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活路(求月票,求支持)

(這兩天有點事,今天只有一更了。謝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無語會一直努力的!歡迎大家加入小說討論羣,一起討論故事情節。)

“可不是,當初若不是他撤得快,咱們在九江便把他給拿下了!”

“就是,這次非得把姓劉的腦袋給砍了!”

見衆人一副輕敵的模樣,姚啓聖連忙於一旁提醒道。

“雖說這寧夏鎮的清虜於江南水土不服,大都受疾病困擾,可究竟其是清虜精銳,那劉芳名也是清虜悍將,現在其又是據城死守攻打起來也須費點精神,畢竟這武昌城高牆固,即便是攻破城牆,若是寧夏鎮的那些清虜頑抗的話,誰勝誰負尚在兩可之間。”

李子淵也跟着說道。

“熙止所言極是,現在劉芳名等人可以說是困獸猶鬥,我等必須做好惡戰的思想準備,大意不得。今天先大致說說,攻城之後,如何打法,不需我多言,總之一句話,掃蕩殘敵要快、要狠,一但一點突破,攻入城中的時候,就絕不能給清軍喘息的機會……”

強調了一番攻城的注意事項之後,李子淵又補充道。

“眼下先把武昌城完完整整地拿下來。弟兄們進了城之後必須嚴肅軍紀,一不許縱火,二不許擄掠,三不許傷害百姓,要知道武昌城將來可是咱們的根本,這裡頭的百姓也都是我大明的子民,要加意愛護。”

對於已經將武昌視爲自家根基的李子淵來說,他自然需要強調軍紀,而不像清軍那樣,爲了守城將外城完全焚燬。這關係到他將來能否籠絡民心。

衆將聽到命令之後紛紛起身說道。

“是,我等一定遵令行事。”

次日,進攻部隊的士兵分頭開始在被燒成廢墟的武昌外城挖掘地道,而附近山上的火炮則不斷的朝着城內開炮,對於城內的劉芳名來說,多年的征戰讓他從炮聲中猜出了明軍已經開始爲攻城作準備了,心知已經沒有多長時間的他,躺在榻上聽着炮聲整個人都陷入沉思之中。

思索良久之後,劉芳名便掙扎着坐起身,在侍女扶起他的時候,他對一旁的家奴吩咐道。

“快,去請孔超勤過來。”

孔超勤是劉芳名的幕僚,孔家世代爲明朝慶藩家丁,慶藩爲流寇所滅之後,孔超勤便一直顛沛流離於寧夏,以私熟爲生,直到劉芳名平息寧夏叛亂時,纔將其招入幕中,如此纔算是安定下來,這些年孔超勤爲其出力良多,也使得劉芳名對其也是多少依賴,這會他正在喝着茶看着書,躺在躺椅上頗是一副悠閒自得的樣子。

對於孔超勤來說,從幾天前這城中的糧草被燒之後,他就知道這城守不了多長時間了。他這會兒之所以這麼悠閒自得。正是因爲有了這方面的意識。

當然,在另一方面來說。自覺沒有回天之力的他,對於眼下的局勢同樣也是無能爲力。所以與其憂心重重,倒不如得過且過。

正在品着茶看着書的孔超勤這會孔超勤聽到軍門大人招見他之後,先是沉思片刻,然後又長嘆了一口氣。最後稍做收拾才往後宅走去,待到了軍門的臥房,在家奴通報之後,他便聽到房內傳出軍門的話聲。

“可是雲林到了,快些進來。”

孔超勤忙走進屋中,人不過是剛進屋,便看見劉芳名起身說道。

“雲林,這時候請你,實在是有要事,打擾了、打擾了。”

軍門的客氣讓孔超勤急忙施禮說道。

“軍門有事,傳喚孔某人便是了,何需如此客氣,在下爲軍門之幕,自當聽從軍門吩咐。”

劉芳名的客氣,讓孔超勤隱約的意思,這次恐怕他定是碰到什麼爲難的事情了,現在還能有什麼爲難的事情?

靠坐在牀上的劉芳名請其坐下,然後看着孔超勤說道:

“你我是朋友,而非上下從屬,朋友之下又豈有在下之說?”

