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0章 總是島津家

“這麼說來,日本天皇代代只和一家人通婚啊?”丞相明白過來了,“倒是挺像遼國的耶律家和蕭家的,這些番邦確實行事古怪。不過,你也說過了,這些公卿雖然仇恨幕府,但是他們畢竟勢孤力弱,雖然有個大義名分可以想辦法借來用用,但是終究用處不是很大,日本人已經架空朝廷幾百年了,應該也不會因爲朝廷幾句話就重新改過來。”

“丞相說得極是,日本人畏威而不懷德,只服刀兵,現在對其朝廷當然不會有什麼尊敬之心,更不可能單單聽從他們的號召就起來反抗幕府,不過這個名義能借來用用,真正的希望不能放在他們身上。”周璞點了點頭,同意了丞相的意見,“真正好用的,是那些非德川心腹的藩主。”

“怎麼說?”

“下官之前解釋過,日本之前是羣雄割據的格局,混戰了一百多年,雖然德川家通過武力各處擴張並且建立了幕府,得到了統領大權,但是之前割據一方的勢力並沒有全部被德川家消滅,他們只是因爲現在相比德川家勢單力弱而不得不選擇臣服而已。德川幕府也知道這個情況,所以多年來他們一直都在尋求打壓這些割據勢力。德川家將日本全國分出了兩百多個藩,各藩藩主因爲遠近親疏而被分了三類,一類是同爲德川家的親藩,這些藩都是肥沃之地,用來安置德川分家拱衛幕府;第二類被稱作譜代大名,是追隨德川家打天下的近臣,因而被賜予封地准予相傳,比如酒井家和本多家等等,這些藩主也被幕府看做親信,准予他們擔任幕府的重要官職,幫助德川家維持對日本的統治;第三類則被稱作外樣大名,這些人是外姓,而且是戰亂時代就割地一方的豪族,所以他們最不爲幕府所信任,一直被德川家嫌隙排斥,動輒就打壓他們,所以各地外姓藩主對德川幕府的不滿情緒最爲濃烈。”

“這體制,倒是有些像當年司馬家治天下,藩王分封,功臣也分封,然後邊陲也被異族所佔據。”略微思索一下之後,丞相也明白了這個年輕人的意思,“當年司馬家這麼做給天下帶來了那麼大的禍亂,如今這個德川家倒也這麼有膽識,真是想不到。”

“丞相所言甚是。不過,西晉天下大亂,其實首先是中樞大亂,惠帝昏聵賈后亂政,還擅殺了太子,搞得上下離心,給了各地的野心家趁亂而起的機會。如今德川家中樞還算有力,幕府直屬的武力也能夠壓制住周邊,因此現在日本還算穩定。”因爲問到了周璞最爲了解的地方,所以周璞的回答十分流利,這種侃侃而談的風範也讓丞相頗爲欣賞,認爲他是真的心裡有底,“不過,這些外姓藩主,大多數在之前的戰亂時代就已經割據一方,如今也只是暫時臣服德川而已,心裡肯定憤憤不平,雖然現在不敢表露出來,但是隻要有機會,他們一定會重新拾起當年的野心,趁勢而起……”

“這麼說來,只要我們給機會,他們就會動起來,協助我們一起來?”丞相明白了周璞的意思。“那那些外姓大名,我們應該去找哪些人合作呢?行事必須守密,人越多就越有可能泄密,結果打草驚蛇,讓德川幕府有了防備……”

“下官之前也考慮了不少時間,最後也得出了一些結果。”周璞放低了聲音,“我國既然要登陸日本,那麼九州四國等日本西部地區的支持就尤爲重要,再加上德川家是以關東征服關西,所以他們在關西留下的仇家也就最多,我們既然時間不多,那就儘量從西部地區找。下官現在初步選定了人選,可以先同他們接觸,讓他們幫助我朝……只要有了這些有力豪族,朝廷大軍才能事半功倍,一舉逼迫幕府俯首。”

既然這次派兵只有一個旅,那麼想要單獨靠自己來擊敗幕府大軍也許可行,但是單獨靠自己的話,幕府可以四處躲藏,避不交戰,而單靠這一個旅想要遍及日本肯定是做不到的。所以,最好的方略也就是用這個旅來充當大錘,砸爛幕府的武力依仗,然後讓各地懷有異心的藩主趁勢而起,四處生亂,在遍地烽火的窘境下,幕府也不能再躲藏了,爲了維持自己的統治和身家性命,只能站出來老老實實地接受大漢朝廷提供的和平條件——說到底,大漢的打算是征服而不是滅國。

