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9章 趙進的山東

寧可報錯也不敢隱瞞,不然的話,事後追究那就要死很多人了,這也是嘉靖年間傳下來的規矩,那時候的大將軍仇鸞賄賂土默特俺答汗,隱瞞戰況虛報戰功,事後被查出來後成爲大案,死的人多,而且株連極廣,對邊鎮軍情也盯得很緊,一旦查出隱瞞就是嚴辦重辦。

原以爲是天崩地裂的勾當,沒曾想是虛驚一場,只是這薊鎮和遼鎮邊軍的反應實在讓人心寒,首輔孫承宗在那邊整頓了幾年,居然就是這樣的結果,這讓相關人等很是難看,倒是王在晉的判斷頗爲準確,讓人高看一眼,所以這身爲兵部尚書入內閣的事情沒有什麼阻礙,很快就是辦成。

不管是孫承宗的吃癟,還是王在晉的被人推崇,在眼下這個時局都不怎麼重要,天啓皇帝本就搖搖欲墜的身體終於撐不住了,那天受驚憤懣吐血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在朝會的殿閣中。

但天啓皇帝沒有和登基之後那樣懶散,而是召集太監文臣們在他的寢殿議事議政,天啓皇帝被人攙扶着下地走一小會,大多數時候只能靠在牀上,在臣僚面前偶爾也要躺下來休息。

如果放在從前少不得要有人談什麼禮儀,可在這君臣共患難的時局下,那些無謂的紛爭和口水都少了很多,大家心平氣和的爲大事來忙碌,儘管每個人都說陛下很快就能康復,可就連天啓皇帝自己都不信這些說辭,現在的朝會中已經見到信王朱由檢的身影了,年輕的藩王只是站在旁邊傾聽。

原本以爲是個在封地太平老死的藩王,卻沒想到有這樣的造化,居然有儲君的命格,這眼看着就要一飛沖天了。

對這位信王爺,內閣諸人不怎麼擔心,當天啓皇帝還是儲君,被孫承宗教導的時候,朱由檢時常旁聽,對端正肅然的孫承宗很是敬仰,至於楊漣和左光斗,稍加調查大家都知道,信王對清流們一直極有好感,只不過清流們懶得理會藩王,所以纔沒什麼聯繫,至於王在晉這邊,他似乎對權位沒什麼在意了,自然也就不在乎這些。

真正緊張的是內廷的太監們,從魏忠賢以下,當權紅火的大璫都和這信王沒有交情,這個倒也正常,宦官們的榮華富貴只在自己伺候的這位天子身上,嬪妃和儲君都不算數的,更不要說什麼藩王了,偏生人所共知,信王朱由檢對這閹黨憤恨之極,認爲大明到了這個局面,完全就是這些閹人內官的禍亂。

“萬歲爺,任命孫傳庭爲大同巡撫的詔書已經發出去了,按照孫閣老幾位的意思,詔書上特意點明瞭新法和專斷,許那孫傳庭在大同和山西施行徐州賊法,以觀成效。”魏忠賢稟報說道。

天啓皇帝點點頭,瞥了眼身側的弟弟朱由檢,他現在只希望這個年輕熱血的兄弟能夠多學些東西,免得上位之後手忙腳亂,他可不像自己,能有去做木匠活的閒暇了,讓天啓皇帝擔心的還有一點,自己喜好不少,好美色,好木工,好百戲,而自己這個親弟弟幾乎沒什麼愛好,總覺得什麼聖人書經裡有大道理,聽說在藩邸裡被那些老儒教導,養成了些很不好的習慣。

那邊魏忠賢還在繼續稟報:“熊廷弼出來後感激涕零,決意忠心報國”

“我已經和皇兄稟報過了。”信王朱由檢不冷不熱的說道,魏忠賢深深躬身,屋中其他人面色不變,眼神卻都有細微的變化,信王的這個態度已經足可以說明很多了。

靠在那邊的天啓皇帝臉上浮現苦笑,只是用虛弱的聲音說道:“揀選擢升年輕有爲之士的事情要儘快辦理,眼下這個局面,我們再不破格任用,只怕他們就要去投奔徐州了。”

大臣太監們都是躬身答應,連信王朱由檢都是贊同,大明士人是核心,是骨幹,他們纔是這個大明真正的主體,如果沒有他們的支持,這個大明也不復存在,草原上的蒙古,關外的女真,威脅再大,大明君臣也不擔心士人們的選擇,因爲那是韃虜蠻夷,又在苦寒邊遠之地,士紳們自然懂得取捨,可徐州不同,他也是華夏子民,又在天下腹心之地,只要徐州開出足夠的條件來,大家如何選擇還真是不好說,其實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了解,對徐州示好的人已經有很多,甚至有些人身份貴重。

把該說的都說了之後,天啓皇帝把寢殿裡所有的人都打發了出去,只留下信王朱由檢,這舉動同樣會在宮內外引發傳言,天子第一信用親近的魏公公居然沒有留下來伺候,這一定是有什麼蹊蹺。

