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先抑後揚

。皇權威壓臣權的產物。種以野蠻碰撞文明的刑順 ”始於隋朝,展到明朝,廷杖便成了皇帝懲罰官吏最普遍的刑罰手段,凡有犯了罪或頂撞不敬的大臣,皆可受之。

明朝最早死於廷枝的大臣,乃開國元勳永嘉侯朱亮祖,朱亮祖父子出鎮廣東時橫行不法,受賄索賄,被朱元樟派人押解回京,活活打死,開了大明朝杖斃大臣的先河,很有紀念意義。

蕭凡哭喪着臉,他感到很榮幸,沒想到他也有挨廷權的一天,在他對明朝的認知裡,沒咋。四品以上的官階,還沒資格挨廷杖呢,朱元璋真看得起自己,”

朱允墳現在正在往皇宮飛奔,求朱元璋收回成命,蕭凡對此不抱多少希望。

“幾位大哥,走吧,咱們去午門挨板子”蕭凡垂頭喪氣的對錦衣親軍道。

錦衣親軍好奇道:“不等太孫殿下了?”

“不等了,等來了也沒用。”

朱元暗是什麼人?他是殺伐果斷的洪武皇帝,一言出口,斷無更改,朱允墳再怎麼也求也求不了他回心轉意,換句話說,這十記廷杖蕭凡是挨定了。

錦衣親軍樂了:“挨板子捱得像你這麼主動的大人,倒是不多見。”

“那是,我習慣閉上眼岔開兩腿默默承受。”前面守衛宮門的親軍力士不敢攔阻,紛紛打開皇宮側門,任他長驅直廣”

此刻他心裡很急,渾身不停的冒汗。

皇祖父的廷杖下死過多少大臣,他記不清了,他只希望蕭凡不是下一個,蕭凡有什麼錯?陪太孫讀書本來就是又學又玩的職分,他錯哪裡了?

四周宮殿景物飛快倒退,武英殿的檐角已出現在他眼前。

武英殿內。

朱元璋的那道旨意令黃子澄止了哭泣。他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

做錯了事就必須受到懲罰,爲了大明未來的江山社稷,蕭凡哪怕是被杖斃他也不覺得過分,在他心裡,蕭凡是誤君的逆臣,奸臣,理當受到這樣的懲罰。

朱元樟彷彿沒着見黃子澄嘴角的笑意,他半闔着眼睛,頭靠在椅背上,他的嘴角也露出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有個計戈在他心裡醞釀很久,時也勢也,今日也該召集大臣們說一說了。

這個計哉 若是說出來,恐怕大臣們多半笑不出來了。

君臣二人就這樣露出各懷心機的笑容,暖閣內的氣氛頓時變得有些詭異莫名……

“皇祖父,皇祖父!”殿外人影一閃,朱允墳喘着粗氣跑了進來。

暖閣內君臣二人不約而同皺起了眉,一個是皇祖父,一個是老師,把好好的儲君教得如此風風火火,實在很不成體統。

朱元樟一擡手,阻住了朱允墳說話,朝黃子澄揮了揮手道:“黃愛卿且退下,你去承天門外召集六部尚書侍郎,還有大理寺,太常寺等九卿來聯這裡,聯有事宣佈。”

黃子澄聞言微微一怔,接着心中一沉。

陛下同時召集六部九卿官員,看來他要宣佈的事情很重大,不知是什麼事?

“遵旨,陛下。”黃子澄老老實實退了下去。

待黃子澄走後,朱允煩這才急匆匆的道:“皇祖父,蕭凡無錯,爲何施以廷杖?求皇祖父開恩,饒了他這一回吧!”

朱元璋看着神色焦急的朱允墳,搖頭嘆氣道:“孫兒啊,聯做的一切,都是爲了你啊!”

朱允墳不解道:“皇祖父爲孫兒蟬心竭慮,孫兒感激在心,可是”難道責打蕭凡也是爲了孫兒麼?”

朱元樟點頭道:“用人之道,先抑而後揚,令他對皇威有了敬畏之心,行事之前想想皇威國法,不偏執,不詢私,侍君以忠,待民以誠,如此方可大用,你與蕭凡私交相得,但聯要告訴你,你的身份是大明儲君,是將來要統馭萬千臣民的無上君主,你的身邊若有一個公不公,私不私的臣子,試問天下人如何看你,滿朝文武如何看你?蕭凡的權勢又將如何的不可一世?若對他太過驕縱,以至於他生出不該有的想法,你們這布衣朋友如何做得下去?”

