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 大阪之役 (下)

大阪城南城下町成爲雙方主戰場,陳瀚親率五千大軍趕來城南坐鎮指揮圍殲豐臣軍殘兵敗將,平野長泰、片桐且元率豐臣軍依靠着城下町民宅拼死抵抗。

片桐且元見陳瀚格外醒目的大纛在北面五千大軍陣中出現,一臉絕望道:“九州義統來了”

平野長泰看着一身明光鎧甲武裝到牙齒格外顯眼的陳瀚趕來,慌忙疾呼道:“拓撲怕(突圍)”

豐臣軍殘兵敗將數次突圍都被秋月忠信、田瀟、黃阿有、沈有容等將領堵截圍殺,只剩下不到三千殘兵敗將,全軍覆沒只是遲早問題。

陳瀚打馬趕來,見被圍豐臣軍只剩下三千餘殘兵敗將,當即下令道:“傳令炮轟豐臣軍,一個不留。”

“是”幾名傳令兵領命忙去傳達軍令

片桐且元同平野長泰兩人帶着三千餘殘兵敗將被臺海大軍團團圍困在靠近三之丸南面的一片狹窄城下町民宅中,豐臣軍突圍不成,反而死傷慘重。

臺海大明聯軍突然減緩攻勢,紛紛開始後撤,盾牌戰車立於陣前。平野長泰一臉狐疑看向不遠處的片桐且元的問道:“九州義統究竟想做什麼?”

片桐且元見陳瀚打馬來到臺海大軍後陣中正與一衆手下將領商議着什麼,猜測道:“九州義統或許是想降服我們”

“收噶”平野長泰恍然大悟,平野長泰原本是織田信長家臣,織田信長死後轉而成了豐臣秀吉家臣,戰國時期的大名隨時都會被消滅,家臣們也經常會改換門庭,甚至背叛家主,完全沒有一臣不事二主觀念。

正在指揮圍攻豐臣軍殘兵敗將的黃阿有、劉雄、鄭彥武、沈有容等將領紛紛上前來朝着陳瀚見禮道:“參見主公(參見陳遊擊)”

“免禮”陳瀚掃視着衆將下令道:“立即進攻,殲滅倭軍。”

“標下得令”衆將紛紛領命

黃阿有領命起身下令道:“發炮進攻”

“是”鄭彥武、羅豐領命指揮着野戰炮隊、迫擊炮隊將士準備炮擊。

沈有容看着女婿手下各隊炮火威力無窮,卻讓難堪大任的庸才黃阿有來統領指揮,真是暴殄天物。若是換做是自己早將倭軍通通殲滅了,沈有容上前建議道:“啓稟陳遊擊,可否讓我統領大軍作戰。”

陳瀚見黃阿有目光看了過來,隨即明白怎麼回事了,更是清楚岳父沈有容是個暴脾氣,怕是與黃阿有鬧出不快來,陳瀚一臉嚴肅道:“大戰在即,豈能臨陣換將。”隨即和稀泥道:“我親自統領各路大軍攻城”

“主公英明”見沈有容沒能得呈,黃阿有甚是感激主公對自己器重有加,對沈有容很是一臉不削。

沈有容見陳瀚親自統領大軍作戰,欣然贊同道:“如此甚好”

鄭彥武、羅豐高呼下令道:“放、放”

‘轟轟……’一陣炮聲隆隆響起,呼嘯而至的炮彈朝着躲藏在城下町民宅中的豐臣軍殘兵敗將襲來,一片驚雷之聲響起,伴隨着豐臣軍鬼哭狼嚎淒涼慘呼聲響起,城下町民宅紛紛起火,火光沖天,濃煙滾滾。

四下合圍的臺海大軍將士紛紛朝着逃出來的豐臣軍將士開槍放箭射殺,豐臣軍殘兵敗將不是被射殺就是被大火吞噬,外圍的城下町民宅被拆除一大片,防止火勢擴散開來。

大阪城外的豐臣軍悉數被殲滅,靠近大阪城的城下町民宅也被拆除一大片,便於大軍攻城作。陳瀚在三之丸城南門外指揮大軍加緊攻城作戰。

劉阿杰趕來並報道:“啓稟主公,水師戰船衝進二之丸護城河遭到城中倭軍佛朗機炮炮擊,城中可能有三十門弗朗機炮。”

“佛朗機炮”陳瀚一臉蔑視下令道:“傳令水師將艦炮卸下十五門運到城下,給我炮轟大阪城,將大阪城夷爲平地。”

