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太祖趙進研究1

大漢太祖趙進研究 1

誰是最強盛的帝國,誰就可以獨享一個字的榮耀,西漢、東漢、前漢、後漢、北漢,南漢,趙氏皇朝則被稱爲“漢”,通常來說,在文獻和記載中,若沒有特別註明和語境,漢帝國和大漢帝國,都指這個代明而立的王朝,其他朝代則要有前後左右東西南北的前綴。

明帝國的法統是建立在“驅逐韃虜,恢復華夏”之上的,所以具有無以倫比的正義性和合理性。

溯源自夏商周至宋漫長時代,有五胡亂華的黑暗,有五代十國的血腥,有南北兩宋的羸弱,不過,每一次黑暗過後,華夏文明都會有偉大的復興,更勝前代,秦漢、隋唐甚至兩宋,都是如此。

理所當然的,天下各處,無論華夏蠻夷,都是無比期待,要知道,華夏文明的盛大和復興,受益者並不是華夏民族本身,蠻荒異族都會雨露均沾,從茹毛飲血到衣冠詩禮,從蠻夷成爲華夏。

有些酸腐文人譏刺說,這等受益不過是對外族的滅殺,可比起佛郎機人在極西之地對當地土著所做,這等受益則是天大的慈悲了,活着,活下去,活得更好,這纔是百姓民衆根本所求。

明帝國辜負了華夏和外族的期待,誰也沒有想到,大明的上升區間這麼短,在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後,明帝國軍事上積極進取的攻勢就變爲了守勢,被並沒有太多實力的蒙古部落打到北京城下,甚至在野戰中被人俘虜了皇帝,再接下來的近二百年間,敵人打到首都的例子還發生了好多次。

文化、經濟等方方面面都和軍事上差不多,明帝國前期的野蠻化極爲嚴重,對蒙元的很多政策,明帝國沒有取長補短,反倒是吸收了那些黑暗和禁錮的東西,說起來有些諷刺,有明一代,經濟和文化繁榮發展的時段恰恰和明帝國中樞控制力下降的時段重合。

商業貿易更是個笑話,世界需要明帝國的出產,明帝國也需要世界的金銀,但官方沒有在這上面獲得任何好處,甚至引發了慘烈的戰爭。

對於很多人來說,反駁上面種種不足很簡單,明帝國延續了二百多年,在這漫長的歲月中,朱明皇室的法統沒有偏移和更迭,帝國的主體領土沒有縮減,對於一個帝國來說,這已經足夠好了。

但這種足夠好是建立在東方文明的整體下降上,當年威震歐亞的蒙元帝國已經分散成一個個部落,沙漠、森林、海島各處的善戰蠻族尚在矇昧中,在這樣的情況下,保持足夠體量和沒那麼退化的明帝國反倒有了華夏曆史上難得的長久,只是長久的爛下去。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英雄,他立下了豐功偉業,朱元璋是一個天才,他建立了一套無所不包的制度,這套制度貫穿了明帝國的始終。

只是這套制度只有朱元璋本人才能勉強運轉,他的子孫們只能修補修改,然後越做越錯,這套制度甚至降低了歷史對朱元璋本人的評價,認爲他很多設計是因爲他出身赤貧農家,帶有侷限性和狹隘。

比如說朱元璋對各種稅賦有種本能的厭惡,甚至重責過善於收稅的官員,但有明一代,各種捐稅徭役讓民間苦不堪言,不斷的暴動變亂,但這些賦稅和勞役,絕大部分被地方士紳和官員們盤剝分潤,明帝國中央的財政反倒是緊張脆弱的,養不起有足夠戰力的精兵,一旦有大的天災和戰事,立刻就面臨崩潰。

更不要說讓人詬病萬方的宗藩制度,自成祖朱棣時,大明的皇室子孫就沒有爲這個帝國做出任何貢獻,反倒在地方上剝削吸血,他們佔有大量的土地和店鋪,卻從繳納任何的稅賦,爲了補上這個虧空,明帝國只能更殘酷的盤剝百姓平民,周而復始,惡性循環。

明太祖是這樣的英雄和天才,設計出這樣被人詬病貶低的制度,或許會有人說,這些被人詬病貶低的制度中蘊含着大智慧,不然,明帝國這二百餘年的壽命是怎麼來的。

因爲於此,大家對大漢太祖趙進抱有同樣的懷疑......

