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景星鳳凰(五)

這是在稱讚自己?這麪皮未免太厚了些。沈瑞不由望向王守仁,見他說的一本正經,沒有說笑之意,不免心中猶疑。

根據後世相關書籍所記載,王守仁雖有過目成誦之才,可在學習上並不用心,少年還曾極度迷戀武事,頑皮好動,一心想要離家投軍。不久後,就有了王守仁與相士的街頭偶遇。相士言:“須拂頸,其實入聖境;須至上丹臺,其時結聖胎;須至下丹田,其時聖果圓。”又言:“孺子當讀書自愛。吾所言將來以有應驗。”王守仁信以爲真,自此讀書自強,一心要學做聖人。

關於這段遇相士,後世有兩種說法:一種自然是相士有“相人”之能,畢竟老莊之學本就是玄而又玄,王守仁後來成就確實不凡;一種說法此相士是王守仁祖父王倫老爺子請來的,怕孫子頑劣耽擱讀書,故意安排人“點化”王守仁,目的不過是讓他“讀書自愛”。

不管上面哪一種說法爲真,瞧着王守仁的模樣,都是將那相士的話當真,自信自己就是盛世“景星”、太平“鳳凰”。那自己的大字,真的如他點評的那般鬆垮?

沈瑞望向書案,仔細看了起來。因原主年幼手腕無力,就是沈瑞有十數年的經驗,一時也多有不足,寫出來的字,看着形狀尚可,仔細品鑑,確實無甚風骨。

沈瑞不由臉紅,自己也忒自以爲是,當學過的那些皮毛當成事,這不是“關公門前賣大刀”,委實可笑。

王守仁見他神色不自然,道:“以你的年紀,寫成這樣不算丟人,勿要自擾。”說罷,從筆筒中取了一杆粗毛筆,鋪陳一張宣紙,懸筆而就。

沈瑞忍不住傾身看去,就見上面龍蛇飛舞、豐筋多力、沉着痛快,書雲“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沈瑞直覺得心潮激盪,王守仁已撂下筆,將這幅字遞給沈瑞:“與爾共勉。”

沈瑞雙手接過,恭恭敬敬道:“謝先生賜墨!”

王守仁點點頭,道:“瞧你的模樣,當不用再費事三百千。明日卯正(早六點)讀四書,從《論語》開始,午後學六藝,每晚抄孝經一部,滿百再更換……”

沈瑞的學習生涯,就這樣開始了。

跟着這樣的老師,沈瑞當然不會自作聰明地去“藏拙”,不過《論語》上輩子雖看過學過,也不過是粗懂,學的年頭又久遠了些。因此,沈瑞的表現,並不那麼耀眼。用王守仁的話,就是“中平”。

五宣怕沈瑞難過,私下道:“小哥在課業上可比三哥有天分,大哥滿意你哩,只是怕你年小經不得誇,纔不肯贊你,你莫要灰心。

沈瑞倒是不覺得有什麼受打擊的,畢竟眼前那人可不是普通人。按照史料記載,王守仁是過目成誦之才,天資極高,若非如此以他的年紀,專供儒學尚且不足,哪裡有那麼多閒情逸趣涉獵佛道之學。自己的記憶力雖上佳,可卻到不了這逆天的地步。又因後世對《論語》的註釋,與這個時候又有偏差,沈瑞的理解上就有些僵化,王守仁說自己“中平”很是中肯。

不過王守仁只是四書上苛嚴,在“六藝”上卻是時而鼓勵。

這日,這是王守仁教“數”,啓蒙的自然是傳承了千年的九九歌。這個時候的九九歌,已經同後世的九九乘法表次序一樣,同後世不同的是,是“一一如一”,而不是“一一得一”,一字之差。

沈瑞倒是並非刻意顯擺,實在是同四書五經相比,這個過於淺顯,便在王守仁教了個開頭後,將後邊的背誦一遍。王守仁便出了幾道雞兔同籠的題目,不過後世小學二、三年級的題目,哪裡難得住沈瑞,也無需演算,立時答了。

王守仁的眼神亮了幾分,點頭道:“還算機敏,或可學易。”

沈瑞聽了,未免心動。

原本對於玄學,他之前是不以爲然,可如今他自己的經歷,本就是玄而又玄之事,對於《易經》還真的生出嚮往之心。

王守仁似看出他心中所想,輕笑道:“需漸漸盈科,不可一蹴而就!”