對於讀書人,尤其是有才學的讀書人,劉芳名可以說是極爲尊重,對孔超勤同樣也是如此。下人給孔超勤衝了茶,退下後,劉芳名才說道。

“我聽說你又萌歸隱林下之心?”

軍門的問題,讓孔超勤點頭說道。

“當初撤往武昌的時候,在下原就因爲這水土不服想要回寧夏,可是當時危機四伏,軍門有恩於在下,在下自然不能棄軍門於不顧,只能於武昌助軍門勉強維持。現在武昌四面爲明軍包圍,危機如此,即便在下有通天之能也出不了什麼力,這武昌是保不住了,與其如此,不如回家去當我的自在百姓。”

孔超勤說的倒也直接,甚至沒有絲毫掩飾,完全沒有掩飾他的真實想法——現在局勢危機,他已經無能爲力了,與其如此,他不如回家做平頭百姓。若是換成旁人這麼說,恐怕劉芳名會怒形於色,但是聽孔超勤這麼說,他卻只是點點頭,然後看着他說道:

“自從先生當年出山助我,寧夏地方方纔得以維持,社會得以安定,其後又幫我平定了寧夏匪患,先生可謂是功不可沒,原本我欲舉推薦先生入朝爲官,可先生卻不決入朝……”

看着孔超勤,劉芳名的語氣顯得極爲誠懇,這天下像孔超勤這樣不貪戀權勢的人極少。

見劉芳名提及舊事,孔超勤便說道。

“當年軍門曾允諾在下,所圖者只爲寧夏百姓安危計,在下之所以助軍門亦是爲寧夏之父老。而不是爲了當官發財。此番軍門移駐別省,小弟隨軍門來此,已經違背當初之願了,況且今日之危局如此,已非人力所能挽,小弟也就只能自私而爲了,圖謀個人了。”

這正是劉芳名欣賞他的地方,當年他請孔超勤出山的時候,說是爲還寧夏百姓以安定,如此才換來孔超勤入其幕府,而孔超勤也曾與其約法三章,這次來武昌已經違背當初誓願了。去年爲了留他在武昌,劉芳名甚至曾言道,寧夏鎮兵卒客軍駐於武昌必定會傷及當地百姓,請其爲武昌百姓的安危,留於武昌助他一臂之力,如此才換來孔超勤留在武昌,現在孔超勤要走,自然也是走的乾脆,完全沒有絲毫掩飾。

即便是他走,劉芳名同樣也說不出什麼來。他已經是仁至義盡了。畢竟當初兩人是有約在先。

“先生當年出山是爲寧夏百姓計,今天日先生欲離開此地,置身事外,可這寧夏鎮兵卒亦半數出於寧夏,先生不顧劉某,難道就不顧這寧夏鎮兩萬弟兄之性命嗎?”

心知難以挽回其心思的劉芳名,只得看着他說道。

“現在武昌爲明軍層層包圍,一但明軍破城,這寧夏鎮中萬餘綠營弟兄性命尚且不知,可我等入漢軍旗者,必定爲其所殺,還請先生救我等性命!”

此時劉芳名的姿態放的非常低,他的語氣中甚至帶着苦苦哀求的意思,如此一來,孔超勤反倒是一時說不出話來,他看着劉芳名,看着那被疾病折磨的瘦削非常的臉膛,

“若是軍門有意保全大家性命,唯今之計,只有歸降明軍一路可走!”

歸降明軍!

在孔超勤看來,這是劉芳名等人唯一的選擇,不過在此之前他並沒有提出這個建議,對於早就生出歸隱之心的他來說,留於武昌不過只是爲了維持武昌本地百姓不爲兵卒襲擾,在明軍西征前,他沒有爲劉芳名獻計助其守城,現在同樣也不能出策讓其投降,這是他的處世之道。

可即然現在劉芳名問到了他,他自然也就說出了其唯一的選擇。

“歸降……”

苦笑着,劉芳名搖頭說道。

“以先生看來,以劉某往日之行,又焉能歸降明軍,縱是歸降明軍,又豈能爲其所用?”