大漢太祖趙進和華夏曆史上每一個皇者都不同,自夏商周至今,稱皇稱帝者,或是亂世廝殺爭勝,或是身居高位之人博弈,從未有在這還算“太平”的時代中,靠着類似於民團的武裝奪取天下。

華夏數千年的歷史上,成爲皇帝的人裡有乞丐、有貴族、有軍人,當然,那些繼承皇位的不列入其中,卻從未有過趙進這樣的出身。

按照大漢帝國的官方記載,趙進是徐州衛的百戶出身,大明世襲軍官體系的中層一員,但更權威的說法,趙進父親是劊子手,母親是屠戶的女兒,這樣家庭出身的人註定是賤役,儘管會有不錯的生活,可政治地位卻不高,不能享受完全的公民權利,如果讀者們不能理解的話,請按照種姓制度中的低種姓或者賤民去理解,當然,細節上有很多很多的不同。

在趙進出生和成長的年代,明帝國一如既往的不好,卻也沒有壞到那裡去,而趙進父親的灰色收入足可以保證他們很體面的生活,周圍的人也會對趙家保持足夠的尊敬,在華夏世界,明面上的政治地位和真實的社會地位完全兩碼事,比如士農工商,農民要比商人高貴很多......

而且在趙進的成長過程中,他很少離開徐州區域,在這樣的生活經歷下,奪取天下的想法如何產生,讓後來的研究者無比好奇。

儘管大漢帝國崇尚質樸剛健,可描述趙進的官方文字中總是充滿了各種神話傳說,比如說長在趙家小院裡好似冠蓋的大樹,比如說曾在趙家房頂看到好似火災的紅光,比如說趙進睡覺時候有人眼花錯看成了龍,還有黃河洪災曾有龍的影子進入趙家,林林總總,在華夏曆史上各種史料和文學作品中都能看到的,近乎氾濫的帝王起源徵兆。

這幾天身體因爲換季出了些問題,今天又有朋友到訪,寫的慢了

我準備用這種方式對大明武夫做一個總結,這也是正文,會更新的斷斷續續,謝謝大家了(。)

