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老朱暴怒!還有人敢反咱?

“老十啊,你的建議很有道理。”朱元璋讚許地說道,“朕會認真考慮你的建議的,遷都之事非同小可需從長計議,你先退下吧,朕要好好想想。”

朱元璋對朱檀的詳盡分析感到十分滿意,他心中對朱檀的欣賞溢於言表。朱檀的見識、智慧和沉穩讓他看到了未來君主的影子,這讓他不禁在心中暗自惋惜:這個朱檀怎麼就生的這麼晚呢?

如果朱檀是他的長子,是太子之輩,那他將會毫不猶豫地將大明的未來託付給他。朱元璋深知,選擇一個有能力的繼承人對於國家的穩定與發展至關重要。他看着朱檀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然而,現實總是充滿了無奈。朱元璋明白,儘管他對朱檀充滿了期待和讚賞,但太子的位置已經有人選。他不能輕易改變這個決定,因爲這關係到整個大明的穩定。

朱元璋嘆了口氣,將心中的遺憾深藏。他決定在未來的日子裡,更加關注朱檀的成長和發展,盡他所能爲這位年輕有爲的皇子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平臺。

應天府。

紫禁城。

奉天殿。

朱元璋在朝堂上正式提出了遷都的議題,這一重磅消息立刻在朝臣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大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朝堂上頓時像炸開了鍋一樣。

六部尚書作爲朝廷的重臣,自然不能對此事保持沉默。他們紛紛站出來發表意見,然而出乎朱元璋意料的是,這些平日裡忠心耿耿的大臣們,竟然無一例外地提出了反對意見。

戶部尚書首先發難,他憂心忡忡地表示:“陛下,遷都之事非同小可,需耗費鉅額財力物力。如今國庫空虛,百姓疲憊,實在不宜輕舉妄動啊!”

緊接着,兵部尚書也站了出來,他嚴肅地說道:“陛下,北平雖地勢險要,但距離邊疆太近,一旦有戰事發生,都城將首當其衝。臣認爲,應天府地處江南腹地,更爲安全穩妥。”

其他幾位尚書也各抒己見,紛紛表達了對遷都的擔憂和反對。他們的理由五花八門,有的擔心遷都會影響國家穩定,有的認爲北平氣候寒冷不適宜居住,還有的則擔心遷都過程中會出現各種不可預料的問題。

朱元璋聽着這些反對意見,心中的怒火漸漸升騰。他明白這些大臣們的擔憂和顧慮,但他更清楚遷都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他瞪大眼睛,嚴厲地掃視着朝堂上的每一位大臣,試圖用威嚴來壓制這場紛爭。

然而,大臣們似乎並沒有被他的威嚴所震懾住。他們依然堅持己見,甚至有些人開始據理力爭起來。朝堂上的氣氛越來越緊張,一場激烈的辯論即將上演。

朝堂上的辯論愈演愈烈,各位大臣紛紛挺身而出,言辭激烈地闡述自己的觀點。

“陛下!”禮部尚書一步跨出,聲音鏗鏘,“遷都乃國家大事,關乎社稷安危、百姓福祉。北平雖爲故元之都,有其地利之便,但禮儀之制、文化之根皆在江南。豈可輕言遷都,棄我漢家文化於不顧?”

此言一出,不少文臣紛紛附和,強調北平作爲異族故都,文化上與漢家傳統格格不入,遷都恐引起文化斷層。

刑部尚書則緊接着發言,他眉頭緊鎖,語氣嚴肅:“陛下,遷都之事,牽一髮而動全身。北平地處邊陲,治安狀況堪憂。一旦遷都,必將帶動大量人口流動,社會治安難以保障。臣恐遷都之後,亂象叢生,百姓遭殃。”

這番話立刻引起了部份大臣的共鳴,他們擔憂遷都會帶來社會動盪,對國家的長治久安不利。

然而,支持遷都的大臣們也不甘示弱。一位武將挺身而出,聲音洪亮:“諸位大人所言差矣!北平之地,山川形勝,乃天然之屏障。遷都於此,可借地勢之利,加強國防,確保國家安寧。何況,北平作爲故元之都,已有一定的城建基礎,遷都之後,只需稍加修繕,便可作爲新都。”

