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朱棣懵了,我家成都城了?那我咋辦

蔣𤩽有些驚慌地撿起奏章,快速瀏覽了一遍。隨着閱讀的深入,他的臉色也逐漸變得凝重起來。他明白,這份奏章所記錄的內容,對於朝廷、對於皇帝、甚至對於整個大明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衝擊。

“陛下息怒,”蔣𤩽深吸一口氣,沉聲說道,“臣這就去徹查此事。一定將這些大臣的罪行一一查清,爲首者決不輕饒!”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決心。

然而,朱元璋的怒氣並未因此消散。他瞪了蔣𤩽一眼,語氣嚴厲地說道:“朕養你們錦衣衛,就是要你們爲朕分憂解難。這次遷都之事,關乎大明未來,絕不能有半點差池。你務必給朕查清楚,這些大臣背後還有哪些勢力在暗中阻撓!朕要知道,究竟是誰在背後搗鬼!”

蔣𤩽感受到朱元璋身上的怒火和威嚴,他知道這個時候不能有絲毫的猶豫和退縮。他肅然應道:“是,陛下!臣定不辱使命,誓死捍衛朝廷遷都大計!”說完,他站起身來,匆匆退了出去。

隨着蔣𤩽的離去,暖閣內再次恢復了寧靜。但朱元璋心中的怒火卻並未平息,他的目光依然冷厲而堅定。他知道,這次的遷都之事已經引起了朝廷內部的巨大紛爭,這場鬥爭將會異常艱難和激烈。但他也堅信,只要他有足夠的決心和手段,一定能夠掃清一切障礙,將大明的未來引領向更加光明的方向。

接下來的日子裡,整個應天府都籠罩在一種緊張而壓抑的氛圍中。錦衣衛在蔣𤩽的指揮下展開了秘密的調查行動,他們如同幽靈般穿梭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暗中跟蹤那些涉嫌串連的大臣,監聽他們的言談舉止。一時間,應天府內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而朝堂上,朱元璋也加強了對遷都事宜的推進力度。他頻繁召見羣臣商議遷都事宜,親自督促相關部門制定詳細的規劃方案。他的態度堅決而果斷,讓那些原本還在猶豫觀望的大臣們紛紛選擇了支持遷都的立場。他們明白,這個時候再反對遷都,無疑是在挑戰皇帝的底線,後果將不堪設想。

然而,儘管朱元璋已經做了充分的準備和應對,但遷都之事依然面臨着巨大的困難和挑戰。那些反對遷都的大臣們並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立場和利益,他們依然在暗中進行着各種阻撓和破壞。而更讓朱元璋感到頭痛的是,隨着調查的深入,錦衣衛發現這些大臣背後竟然還隱藏着更加複雜的勢力網絡。

這些勢力不僅涉及到朝堂上的文官武將,更與一些地方豪強、士紳甚至皇室宗親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力和資源,暗中操控着朝廷的決策和走向,企圖阻撓遷都的進程。這讓朱元璋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危機感。

爲了應對這種局面,朱元璋不得不採取更加果斷和強硬的措施。他一方面加強了對錦衣衛的支持和信任,讓他們放手去調查那些涉嫌串聯和阻撓遷都的大臣和勢力;另一方面,他也加強了對朝堂的控制和整頓,對於那些敢於公開反對遷都的大臣進行了嚴厲的打壓和懲罰。

同時,朱元璋還積極尋求外部的支持和援助。他派遣使臣前往各地宣揚遷都的好處和意義,爭取地方豪強和士紳的支持;又與周邊國家進行友好交往,穩定外交關係,爲遷都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

應天府。

紫禁城。

奉天殿。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滿臉冷色。

這已經分不清是多少次討論遷都的事情了。

然而,依然進展緩慢!

朱元璋心中恨恨。

天下文官皆可殺!

朱元璋一邊想着。

一邊寒聲道:“遷都之事已成定計,斷無更改之理!還請衆愛卿早做打算,抓緊籌備!明白了嗎?”