第1471章 召見第380章 毫不客氣第1347章 廠衛的禍事第50章 恩威第1188章 該咱們了第1592章 蒼白的臉色第97章 官面第1517章 小國寡民身不由己第830章 有節制的擊潰第1170章 理清這條線第1526章 借師助剿第1127章 誰這麼大膽子第31章 這小子練過第1024章 濁流第1186章 這不好打第1429章 攻陣第1140章 誰在通風報信第742章 山東路上第379章 說不出的理由第970章 收拾戰場的發現第24章 只是兒戲第720章 回家第1301章 志氣激昂第739章 如何第726章 恩威並施第1456章 太子的疑問第253章 追,只有追第960章 一定要讓他們看見第261章 從未想過會來第890章 持劍相對第259章 雲山寺如惠第1464章 自南向北第1088章 湯若望的信(3)第1371章 年輕毛躁 兵法輕佻第690章 在徐州的番子第1357章 熟悉的旗幟第1501章 家和族第1691章 螳臂終究不能擋車第1578章 上國就是天意第458章 流民寨外第1401章 想聽實話嗎第518章 歸德府的利益第983章 雷霆撼人心第316章 兒在外母擔心第122章 評價第350章 若能出其不意第846章 定策易變第1615章 圍城打援第641章 薩爾滸和周圍第49章 現實的生活第591章 急報急報第1500章 不要無情第1681章 向奈良的壓迫第356章 亂第327章 不得不從第1077章 強龍過境第881章 有見識的辛啓韜第1174章 這是拿第1582章 粗暴的干涉第1475章 不可不爲後人謀第231章 好大的手筆第115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392章 人爲本第1541章 儲君閱兵第383章 喜事多事第504章 揚州夜第167章 尋酒記第1052章 潑天般的條件第62章 風華生事端第917章 趙進出行第577章 兄弟們第290章 鄉親齊聚何家莊第32章 兒戲不兒戲第502章 爲什麼不即刻啓程第1185章 時機在何時第840章 單鬥第816章 我們委屈啊第1486章 全權處置第361章 隨之而來的變化第1292章 心寒膽戰第58章 月有陰晴圓缺第1551章 西洋第376章 這裡不是善堂第551章 聰明人的糊塗第657章 不服氣第963章 都在算計之中第1025章 勸誘和誆騙第1311章 登岸的一個營第152章 心路第17章 父母眼中的孩子第858章 一切都在變好第1454章 鄭家人第491章 投名狀第1493章 后妃們第1259章 不被重視的主帥第86章 驚悸不安第757章 各路來相見第887章 同飲第260章 此去不遠第367章 得失權衡
第1471章 召見第380章 毫不客氣第1347章 廠衛的禍事第50章 恩威第1188章 該咱們了第1592章 蒼白的臉色第97章 官面第1517章 小國寡民身不由己第830章 有節制的擊潰第1170章 理清這條線第1526章 借師助剿第1127章 誰這麼大膽子第31章 這小子練過第1024章 濁流第1186章 這不好打第1429章 攻陣第1140章 誰在通風報信第742章 山東路上第379章 說不出的理由第970章 收拾戰場的發現第24章 只是兒戲第720章 回家第1301章 志氣激昂第739章 如何第726章 恩威並施第1456章 太子的疑問第253章 追,只有追第960章 一定要讓他們看見第261章 從未想過會來第890章 持劍相對第259章 雲山寺如惠第1464章 自南向北第1088章 湯若望的信(3)第1371章 年輕毛躁 兵法輕佻第690章 在徐州的番子第1357章 熟悉的旗幟第1501章 家和族第1691章 螳臂終究不能擋車第1578章 上國就是天意第458章 流民寨外第1401章 想聽實話嗎第518章 歸德府的利益第983章 雷霆撼人心第316章 兒在外母擔心第122章 評價第350章 若能出其不意第846章 定策易變第1615章 圍城打援第641章 薩爾滸和周圍第49章 現實的生活第591章 急報急報第1500章 不要無情第1681章 向奈良的壓迫第356章 亂第327章 不得不從第1077章 強龍過境第881章 有見識的辛啓韜第1174章 這是拿第1582章 粗暴的干涉第1475章 不可不爲後人謀第231章 好大的手筆第115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392章 人爲本第1541章 儲君閱兵第383章 喜事多事第504章 揚州夜第167章 尋酒記第1052章 潑天般的條件第62章 風華生事端第917章 趙進出行第577章 兄弟們第290章 鄉親齊聚何家莊第32章 兒戲不兒戲第502章 爲什麼不即刻啓程第1185章 時機在何時第840章 單鬥第816章 我們委屈啊第1486章 全權處置第361章 隨之而來的變化第1292章 心寒膽戰第58章 月有陰晴圓缺第1551章 西洋第376章 這裡不是善堂第551章 聰明人的糊塗第657章 不服氣第963章 都在算計之中第1025章 勸誘和誆騙第1311章 登岸的一個營第152章 心路第17章 父母眼中的孩子第858章 一切都在變好第1454章 鄭家人第491章 投名狀第1493章 后妃們第1259章 不被重視的主帥第86章 驚悸不安第757章 各路來相見第887章 同飲第260章 此去不遠第367章 得失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