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章

鄭海珠虛擡右手,引着崇明縣丞往回走,一面抱歉道:“讓二老爺聽了這些糟心慘事。都是苦水裡泡久了的遼民們,請二老爺擔待些個。”

崇明縣丞滿臉寫着正義凜然。

“鄭夫人哪裡話!吾等讀書人,進學做官的本心,不正是爲萬歲分憂,爲生民立命嘛?回頭有難處,夫人儘管來找本官。”

他說着,腳步又加快了些。

他心想,這些遼民是苦,但自己聽那麼幾句,感受到一些身在富庶江南的慶幸,也就夠了,哪裡耐煩真的成爲泥腿子們訴苦的對象。

還好這個姓鄭的婦人眼色不錯,懂得制止遼民的嘈雜,恭恭敬敬地把他送出來。

縣丞走後,去給崇明幾位父母官家裡送人蔘和貂皮的吳邦德,也回來了。

鄭海珠讓他把遼民們聚攏到最大的一間草棚前。

一百來號遼民,也就後世中學兩個班級的人數,站在面前,遠遠談不上“黑壓壓一大片”的排場。

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鄭海珠從吳淞口到崇明,航程中一面聽吳邦德彙報,一面觀察。

她對遼民的人員結構,大致滿意。

單丁居多,就像先頭那個動容嚎哭的大兄弟。畢竟歷來,在悲苦受虐的環境裡,老幼婦孺更難活下來、逃出來,即使有可能,一家人也會有留根的信念,把生的希望留給最爲青壯的男性。

但在這首批“星火”中,吳邦德也招來了十戶有女卷有娃娃的家庭。按照鄭海珠給他的交待,逃難時,能把婦幼囫圇着帶出來的男人,不但是有良心的爺們,而且生存本事、心智水平,往往也在同性中更勝一籌,可以作爲重點培養對象。

況且,這一批移民,和三年前那批縴夫又不同,他們抵達開墾的是崇明島,不如松江那樣有繁華成熟的市井氣。移民羣體裡有女人,才能在短期內操持出一個像樣的社區,對外透着安全感,比較容易吸引本地的貧家女子嫁進來。

此刻,鄭海珠走到一戶遼民跟前。

後生不高不壯,但看那已經變硬的胡茬和突出的喉結,鄭海珠估摸着,他總有十七八歲了。身邊的女孩約莫十二三歲,五官與後生十分肖似。

“他倆個是兄妹,都是寬甸關外花家屯逃回來的,哥哥叫花大,妹妹叫花二。”吳邦德對鄭海珠道。

鄭海珠點點頭,瞥了一眼女孩手裡一個木頭把柄似的東西,好奇問道:“這是什麼?”

瘦骨伶仃的花二,眼睛卻明亮有神。

她一開口,吐字也很清晰。

“回夫人的話,這是軋棉籽的那個滾筒子。”

鄭海珠和氣地笑笑:“哦,我說怎麼眼熟,是搖動軋棉機的那個手把,我們松江這裡也都是這樣軋棉花。孩子,長途趕路的,你怎地揣着這個?”

“這是俺娘用的,俺留着這個,就覺得俺娘還在,正手把手地教俺。”

鄭海珠心頭勐地一揪,花二卻沒像方纔那個遼民同胞似地嚎啕,而是看看周圍,指着一個少年道:“他還帶着風箏柺子呢,他爹可會做風箏了。”

那少年沒有急於表現的作派,只憨乎乎地望着花二,腰間麻繩上,果然繫着一隻纏繞風箏線的木槓子。

鄭海珠衝花二道:“回頭紡織機從松江運過來,你就把你孃的這個滾筒裝上,一定好使。”

花二用力地點點頭。

鄭海珠走回人羣正前方,朗聲道:“各位鄉親,我從前在遼東呆過,撫順打韃子的大鐵炮,就是我們運過去的。我大明百姓在韃子手裡吃過的苦,我當然清楚。現下,我還沒本事端了後金的老巢,只能和吳先生商量着,多拉些鄉親出火坑。咱們在這裡好好過日子,把香火續下去。”

衆遼民紛紛拱手拜謝,“女菩薩大恩”之類的話此起彼伏。

鄭海珠沒有絲毫被山呼萬歲的飄飄然感覺。

她目光掃過那些面孔,再次確定,其中大部分壯年男子看向自己的眼神,與此前在碼頭見到身穿官袍的黃尊素時的眼神,不一樣。

歷來,未被逼到絕路的農民們,怕的仍是官與兵,而不會去畏懼一個只是施捨生機的婦人。

可自己招人來崇明的目的,恰恰並非停留在做慈善的層次。自己真心憫恤遼民的同時,是要在他們面前樹立權威的。

鄭海珠深知,取信於張銓、商周祚、張氏兄弟這樣的士大夫階層,自己靠的是上帝視角的見識;深交顏思齊和馬祥麟這樣的江海梟雄、沙場勐將,自己蹭的是白月光紅利或者匪窩患難的機緣;鄭芝龍、吳邦德等人與自己保持粘合度,則是因爲共同創業的經歷。

