了。

大明已經讓老百姓失望透了,因此大清儘管殘殺那麼多人,可轉眼幾年,百姓就忘了,又不是自己被殺,沒有切身之痛,但大明給老百姓的壓迫卻讓老百姓切身體會到什麼叫活着不如死了,因此百姓寧願當亡國奴,也不願意爲大明而生,有國家和忠君思想,爲集體利益考慮的讀書人卻沒有能力反抗,因爲百姓有力氣和力量,讀書人有腦子,但兩者結合不起來。

現在華夏軍在這樣的環境中同清軍打戰,造成了情況不明,加上兵力雖然精銳,可太少,敵人一切調動沒有人通知,使得他們陷入了泥沼之中。

這種清下,只能調兵,同時給百姓一些活頭,慢慢收拾他們,凡是固執己見的都在日後算賬。

全國現在已經編制了五十四個守備旅,原先的民兵精銳大隊,民兵普通大隊,懲戒營各個作戰大隊,以及原先打亂的守備旅前線官兵,甚至一些前幾期畢業的軍校學員全部在這次整編中一致編入守備旅。

最先完成的是寶島,米林的速度就是快,他把哪裡的守備旅編制完成以後馬上調往了東南亞三個州,寶島一共編制了五個守備旅,每個守備旅四千五百兵力,兩個團,每個團兩千兵力,守備旅旅部五百兵力,總共四千五百兵力。

守備旅編制完成以後除了留一個守備旅本地防守以外,其他四個守備旅調往東南亞州,同哪裡的三個州進行交接,因爲有李過坐鎮,因此東南亞三洲馬上換防,編制完成的州馬上把守備旅派往寶島,沒有編制完成的州將守備旅撤下來讓寶島的守備旅進行接防。

東南亞地盤太大,因此四個守備旅只是完成了西貢基地,老撾州,緬甸仰光,柬埔寨港口的換防事宜,其他的地方沒有部隊進駐。

而東南亞只是完成了靠近雲南州的緬北守備旅的組建工作,兩個守備旅留下一個,剩下一個被派往寶島南段駐守,而原先留守的那個在寶中府。

隨後寶島將接收東南亞的另外三個守備旅。

而東南亞將要完成的守備旅數量多達十五個,其中三個已經派往各地。

除了派往寶島南段的一個守備旅,還有一個派往琉球王國,接替哪裡原先駐守的海戰隊和陸戰隊,以及商館的衛隊的工作。

另外一個派往山西州幷州府。

而山西州組建的守備旅將派往東南亞各州,不過因爲戰時,他們還沒有穩定,因此每一次組建的守備旅都被派往各個路口或者重要的城鎮守備。

陝甘州的守備旅因爲在這之前一直組建,到現在基本完工,差不多也有十來個,十二個左右,因爲這是邊地,太重要了,因此守備旅不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陝甘州還是往內地調了一個守備旅去湖廣州,從金陵府組建的軍校學員比較多的三個守備旅中抽調了一個派往陝甘州邊境鍛鍊。

而仙居縣城的部隊因爲一直沒有離開過這裡,所以這次把那些護衛工廠的守備部隊也進行重新整編,整編出三個守備旅,一起調往河北州,去前線協助打戰去吧,從山西州和陝甘州各調一個守備旅回來接替防務,而從親衛團調一個連同守備司令部一個營組成加強營負責總理仙居縣的防備事宜。

這麼多守備旅的組建和調動使得那些前期擔任各級旅的旅長,副旅長的人有了去處,全部都去守備旅擔任旅長,使得一批軍校學員和先前因爲沒有機會一直升遷不上去的民兵精銳大隊的將領們紛紛有了位置。

戰線上被打殘的兵力同守備旅兵力調回內地執行防務,大量內地和京城周邊的沒有打過戰的守備旅兵力被調往山西州,陝甘州,河北州,最次也得是河南州和山東州,再就是還在執行清剿的暹羅州。

是的暹羅也被劃爲華夏的一個州了。

從此東南亞這片地盤完全歸華夏王國管理了。

隨着戰事的升級,巴格雅魯兵團的第十七野戰師,衆鋪師也被調入山西州,配合梅林魚兵團防守山西州。

得益於華夏王國先進的道路系統,馬車的發展,使得調兵速度很快,只是進入了山西州,道路纔不是太好,但山西州的道路其實經過了前面各朝代的發展已經很不錯了,有商人的地方,道路肯定差不了,再加上上百萬俘虜兵的維修,使得道路雖然時有斷開,可眼看着道路在一天天變好,變成華夏王國其他地方的那種寬闊的硬質道路。