在魏忠賢離開之後,天啓皇帝朱由校剛要說話,卻咳嗽了起來,那邊信王朱由檢手忙腳亂的端了碗溫水過來,幫着兄長喝下,能從手帕上看到天啓皇帝咳出的血絲,朱由檢的眼眶都紅了。

“你要對內官們好點,我聽說你對身邊的伺候人也很嚴厲,曹化淳他們都是戰戰兢兢的?”天啓皇帝溫和的問道。

信王朱由檢先是愕然,隨即意識到自己王府裡的風吹草動都會被魏忠賢的眼線報到天啓這邊來,這讓朱由檢按捺不住心中的情緒,憤然說道:“皇兄,咱們大明的事情全是這些閹人敗壞的,臣弟實在是不敢親近這些小人。眼下這樣的局面,皇兄應該召回清正臣子,意圖振作,現在這些內官小人蔘與的還是太多了!”

Wшw✿ тTk Λn✿ c o

聽到這話,天啓皇帝臉上的微笑消失,變得有些冷厲,信王朱由檢也知道自己說錯了話,低頭束手站在那邊不動,天啓皇帝盯着自己的弟弟,臉上的冷厲變成了失望,失望變爲了無奈,最後只是輕嘆一聲,溫和的說到:“五弟,什麼閹黨清流,都是咱們朱家的奴婢和臣子,什麼是正邪對錯,忠心咱們朱家,爲咱們辦差辦事的就是對的,就是正的,不這麼做的就是錯的,就是邪的。”

因爲此時此處只有兄弟兩人,而且天啓皇帝對自己這個弟弟一直愛護親近,信王朱由檢稍一猶豫就分辨說道:“皇兄,閹黨禍國殃民,他們罷黜清流,讓這國事敗壞,不說別的,若不是閹黨橫徵暴斂,又怎麼會激起山東大亂,徐州民變,若不是閹黨無能,勾結賊匪,又怎麼會數次會剿賊匪大敗,讓國事淪落到這樣的局面!”

聽着信王朱由檢慷慨激昂,天啓皇帝一時無言,沉默了會纔開口問道:“你有沒有想到這些話都是誰和你說的,都是誰講出來的?”

這問題讓朱由檢一時愣住,天啓皇帝搖頭說道:“士人們能寫能說,他們自然不會罵自己,只會將所有的罪過推到別人身上,你何曾見過內官們講什麼理由”

看着信王朱由檢的申請,天啓皇帝卻沒有繼續說下去,只是岔開話題說道:“現在各處正在破格提拔年輕有爲的官員,雖說這些人都是朝中大臣們的門生子弟,可恩出於上,你善加籠絡,還是能收穫一批忠心臣子的,這些就是你的根本班底。”

“皇兄,皇兄身體肯定會好起來的,千萬不要說這等不吉利的言語,臣弟惶恐。”這話說得信王朱由檢眼淚都流了下來,跪在地上連連磕頭。

“你先出去吧!我身子有點乏,喊太醫和魏忠賢他們進來。”天啓皇帝臉上露出疲憊神情,示意信王朱由檢退下,朱由檢連忙後退着離開,剛纔的對方讓信王誠惶誠恐。

看着自己的弟弟退出去,天啓皇帝有些無奈,當年根本沒有想到今天,藩王是不需要什麼教育的,結果讓自己的弟弟變成了這般純良的性子,那些光知道講聖賢大義的儒生真是該殺,不過想到這裡,天啓皇帝自己也在苦笑,怪不得誰,教授藩王本就該這麼教,只是不知道自己這個弟弟能學多少了。

天啓皇帝感覺到疲倦泛起,昏昏沉沉的想要睡去,臨睡前他臉上有笑容浮現,不管怎麼講,這江山社稷肯定不會亡在自己手上了

趙進率領大軍回到山東之後,和初來時已經完全不同了,在佔領臨清北上那前後,整個山東多多少少都是心存疑慮,這徐州趙進憑着二萬多兵馬居然就進入北直隸,就敢這麼和朝廷近十萬大軍對抗,就敢擺明瞭造反,他徐州兵馬再怎麼強悍,也沒有這樣懸殊的以少勝多,最樂觀的人都有所保留。

所以臨清李巡檢父子兩個儘管是幫着趙進拿下臨清的頭號功臣,可趙家軍進入北直隸之後,地方上的很多頭面人物卻有意和李家拉開了距離,免得有什麼波折會被秋後算賬,連趙家軍屯駐在臨清的兩個加強團也被很冷淡的對待。

可這一切在趙家軍凱旋而歸後改變了,套近乎討好的士紳土豪們踏破了李家的門檻,投軍的青壯,勞軍的物資都堆滿了兩個留守團的駐地,大家都知道,不管別處如何,這幾年來的山東姓趙了。