但對於眼前這些來自世道最底層的農民,上述種種,都沒用。

鄭海珠越是無法像秦良玉那樣武力值爆表、能帶着他們上陣衝殺,就越要強調自己帶有官方色彩的身份,否則,招來的遼民越多,她越壓不住。

鄭海珠於是做了個手勢,請衆人噤聲,繼續說道:“各位鄉親別忘了,你們能來此處屯田,乃是因爲,朝廷以功臣之名待我,給了我六品敕命。松江府的通判老爺,還有此地縣裡的大老爺、二老爺們,今日安置得如何妥帖,你們都看到了。既如此,我也要帶着大家夥兒,守護此地一方安寧。現下是二月頭上,正合江南的春耕時令,你們這幾日先趕着農時下地。待忙過這一陣,每戶就要出人參加操練。此處臨海,海匪鬧起來,不比韃子心軟。”

“成,成,俺們都聽女菩薩的。”前排一個看起來頗爲老成的遼民,應聲道。

鄭海珠盯着他:“不要叫我女菩薩,松江城裡那些富貴人家出來施粥的,纔是女菩薩。叫我鄭夫人。”

“哦……夫人莫怪,莫怪。”那遼民摸摸腦殼,訕訕道。

人羣裡,少女花二與哥哥滴咕:“都說了有官家的品級了,怎麼還能喊女菩薩。”

花大瞅着妹妹,懵懂道:“爲啥不能喊?那些穿官服的老爺,咱不也興喊青天麼?”

花二不再與哥哥多解釋,只是摩挲着手裡的木頭搖柄,默默地與天上的母親說話:“娘,俺和哥哥,活着到了這個……這個叫啥來着,哦,叫崇明島。”

……

“爸爸,媽媽,你們還好嗎?”

黃昏時分,鄭海珠坐在茅屋前的石頭上,舉目遙望遠處海面的壯麗晚霞,思念着自己另一個時空的父母。

從萬曆四十二年算起,自己魂穿到這個世界,已經六年了。

985院校史地所畢業八年,存款八千,大齡未婚,職業不穩定,靠不定期地接稿爲生,一度能拿到每千字三百八的結算價,最終因通宵趕稿而猝死,享年三十三歲零三個月又八天。

都說女人如果畏懼三十歲後被罵老女人,就去死一死,因爲這樣的話,身邊人便會評論:“看那個誰,才三十幾,年輕輕地就死了。”

鄭海珠可以想象得到,在作爲現代社會猝死者代表的語境裡,恐怕自己已經被燒成灰好幾個禮拜了,依然有人會從各個角度,剖析此女失敗的一生,長吁短嘆。

但這種想象,不過是轉瞬即逝的自嘲。能夠讓一個女兒在長夜難眠的,只有對於年邁父母的掛念。

爸爸媽媽從未用世俗的成功標準,給過自己壓力。他們最常嘮叨的話,也只不過是:“少吃外賣,多睡覺。”

不知道他們這六年,是怎麼熬的。

鄭海珠將目光轉向海灘的南邊。她記得,到了後世,那裡會有許多民宿。有一回,她碰上個厚道的公司,多拿了一千塊稿費,就帶父母,來崇明島住過兩天民宿,爸爸媽媽興致高昂,還在夕陽中跳了一段交誼舞。

“怎麼了?”

吳邦德走過來,遞給鄭海珠粥和饅頭,一面打量着她的面容問道。

鄭海珠揉了揉眼睛,才接過粥碗,輕描澹寫道:“沒啥,島上風大,沙子也多。”

又問:“今天熬粥,用了多少米?”

吳邦德坐下來,咬一口饅頭道:“這些時日,他們都是坐船,不幹活,體力費得不大,又有帶的饅頭,所以這一頓粥,半石糧足夠。”

鄭海珠估算道:“後頭農忙下地了,百口男丁加二三十個女人娃娃,每天得小三兩銀子,一個月光吃乾飯就得百兩。”

吳邦德道:“現在地裡還沒收成,年底應能好些。對了,今日我跟着那差役去送禮時,看到縣衙邊就有米行,一問,果然是縣令家親戚開的。每石比松江貴一錢銀子。”

“買,貴二錢也得買,”鄭海珠毫不猶豫道,“還有鹽。回頭你和那個二老爺打個招呼,就說我們會自己試着煮點鹽,畢竟靠海。但絕不運到縣城那邊賣,不會搶了老爺們的生意。”

