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華夏王國的命真悲催

鄭成功死了,但是,張強發現自己又增加了幾個敵人,鄭家的那些繼承者們。

隨着華夏王國的成功,隨着一個個華夏王國的敵人倒下,更重要的一個敵人,鄭成功的倒下,是的,鄭成功也是華夏王國的敵人,他雖然有漢人的心,卻沒有維護漢人完全掌權的志向,因爲他還是一個野心家,就這樣一個野心家,他被張強奪去了賴以生存的落腳之地,寶島州。

雖然他嘴上不說,也不做,看起來被逼無奈遠去澳洲了,可是深深的根植在他骨子裡面的那種漢人的落葉歸根的心情,使得他決定臥薪嚐膽,他不僅這麼做,而且教育兒子們也這麼做,現實使得他們暫時屈服,可心裡面還是想要回來推翻華夏王朝,光復大明,或者說光復他們心中認爲的權貴掌權的那種漢人政權,而且必須是他們鄭家掌權。

這些思想傳達到下一代,有人同意,有人爲之熱血,有人爲之奮鬥,有人則不以爲然,而有人則想着繼承他在澳洲的產業,有人則想着打回去,起碼在大明土地之外的大海周邊佔領一塊土地,繼續鄭家的奮鬥。

而不以爲然的人就鄭克爽一個,他覺得澳洲也不錯,能通強大的華夏王朝做朋友,大家做生意不是很好嘛?

這人要在後世,張強給他兩巴掌,這是徹底的不奮進,小安則以的人,但現在這樣的人現在則是張強需要籠絡的人,因爲張強需要他去像洪老三一樣同他們幾個哥哥內鬥,給張強減輕壓力。

好吧,張強發現他真的玩不轉老美和猶太人,英國人的那種挑撥離間,還能讓被你挑撥的人死心塌地的跟隨你,明知道自己被騙,被欺負,被侮辱了,反過來還感激不盡,非要死氣敗力的貼上去叫爹叫媽的那種讓人腦袋一下反應不過來的神逆轉劇情。

他挑撥離間所有的陰謀幾乎都成功了,但轉眼過去,所有被他玩弄的人都最後把槍口對準了他,而且是恨的咬牙,都能聯合起來一起對付他和他的華夏王國了。

最後張強不得不出手把那些個曾經在他面前恭敬的請求援助,請求幫助,甚至想着和他稱兄道弟的人一個個都收拾了。

而這次他付出了不小的待見,第五艦隊被殲滅了,第四艦隊幾乎被打殘了,第三艦隊也付出了幾十艘戰船的損失,雖然有繳獲敵人的船隻可以補充,不過那些船隻大部分得拆了,有的只能當燒火的柴火使用了,都被打成了木材了,任何一根龍骨,或者船板上都留有彈藥的痕跡,這顯然不能用於造船或者造別的了。

華夏很多地方還在燒柴火,應該說大部分還在燒柴火,燒煤的都很少,因爲華夏王國到現在發展了二十年時間,實際上都用在了穩定內部,告訴他們我們是華夏人,華夏民族,我們的基本民族是漢族,然後恢復各個地區的建設。

第一年到第三年戰後重建,百姓迴歸家園。

第四年到第二十年都在做一件事情,平衡各地的民族成分,當然其中也在執行着建設,建設了很多廉價的低矮的平房,用於容納很多失去房屋,或者沒有房屋的難民,流浪漢,退役士兵,移民過來的其他民族的人住宿,之後是恢復生產,分田地,種糧食。

糧食基本夠了,然後繼續重複,打下更多的地方,然後用這種模式進行重複,直到現在大家都樸素的認爲華夏王國已經大一統了,纔開始解放生產力,讓新出生的人口長大以後分家,去別的新佔領的土地上發展,讓很多不想離家的就近加入民兵部隊,成爲維持治安的人,領一份安穩的薪水,就是說國家把那些人養了起來。

之後開始開放商業和小作坊,讓人們的生活物資富足起來,辦報紙,培訓說書人,放開戲子和一些藝人,讓他們豐富百姓的生活。

於是百姓感到生活安康,穩定,富足了。

之後的五六年裡面開始開放公務員,開放軍功系統,讓大家立功受獎,讓大家能有個盼頭,能有更多的機會成爲人上人。

開放生育,讓人口飛速增長,但限制了除了漢族的人口的發展,就是要讓漢人飛速增長,用大量的漢人人口淹沒華夏王國的那些土著歸化人口,讓他們真正的融入漢族中來,第二代,第三代徹底的成爲漢族。

人口多了,然後開始移民填補各個佔領區的漢人空缺。

給他們做的事情多的是,運輸,驛站,搭建橋樑,修道路,當然是一些鄉村到縣城的道路了。

因爲縣城到府衙,府衙到州城,州城到中樞,京城的大路早就被陸續被俘被看押的外族百姓給修好了。

四通八達的道路系統,寬闊的道路系統足以滿足如今這個農業社會的人們和軍隊,官府的使用。

日益增加的罪犯,使得一些普通的危險的活計不用百姓去幹,百姓可以選擇一些輕鬆的活計,比如造馬車,賣草鞋,布鞋,甚至是其他一些行業去做,掙錢養家。

對於一些貧困戶和流浪者,老人,退休的老人,官員,都有一定的生活補貼,還有一些人去義務照顧他們。

極大的維持了社會的穩定和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滿足人們的溫情需要。

俘虜減少,苦役減少,外族移民減少,百姓出生增多,華夏王國正在向強大的王國走去,四山州的收復,在一次轉移了人口暴增的壓力,陝甘州的收復,使得一些立志於開荒的青年可以去哪裡尋找自己的機會,尋找自己的住所,自己的將來。

