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清貴之後

石滿強和吉香已經長出了一口氣,陳昇興奮的搖搖手中短棍,大聲喊道:“比武吧!”

趙進哭笑着回頭說道:“一共十幾個人,還比什麼,把這些吃的大家分了吧,邊吃邊聊。”

來這裡的人大都吃了午飯,不過這個年紀的男孩肚子是個無底洞,吃點甜心之類的無非加餐。

大家圍坐一圈,幾大份點心聚起來好大一堆,趙進他們幾個還無所謂,石滿強幾個都滿臉興奮,解決了難題,又有這麼豐盛的東西可以吃,實在是好事。

開吃之前,趙進先開口說道:“石頭,你先拿出十塊來包上,你弟弟妹妹好幾天沒吃到你贏的東西了吧!”

石滿強一愣,趙進笑着說道:“先包上吧,不然就被大家掃乾淨了!”

衆人鬨笑,石滿強重重的對趙進點頭,開口說道:“謝謝趙大哥!”

然後纔拿着包袱皮包了十塊點心,趙進知道石滿強有弟弟妹妹,也知道和石滿強親近的人都叫他石頭,他這麼做就是要交這個朋友,看對方的反應,知道自己做對了。

十幾個少年圍坐一堆,裡面是豐盛的點心,大家喜氣洋洋的大吃大喝,因爲沒水,不時有人被噎到,又是鬨笑,連木淑蘭和陳宏這樣的小孩子也跟着吃得眉開眼笑。

“現在這邊沒事了,大家都和自己的親近人說說,讓他們回貨場來比武吧!”趙進邊吃邊倡議說道,大家都轟然答應。

一傳十,十傳百,貨場的人氣肯定能很快聚起來,這時候,跟着王兆靖來的那個中年人還有陳昇家的老管家都已經回去了,再想想小姑娘帶來的兩個人,趙進心裡有數,今天就算自己不找自己父親,中午一樣會輕鬆解決。

趙進今天拿的是桂花糕和豆沙餅,陳昇拿的是肉包子,孫大雷則是芝麻燒餅,而王兆靖帶的則是夾肉的銀絲捲。

幾樣吃食大家吃過之後,一致認爲王兆靖帶來的最好吃,王兆靖也免不了得意的吹噓下“廚子手藝好”,這讓大家又是驚訝,居然是自家廚子做的。

大戶人家很少去外面吃,都專門養了廚子,但來貨場上玩的這些少年,恐怕也就陳昇家能達到這個水平,其他幾個殷實歸殷實,但歸根到底還是小戶人家。

在這貨場每日比武爭勝,大家也就是彼此熟悉,但昨天那場爭鬥和今天完美解決之後,彼此之間的關係一下子拉近起來,到現在纔有點朋友的意思了。

所以王兆靖儘管來的時間很短,可這幾件事都有參與,現在大家也都不當他是外人。

今天不比武,每個人吃的肚飽溜圓,很放鬆的閒聊說笑,大家都住在徐州,這麼多天玩下來彼此打聽也對對方的情況大概瞭解,加上父母長輩也會談一些,很多人都很熟悉,相對陌生的王兆靖就成了焦點。而且這個富家公子又從京城回來,大家都很好奇,問題也就多了起來。

“王兆靖,你爹爲什麼不當官了啊?”

這位剛問出這個就被身邊的人戳了下,低聲提醒道:“不要亂說話,這種事也亂問。”

少年們說天真也不天真,耳濡目染的很多事也都明白,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當然,也有人不知道這個。

被提醒的那位很不服氣的說道:“當官多好,能當誰都願意當..”

話沒說完,趙進回頭瞪了一眼,這位立刻低頭不敢說了,趙進的威信已經樹立起來。

沒曾想這話卻觸碰到王兆靖的敏感地方,王兆靖清了清嗓子,鄭重的開口說道:“家父之所以致仕還鄉,不是因爲行止有虧,而是顧全情誼所爲,離開京師的時候,同僚上司都擺宴相送,傳爲佳話的。”

這一套話說得文縐縐的,其他人都聽得懵懂,還就是趙進當年的古文教育起了作用,大概聽懂了些,他覺得有趣,官場上向來是能上一定不會向下,顧全情誼就不做官了,其中肯定有隱情,看着大家還要議論,忍不住笑着開口說道:“這些事不方便問的,大家別說了。”

一說這個,王兆靖更急了,在他看來趙進這種體貼,反倒成了他父親的辭官是不得已或者因爲有什麼醜行,當即站起來解釋說道:“家父高中之後就在都察院任御史,上司同僚都非常照顧,今年家父有上下兩個去處,向上可以去兩京督學,向下可以去各處巡鹽,無論清濁都是一等一的好去處,可家父不願意爲這件事和同年傷了交情,所以顧全情誼主動致仕還鄉..”