“是”幾名傳令兵領命忙翻身上馬前去傳達軍令

鄭彥武跑上來稟報道:“啓稟主公,野戰炮隊五門無敵大將軍艦炮已做好準備,請主公下令攻城。”

陳瀚深感滿意下令道:“進攻,拿下大阪城。”

“是”鄭彥武轉身高呼下令道:“放”

‘轟轟……’五聲驚雷炮聲響起,五枚炮彈直撲向大阪城三之丸南門襲來,一陣巨大轟隆之聲響起,三之丸南門內外雙層門轟然坍塌洞開,三之丸城洞開。

“衝啊”秋月忠信率先帶着兩千餘浪人先鋒大軍衝殺進三之丸

三之丸城中刀槍廝殺聲不斷響起,大阪城北的臺海水師編隊也不斷髮炮助攻。陳阿信、趙有麟兩人按照主公陳瀚軍令將艦炮卸下十五門運到大阪城東青屋門、城北筋鐵門發炮攻城,炸得豐臣守軍死傷慘重。

真田信繁及一衆豐臣氏留守家臣統率大阪城中五千守軍拼死抵抗,希望能等到最近的援軍趕來增援大阪城。

陳瀚也清楚若不盡快攻下大阪城,一旦讓豐臣援軍趕來,將會腹背受敵。陳瀚指揮三路大軍發起猛烈攻勢,豐臣軍殘兵敗將紛紛從三之丸城敗退到二之丸城堅守。

臺海大軍兵分四路發起猛攻,分別是二之丸大手門、筋鐵門內京橋口、青屋門、玉造口,豐臣氏家臣武士紛紛依靠着寬闊的外堀護城河和堅固的城牆走廊及雙層門堅守。

各路臺海大軍將士紛紛用剛從戰船上卸下來的艦炮直接安放在四路大軍陣中攻城,炮兵忙着裝火藥包,放炮彈,準備發炮攻城。

大手門雙層門走廊上的山內一豐看着城門外三之丸城中一字排開的六門艦炮驚呼道輕:“國崩,九州義統竟有如此巨大國崩。”

鄭彥武揮手下令道:“放”

‘轟轟……’一陣驚雷之聲響起,二之丸大手門及附近城牆走廊上一片飛沙走石,塵土飛揚,伴隨着豐臣氏家臣武士慘呼聲響起:“啊啊……”

本丸城天守閣上的寧寧目睹堅固的大手門被炸燬,丈夫執意出兵征伐高麗、唐國,卻讓九州義統趁虛而入,看着正蜂擁衝殺進二之丸的九州義統大軍,寧寧咬牙啓齒下令道:“命所有大軍退守本丸城,毀掉極樂橋。”

“嗨”侍從忙領命去傳達命令

趙有麟指揮東洋水師陸戰隊在筋鐵門炮轟京橋口,殺入二之丸,陳阿信同陳大虎炮轟青屋門殺進二之丸來,豐臣軍殘兵敗將紛紛朝着極樂橋撤退進本丸城中。

秋月忠信沈有容兩人統率五千餘大軍接連不斷炮轟玉造口城牆,玉造口巨石城牆被轟坍塌下來,秋月忠信率浪人先鋒敢死隊紛紛踩踏着碎石悍不畏死衝殺上玉造口,豐臣軍節節敗退朝着本丸城南櫻門逃去。

大阪城是在石山本願寺舊址上修建,本丸城地勢較高,只有城北、城南兩道入口,四周皆是寬闊的內護城河,城北極樂橋也被寧寧下令毀掉,只剩下城南櫻門一道入口。

真田信繁及一衆豐臣氏留守家臣統率三千餘殘兵敗將死守櫻門,在櫻門外狹窄的入口臨時壘切一道石頭城牆,居高臨下作戰。

豐臣氏家臣將領將本丸城中數十門佛朗機要塞炮紛紛置於櫻門及左右城牆走廊上一字排開迎戰,剛衝殺進二之丸的臺海大軍頓時遭到豐臣軍炮火一陣猛轟,死傷不輕,紛紛退守大手門、玉造口、青屋門、京橋口以及二之丸城西。

陳瀚坐鎮三之丸城南門內指揮大軍對本丸城發起進攻,聽到本丸城中一陣密集炮聲響起,陳瀚暗叫不妙,手下將士建功心切,遭到豐臣軍發炮突襲,怕是死傷不少。

陳瀚忙下令道:“傳令野戰炮隊發炮進攻,掩護大軍攻城。”