人口現在已經達到了兩億三千萬人口了。

於是張強下了一個命令,停止人口增長,控制人口增長,取消多生補助計劃,大力宣傳要富少生孩子多種樹這種理念。

張強已經在先前的佟大爲的彙報中得到了反饋,隨着這種理念的推出,雖然段時間內效果不太顯著,但在廣東州的統計中,這三個月孩子的出生率明顯下降了,前半年爲一百三十萬,這後半年還沒有結束,統計已經明顯可以看出來了,從一家生十幾個孩子,到新婚夫婦,或者在婚的夫婦已經明顯覺得要孩子多有些負擔不起,於是從十幾個減少到了願意生四五個的意願,實際上前四個月的統計數字爲八十萬,也就是說這一個州四個月內生了八十萬個孩子,估計以後兩個月能控制在二十萬,也就是說少了三十萬孩子出生。

隨着取消補助,推行理念,人口增長這個歷史使命已經結束了,人口必將放緩增長,今年的增長可能達不到往年的三千萬人口,可能只有一千七百萬人口,比最少的一年的增長還要少三百萬。

有了這個張強就放心了,他對佟大爲道:“你做的很不錯,不過你要預防那些生活富裕起來的人想要推翻我們的想法,要理智的引導他們,想要多要土地,就得去外面找,外面的世界很大,很大,搶別的王國的土地,比搶自己的人的土地更加道德。”

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四百六十五章 會鰲拜17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戰突圍2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三百三十七章 私產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六百六十一章 求和?1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一百四十六章 鄭彩末日12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二百五十章 鄭鴻逵的危局 亮點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良佐求情第八百八十四章 挑撥和藉口2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四百零一章 排槍對決1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私產第六百六十三章 魯國是我們的藩屬國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清內訌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記敘3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二十七章 出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一百章 我這是跟你學的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即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二百零二章 這人太頑固第六百八十四章 叛軍槍械第九百零一章 索額圖授首第八百八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國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七百三十六章 收復碼頭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六百九十二章 瓊州戰略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謀2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二百零五章 五虎將之劉國軒第五百七十一章 充實華夏軍官位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四百三十二章 南明烽火13-敗逃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四百九十九章 魯國滅亡對局勢的影響2第三百七十五章 成果怎麼樣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變局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有疑慮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到前線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洪承疇的進攻第五百八十一章 精神控制改造文安之第二百四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真正的收服
第五十八章 制衡第三百八十三章 驛道之便第五十章 狡猾的賀錦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八百四十四章 聲東擊西之計2第四百六十五章 會鰲拜17第九十八章 騎兵敗北第八百一十二章 海戰突圍2第六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利潤第四百五十二章 會鰲拜4第三百三十七章 私產第三十六章 野戰1第二百九十三章 廝殺正酣2第四章 向屬下領主要官第三百零七章 固若金湯第六百六十一章 求和?1第七百八十二章 衰敗的日本人第七百零二章 背叛是有代價的第五百二十八章 李過在華夏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說法第一百四十六章 鄭彩末日12第九十五章 敗象呈露第八百三十三章 康熙終於陰死了鰲拜第二百二十七章 領地局勢第三百二十五章 驚聞噩耗第二百五十章 鄭鴻逵的危局 亮點第四百七十四章 劉良佐求情第八百八十四章 挑撥和藉口2第八百九十一章 清軍的反擊1第四百三十八章 南明烽火19-逆轉3第一百七十章 伏擊3第八百三十九章 清軍打過來了第五百二十九章 高傑來訪第四百零一章 排槍對決1第二百零四章 親眼目睹攻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私產第六百六十三章 魯國是我們的藩屬國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隆武也立國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成棟的緬甸之戰第五百八十九章 大清內訌第四百五十六章 會鰲拜8第五十六章 輕鬆收復武義縣城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明烽火14-對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戰記敘3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二十七章 出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地死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第二十七野戰旅的整編第三百四十二章 問責第五百八十六章 平定雲貴州第六百三十五章 沒得逃了第一百章 我這是跟你學的第三百二十六章 勝利在即第五百九十五章 多隆和田斌的遭遇戰3第二百九十五章 圍城-炮戰1第二百六十二章 投靠第八百七十三章 將日本變成咱們的東瀛州3第三百二十九章 盤點得失第二百零二章 這人太頑固第六百八十四章 叛軍槍械第九百零一章 索額圖授首第八百八十六章 風雨飄搖的大清國第五百四十八章 帝王之樂第七百三十六章 收復碼頭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六百九十二章 瓊州戰略第七百三十九章 四國島的厄運2第五百六十三章 楊陽陽的尷尬第三百九十三章 密謀2第六百一十章 主戰場第七百六十一章 瑣事煩神2第七百零八章 東南亞的小動作第三百六十九章 囚禁朱大典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二百零五章 五虎將之劉國軒第五百七十一章 充實華夏軍官位第二章 奇怪的朱大典第五十五章 決議偷襲第四百三十二章 南明烽火13-敗逃第五百章 李過困局第七百一十二章 後魯國時代第一百零六章 護駕平湖問策第四百九十九章 魯國滅亡對局勢的影響2第三百七十五章 成果怎麼樣第四百七十一章 新變局第五百七十六章 沒有下次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文武怨氣2第七百三十七章 損失慘重第八百三十章 好消息就是好消息2第一百五十九章 心有疑慮第三百八十六章 來到前線第六百九十一章 瓊州發展第六十三章 偷襲得手第2373章 出人意料的世家子弟們第七百八十四章 暴怒的三王子第六百二十三章 洪承疇的進攻第五百八十一章 精神控制改造文安之第二百四十三章 讓世界亂起來,真正的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