沈瑞抿了抿嘴脣,看了王守仁一眼。不是說這傢伙立志做聖人麼,怎麼聖人幼苗也會捉弄人?爲何與他越近,這心裡的崇敬之情就越低。

雖還不到申時,可是因陰天的緣故,書房裡很是幽暗。

王守仁起身推門窗戶,一股冷風迎面而來。

下雪了。

只是松江地處江南,同北方相比,氣候溼潤,即便天下洋洋灑灑的下雪,也是落地即溶。

王守仁轉身看着沈瑞道:“以‘雪’爲題,可試吟詩一首,不限韻。”

沈瑞聞言,不由啞然。這是什麼節奏?《論語》才統共學了三日,就直接讓作詩,說好的“循序漸進”呢?

王守仁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便回頭望着窗外雪景發呆。

沈瑞莫名覺得心虛,沉吟片刻,硬着頭皮拿了筆紙,寫到:

本爲九天客,化作東海源。

莫雲無風骨,誰道存自然。

“咦?”這回輪到王守仁吃驚。

他低聲將此詩吟了一遍,笑吟吟點頭道:“平仄雖不甚通,卻是有幾分靈氣。”

沈瑞低着頭,下巴都要頂到胸口。他哪裡就不知做詩要講究“平平仄仄”,只是倉促之間,能對上韻腳就不錯,哪裡還能找準平仄。

他卻是沒有想到,在旁人看來,對於一個九歲孩童來說,這首詩已經很是能拿出手。

當年王守仁十歲時做的《金山》:

金山一點大如拳,

打破維揚水底天。

醉倚妙高臺上月,

玉簫吹徹洞龍眠。

這詩雖令人讚歎,可平仄也不怎麼齊整。

王守仁心中,已經贊沈瑞有敏思捷才,況且這首詩看似粗淺,立意不俗,合了道家逍遙之境。換做是旁人,他早就讚不絕口,可此刻他卻沒有稱讚沈瑞。

屋子裡的氣氛變了,沈瑞察覺出不自在,不免擡頭望向王守仁。

王守仁撂下臉,神色肅穆,雙目幽幽地盯着沈瑞。

沈瑞直覺得後背生出一股寒氣,垂手道:“先生……”

王守仁冷哼一聲,怒目道:“不管你爲何藏拙,都不該瞞着沈兄。他真心疼你,竟換不得你半點真心?”

沈瑞心頭巨震,忙道:“並非弟子有心,實是家母病故前,與六哥並無深交;家母病故後,弟子先是臥病,而後守靈,不曾有機會與六哥討論學問……”說到這裡,自己也有些底氣不足,可重生的話是怎麼也不能說的,只好小聲道:“此前藏拙之舉,實有隱情……家祖母不喜弟子讀書,見之常阻……”

王守仁聽着聽着,神情漸緩,望向沈瑞的目光也多了暖意。

沈瑞喪母之事,他是曉得的。之所以答應沈理教導沈瑞,也是想到自己少年時的艱難。不過那個時候,還有疼愛自己的祖父在世,自己不過是受了些小氣,並未受多大磋磨。

沒想到沈瑞現下,處境比他當年還艱難,不僅喪母,長輩也不憐惜。書香子弟,竟然被長輩攔着不讓讀書,這用意委實不善。怪不得沈理插手此事,藉口挑理身體,將小小的孩子送到禪院來。難得這個孩子除了沉默些,並無怨憤之心,如此心胸,倒是比他當年還看闊朗。