這下連趙進都有好多聽不懂的,大致是在官位爭奪上主動退讓,才主動還鄉,其他少年更是聽得一驚一乍,覺得很玄很了不得,具體什麼卻不懂。

不過趙進卻知道,這裡面應該還有別的文章,王兆靖能這麼理直氣壯的對外宣稱,可能不是那種得罪上司或者勾心鬥角下來的,但肯定也不是顧全情義,這個只不過是大家面子上的理由。

接下來的問題就圍繞着王兆靖進行了,趙進也不想讓大家問太多讓對方難堪,所以他有意問些名次,比如說都察院,比如說那督學和巡鹽但是什麼。

但問完之後趙進更糊塗了,按照王兆靖的解釋,都察院的御史是七品,可那兩個去處,所謂向上肯定就是更高一等的地方,那個提督南北兩京學校的御史也是七品,那個巡視長蘆或者兩淮鹽場的御史也是七品,都是七品官,那有什麼向上向下的。

話題已經轉開,大家對官位都沒有興趣,反倒纏着王兆靖問京師的好玩好吃的,稀罕東西,趙進也就沒有繼續追問。

不熟悉明代官場的趙進當然不知道這其中的區別,大明的官員輕重,品級高下只是表面,細分起來門道太多,首先京官遠遠高於地方,另外清流遠遠高於濁官,兩者地位升遷上都有大差別。

七品清流,出京後做四品知府那都是委屈了,而這都察院的御史,更是標準的京官清流。

御史和御史還有分別,儘管品級相同,可也有上下清濁之分,同是七品,卻是天上地下的分別。

所謂最上的,也就是最清貴的職位,就是督學御史,京師和南京各一名,南北直隸兩處的秀才太多,不能全部參加鄉試,所以在鄉試之前,由該處的督學御史巡行各府,對南北直隸的秀才進行考試,通過的才能參加鄉試,

按照大明的慣例,考生爲考官的門生,考官爲考生的大宗師,這等關係立下,也就打下了將來的人脈,做一任督學御史,下一任就是外放出京做巡撫,回來之後就是六部侍郎這一層級的位置,可以說是中樞備選,所以被認爲最清貴,一坐到這個位置,直上青雲就有了保證。

督學之下就是巡按,這個巡視一省,和巡撫分庭抗禮,自然不必說,接下來就是各道御史,這個都是清流,再之下則是濁官了。

王兆靖所說的巡鹽御史就是濁官的頂點,所謂濁官就是上進無望,但油水肥美的官職。

巡鹽御史有四人,兩淮、長蘆、兩浙、河東各一人,所謂“巡鹽一任,富裕十世”,大明的賦稅重點就在食鹽專賣上,私鹽更是金山銀海的生意,巡鹽御史糾察情弊最爲關鍵,所以鹽商鹽場打點的也多、