吳邦德瞭然,又將確定遼民的班隊頭領、從鎮江戚家軍請教官操練以及挑幾個機靈的進入情報站系統,諸般事宜,與鄭海珠討論一番。

鄭海珠由衷道:“一官去日本娶媳婦,守寬管着鎮江商社,過一陣也要成家了,運河招來的那些縴夫倒是很有幾個能頂事,但須隨着月生盯在火炮廠。你,你得在崇明幫我兩年。”

吳邦德仍是平寧表情:“我會的。”

說着遞過來一塊紅藍相間的圈絨汗巾:“乾淨的,是你今日送縣官們的韓家帕子裡的。”

鄭海珠有些尷尬。

她原本不是個邋遢的人,只這些年常四處奔波,有些小節,竟做得連男子都不如,比如身上隨時塞着帕子。

估計是自己今天吃兩頓飯時,用袖子擦了好幾回嘴,情報局這位細心的吳局座,實在看不下去了。

鄭海珠羊作坦然地接過汗巾,抹着嘴巴,笑道:“慚愧,不如你講究。”

她說出“講究”二字,才驀地意識到,吳邦德今日的衣服上,好像還隱隱留着清新的香胰子味。

坐了十來天的船,怎麼做到的?

其實這種氣味並不陌生。鄭海珠記得,最早與馬祥麟在土匪窩打交道時,她就聞到過這種夾雜着男性氣息的肥皂水味道。

後來的日子裡,要說在距離上經常會與自己近在遲尺的男人,還真就是吳邦德。

鄭海珠並不避諱審視自己現代靈魂中的情慾部分。

穿越到此,她自問沒有情起,但慾念不可能也煙消雲散。

畢竟,就算是此世的明末,漸漸開化的風氣,也會誕生不少敢於表達慾念的文學作品,她一個現代來的女性,又爲何強令自己扼殺天性呢?

在吳邦德表現出以獨身不娶來獻祭給自己天國的戀人時,鄭海珠不是沒有動過念頭,把對方作爲自己單純的慾望上的夥伴。反正大家都是準備獨身一輩子的心思。

但對方畢竟是個古代男人,別把他嚇着了,損失事業上這樣得力的一條臂膀,太可惜。

鄭海珠正有些惘然之際,吳邦德倒繼續用無波無瀾的口吻道:“鎮江總站,遼東那邊,還有運河兗州的商社,我們的情報員都扎着樁,不會荒廢的。李大牛自不必說,棗花也沒再犯過傻。臘月裡,魯王和小殿下他們去祭孔,聞香教要搞行刺報復,還是棗花最早發現的。”

“哦?怎麼發現的?”鄭海珠將帕子捲了卷,澹澹問道。

“她看到蠟燭變得比平時粗許多,又看到孔府的一個主事,往後院走。你想,衍聖公府邸的管事,與王府的長史一樣,這種時候,都是搶着到前邊露臉,怎地還躲呢?結果,蠟燭裡果然是火藥,那主事換了蠟燭後,要逃跑。”

鄭海珠誠然道:“人無完人,棗花的確可堪一用,她的機靈和果決,沒說的,能比從前沉穩,就好。”

吳邦德的語調,也忽然柔和下來:“鄭姑娘,有些話,我一個糙爺們也不好與棗花去說,還得你抽空問問她,要不要嫁人。她去年就過了二十,若想嫁人,咱們就發她一筆嫁妝,讓媒人去尋戶好人家。”

鄭海珠心道,那軸軸的姑娘,想嫁誰,你還沒數麼?

哪怕王公貴胃,在她眼裡,只怕也是給你吳公子提鞋都不配。

但她終究嚥下了想說的話,應道:“好,待崇明這攤事安妥了,我去一趟兗州,拜會小殿下他們,看看你們往煤礦運的人,順便與棗花問問此事。”