王守仁與他相處了幾日,見他無嬌嬌之氣,乖巧老實,行事自律,本就生了十分好感,在課業上才吹毛求疵,只是因他沉默寡言,對他心性有些摸不透。

今日見了沈瑞的五絕詩,看出他本是灑脫天性,就奇怪他爲何行事如此隱忍拘謹,才故意板着臉叱問,誰想到竟問出這一段隱情來。

他哪裡曉得,沈瑞的隱忍拘謹,實是被他的名聲給唬住,生怕自己有半點不是,顯得越發粗鄙不堪,才如此小心翼翼。

“這不是你家裡,以後也不會有人阻你讀書,你年紀尚幼,正是天性爛漫之時,不必如此蕭索,日就枯槁。”王守仁撫了撫沈瑞的頭頂,輕聲道。

要是沈瑞真是九歲稚子,早就感激涕零,可他內裡已經同王守仁差不多大,哪裡還能成稚子態?他漲紅了臉,點點頭,道:“弟子曉得了。”

淚啊,難道是嫌棄他太“老成”,可九歲孩子到底該是什麼樣?

後世信息發達,九歲的孩子已經是小人精;大明朝的九歲孩子,到底什麼樣,沈瑞也找不到“參照物”。

沈瑞直覺得心裡發苦,心中生出幾分恐懼,怕自己行事有馬腳之處,讓王守仁瞧出不對來。王守仁博覽羣書,誰曉得他會不會想起“借屍還魂”這個詞來。

王守仁似乎對他肯聽教導頗爲滿意,道:“沈兄那裡,你也不用爲難,我過後幫你提兩句就是,畢竟你也不是有心欺瞞。”

一副護短的模樣,倒是做足良師模樣。

沈瑞只好道謝道:“麻煩先生了。”

兩人正說着話,就見五宣拿了帖子進來,道:“大哥,外頭有人送東西來,指名給小哥的,還不只一家哩……”