朱元璋話音剛落,六部尚書便相繼踏前一步,出列陳述,他們的面色皆顯得凝重,彷彿遷都的重擔已沉沉壓在肩頭。

戶部尚書,名喚趙衡,首先啓奏:“陛下,遷都之舉,誠爲社稷之大事。然戶部所掌錢糧,近來因災害頻發,賑濟百姓已耗費巨資。北平新都之建設,所需銀兩浩繁,實難籌措。臣誠恐力不從心,誤了朝廷大事。請陛下明察。”

朱元璋聞言,雙眉緊鎖。他深知趙衡所言非虛,但遷都之議已定,豈能因小故而廢大計?於是沉聲迴應道:“錢糧之困,朕自有主張。戶部當務之急,是需精打細算,杜絕一切靡費。”

趙衡領旨,暗自嘆息,只得退回班次。

緊接着,工部尚書李泰上前奏道:“陛下,遷都工程規模宏大,非一朝一夕所能竣事。工部人手本已捉襟見肘,技藝精湛之工匠更是難覓。若欲工程質量與進度兼得,實乃難事。望陛下三思。”

朱元璋聽罷,心中不悅更甚。他目光如炬,直視李泰道:“工部之責,便是要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如今遷都在即,豈可因些許困難而推諉不前?朕不管你如何籌措,總之遷都之事,不容有誤!”

李泰被朱元璋的威嚴所攝,只得唯唯諾諾地應承下來,心中卻是愁雲慘淡。

刑部尚書王琛見狀,也硬着頭皮出列奏道:“陛下,遷都期間,需大量人力搬運物資、營造房屋。刑部雖掌管天下刑獄,但囚犯數量有限,且多爲重刑之徒,難以充此任。請陛下斟酌。”

朱元璋冷笑一聲,斥道:“刑部何時也變得如此畏首畏尾?遷都乃朝廷大計,刑部豈能置身事外?若人手不足,便去設法招募!朕要的是結果,不是藉口!”

王琛被訓得面紅耳赤,只得灰溜溜地退回原位,心中暗自叫苦。

此時,禮部尚書陳雍出列奏道:“陛下,遷都雖急,然禮法不可偏廢。臣以爲在遷都之前,應先行祭告太廟之禮,以慰先祖在天之靈,亦爲遷都增添吉祥之氣。”

朱元璋聞言,臉色稍霽。他頷首道:“禮部所言,正合朕意。祭告太廟之事,便交由禮部去辦。但須速戰速決,不得延誤遷都之期。”

陳雍領旨謝恩,暗自鬆了一口氣,心中慶幸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理由。

吏部尚書周弼見前四部都已發言,也只得硬着頭皮上前奏道:“陛下,遷都之後,應天府衙門必將空虛。臣以爲是否應在新都設立相應機構,以維持政務正常運轉?此事關係重大,需從長計議。請陛下賜示。”

朱元璋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吏部所慮,亦不無道理。然遷都之事,迫在眉睫,不容拖延。朕意已決,在遷都過程中逐步設立新機構,以確保政務不受影響。吏部需儘快擬出詳細方案來。”

周弼見朱元璋已有決斷,也只得應諾而退,心中卻是憂慮重重。

最後出列的是兵部尚書孫懋,他神色凝重地奏道:“陛下,北平地處邊疆要塞,目前韃子仍有侵擾之虞。臣以爲在此關鍵時刻遷都,更需加強戒備、嚴密防範。是否應暫緩遷都之計,以確保萬無一失?”

朱元璋聞言大怒道:“兵部竟也敢來阻撓遷都!朕告訴你們,這次遷都正是爲了更好地防禦外敵入侵!兵部若連這點擔當都沒有,那朕要你們何用?遷都之事絕不容許有任何延誤!你們需加強戒備、嚴密佈防,確保遷都過程中的安全無虞!”