鄭海珠喝完粥,正要起身去看看各戶遼民安置得如何,卻見一輛騾車停在不遠處。

車把式幾乎還沒停穩車,一個穿着土布衣衫的婦人,就從車上跳了下來,噔噔噔地衝過來。

第348章 “爲國爲民”的東林派163章 大哥大哥你好嗎(下)129章 探煤第九十二章 創業佈局第437章 不要讓情緒影響任務第473章 決戰(十)262章第410章 討官(下)188章 北地來人(下)252章 原來你和老子是同行135章 八府巡按132章 擒賊第117章 太僕寺財神爺223章 踢走姚千戶166章 談判(上)第376章 鬆了一口氣的汪主事270章 南朱?第453章 冬月秦淮桃花扇第341章 在下袁崇煥第445章 絕世名伶第四十六章 原來姓張194章 人盡其用第三十六章 我要繡她們284章 搜船第384章 三公子我和你談正事第454章 浙兵與臺灣水師276章 借錢與繼續盯梢145章 入遼(下)158章 撫順保衛戰(六)133章 和魯藩談合作第342章 春風化雨第330章 面見林丹汗第109章 招人234章 戚畹廢莊(下)第365章 扎針第十六章 上島第458章149章 赫圖阿拉(下)第402章 不告訴你135章 八府巡按155章 撫順保衛戰(三)160章 兜生意與復仇(上)第371章 夜訪240章 詔獄往事(上)第418章第十四章 我只劫這位鄭姑娘第332章 荷卓的命運(中)213章 露餡第315章 雪原上的絞肉機(上)125章 行路難第318章 再給你打一把更好的第421章 是誰給你們朱家人一口飯吃242章 詔獄往事(下)第443章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克的(下)第六十六章 北清復交第八十二章 只能選寶島了284章 搜船第119章 給錢可以,給人休想190章第305章 出塞(下)233章 戚畹廢莊(上)230章125章 行路難246章 辯楊漣(上)第391章 “頭皮癢”終於登場了164章 爭海權215章第三十五章 看中你是個心定之人218章 映在窗櫺上的人影145章 入遼(下)第473章 決戰(十)196章 穿越神器(下)155章 撫順保衛戰(三)216章第五十三章 聽訟(下)120章 松石間意第六十章 拿到織造局的訂單第五章 滅滅大小姐的傲氣第340章 程某敬佩夫人124章 兗州煤業262章第409章 討官(上)220章第357章 與何士晉的飯局第317章 拉開步弓的復仇者167章 談判(下)184章 智囊團第五十三章 聽訟(下)第312章 又要開打了253章第431章 分兵會寧第473章 決戰(十)第468章 決戰(五)124章 兗州煤業290章 坐不上龍椅,我也不會灰溜溜地走第十九章 錦繡滿屋271章 鄭恰的後人,只配我來娶第375章 停止營業第302章 月夜詳談(已修)第439章 養肥了再殺(上)
第348章 “爲國爲民”的東林派163章 大哥大哥你好嗎(下)129章 探煤第九十二章 創業佈局第437章 不要讓情緒影響任務第473章 決戰(十)262章第410章 討官(下)188章 北地來人(下)252章 原來你和老子是同行135章 八府巡按132章 擒賊第117章 太僕寺財神爺223章 踢走姚千戶166章 談判(上)第376章 鬆了一口氣的汪主事270章 南朱?第453章 冬月秦淮桃花扇第341章 在下袁崇煥第445章 絕世名伶第四十六章 原來姓張194章 人盡其用第三十六章 我要繡她們284章 搜船第384章 三公子我和你談正事第454章 浙兵與臺灣水師276章 借錢與繼續盯梢145章 入遼(下)158章 撫順保衛戰(六)133章 和魯藩談合作第342章 春風化雨第330章 面見林丹汗第109章 招人234章 戚畹廢莊(下)第365章 扎針第十六章 上島第458章149章 赫圖阿拉(下)第402章 不告訴你135章 八府巡按155章 撫順保衛戰(三)160章 兜生意與復仇(上)第371章 夜訪240章 詔獄往事(上)第418章第十四章 我只劫這位鄭姑娘第332章 荷卓的命運(中)213章 露餡第315章 雪原上的絞肉機(上)125章 行路難第318章 再給你打一把更好的第421章 是誰給你們朱家人一口飯吃242章 詔獄往事(下)第443章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克的(下)第六十六章 北清復交第八十二章 只能選寶島了284章 搜船第119章 給錢可以,給人休想190章第305章 出塞(下)233章 戚畹廢莊(上)230章125章 行路難246章 辯楊漣(上)第391章 “頭皮癢”終於登場了164章 爭海權215章第三十五章 看中你是個心定之人218章 映在窗櫺上的人影145章 入遼(下)第473章 決戰(十)196章 穿越神器(下)155章 撫順保衛戰(三)216章第五十三章 聽訟(下)120章 松石間意第六十章 拿到織造局的訂單第五章 滅滅大小姐的傲氣第340章 程某敬佩夫人124章 兗州煤業262章第409章 討官(上)220章第357章 與何士晉的飯局第317章 拉開步弓的復仇者167章 談判(下)184章 智囊團第五十三章 聽訟(下)第312章 又要開打了253章第431章 分兵會寧第473章 決戰(十)第468章 決戰(五)124章 兗州煤業290章 坐不上龍椅,我也不會灰溜溜地走第十九章 錦繡滿屋271章 鄭恰的後人,只配我來娶第375章 停止營業第302章 月夜詳談(已修)第439章 養肥了再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