此言一出,立刻有武將附和,他們強調北平的軍事優勢,認爲遷都是加強國防、確保國家安全的必要之舉。

朝堂上,文臣武將各執一詞,辯論得不可開交。朱元璋坐在龍椅上,眉頭緊鎖,心中五味雜陳。他明白這場辯論不會輕易結束,必須做出決斷。

終於,他猛地一拍龍椅,站起身來。朝堂上立刻鴉雀無聲,所有大臣都緊張地望着他。

“夠了!”朱元璋怒喝一聲,“遷都之事,朕已深思熟慮。北平之地,確有其地利之便、軍事之優。然爾等所言,亦不無道理。朕決定,遷都之事暫緩施行,着令相關部門詳細規劃、妥善安排。在此期間,任何人不得再議遷都之事!”

應天府的一處奢華酒樓,高聳於繁華的街市之中,宛如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氣勢磅礴,令人歎爲觀止。這座酒樓名爲“醉仙閣”,是應天府內最爲著名的風月場所,不僅建築宏偉,更因其內部的奢華裝飾和頂級服務而聲名遠揚。

而在醉仙閣的最頂層,隱藏着一間極爲神秘的包間,專爲達官貴人、朝廷重臣所設。這間包間裝飾奢華至極,面積寬敞無比,足以容納數十人而不顯擁擠。一進門,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張巨大的圓桌,桌面用極爲珍貴的紅木打造,上面鋪着錦繡桌布,流光溢彩,美輪美奐。桌上擺滿了精美的玉器、瓷器和金銀器皿,每一件都是價值連城的寶物。

牆壁上掛着數幅名貴的字畫,既有古人的墨寶,也有當代大師的傑作,每一幅都散發着濃厚的文化氣息和藝術韻味。此外,包間內還擺放着舒適的軟榻和精緻的茶几,軟榻上鋪着柔軟的錦緞,茶几上則擺滿了各種名貴的茶具和茶葉,供客人們休息品茗。

此刻,這間奢華包間內正聚集着數十位朝廷中最有影響力的大臣。他們身着華貴的官服,氣宇軒昂,神態各異,但每個人都散發着一種威嚴而不可侵犯的氣質。這些文官平日裡在朝堂上叱吒風雲,掌控着國家的命脈,此刻卻聚在一起,密謀討論如何反對遷都的事情。

“諸位大人,”一位年邁的文官緩緩開口,他的聲音雖然低沉,但卻充滿了威嚴,“遷都之事,關乎我等切身利益,不得不慎重考慮。我們的產業、家族都在南方,根深蒂固,豈能輕易捨棄,跟隨朝廷遷往北方?”

“李大人所言極是,”另一位大臣接過話茬,他眉頭緊鎖,顯得憂心忡忡,“北方苦寒之地,氣候惡劣,我等南方人豈能適應?更何況,北方臨近軍事前線,戰火連天,危險重重。我等文官,身負國家重任,豈能身處險境,置家人於不顧?”

“是啊,”又一位大臣補充道,“遷都之後,南方必將失去朝廷的庇護,成爲蠻夷之地。我等家族百年基業,豈能毀於一旦?更何況,南方物產豐饒,經濟繁榮,是國家的根本所在。一旦遷都,南方的經濟必將受到嚴重打擊,國家也將陷入動盪之中。”

衆人紛紛點頭附和,臉上露出擔憂之色。他們深知,遷都之事一旦成行,他們的利益將受到極大損害。因此,他們必須想盡一切辦法,阻止這個計劃的實施。

“諸位大人,”最初發言的那位年邁文官再次開口,“我們必須團結一心,共同反對遷都。明日朝堂之上,我等要聯手進諫,向陛下陳述遷都之弊害,懇請陛下收回成命。”

“對!”衆人齊聲應和,“我們必須聯手進諫,誓死反對遷都!”他們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充滿了決心和信念。

然而,就在這時,門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着,一個侍衛推門而入,神色慌張地稟報道:“大人們,不好了!剛剛得到消息,陛下已經下令着手準備遷都事宜了!”