朱允墳一臉迷茫之色。

朱元璋嘆氣道:“孫兒你還年輕,做事縱是任性一些,糊塗一些,也是說得過去的,可你不能一輩子都這麼糊里糊塗過吧?你的肩上擔着整個大明的江山社稷啊!蕭凡此人,年紀與你相仿,本事是有的,他的賑災之法給聯很多的幫助,他對皇家的忠心也是有的,你遇刺之時他挺身護駕,聯也知道,有能力又忠心的臣子,跟你的私交也不錯,這樣的人很難得,聯跟你一樣,對他抱以厚望,”

“越是厚望,就越要敲打他。蕭凡畢竟太年輕,銳氣太重,難免陽網過甚,不知敬畏,若不在此時找個由頭敲打敲打,以後你是君他是臣,你如何拿捏得住他?他若不對皇家生出敬畏,將來又如何忠心以君待你?難道你希望他將來變成一個權勢熏天的像胡惟庸那樣的權臣嗎?你難道不知胡惟庸是個什麼下場?”

朱允煩聞言渾身一顫,頓時背後冒出一層冷汗。

這一刻,他好象才感覺到自己責任的重大,原來做一個皇帝,要花費那麼多的心思去權衡,去掌握臣子,甚至連身邊的朋友挨板子他也攔阻不得,因爲朋友是他的臣子,爲了江山社稷,爲了他的帝個,朋友必須受這份苦。

這就是皇帝麼?罡風凜冽的高處,誰與皇帝一起受這份寒冷?

朱元璋看着失魂落魄的孫兒,心中滿是憐愛,喘噓道:“孫兒啊,玉不雕琢,不成大器,人不熬煉,不可大用,你要記住,朋友之義,比起江山社稷,委實太微不足道了,聯今日只是責他十記廷權,他日若是要你爲了維護江山社稷而讓他去殉國身死呢?你如何取捨?”四

我一,一我,一一,朱允妝訥訥不能言六

朱元樟拍了拍他的肩,笑容滿是落賓:“現在你知道,爲何從古至今的帝王,都被稱爲孤家寡人了吧?帝王爲了江山,可以犧牲一切,家人,親情,朋友。妻妾,這些東西,帝王隨時可以將他們拿出來犧牲,所以帝王不能太看重他們,否則痛苦的必然是自己。”

朱允墳神色怔怪,神情恍惚。皇祖父說的這些話,對他來說是絕對不能接受的,殘酷的現實是如此的血淋淋,一旦錄開看到猙獰的本質。他感到有些犯惡心。

“皇祖父,孫兒去看看蕭凡。朱允煩說完掉頭便往外跑去。

哪怕不能阻止蕭凡挨廷杖,至少也該在他身邊陪着他,什麼帝王之道,什麼先抑後揚,他不想去管。朋友就是朋友,朋友受苦,他應該陪着,就這麼簡單!

朱元璋看着朱允煩消失的背影,慨然搖了搖頭,喃喃嘆道:“還是太心軟啊!跟他父親一樣,一個模子印出來似的,”

朱允煩跑出去不久,六部尚書,侍郎,還有九卿全部聚於武英殿,衆人面面相覷,紛紛在心裡猜測着皇上召集他們來的目的,到底有什麼重大的事情,需要當着六部九卿官員的面宣佈?

見人來齊了,朱元璋從椅子上起身,挺直了背脊,緩緩掃視着羣臣,威嚴的目光掠過衆人的頭頂,羣臣感到一股莫大的壓力,情不自禁的低下頭,不敢與他直視。

“衆愛卿都來齊了,聯今日要宣佈一件事情,自太孫遇刺那天起,聯便打定了主意,這件事情必須要做,不得不做”

羣臣的言心中一沉,寬敞的大殿內鴉雀無聲。

朱元璋雙日如電,盯着大臣們,聲音漸漸變得冷冽,他一字一句緩緩道:“你們都聽着,聯決定,重開 衣

衛!”

“撲通!”

黃子澄當先跪了下來,大聲抗道:“陛下!此乃暴政,不可再復!臣期期不敢奉詔,求陛下收回成命!”