劉芳名的反問讓孔超勤一陣沉默,確實,或許當年在他出山助平定寧夏時,曾得到他的許諾,不再屠一城一鎮,但是在此之前,屠城更是尋常之事,若是入明朝爲官,他日必定會有言官追究此事,到時候,別說是劉芳名本人,就是他的下屬也不見得能擺幹細。

世代爲藩王從吏的孔超勤自然知道大明言官們的歷史,或許他們沒有治國的本事,但是彈劾起朝中官員將領來,卻是從不客氣,別說是像劉芳名這樣劣跡般般的身爲明將,先是降清後又降明的降將,就是完人恐怕也能讓其盯出縫來了。也難怪他會這方面的擔心,

見孔超勤沉默不語,劉芳名便繼續說道。

“非是我不願意歸降,而是這大明……先生是知道的,若是將來有人追究劉某過去所做的事情,便是劉某自己一人也就罷了,可,可劉某不能不考慮這軍中其它將領,他們當初所作所爲皆是受劉某之命,劉某又豈能害他們爲劉某之過將來爲朝廷怪罪?”

劉芳名的話說的倒是盡爲他人着想,可孔超勤知道,他擔心的並不是其它人,他擔心的還是自己,擔心的是劉家。至於其它人,不過人是一個藉口罷了,若是朝廷不追究其它人,自然也就不會再追究劉家。

不過孔超勤並沒有點破他的心思,而只是沉默不語的坐在那,一隻手端着茶杯,另一隻手捏提着杯蓋,卻沒有打開茶杯,就這麼坐在那裡,孔超勤想了很多,他不停的思索着種種可能,但無論他從任何角度去尋找解決的辦法,都沒有辦法保全劉芳名,如果有可能的話,他當然希望劉芳名能夠歸順大明,儘管現在慶藩已經不在,但是世代爲慶藩從吏的他,骨子裡仍然認同大明纔是中國的正統,至於那滿清,不過只是蠻夷罷了。

可是一時間,孔超勤卻找不到絲毫能夠保全劉芳名的辦法。

實在是沒有法子啊!

即便是現在他歸降了大明,也難保將來啊。將來待到大明中興的時候,若是沒有朝臣追究的話,他劉芳名自然可以安穩一生,可又怎麼可能沒有言官爲了出人頭地,以劉芳名的他日之過,對其加以彈劾,從而換取個人功利。

對於言官的本性,孔超勤瞭解,劉芳名同樣也瞭解,言官大部分品秩不高,甚至很低,但其政治地位卻極爲突出。他們可以自由彈劾任何一位要員而不受懲處。而且對言官的獎勵可謂相當的優厚!如果規諫、彈劾成功,言官往往能一步登天。也正因如此,言官纔會“風聞奏事”,他們會以規諫皇上來揚名,以彈劾同僚而晉身。反正他們的規諫、彈劾都是沒有任何代價的,反而一但成功,就可以得到晉升,如此一來,他們又怎麼可能放過劉芳名?放過以劉芳名這樣的劣跡般般的降將作爲自己的晉身墊腳石?

沒有人會放過這樣的墊腳石!

見孔超勤就這麼端着茶杯,心知他肯定是在想法子的劉芳名眼巴巴的盯着他,等待着其能拿出一個救他出眼下困境的法子,對於他來說,他從來不相信什麼既往不咎,畢竟,他曾用同樣的四個字招降了不少叛匪,可是最後他一邊說着“既往不咎”,卻又一邊將那些人殺死,“只有死人才能既往不咎”。

終於,當他喝了口茶,放下茶杯看着劉芳名,正準備對他說,他也是愛莫能助的時候,劉芳名的滿面病色,卻讓孔超勤的心底一動,他的腦海中頓時浮現出一句話,那句劉芳名經常說的話。

“只有死人才能既往不咎!”

只有死人才能既往不咎,於心底默默的念着這句話,孔超勤盯視着劉芳名,看着他滿面的病容,想着其招降那些叛軍時言道的“既往不咎”,突然反問道。

“軍門近日身體如何?”