“是”傳令兵領命忙翻身上馬趕去大手門傳令

一身銀白鎧甲的陳婉鈺緊跟在陳瀚身旁看着豐臣氏殘兵敗將做困獸猶鬥,出聲道:“夫君何不招降城中倭軍”

“城中倭軍皆是豐臣秀吉心腹嫡系,必會寧爲玉碎,不爲瓦全。”陳瀚不是沒有考慮過招降,大阪城中都是豐臣秀吉元老家臣嫡系,豈會投降,反倒可能會拖延時間。

一騎飛奔而至,翻身下馬稟道:“報,啓稟主公大人,松田督師、木山督師已率水陸大軍攻下贊岐國、伊予國趕來參陣作戰。”

陳瀚聞言大喜,當即下令道:“命木山六郎出兵攻下和泉國”隨即又下令道:“命松田一郎沿澱川出兵北上進攻攝津國北部各郡。”

“是”傳令兵領命翻身上馬打馬前去傳達軍令

陳瀚又下令道:“傳令,調集所有艦炮到此處。”

“是”幾名傳令兵領命翻身下馬前去傳達軍令

陳阿信親自帶着水師炮兵用戰馬牽引着搭載十五門水師艦炮的炮車趕到三之丸城南雙層門內指揮炮兵將士將艦炮一字排開,炮兵將士紛紛忙着目測調校角度炮距,裝填火藥包,放炮彈。

一切準備就緒,陳阿信一聲令下:“放”

‘轟轟……’炮彈呼嘯朝着櫻門及附近城牆上走廊襲來,櫻門雙層門走廊更是受到重點打擊,大手門外的鄭彥武也指揮着野戰炮隊發炮炮擊本丸城中,本丸城一片飛沙走石,淒涼慘呼聲不斷,塵土飛揚籠罩整個本丸城。

天守閣上的寧寧看着九州義統調集大批國崩對本丸城發起猛烈進攻,本丸城中守軍毫無抵抗之力,紛紛被威力巨大的石火矢炸死炸傷,九州義統大軍再次向本丸城發起進攻,大阪城恐將落城,豐臣氏天下恐怕也將會隨着大阪落城而結束。

等候已久的臺海大軍將士見一通炮擊過後,本丸城中豐臣軍死傷慘重,集結在二之丸城南的大軍將領紛紛高呼下令道:“拿下本丸城,衝啊。”

“衝啊”各路大軍紛紛蜂擁朝着櫻門衝殺而來,櫻門外臨時壘切的石頭牆早已被炮彈擊塌,碎石滾落在櫻門內外,嚴重阻礙大軍將士攻入本丸城中。

陳大虎同秋月忠信率先帶着手下將士衝殺進本丸城,各路大軍隨後蜂擁衝進本丸城,城中豐臣軍殘兵敗將紛紛落荒而逃,不斷被隨後追殺的臺海將士開槍放箭射殺。

趙明朗也帶着輜重營隨後趕來,朝着本丸城趕去,準備接收豐臣秀吉在大阪城中的錢財輜重。

數百豐臣氏殘兵敗將紛紛逃進天守閣中,依靠着天守閣負隅頑抗拼殺,秋月忠信帶着手下浪人先鋒敢死隊發起悍不畏死進攻,砍殺得豐臣氏殘兵敗將不斷倒下。

寧寧身邊的侍女早已紛紛逃散,寧寧看着衝殺上來的敵軍,轉身縱身跳下天守閣,天守閣下發出一聲大響,寧寧摔成肉泥。

陳瀚帶着衆將來到天守閣外正好看到寧寧跳樓,看着摔成一灘肉泥的寧寧遺體吩咐道:“厚葬吧”