蕭凡已被押至午門,錦衣親軍磨磨蹭蹭的一直沒有動手行刑,因爲皇太孫吩咐過,他若未來,便不準動手,所以親軍們沒人敢擅自行刑。

蕭凡覺得自己挺冤的,只不過教太孫玩了幾把麻將而已,有這麼嚴重嗎?以前拍太孫的腦門朱元樟也沒把自己怎樣啊,這皇家的規矩真是很莫名其 ,

這時遠遠從宮裡跑出一道人影,後面還跟着一大羣親軍侍衛,近了一看,果然是朱允墳,蕭凡見他滿臉頹喪之色,心中頓時暗暗嘆氣,得了,這頓打還得挨。

朱允墳走近後,行刑的錦衣親軍朝他行禮,他擺了擺手,嘆氣道:“蕭侍讀,我對不起你,皇祖父他”還是不肯收回成命,他說要你對皇家生出敬畏之心,就必須揍你一頓再說

真是個不講道理的皇帝,,

蕭凡氣得臉都紅了,聞言按住朱允墳的肩膀,然後一招力劈華山狠狠拍向他的腦門。

“啪!”

聲音清脆悅耳。

朱允墳身後的侍衛彷彿見多了這二人的打鬧,見蕭凡拍太孫的腦門也見怪不怪,大家紛紛仰頭望天,什麼都沒看到似的。

“誰說我對皇家沒有敬畏之心?我都敬畏得見人就點頭哈腰了,還要我怎麼敬畏?講不講道理?。蕭凡悲憤叫道。

朱允墳哭喪着臉揉着被拍紅的額頭,癟着嘴指責道:“你又打人”你這叫敬畏啊?你這是施暴!我現在算明白了,皇祖父揍你一頓是對的!你該打!”

蕭凡嘆了口氣,扭過頭對行刑的錦衣親軍頹然地道:“來吧,伸頭也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早點打吧,打完我若還活着,回家養傷去

行刑的錦衣親軍們點了點頭,便待將蕭凡按倒。

“慢着!”朱允墳攔住了他們,然後從身後侍衛的手中拿過兩塊約半寸厚的鐵板,遞給蕭凡。

蕭凡一楞:“這是什麼?。

朱允墳沒好氣道:“把它們塞進褲子,墊在屁股上,捱打就沒那麼痛了”

蕭凡眼睛一亮,接着爲難的看了看行刑的錦衣親軍們一眼,低聲道:“這個,不太好吧?,小

作弊也作得太明顯了,你當行刑的都是瞎子?

朱允墳眼睛一瞪,望向他們,惡聲道:“你們看到什麼了?”

親軍們急忙搖頭道:“沒有沒有,殿下小人什麼都沒看到。”

朱允煩滿意的點頭,道:”哼!你們行刑的時候自己看着辦,若是打重了,你們知道後果的!”

親軍們擦汗:“是,是!”

交代完畢,朱允墳朝蕭凡嘻嘻一笑,道:“好了,你趴下捱打吧

蕭凡膛目結舌。

這”這莫非就是古代的形式主義雛形?

太明目張膽了吧?老朱知道了沒意見嗎?

塞好了鐵板之後,蕭凡老老實實的趴下,朱允墳在一旁笑眯眯的看着,錦衣親軍們正待給蕭凡套上麻袋時,宮門外又浩浩蕩蕩走來一羣錦衣親軍,押着一個大臣模樣的人朝午門走來。

待他們走近之後,蕭凡和朱允墳不由大吃一驚。

“黃先生,怎麼你,你來陪打啊?。蕭凡又驚又喜道。

小看老黃了,原來他是個講義氣的。

黃子澄怒目而視,然後狠狠的哼了一聲。

錦衣親軍把黃子澄押到蕭凡旁邊站定之後,開始大聲宣讀黃子澄的罪狀:“奉聖諭,翰林修撰兼春坊講讀官黃子澄忤旨不遵,犯上不敬,着即行廷杖十記,午門行刑,欽此”。

“太好了!黃先生,要鐵板嗎?我這兒有塊多餘的,”蕭凡一副“你運氣真好”的表情。

“滾!奸賊!”