這一點,不光是皇上和丞相清楚,就連周璞也十分清楚,所以他一開始就往這裡下苦功。

“哪個人選?說來聽聽。”丞相眼看來了興趣。

“下官所選定的人選,是九州島薩摩藩的藩主島津家久,他原名島津忠恆,是之前的有力大名島津義弘的兒子,島津義弘在德川家創立幕府之前勢力龐大,還曾同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等人角逐過日本的統治權,只是後來被德川家以勢壓服,不得不臣服於德川幕府,就連島津家久這個名字,也是德川家康賜予的。這個島津忠恆年少時既有武力,還曾跟隨過父親征伐過高麗和關原之戰,他對幕府壓制自己一家而心有怨憤,如果我等給了他機會,他一定會趁勢而起反對幕府的。而且,島津家曾經在九州各地橫行一時,雖然現在實力受限,但是對九州的方方面面肯定是十分了解的,如果能夠取得他們的幫助的話,那麼朝廷大軍渡海佔領九州島則會輕鬆不少。只要我國能夠搶佔先機,先佔了九州島,那麼我軍就能進退自如。”

“先佔九州島……”丞相拿過來了一副地圖,然後自己沉吟了一下,“你這個想法可以,不過,島津家真的一定可靠嗎?”

“凡事都不會有完全的把握,不過下官相信島津家是可以爭取的。”周璞擡起頭來,直視着丞相,將自己的信心也完全地表現了出來。“下官願意前往,親自說服島津一家配合我朝的計劃……反正朝廷現在還只是開始準備而已,要到明年夏天才會真正行動,這半年時間,下官可以着力進行一番交涉了。”

聽到這個年輕人願意自己去身赴險地,丞相頗爲有些詫異地打量了他一眼。在他面前,這個人昂首挺胸,顯得信心滿滿,看樣子是充滿了想要藉機求上進的想法。

很好,有上進心是好事,有上進心纔會認真辦差。

“你是專門負責對日交涉的人,不用你說,我也會先派你過去看看情況的。”丞相的臉上還是帶着笑容,“不過,光靠你一張嘴,怕是沒辦法讓島津家就這麼同意配合吧?說吧,你打算叫我們給島津傢什麼出價?如果我們要幫他們取代德川家的話,那這次本錢可就投得太大了啊……”

“島津家雖然過去有稱霸日本的野心,但是經過德川家多年的打壓,他們應該不會再有那麼大的胃口了,如果我們想要收買他們爲我們辦事的話,只需要答應……答應讓他們世守九州應該就可以了。”周璞小心翼翼地說,“九州島本就是他們的基業,島津忠恆心心念唸的就是恢復這基業,只要我們投下這個誘餌,想來他們不會不同意。”

wωw●ttκa n●¢O

“將九州都封賜給他們?”丞相微微皺了眉頭,顯然有些猶豫了。

“丞相,下官也覺得這個條件十分慷慨,不過行非常之事就要有非常之手段,島津家是馬骨,只要我們扔出了好的條件,其他對德川心懷憤恨的藩主們,肯定也會趨之若鶩,一起衝到我們的手下來,爲我們所用。”眼見丞相猶豫了,周璞連忙繼續鼓動他,“九州並非我國領地,反正是慷他人之慨,就算應許了他們又何妨?”

“我擔心的不是這個。”出乎周璞意料的是,丞相併沒有被他這番話說動,反而擡起視線來看着他,然後搖了搖頭,“你說得對,日本現在非我國土,再怎麼給也是慷他人之慨,不過……我之前跟你們說過的啊,這次我們打仗不是爲了打仗,而是爲了逼迫他們同意我們的條件,軍事只是手段而已。如果我們將各地都煽動了起來,他們都起來反對幕府,然後幕府風雨飄搖最後轟然墜地……那到了那個時候,天天混戰廝殺的他們,誰來執行我們的意旨呢?又有誰能夠安安全全地將金銀還有銅都給我們送過來呢?”

丞相的這番反問,讓周璞一陣語塞。

也是啊,如果真的按他的計劃,煽動各地對幕府心懷不滿的大名們統統起來的話,幕府肯定會風雨飄搖,那時候誰來俯首執行大漢朝廷這邊的意志呢?

“丞相明見萬里,是下官愚鈍了。”

“不,你不愚鈍,你提的想法很好,只是我怕你用力過猛所以提醒一句而已。”丞相輕輕擺了擺手,臉上還是帶着笑容,“大方向你是沒錯的,既然我們要對付幕府,我們就應該聯絡日本國內對幕府心懷不滿的勢力,你提出的島津家,我聽了確實覺得不錯,可以拉攏一下。這樣吧,永鎮九州島這個條件可以答應,但是這個條件只能是針對島津一家,對其他的大名不能提出如此寬厚的條件,以免幕府真的支撐不住,明白了嗎?”