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一零二章 九州殘局第二零五章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第四一九章 投誠反正第一一九章 降服笨牛第二六三章 大阪之役 (下)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一八九章 消防炮隊第三九零章 東廠計劃第三八零章 凱旋迴都第三三四章 外交策略第四九七章 香料戰爭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一百三十八章 恕不奉陪第二一四章 朝中人脈第一九八章 黃雀在後(二)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四六三章 播州蠢動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第一九九章 殺手鐗第四九九章 一箭三雕第四二六章 東征尋仙第一七二章 金蘭海戰(二)第三十五章 島原落城第一零八章 林姑娘第三五九章 鳳山之役(下)第一二五章 商談歸順第八十七章 八阪會戰第四八一章 謀劃歐洲第二九七章 釜山海戰(下)第一一七章 肢解林家第九十九章 政治利益第四四七章 靖江水戰第三九二章 澳門之戰第三十八章 海戰疑雲第四八七章 馬尼拉之役(上)第一八七章 畏敵不前第二九四章 晉州之戰(中)第四五二章 圍攻馬尼拉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三六四章 南洋局勢第五十五章 東瀛消息第二二二章 亡國跡象第四六六章 強搶民女第二九一章 秀吉謀略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二四一章 調虎出山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三二一章 勢如破竹第五零三章 三寶壟之役(下)第二二二章 亡國跡象第一百三十八章 恕不奉陪第三十三章 軍火交易第三十一章 長崎之戰(上)第八十三章 搶先下手第七十四章 廣島城下第二二一章 南山大營第三七三章 王見王第五十章 風中立花(下)第一三二章 精彩表演第三四零章 徵明計劃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一三七章 甘薯之父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四十一章 喧囂塵上第二七七章 江戶落城第四八零章 飛天營第八十六章 決戰之前第三五九章 鳳山之役(下)第四九二章 柯欽之戰第三八三章 枕風夜話第三十八章 海戰疑雲第四六三章 播州蠢動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二六四章 布武天下第四五五章 東海海戰第二一三章 身死國滅第二六一章 大阪之役 (上)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一五七章 官商勾結第九十三章 碟戰刀影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六十九章 心機婊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三九六章 寧波會戰(下)第二三一章 盡化我俗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一四九章 潮陽林氏第一零五章 赤嶼開發第二四零章 齊人之福第四二七章 南洋混戰 (上)第一五七章 官商勾結第一九五章 小子夠狂第一一二章 斬首行動第一一二章 斬首行動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一三零章 渡海剿倭第四十一章 喧囂塵上
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一零二章 九州殘局第二零五章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第四一九章 投誠反正第一一九章 降服笨牛第二六三章 大阪之役 (下)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一八九章 消防炮隊第三九零章 東廠計劃第三八零章 凱旋迴都第三三四章 外交策略第四九七章 香料戰爭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一百三十八章 恕不奉陪第二一四章 朝中人脈第一九八章 黃雀在後(二)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四六三章 播州蠢動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第一九九章 殺手鐗第四九九章 一箭三雕第四二六章 東征尋仙第一七二章 金蘭海戰(二)第三十五章 島原落城第一零八章 林姑娘第三五九章 鳳山之役(下)第一二五章 商談歸順第八十七章 八阪會戰第四八一章 謀劃歐洲第二九七章 釜山海戰(下)第一一七章 肢解林家第九十九章 政治利益第四四七章 靖江水戰第三九二章 澳門之戰第三十八章 海戰疑雲第四八七章 馬尼拉之役(上)第一八七章 畏敵不前第二九四章 晉州之戰(中)第四五二章 圍攻馬尼拉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三六四章 南洋局勢第五十五章 東瀛消息第二二二章 亡國跡象第四六六章 強搶民女第二九一章 秀吉謀略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二四一章 調虎出山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三二一章 勢如破竹第五零三章 三寶壟之役(下)第二二二章 亡國跡象第一百三十八章 恕不奉陪第三十三章 軍火交易第三十一章 長崎之戰(上)第八十三章 搶先下手第七十四章 廣島城下第二二一章 南山大營第三七三章 王見王第五十章 風中立花(下)第一三二章 精彩表演第三四零章 徵明計劃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一三七章 甘薯之父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四十一章 喧囂塵上第二七七章 江戶落城第四八零章 飛天營第八十六章 決戰之前第三五九章 鳳山之役(下)第四九二章 柯欽之戰第三八三章 枕風夜話第三十八章 海戰疑雲第四六三章 播州蠢動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二六四章 布武天下第四五五章 東海海戰第二一三章 身死國滅第二六一章 大阪之役 (上)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一五七章 官商勾結第九十三章 碟戰刀影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六十九章 心機婊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三九六章 寧波會戰(下)第二三一章 盡化我俗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一四九章 潮陽林氏第一零五章 赤嶼開發第二四零章 齊人之福第四二七章 南洋混戰 (上)第一五七章 官商勾結第一九五章 小子夠狂第一一二章 斬首行動第一一二章 斬首行動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一三零章 渡海剿倭第四十一章 喧囂塵上