孫懋被朱元璋一番訓斥嚇得噤若寒蟬,連忙跪地謝罪並承諾加強防範,心中卻是惶恐不安。

朱元璋環視一週,見六部尚書都已發言完畢且再無異議,他這才冷冷地說道:“遷都之事乃朝廷大事、國家大計!朕希望你們六部能夠齊心協力、共克時艱!若有再敢推諉阻撓者,休怪朕不客氣!”說完,他拂袖而起、轉身離去。留下六部尚書面面相覷、噤若寒蟬,心中各自暗歎不已。

北平。

燕王府。

朱棣看着朝廷的邸報滿臉呆滯。

“什麼?朝廷要把都城遷到北平來?這是何道理?若是北平做了都城,那我這個燕王去哪裡?爹這是怎麼想的?”

朱棣身邊,道衍和尚滿臉笑容道:“殿下,這不是天大的好事嗎?”

朱棣眉頭緊鎖。“這叫什麼好事?”

道衍和尚緩緩走到朱棣的身邊,他的步伐輕盈而穩重,彷彿每一步都踏在實處。他深知朱棣此刻的心情,也明白他的擔憂和疑慮。於是,他輕聲開口,聲音中充滿了睿智和從容。

“殿下,遷都之事雖然突然,但並非無跡可循。朝廷此舉,必有深意。”道衍和尚緩緩說道,他的目光深邃而堅定,彷彿能洞穿一切表象,直達本質。

朱棣側過頭,看向道衍和尚,他的眼中閃爍着詢問的光芒:“深意?何爲深意?”

道衍和尚微微一笑,他並沒有直接回答朱棣的問題,而是反問道:“殿下認爲,遷都北平對您來說是好是壞?”

朱棣皺了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好壞參半。好的是,北平成爲都城,我的地位必然提升,影響力也會擴大。壞的是,這背後必然牽涉到諸多複雜的政治博弈,我恐怕難以應對。”

道衍和尚點了點頭,贊同道:“殿下所言極是。不過,貧僧認爲,此事對殿下來說,利大於弊。”

“哦?何以見得?”朱棣好奇地問道。

道衍和尚開始詳細地爲朱棣分析起來:“首先,北平一旦成爲都城,其政治地位將大大提升。作爲燕王,您不僅將更直接地參與朝廷的決策過程,還有機會進一步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力。這對於您未來的事業發展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助力。”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其次,北平地處邊疆要塞,是防禦北方外敵的重要屏障。遷都於此,意味着朝廷將更加重視北方的防禦工作。作爲鎮守北方的重臣,您的責任和地位也將隨之提升。這對您來說,不僅是一個挑戰,更是一個機遇。”

朱棣聽着道衍和尚的分析,心中的疑慮逐漸消散了一些。他開始意識到,遷都北平或許真的對他有利。然而,他仍然無法完全放下心來。畢竟此事牽涉到太多的政治利益和複雜的人際關係,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話雖如此,但我總感覺此事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朱棣沉聲說道,他的目光中透露出一絲擔憂和不安,“我擔心的是,遷都北平並非表面所見那麼簡單。背後或許隱藏着更大的陰謀和陷阱。”

道衍和尚聞言,神色也變得凝重起來。他明白朱棣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朝廷中的政治鬥爭向來複雜而殘酷,稍有不慎就可能成爲別人的棋子而不自知。因此,他必須提醒朱棣保持警惕,小心應對。

“殿下所慮甚是。”道衍和尚緩緩說道,“遷都之事確實非同小可,背後必然牽涉到諸多複雜的政治利益和人際關係。因此,我們必須從長計議,謹慎應對。”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或許我們可以找些朝廷中的朋友打聽打聽消息,看看他們對此事有何看法。同時我們也要加強自身的防備和準備,以防萬一。”

朱棣點了點頭表示贊同:“所言極是,我會立刻安排人手去打探消息並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他的目光逐漸變得堅定起來彷彿已經做好了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的準備,“無論遷都之事背後隱藏着怎樣的陰謀和陷阱我都會小心應對、勇往直前!”

道衍和尚看着朱棣堅定的目光和果敢的神情心中不禁暗暗讚歎,他深知這位燕王殿下並非泛泛之輩而是有着雄心壯志和遠見卓識的英明之主。只要他能夠把握住這次遷都的機遇並小心應對其中的挑戰和困難那麼他未來的成就必將不可限量!