感謝”哈欠飛飛、用戶氵西、段逸塵、風中龍王“四位新老朋友的打賞,謝謝大家的訂閱和月票,謝謝大家

第711章 深夜出發第1220章 滿頭銀髮第178章 又來第1380章 清流與閹黨第140章 平時第751章 不知死活第1093章 天啓三年了第42章 清貴之後第791章 新來遼事第650章 名正言順第619章 清江浦也姓趙了第1509章 實踐出真知第450章 邳州城內的大哥第1605章 亂起第1418章 意外的情理之中第794章 他和他的兒子們第1199章 善火器必不善白刃第669章 遼餉的交換第723章 趙天王辦事第253章 追,只有追第1276章 不甘心第1624章 島津反了第1004章 不算暗流第1499章 皇子們第770章 門前街上第1061章 李子游的悲聲第1389章 來歷何爲第41章 各有奧妙第1453章 一團和氣第141章 傳頭李陽第1170章 理清這條線第1056章 匠造廳第382章 趙進的婚禮第1637章 和親第215章 再見如惠第470章 不跑難道等死嗎第1185章 時機在何時第64章 設伏第414章 偶遇而已第1312章 備份不能給第1689章 大漢軍威第1356章 金州絕境第1690章 大漢衝鋒不停第332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1356章 金州絕境第1404章 死鬥第856章 眼中的火焰第1598章 寧予大漢,不予幕府第940章 不值一文第164章 意想不到的第537章 事會來找你第1153章 前所未見的比武場第1432章 大戰總要靠近才能打第1672章 寧做大漢一小臣第86章 驚悸不安第803章 爲何被抓第599章 清江大市第824章 虛情假意第1464章 自南向北第69章 一夜第1028章 出賣和自賣第719章 回程第988章 席捲南歸第1040章 狡兔第1549章 要適應現在是大漢而不是大明第962章 臨戰爭論第1663章 不可避免的一戰第621章 清江浦的密會第1075章 章丘縣房家鎮第899章 興龍社第1151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641章 薩爾滸和周圍第1077章 強龍過境第828章 重諾守信第1549章 要適應現在是大漢而不是大明第4章 我和你打第84章 定論第241章 今非昨日第1398章 官差對官差第242章 出其不意第379章 說不出的理由第1254章 炮聲就是開戰的信號第1597章 這名稱上第1303章 內行看門道第1341章 牛刀小試第1138章 有仇必報第521章 爺是錦衣衛第511章 刀不出鞘要生鏽第360章 好大一份嫁妝第131章 小試牛刀第422章 馮家在淮安府很強第919章 夜間團坐第577章 兄弟們第1092章 湯若望的信(5)第1033章 成長第593章 李永芳第713章 只當看猴戲第1653章 任我宰割第1103章 清江浦的海上人第1289章 趙進的山東
第711章 深夜出發第1220章 滿頭銀髮第178章 又來第1380章 清流與閹黨第140章 平時第751章 不知死活第1093章 天啓三年了第42章 清貴之後第791章 新來遼事第650章 名正言順第619章 清江浦也姓趙了第1509章 實踐出真知第450章 邳州城內的大哥第1605章 亂起第1418章 意外的情理之中第794章 他和他的兒子們第1199章 善火器必不善白刃第669章 遼餉的交換第723章 趙天王辦事第253章 追,只有追第1276章 不甘心第1624章 島津反了第1004章 不算暗流第1499章 皇子們第770章 門前街上第1061章 李子游的悲聲第1389章 來歷何爲第41章 各有奧妙第1453章 一團和氣第141章 傳頭李陽第1170章 理清這條線第1056章 匠造廳第382章 趙進的婚禮第1637章 和親第215章 再見如惠第470章 不跑難道等死嗎第1185章 時機在何時第64章 設伏第414章 偶遇而已第1312章 備份不能給第1689章 大漢軍威第1356章 金州絕境第1690章 大漢衝鋒不停第332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第1356章 金州絕境第1404章 死鬥第856章 眼中的火焰第1598章 寧予大漢,不予幕府第940章 不值一文第164章 意想不到的第537章 事會來找你第1153章 前所未見的比武場第1432章 大戰總要靠近才能打第1672章 寧做大漢一小臣第86章 驚悸不安第803章 爲何被抓第599章 清江大市第824章 虛情假意第1464章 自南向北第69章 一夜第1028章 出賣和自賣第719章 回程第988章 席捲南歸第1040章 狡兔第1549章 要適應現在是大漢而不是大明第962章 臨戰爭論第1663章 不可避免的一戰第621章 清江浦的密會第1075章 章丘縣房家鎮第899章 興龍社第1151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641章 薩爾滸和周圍第1077章 強龍過境第828章 重諾守信第1549章 要適應現在是大漢而不是大明第4章 我和你打第84章 定論第241章 今非昨日第1398章 官差對官差第242章 出其不意第379章 說不出的理由第1254章 炮聲就是開戰的信號第1597章 這名稱上第1303章 內行看門道第1341章 牛刀小試第1138章 有仇必報第521章 爺是錦衣衛第511章 刀不出鞘要生鏽第360章 好大一份嫁妝第131章 小試牛刀第422章 馮家在淮安府很強第919章 夜間團坐第577章 兄弟們第1092章 湯若望的信(5)第1033章 成長第593章 李永芳第713章 只當看猴戲第1653章 任我宰割第1103章 清江浦的海上人第1289章 趙進的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