感謝“元亨利貞、喜唰唰、戚三問、段逸塵、風中龍王”幾位老友的打賞,感謝大家的訂閱和月票,謝謝大家

第1500章 不要無情第1185章 時機在何時第25章 少年心計第609章 夜不靜 事未了第1659章 姬路城下第1164章 謝玉瓏第20章 抓號開打第147章 小攻堅第838章 徐鴻儒的打算第126章 講和的條件第405章 臘月出遠門第320章 要下重注第1665章 用倭人攻倭城不易第1351章 崇禎第1436章 建州女真的炮隊第1611章 越來越急迫的前奏第193章 跟着我第1317章 木筏第396章 前恭後倨第243章 略顯繁瑣的整編第1234章 極端和更極端第561章 鬧哄哄第1270章 大難臨頭見親疏第1407章 下雪了第765章 這個名字第1543章 演習第1349章 趙進的決定第1412章 騎兵不夠多第843章 心向朝廷第1517章 小國寡民身不由己第1362章 速戰速勝第1687章 數倍於來犯之敵第1136章 至聖先師的牌位第834章 黃河上第859章 匡太監第1016章 山東爭地第1159章 要敬畏第57章 光陰似箭(3)第417章 苦難可憐第362章 徐州處處第33章 今天我要打到最後第92章 夜殺第821章 清江浦的人心第1693章 名正言順的勝利第1228章 夾板大船第1154章 高手們第1641章 鎮壓第1613章 炮擊,炮臺第1084章 遠客第1279章 這可是京城啊第505章 其實不難第970章 收拾戰場的發現第1512章 少年侍從們第710章 只有兩個第406章 出徐州路上第1014章 是沒有賭贏第1386章 東廠第869章 塵埃落定了第1264章 又抓回來了第1668章 陷落第1380章 清流與閹黨第597章 清江浦商事第1583章 如此相似第358章 我們不會這樣的第1476章 太子在議事大廳第1185章 馬不停第1424章 聲勢浩大的偵騎隊伍第1409章 大將領兵孤懸在外第1375章 女真不滿萬第191章 雪和血第1342章 說過要報仇的第688章 造聲勢第1338章 沒有等來第1463章 推演第1241章 一粒糧食也不能留第1339章 最後的半途而廢第1351章 崇禎第1437章 不是一個時代第1242章 先到第1081章 多個選擇第725章 豪賭第825章 黃口小兒第1172章 打獵去第977章 儀衛舍人喬山第376章 這裡不是善堂第964章 鎮定自若第1308章 進士老爺要造反第1559章 送別第832章 我知道你家第602章 牛勝傑第1323章 敵從東來第954章 江北衆望所歸第1644章 傾扶桑之物力第1633章 仁心和算計第626章 北上的旅途第1558章 天真第477章 市面變了第1559章 天真下的瘋狂第549章 又要過年了第1537章 各有各的難處
第1500章 不要無情第1185章 時機在何時第25章 少年心計第609章 夜不靜 事未了第1659章 姬路城下第1164章 謝玉瓏第20章 抓號開打第147章 小攻堅第838章 徐鴻儒的打算第126章 講和的條件第405章 臘月出遠門第320章 要下重注第1665章 用倭人攻倭城不易第1351章 崇禎第1436章 建州女真的炮隊第1611章 越來越急迫的前奏第193章 跟着我第1317章 木筏第396章 前恭後倨第243章 略顯繁瑣的整編第1234章 極端和更極端第561章 鬧哄哄第1270章 大難臨頭見親疏第1407章 下雪了第765章 這個名字第1543章 演習第1349章 趙進的決定第1412章 騎兵不夠多第843章 心向朝廷第1517章 小國寡民身不由己第1362章 速戰速勝第1687章 數倍於來犯之敵第1136章 至聖先師的牌位第834章 黃河上第859章 匡太監第1016章 山東爭地第1159章 要敬畏第57章 光陰似箭(3)第417章 苦難可憐第362章 徐州處處第33章 今天我要打到最後第92章 夜殺第821章 清江浦的人心第1693章 名正言順的勝利第1228章 夾板大船第1154章 高手們第1641章 鎮壓第1613章 炮擊,炮臺第1084章 遠客第1279章 這可是京城啊第505章 其實不難第970章 收拾戰場的發現第1512章 少年侍從們第710章 只有兩個第406章 出徐州路上第1014章 是沒有賭贏第1386章 東廠第869章 塵埃落定了第1264章 又抓回來了第1668章 陷落第1380章 清流與閹黨第597章 清江浦商事第1583章 如此相似第358章 我們不會這樣的第1476章 太子在議事大廳第1185章 馬不停第1424章 聲勢浩大的偵騎隊伍第1409章 大將領兵孤懸在外第1375章 女真不滿萬第191章 雪和血第1342章 說過要報仇的第688章 造聲勢第1338章 沒有等來第1463章 推演第1241章 一粒糧食也不能留第1339章 最後的半途而廢第1351章 崇禎第1437章 不是一個時代第1242章 先到第1081章 多個選擇第725章 豪賭第825章 黃口小兒第1172章 打獵去第977章 儀衛舍人喬山第376章 這裡不是善堂第964章 鎮定自若第1308章 進士老爺要造反第1559章 送別第832章 我知道你家第602章 牛勝傑第1323章 敵從東來第954章 江北衆望所歸第1644章 傾扶桑之物力第1633章 仁心和算計第626章 北上的旅途第1558章 天真第477章 市面變了第1559章 天真下的瘋狂第549章 又要過年了第1537章 各有各的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