這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他們面面相覷,眼中充滿了驚慌和不安。他們知道,一旦遷都計劃開始實施,他們的反對將變得更加困難。

“這可如何是好?”一位大臣焦急地問道,“我們必須儘快採取行動,阻止陛下的決定!”

“沒錯,”另一位大臣附和道,“我們必須立刻進宮面聖,向陛下陳述我們的意見和擔憂。”說着,他站起身來,準備離開包間。其他人也紛紛起身,緊隨其後。他們知道,此刻已經到了緊要關頭,他們必須團結一致,共同面對這個挑戰。

然而,就在他們即將離開包間的時候,最初發言的那位年邁文官卻突然開口了:“諸位大人,稍安勿躁。此刻進宮面聖,恐怕並非明智之舉。”他的聲音雖然不高,但卻讓所有人都停下了腳步,回頭望向了他。他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陛下既然已經下令準備遷都事宜,說明他已經下定決心。此刻我們進宮面聖,恐怕只會觸怒陛下,反而適得其反。”

“那依李大人之見,我們該如何是好?”一位大臣疑惑地問道。其他人也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那位年邁的文官,期待他能給出解決方案。那位年邁的文官沉思片刻,緩緩說道:“爲今之計,我們只有聯合更多的力量,共同反對遷都。我們可以聯絡朝中的其他大臣,甚至是一些有影響力的士紳和百姓,讓他們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中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形成一股強大的反對力量,迫使陛下收回成命。”衆人聞言,紛紛點頭稱是。他們知道,這位年邁的文官所言非虛,只有聯合更多的力量,纔能有效地阻止遷都計劃的實施。於是,他們開始商議具體的行動方案,準備聯絡朝中的其他大臣和士紳百姓,共同反對遷都。這場密謀持續了整整一個下午,直到天色漸暗,衆人才紛紛離開包間,各自回去準備接下來的行動。他們知道,接下來的鬥爭將會異常艱難和激烈,但他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決心爲了自己的利益和家族而奮戰到底!

應天府。

紫禁城。

幹清宮。

一處暖閣。

朱元璋看着奏章,劇烈地咳嗽起來。

朱元璋坐在幹清宮的暖閣中,原本寧靜的氛圍被突如其來的怒火打破。他的目光如炬,緊緊盯着手中的奏章,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像是尖銳的刀,深深刺入他的心中。這份奏章,是錦衣衛經過長時間暗中偵查後精心整理出的,詳細記錄了應天府中那些文官大臣在背地裡如何密謀反對他的遷都大計。

奏章中,那些大臣們的言辭犀利、舉動狡猾,他們利用醉仙閣的奢華包間作爲掩護,私下裡串聯、策劃,企圖阻撓遷都的進程。而更讓人氣憤的是,這些大臣們平日裡在朝堂上表現得畢恭畢敬,對他這位皇帝言聽計從,但私下裡卻露出這般狼子野心。

朱元璋的手緊緊握着奏章,他的指節因爲過度用力而發白,甚至可以清晰地看到上面的青筋。他的胸膛中彷彿有一團烈火在熊熊燃燒,那是被背叛、被欺騙後的憤怒之火。這些大臣們,他們不僅辜負了他的信任,更在關鍵時刻對他的決策進行阻撓,這簡直就是在挑戰他的皇權!

“來人!”朱元璋的聲音在暖閣內迴盪,帶着不容置疑的威嚴。門外的侍衛立刻應聲而入,跪倒在朱元璋面前,等待他的吩咐。

“傳錦衣衛指揮使蔣𤩽!”朱元璋冷冷地命令道,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種令人膽寒的殺意。

片刻之後,蔣𤩽急匆匆地趕到暖閣。他身爲錦衣衛的指揮使,自然知道這個時候皇帝召見他意味着什麼。他跪倒在朱元璋面前,神情凝重地問道:“陛下,有何吩咐?”

朱元璋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將手中的奏章狠狠摔在蔣𤩽面前!

蔣𤩽瞬間被嚇了一大跳!