第十七野戰師得到命令,半個月時間就從金陵府附近到達山西州幷州府,會和了梅林魚兵團司令部。

然後天影的第八野戰師開始兵進河北州,去救援已經被包圍了半個多月的東風破的第十六野戰師。

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三章 我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做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明烽火5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二百五十章 鄭鴻逵的危局 亮點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鴻逵的危局 晉升侯爵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四百六十五章 會鰲拜17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八百五十章 快逃吧,還打什麼呀第三百四十六章 隆武南明去向2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聲迴歸第五百二十五章 鄭成功也反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清軍包圍饒州府府城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五百二十七章 處理公務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工廠1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六百零五章 夜太黑,停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五百四十六章 報應不爽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八百八十二章 把北海道給華夏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七百五十一章 泰西人坑日本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六百五十九章 當上國王的日子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是要搞什麼?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四百四十五章 新的開局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三百八十章 加強抗清力量第八百五十六章 豌豆鳥的初戰1第七章 掌旗第2370章 裂痕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八百章 當頭一炮鄭家船隊覆滅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明烽火10第二百五十三章 鄭鴻逵的危局 困獸之鬥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定國華夏的以色列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市民們的反應第二十四章 神反轉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第八百九十五章 重新部署第二百六十章 退路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工廠1第四百七十九章 戰鷹技能升級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五百零三章 接戰第六百四十二章 四面埋伏?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五百九十七章 前鋒變斷後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五百六十五章 縣諮詢局後效第六百八十一章 暗殺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八百五十六章 豌豆鳥的初戰1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
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亮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晉商細作第三章 我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做第八百七十二章 將日本變成我們的東瀛州2第七百一十三章 王位之爭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明烽火5第四百六十八章 會鰲拜20第一百一十章 拼命奔逃第五百七十章 華夏軍空虛的內閣第二百五十章 鄭鴻逵的危局 亮點第五十九章 救援金華府第七百一十七章 複雜的局勢第八百一十一章 海戰突圍1第七百四十七章 再添一把火第一百九十一章 豐收第三百五十五章 彙報第二百五十五章 鄭鴻逵的危局 晉升侯爵第三百六十一章 警告第五十三章 歷史還是那個歷史第六百三十四章 撤退吧第四百六十五章 會鰲拜17第七百四十章 四國島的厄運3第九百章 以少勝多第八百五十章 快逃吧,還打什麼呀第三百四十六章 隆武南明去向2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聲迴歸第五百二十五章 鄭成功也反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清軍包圍饒州府府城第五百九十章 洪承疇反叛第五百二十七章 處理公務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工廠1第三百六十四章 新合作伙伴第六百零五章 夜太黑,停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四方動亂洋鬼子終究氣短2第五百四十六章 報應不爽第八百四十三章 聲東擊西之計1第三百零二章 血染府城第八百八十二章 把北海道給華夏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學我者必死第七百五十一章 泰西人坑日本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康熙來了啊第四百二十五章 南明烽火6第七十五章 炮兵千戶趙泗陽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六百五十九章 當上國王的日子第七百九十四章 逐漸被削弱的華夏水師艦隊第三百九十一章 戰地噩夢第五百六十四章 這是要搞什麼?第八百六十四章 抓住姚啓聖1第四百四十五章 新的開局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五百三十一章 南明國之難第五百七十八章 經營西南的難處第五百四十四章 李成棟被俘第三百八十章 加強抗清力量第八百五十六章 豌豆鳥的初戰1第七章 掌旗第2370章 裂痕第八百四十一章 將計就計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第八百章 當頭一炮鄭家船隊覆滅第二百零七章 讓我們試試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明烽火10第二百五十三章 鄭鴻逵的危局 困獸之鬥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四百六十章 會鰲拜12第五百三十二章 李定國華夏的以色列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市民們的反應第二十四章 神反轉第八百一十八章 數量不是問題第八百九十五章 重新部署第二百六十章 退路第三百五十六章 彙報2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一百一十七章 火繩槍的對決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工廠1第四百七十九章 戰鷹技能升級第七十四章 炮兵營第三百七十章 推薦人才第五百零三章 接戰第六百四十二章 四面埋伏?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五百九十七章 前鋒變斷後第四百二十七章 南明烽火8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第五百六十五章 縣諮詢局後效第六百八十一章 暗殺第八百四十七章 乾淨利落的殲滅第一百九十七章 追兇6第五百五十七章 去澳洲還是去南洋第八百五十六章 豌豆鳥的初戰1第五百六十七章 先打吳三桂第一百六十八章 伏擊1第七百七十八章 二王子起義1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三十四章 混戰第二百零三章 寶島我來了第七百零五章 聯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