兩人又聊了一些關於遷都事宜的具體細節後便各自離去忙碌起來。朱棣立刻召集手下的謀士和武將商議對策並安排人手前往朝廷打探消息。而道衍和尚則返回自己的禪房閉關靜思試圖從紛繁複雜的表象中洞察出遷都之事的本質和真相。

238.第238章 老朱樂瘋了,三贏,贏麻了第80章 這女人看自己,不對勁!第321章 老朱懵了,咱家親戚雖然多,也不至於花這麼多第428章 敷衍我?244.第244章 高麗之戰第328章 搶奪實驗室?豫王也配?請假一天第347章 我就打怎麼了?第427章 黃榜再貼第123章 郭桓招供!震動全國!朱檀愁了!第327章 跟太子聯手,誰敢不服?207.第207章 斥候之戰!第275章 朱棣:咱爹一個大驚喜!朱元璋:?第117章 改革科舉制度!老朱爺倆還要討價還第334章 東瀛刺客暴怒!要復仇!第103章 應天府再見老朱,朱檀太硬了!第496章 負隅頑抗第424章 渾身難受啊!第13章 選小錘還是選擇死?第481章 隨時都有可能引爆第45章 他自污個屁!就是貪財!第431章 海禁第143章 心服口服!朝堂之上,魯王崛起!第464章 微臣可以將您送到岸邊第11章 魯王爺又坑人了!第314章 爾本蠻夷,屠了又如何?第110章 史無前例大爆炸!老朱懵了!第412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94章 晉商末日!集體瘋狂!第25章 齊王要彈劾魯王!197.第197章 大明北伐了184.第184章 老朱震驚,魯王衛戰力無雙!第263章 天崩地裂!望遠鏡的妙用197.第197章 大明北伐了第330章 魯王好毒!全被利用了!第264章 暴烈!魯王的恐怖火器!第446章 想讓他們做苦力第431章 海禁222.第222章 震撼老朱的紡織機!第318章 永世奴役東瀛人!朱檀的毒計!第356章 朱檀的想法第112章 老朱狂喜!老五老十,你們能救魏國第130章 老朱一語破真相!魯王妙解古難題第455章 我的事,您不必過問第160章 大獲全勝,老朱狂喜第14章 寶鈔怎麼又不值錢了?206.第206章 馮勝震撼!望遠鏡!200.第200章 藍玉目瞪口呆,打仗是這麼打的第31章 老朱驚怒,朱檀想幹嘛!第400章 初見聖人第64章 檀兒太孝順了!第49章 召進京城!第433章 太不爭氣了!第264章 暴烈!魯王的恐怖火器!第510章 所謂讀書第445章 你這笑容看起來有些滲人第435章 好一手本事!第423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250章 震撼!魯王殿下威臨高麗!第287章 自投羅網!第52章 兄友弟恭第86章 神藥!震驚,魯商鹽行開了!214.第214章 一邊倒的屠殺!第372章 老朱要遷都!第82章 震撼全場!絕世好鹽!第107章 朝堂大反轉!老朱雷霆之怒!178.第178章 你們以爲我真菜?第314章 爾本蠻夷,屠了又如何?第26章 縣城要被屠了!第512章 你怕了?第395章 仗勢欺人!第271章 四哥,我來借馬和了!第145章 老朱震驚!剛回去就全殺了?第69章 教授工藝第366章 出海第305章 活捉武寧!大破倭寇!第466章 大明的未來交給你了第117章 改革科舉制度!老朱爺倆還要討價還216.第216章 勝,狂勝!明軍威武!第480章 所有人都嚇了一跳166.第166章 這賀禮,老十懂咱!第395章 仗勢欺人!第395章 仗勢欺人!第23章 湯和懵了!第139章 貢院門前!恆中書院,震撼人心!第432章 鞭子嚴懲!第285章 最好的刀第148章 魯王:我真該死啊!第386章 怒火中燒第398章 皇親國戚還是很香的第85章 左手愛妻,右手紅顏第92章 老朱眼中有淚花!做皇帝一輩子,圖什第445章 你這笑容看起來有些滲人第44章 女兒的心也想給殿下!第313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繼續殺!第515章 劉長青會給面子?第290章 搶功第80章 這女人看自己,不對勁!第274章 與朱老四的密謀!看看誰是高手!