第4章 假裝鬼迷心竅!大忽悠遇上大明白第367章 你的身份是學生?第463章 願意爲你賣命第384章 嚴懲馬文升第429章 新一代少年英才!第83章 本王很佩服你的眼光啊第381章 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第502章 你是否也感同身受?第406章 事情得親自確認!第155章 就是要在衆目睽睽之下坑你!第91章 鹽行大場面!老朱震撼到極點!第14章 寶鈔怎麼又不值錢了?第15章 倭寇之禍,湯和愁壞了!第3章 王爺鬼迷心竅了!第92章 老朱眼中有淚花!做皇帝一輩子,圖什第474章 我真能拯救大明?137.第137章 老十太實誠,他的話,你一定要第371章 犯我大明天威?雖遠必誅!第116章 父皇!兒臣不能讓書呆子毀了大明!第271章 四哥,我來借馬和了!第44章 女兒的心也想給殿下!第460章 還有一堆木片第493章 有殺手,都小心!第450章 一個修煉成仙的皇帝90.第90章 晉商亂了!老朱排隊搶鹽!第457章 本宮便將你吞了第40章 知府盧老爺240.第240章 恐怖的鐵甲艦!第82章 震撼全場!絕世好鹽!第506章 紫禁城那麼大第372章 老朱要遷都!183.第183章 演武場上,針尖對麥芒!第444章 那簡直就是罪過第314章 爾本蠻夷,屠了又如何?第469章 你敢小看朕?第422章 早晚水落石出!第327章 跟太子聯手,誰敢不服?第509章 麒麟天賦第44章 女兒的心也想給殿下!第265章 僧兵降臨!這纔是魯王的殺手鐗!第255章 恐怖的大明!征服高麗!第303章 琉球亂不亂,朱檀說了算!第332章 你們聽說過義肢嗎?181.第181章 震撼全場!魯王衛,演武場!185.第185章 大勝!大勝!大勝!第27章 日照縣!劫後餘生!第386章 怒火中燒第7章 老朱暴怒,徹查!第493章 有殺手,都小心!180.第180章 你要給咱狠狠地打魯王衛!第520章 發展大明!第463章 願意爲你賣命第467章 始料未及第460章 還有一堆木片238.第238章 老朱樂瘋了,三贏,贏麻了第142章 皇帝震驚!魯王真天下大才!第371章 犯我大明天威?雖遠必誅!第78章 長蘆鹽場招商大會第40章 知府盧老爺第449章 手套就是舒服!第486章 天工開物?第152章 老朱憤怒!咱的兒子怎麼都不省心!第502章 你是否也感同身受?205.第205章 秦王實在太丟臉了!第259章 蒙古風雲突變!來自阿里不哥的復仇第81章 今天敢胡鬧,明天就敢謀反!第28章 咱們給魯王立生祠好不好?173.第173章 這太子當的沒滋沒味的第337章 韓國公,正經人誰信免死金牌啊?第512章 你怕了?第435章 好一手本事!第300章 中山王第291章 大明太子的氣勢!第92章 老朱眼中有淚花!做皇帝一輩子,圖什第501章 還不說身份?第22章 齊王朱榑195.第195章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第133章 老朱:弱宋? 狗都不學!第369章 魯王宅心仁厚!第499章 擂臺大戰244.第244章 高麗之戰第519章 一夜纏綿第268章 不平倭何以開太平!第513章 三年之後又三年第112章 老朱狂喜!老五老十,你們能救魏國220.第220章 老朱落淚,羣臣落淚!五百年恥239.第239章 高麗作亂!老朱暴怒!第402章 連畫畫的性質都沒有了第52章 兄友弟恭第459章 叛亂已經到了如此地步第140章 震撼!恆中書院,全是科考奇才!第522章 徐長年第68章 請客吃飯!第506章 紫禁城那麼大第469章 你敢小看朕?第135章 本王的長史能吃十斤屎!187.第187章 魯王犯忌,帝王無親情!第122章 老朱震驚!幾百萬石的贓案!晉商幕205.第205章 秦王實在太丟臉了!第300章 中山王