最差的河東巡鹽御史一年下來,也差不多有十幾萬兩銀子的進賬,要是在兩淮和長蘆,一年幾十萬都是小意思。

都察院的御史,想要上進的自然願意去做督學,年紀大了想要撈錢的則是願意去巡鹽。

如果趙進熟悉這一套的話,對王兆靖的說辭肯定更加糊塗,一個御史到底有什麼樣的背景,居然能在這兩個位置之間選擇。

不過,能聊這麼多,也讓趙進漲了不少知識。

第830章 有節制的擊潰第152章 心路第1144章 橫衝直撞第101章 有才即用第260章 此去不遠第1463章 推演第570章 山陽守備第608章 正是殺人夜第975章 只不過是亂民第39章 驚恐之極第608章 正是殺人夜第1302章 好像武將的知府第930章 去西天仙國第1492章 舉重若輕第185章 白送的莊子第555章 我回來了第578章 各有心思第801章 論兵第1043章 殺雞儆猴第380章 毫不客氣第1358章 金州、建州、徐州第607章 貨郎和小販第542章 松江餘家第683章 志向是什麼第446章 揚州第847章 手忙腳亂第1449章 君臣議第1165章 丹心照汗青第1163章 算什麼好漢第1033章 成長第1004章 不算暗流第1468章 大漢財相第1383章 人笑我癡 我亦笑人第1388章 古道熱腸第1417章 至今思武宗第1327章 終究是寡不敵衆第1359章 緊張輕鬆大不同第1582章 下個月就恢復如何第863章 是不是作假第227章 上門了第991章 火漸熄第8章 我要學武第107章 狹路相逢第359章 才僅僅是徐州第1633章 仁心和算計第8章 我要學武第1265章 還沒到好時機1660章 玉碎的決心第1103章 清江浦的海上人第1289章 趙進的山東第1227章 艦炮和岸炮第1444章 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第1218章 大地震第386章 齊家兄弟的過去第666章 天牢第7章 沒吃虧就好第677章 莫要大驚小怪第517章 小事而已第1518章 內鬥不休第384章 盡歡第339章 這是我們的何家莊第1694章 這只是開始第759章 在徐家的交待第1445章 大漢七年的冬天第504章 揚州夜第1063章 內訌還是火併第115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747章 我是趙進第897章 論人心第76章 沒想過會這麼冷漠第104章 小心提防第110章 亡命何人第616章 灘塗上第1474章 元帥的心思第1260章 馬隊急進第69章 一夜第651章 再會餘致遠第983章 雷霆撼人心第733章 行善不得善報第943章 碗下是什麼第1603章 江戶和京都第381章 恃強凌弱強更強第1058章 我以國士待工匠第159章 品酒會第1521章 使團暗議第124章 進項第1024章 孔璋第1295章 難道不該招攬人心嗎第720章 回家第487章 鹽市上第218章 典故第983章 雷霆撼人心第1160章 捨生取義第154章 出酒了第533章 或有隱憂第469章 給我衝上去第1201章 這纔是勝利第1175章 他們跑不了第1275章 帶個話第387章 鳳陽那邊
第830章 有節制的擊潰第152章 心路第1144章 橫衝直撞第101章 有才即用第260章 此去不遠第1463章 推演第570章 山陽守備第608章 正是殺人夜第975章 只不過是亂民第39章 驚恐之極第608章 正是殺人夜第1302章 好像武將的知府第930章 去西天仙國第1492章 舉重若輕第185章 白送的莊子第555章 我回來了第578章 各有心思第801章 論兵第1043章 殺雞儆猴第380章 毫不客氣第1358章 金州、建州、徐州第607章 貨郎和小販第542章 松江餘家第683章 志向是什麼第446章 揚州第847章 手忙腳亂第1449章 君臣議第1165章 丹心照汗青第1163章 算什麼好漢第1033章 成長第1004章 不算暗流第1468章 大漢財相第1383章 人笑我癡 我亦笑人第1388章 古道熱腸第1417章 至今思武宗第1327章 終究是寡不敵衆第1359章 緊張輕鬆大不同第1582章 下個月就恢復如何第863章 是不是作假第227章 上門了第991章 火漸熄第8章 我要學武第107章 狹路相逢第359章 才僅僅是徐州第1633章 仁心和算計第8章 我要學武第1265章 還沒到好時機1660章 玉碎的決心第1103章 清江浦的海上人第1289章 趙進的山東第1227章 艦炮和岸炮第1444章 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第1218章 大地震第386章 齊家兄弟的過去第666章 天牢第7章 沒吃虧就好第677章 莫要大驚小怪第517章 小事而已第1518章 內鬥不休第384章 盡歡第339章 這是我們的何家莊第1694章 這只是開始第759章 在徐家的交待第1445章 大漢七年的冬天第504章 揚州夜第1063章 內訌還是火併第115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747章 我是趙進第897章 論人心第76章 沒想過會這麼冷漠第104章 小心提防第110章 亡命何人第616章 灘塗上第1474章 元帥的心思第1260章 馬隊急進第69章 一夜第651章 再會餘致遠第983章 雷霆撼人心第733章 行善不得善報第943章 碗下是什麼第1603章 江戶和京都第381章 恃強凌弱強更強第1058章 我以國士待工匠第159章 品酒會第1521章 使團暗議第124章 進項第1024章 孔璋第1295章 難道不該招攬人心嗎第720章 回家第487章 鹽市上第218章 典故第983章 雷霆撼人心第1160章 捨生取義第154章 出酒了第533章 或有隱憂第469章 給我衝上去第1201章 這纔是勝利第1175章 他們跑不了第1275章 帶個話第387章 鳳陽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