孔超勤之所以會這麼問,是有他的打算。而劉芳名聽他這麼一說之後,立即明白了什麼。他看着孔超勤說道。

“你的意思是……”

其實已經不需要孔超勤繼續說下去。劉芳名也知道他到底是什麼意思?

他的意思已經再清楚不過了。無非就是,想到這,劉芳名沉默了下來,難道真的只有這個選擇嗎?

“軍門,現在沒有比這更好的選擇了。畢竟您現在需要保的是劉家,如果您想保住劉家,恐怕這就是唯一的選擇。要不然的話,恐怕……”

劉芳名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容我再想一想,想一想……”

第202章 開明(第二更,求支持)第76章 戰陣(第一更,求支持)第49章 投官(第一更,求月票)第79章 劍指何方(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04章 阻止這一切第46章 想發財(第一更,求月票)第399章 出關路(第二更)第2章 死中求活(求推薦、求收藏)第40章 未來(第三更,求支持)第50章 以晉爲兵(第二更,求支持)第110章 暗夜(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4章 陷阱(求支持,求月票)第126章 新大陸(第一更,求支持)第89章 愛兵如子(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1章 十字軍(第一更,求支持)第91章 奇襲(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章 神醫授術 (第一更、求推薦、求支持)第321章 十字軍(第一更,求支持)第78章 海龍王(第二更,求支持)第290章 晉王途(求月票,求支持)第106章 榆林(第二更,求支持)第334章 家人(第一更,求月票)第193章 荒年(第一更,求支持)第496章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11章 磐石(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28章 私人訂製第118章 奪營 上(求推薦,求收藏)第89章 愛兵如子(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7章 靈丹妙藥(第一更,求支持)第222章 西安風雨(求支持,求月票)第357章 職責(求支持,求月票)第73章 演兵(第三更,求月票)第401章 噩夢(求支持,求月票)第92章 陰謀(第二更,求支持)第40章 宗室(第三更,求支持)第536章 裕王府(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64章 私心(求支持,求月票)第110章 暗夜(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1章 在天朝(第一更,求支持)第458章 紮根 (求支持,求月票)第354章 歷史遺產(第二更,求支持)第87章 戰宿遷(第二更,求月票)第80章 傳統(求支持)第656章 從核平到和平第145章 高薪(第二更,求月票)第77章 衆人(第二更,求月票)第152章 關門打狗(第一更,求支持)第289章 朕之憂(求支持,求月票)第541章 遺失秘境(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93章 黃粱夢滅(求月票,求支持)第274章 緬甸(求月票,求支持)第520章 漲稿費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34章 相信(求支持,求月票)第187章 何須馬革裹屍還(第一更,求月票)第151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363章 另闢蹊徑(求支持,求月票)第536章 裕王府(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83章 送行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86章 制空權(祝大家平安健康)第303章 選擇(求月票,求支持)第120章 大人物(第二更,求支持)第372章第24章 攻城(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84章 唯一(祖國萬歲!)第29章 耕戰復活(第一更,求支持)第379章 不同(求支持,求月票)第162章 歡與憂(求月票,求支持)第73章 演兵(第三更,求月票)第652章 穿越時空的禮物第203章 學者(第一更,求支持)第604章 阻止這一切第57章 長幼(第二更,求支持)第434章註定 (求支持,求月票)第109章 密使(第一更,求支持)第237章 寄人籬下(求月票,求支持)第100章 不信中原不姓朱(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4章 不差錢 (第二更,求支持)第139章 論政(第二更,求月票)第18章 文廟(第一更,求支持)第30章 楚藩(第一更,求支持)第588章 沙漠(祝大家平安健康)第144章 內患(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45章第319章 建議(求支持,求月票)第379章 義爲何(第一更,求月票)第603章 驚變第168章 沒必要(第一更,中秋快樂)第282章 焚城(第二更,求月票)第82章 主奴(第二更,求支持)第46章 想發財(第一更,求月票)第362章 心路(求支持,求月票)第288章 刑罰(求月票,求支持)第426章 新宗教(求月票,求支持)第184章 歡宴(第二更,求月票)第108章 腹血(第三更,求月票)第265章 深談(求月票,求支持)第198章 改革(第二更,求月票)第144章 憑證(第一更,求支持)第243章 文和(第一更,求月票)第242章 奴才(第二更,求月票)