第659章 田月桑時(七)第四百一十一章 秋來風疾(七)第一百一十九章 高飛遠走(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鬼蜮(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風洗塵(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龍魚服(五)第六十八章人心不足(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事難兩全(一)第五百零三章 順藤摸瓜(三)第四十六章 千里之行(六)第五百七十八章 多方角力(四)第四十三章 千里之行(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鶺鴒在原(十一)第668章 向海圖強(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情難兩全(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頂門立戶(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三)第八十九章 有女懷春(一)第九十四章 名士風流(一)第一百零二章 風波再起(一)第二十一章 前塵影事(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以羣分(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夙世冤家(四)第687章 朱闕牙璋(五)第四十八章 善始善終(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以羣分(四)第四百二十八章 時不待我(四)求保底月票第五百四十三章 嫌隙漸生(八)第四百七十章 天崩地陷(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桂子飄香(二)300加更第八十八章 今朝酒醉(六)第二百五十五章 近朱者赤(二)第十四章 靈前孝子(七)第二百八十六章 較長絜短(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多方角力(四)第656章 田月桑時(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鳥飛魚躍(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事在蕭牆(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沈氏分宗(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鶺鴒在原(一)第一百二十章 高飛遠走(五)第623章 鳳凰于飛(二十二)第667章 向海圖強(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頭角崢嶸(四)第八十一章 一悲一喜(三)第四百四十章 頭角崢嶸(一)第三十五章 景星鳳凰(三)第五百零三章 順藤摸瓜(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鶺鴒在原(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紅衣使者(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鳥飛魚躍(六)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煙析產(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鳥飛魚躍(一)第四百零八章 秋來風疾(四)150加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高水長(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別有用心(三)第十七章 前塵影事(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明鏡高懸(五)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心鬼蜮(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龍魚服(五)第五百一十章 廬山真面(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氏分宗(六)第六百十八章 鳳凰于飛(十七)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僞莫辨(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時不待我(二)求保底月票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誠佈公(一)第一百章 羊狠狼貪(三)第三十五章 景星鳳凰(三)第八十五章 今朝酒醉(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氏分宗(六)第四百二十二章 桂子飄香(五)第六十九章人心不足(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歸去來兮(五)第九十四章 名士風流(一)第五百章 別有用心(五)第二百七十七章 恩甚怨生(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氏分宗(六)第五十二章 兄弟怡怡(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白龍魚服(三)第四十六章 千里之行(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接風洗塵(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貞元會合(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金友玉昆(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恩甚怨生(二)第二百九十章 白龍魚服(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利之所在(五)第五百五十一章 自作自受(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兄弟齊心(三)第655章 田月桑時(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至親骨肉(五)第692章 克紹箕裘(二)第678章 花明柳暗(二)第一百一十章 東道主(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樂往哀來(五)第二十二章 素車白馬(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時不待我(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木落歸本(三)第九十二章 有女懷春(四)
第659章 田月桑時(七)第四百一十一章 秋來風疾(七)第一百一十九章 高飛遠走(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鬼蜮(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接風洗塵(一)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龍魚服(五)第六十八章人心不足(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事難兩全(一)第五百零三章 順藤摸瓜(三)第四十六章 千里之行(六)第五百七十八章 多方角力(四)第四十三章 千里之行(三)第五百九十五章 鶺鴒在原(十一)第668章 向海圖強(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情難兩全(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頂門立戶(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未雨綢繆(三)第八十九章 有女懷春(一)第九十四章 名士風流(一)第一百零二章 風波再起(一)第二十一章 前塵影事(六)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以羣分(五)第一百六十一章 夙世冤家(四)第687章 朱闕牙璋(五)第四十八章 善始善終(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人以羣分(四)第四百二十八章 時不待我(四)求保底月票第五百四十三章 嫌隙漸生(八)第四百七十章 天崩地陷(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桂子飄香(二)300加更第八十八章 今朝酒醉(六)第二百五十五章 近朱者赤(二)第十四章 靈前孝子(七)第二百八十六章 較長絜短(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多方角力(四)第656章 田月桑時(四)第一百二十二章 鳥飛魚躍(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事在蕭牆(二)第五百五十六章 沈氏分宗(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鶺鴒在原(一)第一百二十章 高飛遠走(五)第623章 鳳凰于飛(二十二)第667章 向海圖強(上)第四百四十三章 頭角崢嶸(四)第八十一章 一悲一喜(三)第四百四十章 頭角崢嶸(一)第三十五章 景星鳳凰(三)第五百零三章 順藤摸瓜(三)第五百八十七章 鶺鴒在原(三)第三百七十二章 紅衣使者(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鳥飛魚躍(六)第三百九十四章 分煙析產(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鳥飛魚躍(一)第四百零八章 秋來風疾(四)150加更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高水長(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別有用心(三)第十七章 前塵影事(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明鏡高懸(五)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心鬼蜮(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龍魚服(五)第五百一十章 廬山真面(五)第二百七十一章 有心無力(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氏分宗(六)第六百十八章 鳳凰于飛(十七)第三百六十二章 真僞莫辨(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風玉露(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時不待我(二)求保底月票第四百九十一章 開誠佈公(一)第一百章 羊狠狼貪(三)第三十五章 景星鳳凰(三)第八十五章 今朝酒醉(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氏分宗(六)第四百二十二章 桂子飄香(五)第六十九章人心不足(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歸去來兮(五)第九十四章 名士風流(一)第五百章 別有用心(五)第二百七十七章 恩甚怨生(四)第五百五十九章 沈氏分宗(六)第五十二章 兄弟怡怡(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白龍魚服(三)第四十六章 千里之行(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接風洗塵(三)第二百一十八章 貞元會合(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金友玉昆(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恩甚怨生(二)第二百九十章 白龍魚服(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利之所在(五)第五百五十一章 自作自受(三)第四百七十七章 兄弟齊心(三)第655章 田月桑時(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至親骨肉(五)第692章 克紹箕裘(二)第678章 花明柳暗(二)第一百一十章 東道主(四)第四百三十四章 樂往哀來(五)第二十二章 素車白馬(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時不待我(五)第二百一十三章 木落歸本(三)第九十二章 有女懷春(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