第4章 假裝鬼迷心竅!大忽悠遇上大明白第367章 你的身份是學生?第463章 願意爲你賣命第384章 嚴懲馬文升第429章 新一代少年英才!第83章 本王很佩服你的眼光啊第381章 這不是我想要的結果第502章 你是否也感同身受?第406章 事情得親自確認!第155章 就是要在衆目睽睽之下坑你!第91章 鹽行大場面!老朱震撼到極點!第14章 寶鈔怎麼又不值錢了?第15章 倭寇之禍,湯和愁壞了!第3章 王爺鬼迷心竅了!第92章 老朱眼中有淚花!做皇帝一輩子,圖什第474章 我真能拯救大明?137.第137章 老十太實誠,他的話,你一定要第371章 犯我大明天威?雖遠必誅!第116章 父皇!兒臣不能讓書呆子毀了大明!第271章 四哥,我來借馬和了!第44章 女兒的心也想給殿下!第460章 還有一堆木片第493章 有殺手,都小心!第450章 一個修煉成仙的皇帝90.第90章 晉商亂了!老朱排隊搶鹽!第457章 本宮便將你吞了第40章 知府盧老爺240.第240章 恐怖的鐵甲艦!第82章 震撼全場!絕世好鹽!第506章 紫禁城那麼大第372章 老朱要遷都!183.第183章 演武場上,針尖對麥芒!第444章 那簡直就是罪過第314章 爾本蠻夷,屠了又如何?第469章 你敢小看朕?第422章 早晚水落石出!第327章 跟太子聯手,誰敢不服?第509章 麒麟天賦第44章 女兒的心也想給殿下!第265章 僧兵降臨!這纔是魯王的殺手鐗!第255章 恐怖的大明!征服高麗!第303章 琉球亂不亂,朱檀說了算!第332章 你們聽說過義肢嗎?181.第181章 震撼全場!魯王衛,演武場!185.第185章 大勝!大勝!大勝!第27章 日照縣!劫後餘生!第386章 怒火中燒第7章 老朱暴怒,徹查!第493章 有殺手,都小心!180.第180章 你要給咱狠狠地打魯王衛!第520章 發展大明!第463章 願意爲你賣命第467章 始料未及第460章 還有一堆木片238.第238章 老朱樂瘋了,三贏,贏麻了第142章 皇帝震驚!魯王真天下大才!第371章 犯我大明天威?雖遠必誅!第78章 長蘆鹽場招商大會第40章 知府盧老爺第449章 手套就是舒服!第486章 天工開物?第152章 老朱憤怒!咱的兒子怎麼都不省心!第502章 你是否也感同身受?205.第205章 秦王實在太丟臉了!第259章 蒙古風雲突變!來自阿里不哥的復仇第81章 今天敢胡鬧,明天就敢謀反!第28章 咱們給魯王立生祠好不好?173.第173章 這太子當的沒滋沒味的第337章 韓國公,正經人誰信免死金牌啊?第512章 你怕了?第435章 好一手本事!第300章 中山王第291章 大明太子的氣勢!第92章 老朱眼中有淚花!做皇帝一輩子,圖什第501章 還不說身份?第22章 齊王朱榑195.第195章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第133章 老朱:弱宋? 狗都不學!第369章 魯王宅心仁厚!第499章 擂臺大戰244.第244章 高麗之戰第519章 一夜纏綿第268章 不平倭何以開太平!第513章 三年之後又三年第112章 老朱狂喜!老五老十,你們能救魏國220.第220章 老朱落淚,羣臣落淚!五百年恥239.第239章 高麗作亂!老朱暴怒!第402章 連畫畫的性質都沒有了第52章 兄友弟恭第459章 叛亂已經到了如此地步第140章 震撼!恆中書院,全是科考奇才!第522章 徐長年第68章 請客吃飯!第506章 紫禁城那麼大第469章 你敢小看朕?第135章 本王的長史能吃十斤屎!187.第187章 魯王犯忌,帝王無親情!第122章 老朱震驚!幾百萬石的贓案!晉商幕205.第205章 秦王實在太丟臉了!第300章 中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