第202章 開明(第二更,求支持)第76章 戰陣(第一更,求支持)第49章 投官(第一更,求月票)第79章 劍指何方(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04章 阻止這一切第46章 想發財(第一更,求月票)第399章 出關路(第二更)第2章 死中求活(求推薦、求收藏)第40章 未來(第三更,求支持)第50章 以晉爲兵(第二更,求支持)第110章 暗夜(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64章 陷阱(求支持,求月票)第126章 新大陸(第一更,求支持)第89章 愛兵如子(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321章 十字軍(第一更,求支持)第91章 奇襲(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章 神醫授術 (第一更、求推薦、求支持)第321章 十字軍(第一更,求支持)第78章 海龍王(第二更,求支持)第290章 晉王途(求月票,求支持)第106章 榆林(第二更,求支持)第334章 家人(第一更,求月票)第193章 荒年(第一更,求支持)第496章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111章 磐石(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628章 私人訂製第118章 奪營 上(求推薦,求收藏)第89章 愛兵如子(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87章 靈丹妙藥(第一更,求支持)第222章 西安風雨(求支持,求月票)第357章 職責(求支持,求月票)第73章 演兵(第三更,求月票)第401章 噩夢(求支持,求月票)第92章 陰謀(第二更,求支持)第40章 宗室(第三更,求支持)第536章 裕王府(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64章 私心(求支持,求月票)第110章 暗夜(第三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21章 在天朝(第一更,求支持)第458章 紮根 (求支持,求月票)第354章 歷史遺產(第二更,求支持)第87章 戰宿遷(第二更,求月票)第80章 傳統(求支持)第656章 從核平到和平第145章 高薪(第二更,求月票)第77章 衆人(第二更,求月票)第152章 關門打狗(第一更,求支持)第289章 朕之憂(求支持,求月票)第541章 遺失秘境(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93章 黃粱夢滅(求月票,求支持)第274章 緬甸(求月票,求支持)第520章 漲稿費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234章 相信(求支持,求月票)第187章 何須馬革裹屍還(第一更,求月票)第151章 (第二更,求支持)第363章 另闢蹊徑(求支持,求月票)第536章 裕王府(新書發佈,求支持)第483章 送行 (新書發佈,求支持)第586章 制空權(祝大家平安健康)第303章 選擇(求月票,求支持)第120章 大人物(第二更,求支持)第372章第24章 攻城(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84章 唯一(祖國萬歲!)第29章 耕戰復活(第一更,求支持)第379章 不同(求支持,求月票)第162章 歡與憂(求月票,求支持)第73章 演兵(第三更,求月票)第652章 穿越時空的禮物第203章 學者(第一更,求支持)第604章 阻止這一切第57章 長幼(第二更,求支持)第434章註定 (求支持,求月票)第109章 密使(第一更,求支持)第237章 寄人籬下(求月票,求支持)第100章 不信中原不姓朱(第一更,求推薦、求收藏)第194章 不差錢 (第二更,求支持)第139章 論政(第二更,求月票)第18章 文廟(第一更,求支持)第30章 楚藩(第一更,求支持)第588章 沙漠(祝大家平安健康)第144章 內患(第二更,求推薦,求收藏)第445章第319章 建議(求支持,求月票)第379章 義爲何(第一更,求月票)第603章 驚變第168章 沒必要(第一更,中秋快樂)第282章 焚城(第二更,求月票)第82章 主奴(第二更,求支持)第46章 想發財(第一更,求月票)第362章 心路(求支持,求月票)第288章 刑罰(求月票,求支持)第426章 新宗教(求月票,求支持)第184章 歡宴(第二更,求月票)第108章 腹血(第三更,求月票)第265章 深談(求月票,求支持)第198章 改革(第二更,求月票)第144章 憑證(第一更,求支持)第243章 文和(第一更,求月票)第242章 奴才(第二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