238.第238章 老朱樂瘋了,三贏,贏麻了第80章 這女人看自己,不對勁!第321章 老朱懵了,咱家親戚雖然多,也不至於花這麼多第428章 敷衍我?244.第244章 高麗之戰第328章 搶奪實驗室?豫王也配?請假一天第347章 我就打怎麼了?第427章 黃榜再貼第123章 郭桓招供!震動全國!朱檀愁了!第327章 跟太子聯手,誰敢不服?207.第207章 斥候之戰!第275章 朱棣:咱爹一個大驚喜!朱元璋:?第117章 改革科舉制度!老朱爺倆還要討價還第334章 東瀛刺客暴怒!要復仇!第103章 應天府再見老朱,朱檀太硬了!第496章 負隅頑抗第424章 渾身難受啊!第13章 選小錘還是選擇死?第481章 隨時都有可能引爆第45章 他自污個屁!就是貪財!第431章 海禁第143章 心服口服!朝堂之上,魯王崛起!第464章 微臣可以將您送到岸邊第11章 魯王爺又坑人了!第314章 爾本蠻夷,屠了又如何?第110章 史無前例大爆炸!老朱懵了!第412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94章 晉商末日!集體瘋狂!第25章 齊王要彈劾魯王!197.第197章 大明北伐了184.第184章 老朱震驚,魯王衛戰力無雙!第263章 天崩地裂!望遠鏡的妙用197.第197章 大明北伐了第330章 魯王好毒!全被利用了!第264章 暴烈!魯王的恐怖火器!第446章 想讓他們做苦力第431章 海禁222.第222章 震撼老朱的紡織機!第318章 永世奴役東瀛人!朱檀的毒計!第356章 朱檀的想法第112章 老朱狂喜!老五老十,你們能救魏國第130章 老朱一語破真相!魯王妙解古難題第455章 我的事,您不必過問第160章 大獲全勝,老朱狂喜第14章 寶鈔怎麼又不值錢了?206.第206章 馮勝震撼!望遠鏡!200.第200章 藍玉目瞪口呆,打仗是這麼打的第31章 老朱驚怒,朱檀想幹嘛!第400章 初見聖人第64章 檀兒太孝順了!第49章 召進京城!第433章 太不爭氣了!第264章 暴烈!魯王的恐怖火器!第510章 所謂讀書第445章 你這笑容看起來有些滲人第435章 好一手本事!第423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250章 震撼!魯王殿下威臨高麗!第287章 自投羅網!第52章 兄友弟恭第86章 神藥!震驚,魯商鹽行開了!214.第214章 一邊倒的屠殺!第372章 老朱要遷都!第82章 震撼全場!絕世好鹽!第107章 朝堂大反轉!老朱雷霆之怒!178.第178章 你們以爲我真菜?第314章 爾本蠻夷,屠了又如何?第26章 縣城要被屠了!第512章 你怕了?第395章 仗勢欺人!第271章 四哥,我來借馬和了!第145章 老朱震驚!剛回去就全殺了?第69章 教授工藝第366章 出海第305章 活捉武寧!大破倭寇!第466章 大明的未來交給你了第117章 改革科舉制度!老朱爺倆還要討價還216.第216章 勝,狂勝!明軍威武!第480章 所有人都嚇了一跳166.第166章 這賀禮,老十懂咱!第395章 仗勢欺人!第395章 仗勢欺人!第23章 湯和懵了!第139章 貢院門前!恆中書院,震撼人心!第432章 鞭子嚴懲!第285章 最好的刀第148章 魯王:我真該死啊!第386章 怒火中燒第398章 皇親國戚還是很香的第85章 左手愛妻,右手紅顏第92章 老朱眼中有淚花!做皇帝一輩子,圖什第445章 你這笑容看起來有些滲人第44章 女兒的心也想給殿下!第313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繼續殺!第515章 劉長青會給面子?第290章 搶功第80章 這女人看自己,不對勁!第274章 與朱老四的密謀!看看誰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