一一以下不算字數

第273章 兵陷懷來第30章 受祿同船第264章 驟然生變第228章 君臣對答第295章 敗退北平第270章 大義之名第40章 峰迴路轉第88章 國士拒賄第28章 貌合神離第266章 葛誠告密第58章 孤女北來第145章 兩個都要第271章 英雄救美第277章 大軍開拔第86章 生財之道第190章 夜下深談第173章 世子進京第107章 金殿面聖(下)第298章 北平決戰(下)第245章 武舉即開第167章 甫立新君第3章 前世今生第249章 自薦門下第272章 燕王起兵第40章 峰迴路轉第13章 姑爺出馬第77章 天子下詔第79章 喬遷新居第103章 無良太孫第242章 推行變法第156章 燕王離京第2章 陳家姑爺第321章 紀綱之死第145章 兩個都要第57章 高山流水第112章 晚節不保第64章 賣武求生第126章 婚事泡湯第272章 燕王起兵第315章 滿堂倒彩第2章 陳家姑爺第148章 暗流涌動第314章 遷都之議第262章 衣錦還鄉第206章 拂曉追擊第136章 北平軍報第38章 重新開業第241章 赤裸御史第291章 雪上加霜第186章 後顧無憂第120章 隱形駙馬第128章 烏合之衆第190章 夜下深談第157章 再見鶯兒第29章 月黑風高第177章 情海生波第180章 君臣決裂第65章 各爲其主第2章 陳家姑爺第59章 年幼滄桑第90章 臣子不臣第307章 恩怨盡釋第77章 天子下詔第113章 奸佞心聲第72章 忠義信仰第227章 紅橋進門第4章 陳府千金第18章 陳氏先祖第92章 祖孫密談第69章 不做君子第238章 又出陰招第246章 苦情掌櫃第135章 師門情深第243章 軍改定案第223章 安然脫險第158章 金殿賜婚第97章 負荊請罪第207章 敵師漸近第167章 甫立新君第309章 國公討債第10章 陳府陰雲第144章 天子問壽第175章 黑白之爭第128章 烏合之衆第166章 皇帝大行(下)第114章 深夜刺殺第16章 細說利弊第111章 扭轉乾坤第104章 倒黴學士第98章 香豔麻煩第225章 王府救人第196章 囤積軍糧第95章 王臣鬥毆第71章 太孫遇刺第147章 曹毅探監第301章 再試深淺第271章 英雄救美第59章 年幼滄桑第247章 狀元之才
第273章 兵陷懷來第30章 受祿同船第264章 驟然生變第228章 君臣對答第295章 敗退北平第270章 大義之名第40章 峰迴路轉第88章 國士拒賄第28章 貌合神離第266章 葛誠告密第58章 孤女北來第145章 兩個都要第271章 英雄救美第277章 大軍開拔第86章 生財之道第190章 夜下深談第173章 世子進京第107章 金殿面聖(下)第298章 北平決戰(下)第245章 武舉即開第167章 甫立新君第3章 前世今生第249章 自薦門下第272章 燕王起兵第40章 峰迴路轉第13章 姑爺出馬第77章 天子下詔第79章 喬遷新居第103章 無良太孫第242章 推行變法第156章 燕王離京第2章 陳家姑爺第321章 紀綱之死第145章 兩個都要第57章 高山流水第112章 晚節不保第64章 賣武求生第126章 婚事泡湯第272章 燕王起兵第315章 滿堂倒彩第2章 陳家姑爺第148章 暗流涌動第314章 遷都之議第262章 衣錦還鄉第206章 拂曉追擊第136章 北平軍報第38章 重新開業第241章 赤裸御史第291章 雪上加霜第186章 後顧無憂第120章 隱形駙馬第128章 烏合之衆第190章 夜下深談第157章 再見鶯兒第29章 月黑風高第177章 情海生波第180章 君臣決裂第65章 各爲其主第2章 陳家姑爺第59章 年幼滄桑第90章 臣子不臣第307章 恩怨盡釋第77章 天子下詔第113章 奸佞心聲第72章 忠義信仰第227章 紅橋進門第4章 陳府千金第18章 陳氏先祖第92章 祖孫密談第69章 不做君子第238章 又出陰招第246章 苦情掌櫃第135章 師門情深第243章 軍改定案第223章 安然脫險第158章 金殿賜婚第97章 負荊請罪第207章 敵師漸近第167章 甫立新君第309章 國公討債第10章 陳府陰雲第144章 天子問壽第175章 黑白之爭第128章 烏合之衆第166章 皇帝大行(下)第114章 深夜刺殺第16章 細說利弊第111章 扭轉乾坤第104章 倒黴學士第98章 香豔麻煩第225章 王府救人第196章 囤積軍糧第95章 王臣鬥毆第71章 太孫遇刺第147章 曹毅探監第301章 再試深淺第271章 英雄救美第59章 年幼滄桑第247章 狀元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